人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2018-11-29 09:36: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版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一、交通工具

自行车的科学 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改进自行车

汽车的科学 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

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

3.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

4.研究汽车上的镜子

5.研究汽车车灯

6.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

7.组装、制作汽车模型

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1.交通工具的分类

2.设计城市内的交通路线

3.设计城市间的旅游路线

交通工具的发展 1.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

1观察、比较塑料袋

2塑料袋能什么

一塑料袋 3塑料袋摩擦带电实验

4统计家里塑料袋的使用量

5减少白色污染

1比较物体与镜子中成的像

2观察两镜子中成的像

二镜子 3制作一个万花筒

4用镜子反光

1介绍钟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把钟表分类

三钟表 3计时方法

4怎样知道时间

5古人的计时方法

6制作水漏

1比较瓶子的相同和不同

四瓶子 2哪个瓶子装的水多

3解决乌鸦喝水的问题

1认识各种壶

五壶 2研究壶嘴高度和壶身高度的关系

3研究壶嘴高低的秘密

4壶还有哪些秘密

1把拉链分类

2确定研究问题

六拉链 3研究拉链

4拉链还能用在哪

5拉链和扣子、绳子的比较

一认识水 1.观察水 2.研究水是会流动 3.研究水是没有形状 4.辨别哪一杯是水

二水的游戏 1.毛细现象的游戏 2.水面变化的游戏 3.吹泡泡游戏 4.小船游戏 5.沉浮游戏

三水与生活 1.认识水的用途 2.调查喝水量和用水量 3.了解北京地区缺水的原因 4.节约用水的方法 5.认识节水龙头 6.设计节约用水宣传画

教学目标:

1、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听过程和乐趣,增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和研讨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总结,自己对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3、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整学习任务,师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边教学活动。

4、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大胆地独立思考,提出别人未提出的的问题,想出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用自己观点解释问题或假设,不重复别人观点,敢于向学生、老师,书本中观点质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直接经验的探气和间接经验未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表达自己观点。

难点:创造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

课时安排:

教学总课时: 十八课时

教学进度表

1

225—29

自行车的科学 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3.改进自行车

2

33—8

汽车的科学 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

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

3

10—15

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

.研究汽车上的镜子

4

17—22

研究汽车车灯

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

组装、制作汽车模型

5

24—29

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的分类

6

31—44

设计城市内的交通路线

设计城市间的旅游路线

7

7—11

交通工具的发展 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

8

14—18

塑料袋 观察、比较塑料袋 塑料袋能什么

9

21—25

塑料袋摩擦带电实验

统计家里塑料袋的使用量

减少白色污染

用镜子反光

10

28—25

镜子 比较物体与镜子中成的像

观察两镜子中成的像

11

5—9

制作一个万花筒 用镜子反光

12

12—16

钟表 介绍钟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把钟表分类

计时方法

13

19—23

怎样知道时间 古人的计时方法 制作水漏

14

26—30

瓶子 哪个瓶子装的水多 解决乌鸦喝水的问题

15

26—6

研究壶嘴高度和壶身高度的关系 研究壶嘴高低的秘密

壶还有哪些秘密

16

9—13

拉链

17

16—20

认识水

18

23—27

水的游戏 1.毛细现象的游戏 2.水面变化的游戏

19

30—47

3.吹泡泡游戏 4.小船游戏 5.沉浮游戏

20

7—11

测评

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交通工具

自行车的科学 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改进自行车

汽车的科学 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

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

3.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

4.研究汽车上的镜子

5.研究汽车车灯

6.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

7.组装、制作汽车模型

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1.交通工具的分类

2.设计城市内的交通路线

3.设计城市间的旅游路线

交通工具的发展 1.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行车和汽车、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激发学生探究和发现周转物体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理解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2.在探究交通工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通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改进自行车、制作小汽车等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探究自行车、汽车中包含的科学和技术,对自行车和汽车构造中可见的、简单的部分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自行车和汽车的简单构造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自行车和汽车、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激发学生探究和发现周转物体奥秘

难点:探究交通工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时安排:6课时

课题:自行车的科学

课型:新授课

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自行车的科学 1.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2.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改进自行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行车的构造,激发学生发现周围事物奥妙的兴趣,并乐于去年探究其中科学道理的态度和情感

2.通过研究自行车的结构、自行车的反光片、车身的管状结构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自行车有各种各样的,各种各样的车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了解自行车的简单构造和这些构造的作用。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自行车的各部分结构

教学准备:

活动1:教师准备材料——自行车的图片或课文中的插图。

活动2: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反光片、手电。

分组实验材料——三张一样材料和大小的纸、胶带或胶水、硬纸板、钉子等重物。

板书设计:

自行车的设计

1.认识各种自行车

2.认识自行车的结构

3.自己设计一辆自行车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

(二)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三)分别研究反光片的结构和作用、管状车架的结构和作用

教师在课前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自行车,以便学生课上充分交流

教师也可收集一些自行车的图片出示给学生,丰富学生对自行车多样性的认识。

通过讨论,使学生对自行车的结构设计有所了解。

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对自行车存在的缺点进行分析。

1)引导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生活中见到的各种各样的自行车有哪些,它们各是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说一说这些自行车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作用。

2)观察比较书中自行车的图片,归纳出自行车的相同点。(即:都有车把、鞍座、车轮、踏脚、框架、链条等。)

自行车虽然各式各样,但在结构上都有相同之处。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概括了自行车在构造上的相同点,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了解自行车的构造,可以促使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为后面探究自行车的科学打下基础。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用细铁丝弯折一个“自行车”

1)可引导学生讨论:“一辆自行车上面有哪里些东西?为什么自行车上要有这些东西?”

讨论中可能会涉及到如下一些部分:

1.车把手,把握行车的方向;

2.车闸,在紧急情况时,减小车的速度或者停车,以确保安全,车闸不灵,很容易撞到别的物体,骑车人也不敢骑快;

3.车轮,是车的主要部分,有了车轮,车才能行驶。有的车轮外带很有弹性,行车时可以减小震动;

4.车链,自行车的传动部位;

5.脚踏板,人脚用力的部位,使车链带动后轮,驱动自行车行驶。以上是自行车必备的。

另外还有:1.车铃,让前面的人知道后面有自行车在行驶,提醒前面的人注意避让;2.鞍座,骑车人坐着骑车比较轻松,如果没有座位,骑车就会很累;3.车筐,自行车上有车筐就可以放一些东西;4.车锁,起防盗作用……

2)例如:“车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为什么车把上要安上套?”“车座下为什么有弹簧?”“车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车身为什么使用圆柱形管材?”“车后为什么要安反光片?”等等。

1.研究反光片的结构和作用的教学活动中,

问学生:“自行车的哪里些部位有反光片?”

观察反光片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反光片是红的或者黄的?”“为什么反光片的里面凹凸不平?”

反光片颜色可起醒示作用。进行反光片反光的实验活动。

活动可以在教室里进行,教师将教室创设较暗的环境,学生用灯光或手电照射反光片,观察反光片的变化。也可以在阳光下进行。可以做一个对比实验。用三张反光纸,一张是平整的,一张沿着一个方向反复折叠,一张揉搓,把纸都展开,然后用灯照或到阳光下照,从而了解反光片在不同的方向照射下都会反光。最后再说一说反光片的作用:反光片在夜晚反射灯光,可引起后面车的注意,起到夜间行车安全的作用。

2.研究管状车架的结构和作用的活动也是一个对比实验,比较相同材料在不同形状下的承重能力。实验时提醒学生记录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重物的数量,以便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3.研究反光片和这状态车架只是两个范例,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自行车的其他方面进行探究,不必局限在这两个方面。

改进自行车

(一)在分析自车缺点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自己的改进办法,用给图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本项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时,对那些有独到见解的、设计合理新颖的同学要加以鼓励。

(三)如果学生给制自行车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改进方案文字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

课后反思

课题:汽车的科学

课型:新授课

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汽车的科学 1.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异同

2.研究汽车的的轮子

3.研究汽车座位下的安全带

4.研究汽车上的镜子

5.研究汽车车灯

6.研究汽车的更多秘密

7.组装、制作汽车模型

教学目标:

1.通过浅显地研究一些汽车配件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兴趣。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2.尝试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在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用已有知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能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3.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汽车的科学,了解轮子、镜子、安全带、车灯等在行车中如何起作用。

教学重点:

重点研究轮子的科学

教学难点:

难点制作小汽车

教学准备:

活动1:观察材料——汽车图片。

活动2:分组实验材料——小车底盘模型、不同形状的轮子、铅笔、重物、橡筋。

活动3:分组实验材料——小车底盘模型、木块、绳。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二)活动2研究汽车的轮子]

(三)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轮子

(四)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汽车

开展本项活动时,侧重教学方法的指导,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发现,体会其中的道理

1)自行车存在着一些不足,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研制出更为先进的交通工具——汽车。

2)观察比较活动:汉小组为单位观察汽车的构造,比较汽车与自行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汇报交流:把学生们观察比较的结果向全班汇报。(4)提出问题:“你知道有关汽车的哪些事情?”“你还想研究有关汽车的什么问题?”

二教学量,介绍汽车,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激发沉重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以便更好的开展更深一步的探究。

三汽车的构造比较复杂。教学时只要求学生观察到汽车的外部构造即可。例如:车轮、车身、车灯、反光镜、方向盘、车座等等。

1)讨论:使用轮子有什么好处?或为什么要使用轮子?

2)确定研究方案:你想怎样验证你的想法?要验证你的想法需要哪些材料?

3)研究活动: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研究。(4)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实验的?结果怎样?得出什么结论?

轮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简单机械。研究汽车的轮子活动第二层,探究轮子形状的问题。

轮子为什么是圆形的:出示各种轮子后,

在学生研究轮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是否见到或听说过轮子是圆形的车,如果有这样的车把它画在书上。学生可能会谈到有北京科技馆中的轮子为让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发现,体会其中的道理三角形的光电池趋动车,此外还有以“机械腿”代替轮子的汽车等。这部分活动也可以让学生继续讨论:你认为未来的车,轮子可能是什么样?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或画在书中。

课后反思:

课题:汽车的科学

课型:新授课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活动3研究汽车座位上的安全带

教学目标:

尝试科学探究活动的方法——在观察、比较自行车与汽车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用已有知识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假设,并能积极开展探究活动。

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汽车的科学,了解轮子、镜子、安全带、车灯等在行车中如何起作用。

教学重点:

研究汽车座位上的安全带

教学难点:

研究汽车上的各种镜子

教学准备:

活动4:分组实验材料——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活动5:分组实验材料——导线、小灯泡、电池。

活动6:每人一份小汽车的制作材料。

板书设计:

制作组装汽车

1.观察

2.制作组装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一)引导

活动4研究汽车上的镜子

(三)开展游戏活动——模拟驾驶

活动7组装、制作汽车模型

让学生通过亲手实验,感受安全带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形成上车系安全带的意识。

观察汇报活动

教师出示汽车透视图

开展游戏活动,来解三种镜子看手体的视野。

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意外,汽车上的安全带会对人起到保护作用。安全带的作用很多学生都知道

2.实验中的木块也可以换成橡皮泥或蛋壳。学生在实验中不仅可以看到蛋壳等物体位置的移动,同时还可以看到蛋壳等物体受破坏的程度,容易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

(一)教师在课前布置观察作业:观察汽车上有几面镜子,各种镜子的面是什么样的。学生通过观察,对汽车上的镜子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本项活动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课前我们观察了解了汽车上的镜子,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学生介绍的内容可以是:观察的是哪一种汽车?汽车上有几面镜子?每种镜子有几个?镜子面是什么形状的?

2)讨论:你认为每种镜子有什么用?为什么汽车上要安装这种镜子?

3)从镜面的形状态 引出探究活动,观察凸面镜,平面镜、凹面镜,用手摸一摸、用眼看一看,镜面什么样?判断一下汽车上使用是哪一种镜了。然后,分别用三种镜子看物体,把各自的发现记录下来。(4)汇报交流:分别用三种镜子看物体,有什么不同?汽车上使用的是哪种镜子?为什么?

(三)由于汽车的种类较多(如:小卧车、大轿车、大卡车、工程车等),而不同种类汽车的镜子的数量和种类、镜子的大小等也都各不相同。因此,课前教师应广泛收集各种汽车的图片,丰富学生的认识。

(四)即:一个同学当司机,一手举一个凸面镜。再找几个同学当乘客站在司机的身后。司机开车时,要说出从镜中看到了哪些同学(可以是乘客,也可以不是乘客),然后再换凹面镜或平面镜做此游戏。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发现用凸面镜看身后景物,看的视野比较广。

1)讨论:汽车上都有哪些灯?这些灯有什么作用?通过讨论,了解汽车上的几种常用灯的作用。例如:远光灯、近光灯、雾灯、刹车灯、双泵等。

2)探究:车灯是怎样亮起来的?通过这项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电路知识。

在游戏过程中,一人提示交通状况,模拟驾驶的人说出开启汽车的哪一种灯。为了游戏生动有趣,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制作一些车灯卡片,游戏时由学生一边说出车灯名称一边举出卡片。

在学生已有探究经验的基础上,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空间和材料,开展探究活动。通过本项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探究汽车的秘密。

本活动也可以布置成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自主探究。如果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探究汽车的秘密时,要爱护别人的汽车,并且注意安全。

(一)这项活动可以按以下步骤完成:

1)明确两个问题:制作会跑的车需要哪些材料?会跑的车需要哪几部分?

2)制作活动:选取制作材料制作小车。

3)试一试:让你的小车跑起来。

4)探究活动:怎样让你的小车跑得又快又直?

5)比一比:看看谁的小车跑得又快又直。

6)交流汇报:你是怎样让你的车跑的又快又直的。

(二)本项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制作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可以用学具,也可以用其他材料。

课后反思:

课题: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课型:新授课

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主题由三个活动构成:

1.认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2.设计城市内的交通路线图。

3.设计城市间的旅游路线。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了解交通工具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2.通过给交通工具分类,培养学生进行分类的能力。通过设计旅游路线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路线图,引导学生合理应用交通工具,并了解一些交通标志。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教学难点:

设计城市间的旅游路线

教学准备:

活动1:分组实验材料——空中交通工具图片若干种、海上交通工具图片若干种、陆上交通工具图片若干种、地下交通工具图片若干种。

活动2:教师演示材料——交通标志图片。

板书设计:

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1.分类

2.设计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一)这项活动可以分两步进行教学

1)引导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交通工具

2)对交通工具进行分类

(三)为了使活动更加有趣,上课前,师可以准备一些公共设施和交通标志的图片

教学前,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也可以由教师准备,教学时,将各种交能工具的图片发给各个小组

汇报交流

上课时,在教室里模拟城市场景,让学生设计交通路线在教室走一走。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介绍时要说明交通工具的名称及特点。

分类可以根据图片进行,交通工具的图片不局限在课文中的几种

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学生可以按动力(人力、内燃机、电动机)、地点(海、陆、空)、用途、速度等进行分类。

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图中的一些公共设施。

说出交通标志的含义。

设计从学校到“花园小区”的路线。

向全班介绍行走路线需要的交通工具、所经过的一些交通设施和这样走的原因。

(二)说一说自己从学校回家怎样走,可以有几条路。

2)认识交通标志,

3)小组活动

使学生理解交通标志在维持交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不仅要学会合理选择交通工具,

合理选择行走路线,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真正应用于生活。

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本项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

课后反思:

课题:交通工具的发展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交通工具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体会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2.通过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培养学生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搜集资料的能力

3.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向全班介绍自己查阅的交通工具资料的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教学重点:

同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史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交流资料,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交通工具发展的资料。

板书设计:

交通工具的发展

1.小组讨论

2.收集整理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导入

小组进行交流,整理、归纳资料

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们

课堂上可以采用自由结合的方式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和整理资料、从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学生们从各种途径广泛搜集交通工具发展的资料,

每个同学到少搜集到一种交通工具的资料。

交通工具的种类不限于教材中的四种。

把搜集同种交通工具资料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进行交流,整理、归纳资料,形成对某一交通工具发展过程的较为一致的认识。

最后,向全班介绍资料。在组内交流整理资料的同时,还要交流各自搜集资料的途径,并记录在书上。

这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长期的培养。

本项活动的应放大指导学生如何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从资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的方法上。

课后反思:

课题:第二单元

生活用具的科学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1观察、比较塑料袋

2塑料袋能什么

一塑料袋 3塑料袋摩擦带电实验

4统计家里塑料袋的使用量

5减少白色污染

1比较物体与镜子中成的像

2观察两镜子中成的像

二镜子 3制作一个万花筒

4用镜子反光

1介绍钟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把钟表分类

三钟表 3计时方法

4怎样知道时间

5古人的计时方法

6制作水漏

1比较瓶子的相同和不同

四瓶子 2哪个瓶子装的水多

3解决乌鸦喝水的问题

1认识各种壶

五壶 2研究壶嘴高度和壶身高度的关系

3研究壶嘴高低的秘密

4壶还有哪些秘密

1把拉链分类

2确定研究问题

六拉链 3研究拉链

4拉链还能用在哪

5拉链和扣子、绳子的比较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探究、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和交流。

2.通过对塑料袋、镜子、瓶子、钟表、壶、拉链等生活用具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通过科学探究,初步培养定量观察的能力,记录数据的能力,并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

3.学习浅显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在观察、探究、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

通过对塑料袋、镜子、瓶子、钟表、壶、拉链等生活用具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课题:塑料袋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1.观察比较塑料袋,发现塑料袋的不同和相同。

2.思考塑料袋还能有什么用途,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摩擦塑料袋,发现带电现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塑料袋的兴趣。了解塑料袋对大自然的破坏作作,知道科学对人类也有消极作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了解塑料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类能力。想象塑料袋的各种用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通过摩擦塑料袋观察到的现象,了解初步的摩擦起电知识。通过统计家里一周使用的塑料袋遥数量,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教学重点:

进行比较塑料袋的柔韧性、大小、透明、声音、形状结构

教学难点:

学生了解了塑料袋的许多特性

教学准备:

活动1:观察材料——形状功能各异的塑料袋。

活动2:分组活动材料——剪刀、薄塑料袋。

活动3:演示材料——可降解塑料袋。

板书设计:

塑料袋

塑料袋的柔韧性、大小、透明、声音、形状结构

摩擦塑料袋,发现带电现象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导入

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用各种方法对塑料袋进行各种比较

第二部分使用薄塑料袋或者保鲜袋。

,教师要检查。

使每组学生都要有充足的不同类别的塑料袋

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讨论时可能会有许多奇异的想法,教师不要否定学生的发言,要大胆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

关于统计学生自己家中一周使用的塑料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经常到学生的班级教室里去提醒并检查,还要让家长评价。

可以给塑料袋分类。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想法支分类,方法越多越好。

收集各种塑料袋是这节课的关键,。

塑料袋有限,可以将一些塑料袋剪成小块再分给各组,不必都是大塑料袋。剪成小块的塑料袋可以比较柔韧性、透明度、用揉搓的方法研究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等。

学生讨论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面讨论过的塑料袋的共同特性,思考塑料袋还可以朋什么用。

讨论

可以问学生:“你能什么了不用就把塑料袋挂在身上吗?”

让学生摩擦塑料袋,并把摩擦过的塑料袋粘在各种物体上,让学生充分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被摩擦过的塑料袋可以“粘”到别的物体上,学生可以各抒已见,不必千篇一律,教最后小结一下,被摩擦过的塑料袋带电,可以吸引在其他物体上。

使用的剪刀最好由教师准备,使用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剪成条的塑料袋被摩擦后带电,使得带同种电的塑料条排斥而分离,好像一朵盛开的花一样,样子很好看。

有的塑料袋是防静电的,教师要把此类塑料袋挑选出来。

告诉学生要坚持一周的统计记录就可以得到优秀的评价。

一周的统计不必从周一开始,从上课这天开始,到下周再上课时正好一周,最后让学生有个总计。

讲解关于白色污染,首先问学生:“你听说过白色污染吗?”然后向学生讲解什么是白色污染。了解了白色污染,就可以让学生讨论白色污染有什么危害;为了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还可以用一些白色污染的照片或图片让学生观看,有条件的还可以摄录一些受到白色污染的实景,让学生观看。

关于塑料袋的危害,不仅是白色污染,有些塑料袋还可以造成死亡等。学生讨论到什么程度都可以。

课后反思:

课题:镜子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镜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物体和像,培养学生认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制作万花筒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了解两面镜子中的像的数量变化镜子的位置关系。通过动手学习制作万花筒,了解万花筒的构造以及简单原理。了解平面镜的反光作作。

教学重点:

观察物体与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观察两面镜子的位置与像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制作万花筒是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用镜子反光的活动。

教学准备:

活动1:分组活动材料——较大的平面镜、有字的纸。

活动2:分组活动材料——两个平面镜、一块橡皮。

活动3:分组活动材料——制作万花筒的材料。

板书设计:

镜子

像和物体对于镜面来说是对称的,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导入

观察镜子中的像和自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观察实物

两个人一小组边研究边讨论。

像和物体对于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学生理解两面镜子间的夹角的度数

可以观察立在写有字的纸上的镜子,进一步观察到像与物体的相同和不同。

写在纸上的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些从1~9的数字,也可以写一些汉字。

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铅字和图章是一种常见的成像关系的应用

可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实际盖印一下。

这个主题主要是镜子,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打破镜子,划破手指。

在活动中好操作,好交流,

教师最好准备一些三角板,在三解板上贴上写有度数的纸。两面镜子的夹角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

最好让学生记录不同的角度能看到几个橡皮的像,培养科学记录的习惯。本活动不要求学生总结规律。

制作万花筒可以先让学生把三面镜子粘捆在一起,观察一些物体,再做万花筒,也可以先拆一拆万花筒,再制作。边拆边学也是学习方法之一。

可以在室外进行,但要组织好学生,不要出危险,不要让阳光反射到学生的眼上,以免造成伤害。

利用许多镜子可以把反射光集中起来,使光更亮,这用肉眼可以观察到。集中在一起的反射光还可以使温度升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试一试。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太阳灶,烧水、做饭、冶炼金属

课后反思:

课题:钟表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钟表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各种钟表,培养学生探究钟表的兴趣。通过了解现代各种知道时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并且感受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习惯。

2.了解钟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能对钟表进行分类。通过思考除用表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计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制作水漏的活动,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3.了解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能依据哪些方法知道时间。知道几种古代人的计时工具——日晷、水漏、沙漏、燃香等。学习动手制作水漏的过程和方法——能做一个5分钟的水漏。

教学重点:

观察钟表,了解它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把钟表分类。

教学难点:

有哪些方法可以知道时间?

教学准备:

活动1:观察材料——各种钟表。

活动2:分组活动材料——香、火柴。

展示材料——日晷、水漏图片。

活动3:分组活动材料——塑料水瓶、塑料管、橡皮泥、水盆、记号笔、水等。

板书设计:

钟表

表分类: 机械表、电子表;

手上带的表、墙上挂的表、

桌上摆的表;有闹铃的表、没有闹铃的表;

指针式的表、数学式的表;功能单一的表、多功能表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导入

介绍钟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学生数一数,每分钟有多少次脉捕

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图片或投影片,

用塑料矿泉水瓶可以计时

让学生从家中带一些钟表,教师应准备一些特殊的钟表,

知道时间的途径很多

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教师要把不同的瓶子扎不同的眼,试一试,那种眼最好

秒表、挂钟、大电子表、扫描式电子表等等。

教师可以自备各种钟表,不用学生带。

学生们互相介绍钟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是一次很好的表达交流能力的训练。

让学生思考:“除了看表,还有哪些人们使用过的计时方法,

你还能想到哪些现象也可以做为计时方法?”

可以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变化,知道时间,也可以在教室里阳光下物体影子的移动而确定时间。

可以让学生数一数,每分钟有多少次脉捕,而且还要数脉捕确定半分钟的时间,

比一比,看哪个学生测得准确。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某些特定环境也是可以知道时间,如街道上的大钟敲钟时,

学校上下课的铃声,商店的开门、关门等。

在活动中也可以问学生:“我们现在要想知道时间是不是很方便?为什么会这样?”从而。

课本上的图外,

让学生看得更清楚一些,有条件的也可以摄一些录像。教师可以选用身边的材料自制一个日晷,这样学生也会得观察更清楚。

燃香计时的方法很有用,可以让学生试一试:一分钟能够燃烧掉的长度是多少。

教学建议

塑料瓶扎孔的工作,最好由教师来做,可以用针锥子

可以加热的车条去扎,眼的大小很重要。眼太小,水流漫,学生划记号不好划,眼太大,水流太快,影响计时的准确性。

小组要有分工,有记时员、堵孔员、倒水员等,以免手忙脚乱。做好水重复利用,不用浪费水。用水盆放在地上接着水漏里流出来的水,不要把水洒一地,桌上要有抹布。

有的学生可能会发现,同是一分钟,所划的记号间距是不同的,没有发现也没有关系。

这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师可以问学生,用塑料矿泉水瓶可以计时吗?

让学生讨论,研究方法,再做。不一定教学生做,让学生自己边做边研究。

课后反思:

课题:瓶子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瓶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各种瓶子,培养学生探究瓶子秘密的兴趣。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习惯。

2.通过观察瓶子的相同和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比较不同瓶子里的水的多少的实验、解决乌鸦喝水问题的实验,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思考得出结论的概括能力。

3.通过比较不同瓶子里的水的多少,初步体会什么是容积。通过解决乌鸦喝水的问题,初步感受固体和液体的不同——固体形状不变,因而固体之间易产生缝隙;而液体能改变形状,具流动性,能添补固体之间的缝隙。

教学重点:

1.观察各种各样的瓶子,找出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教学难点:

瓶子里至少有多少水,乌鸦才喝到瓶里的水。

教学准备:

活动1:分组观察材料——各种各样的瓶子。

活动2:分组活动材料——三个水同的瓶子,里面水位一样高;几个一样大小的外壁比较光滑的瓶子。

活动3:分组活动材料——水、水盆、石子、广口瓶等。

板书设计:

瓶子

量杯、量筒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导入

实验验证

教师要准备各种水同的瓶子,形状、大小、材料、瓶口、用途不同的瓶子每个小组都要有,这是上好这一课的关键

可以先小组活动

让学生想办法

让学生悟出,石子有体积,占据瓶子的空间

1. 发动学生,从家里带各种废旧瓶子,

2. 但要告诉学生盛某些有毒药品或油漆的瓶子不要使用。教师也可以准备各种瓶子,如饮料瓶、洗涤用品瓶、酒瓶、药瓶、实验室玻璃器皿等等。

3. 瓶子都要保证干净,无毒,不要伤害了不生。

4.讨论瓶子都有哪些不同,然后再全班汇报交流。

实验:,准备3个形状不同的瓶子,瓶子要透明,最好把水染上不同的颜色,

在瓶子上标上字母或号码,以便学生观察和比较。教师要准备一些实验用品,方便学生做验证实验时选用,比如大瓶子、量杯、量筒等等。

4. 先让学生猜测哪一个瓶子里装的水多,并把猜测记下来。然后

5. 让学生想办法,怎样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验证的方法很多,可能有:把它们倒进形状、大小相同的比较大的瓶子中比较;用一个小杯子做量杯进行比较;用一个量筒进行测量比较等等。教师要量杯、量筒让学生自己想办法,不要干涉学生。

6.如果每组都要做相同的实验,用做比较测量的瓶子可以不一样。

7.这个活动的瓶子要用广口瓶,瓶口太小,实验不好做。石子要大小均匀,洗干净。可以准备大小不同的石子,增加实验的难度和乐趣。预测时,要让学生在瓶壁上划上记号。

8.因石子大小不同,石子之间的缝隙大小也不一样,需要添缝隙的水量也不一样,因此,各小组的答案可能不同。

让学生悟出,石子有体积,占据瓶子的空间使水上升的道理;另外,石子有逢隙,水要添满缝隙,才能升到瓶口,所以虽然瓶中有水,但如果没有一定的量,也不能升到瓶口,使乌鸦喝到。

课后反思:

课题: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壶,激发学生探究壶的秘密的兴趣。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壶的相同的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培养思维,找出规律的能力。通过测量几种壶的壶嘴和壶身的高度,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概括能力。通过探究壶的其秘密,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知道一般壶的结构——一般的壶都有壶身、壶嘴、壶把、壶盖。学习测量壶身和壶嘴高度的方法,理解壶身和壶嘴一样高的原因——保证壶能装较多的水,而又不溢不洒。

教学重点:

研究壶嘴的高度和壶身高度的秘密。

教学难点:

研究壶嘴高一点好,还是矮一点好。

教学准备:

活动1:分组观察材料——各种各样的壶。

活动2:分组活动材料——直尺(有刻度或者没有刻度)

活动3:分组活动材料——饮料瓶、胶管、漏斗、玻管、水、水椿。

板书设计:

壶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壶嘴、壶身、壶盖、壶把。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p

< class=' _12'>

导入

学生讨论,壶嘴与壶身它们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情况准备实验用品,

教师要准备各种各样的壶

学生可以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教师可以把一些壶放在前面,让各小组随用随取。

1. 也可以向学生征集一些,有一些不太常见的壶可以出示图片或投影片,扩大学生眼界。

2. 教师要先让学生认识这些东西,知道这些壶都是做什么用的。学生可以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3.各种壶的不同点很多,让学生充分分析研究讨论,教师不要干涉,可以从材料上找不同,可以从大小上,从高矮上,从古代现在……找不同。

4.壶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壶嘴、壶身、壶盖、壶把。因壶各异结构会有所不同,有的壶可能没有壶盖,有的壶可能没有壶嘴和壶把。

5.测量壶嘴的高度比较难,要从桌面垂直量到壶嘴处,不是量壶嘴的长度,不要量错。要多测量几把壶,记录测量结果,然后归纳概括。最后,学生讨论,壶嘴与壶身它们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6最好设计一种壶嘴可高矮变化的壶,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效果更好。考虑到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验用品可以由教师课前组装好。本活动要小组合作完成,最后全班讨论。

6. 不同的壶因用途不同,材料不同,会有一些特殊的地方,

7. 壶嘴上有的有盖,有的壶嘴向下,有的壶嘴有哨、有的壶盖上有孔……要根据不同的壶来分析。

课后反思:

课题:拉链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拉链

教学目标:

1.通过给各种拉链分类,培养探究拉链的秘密的兴趣。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习惯。

2.通过给拉链分类,培养观察分类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确定需要研究的有关拉链的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做出简单研究计划的能力。通过研究拉链的更多应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能够把拉链分成链齿和开合器两部分。了解拉链各部分的形状、构造和开合原理。通过分析,比较出拉链与其他扣子相比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教学重点:

研究拉链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是什么样的。

教学难点:

拉链与扣子、绳子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让学生讨论。

教学准备:

活动1:分组观察材料——各种拉链、有拉链的小物品。

活动2:分组活动材料——拉链学具。

板书设计:

拉链

拉链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链齿和开合器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导入

教师先让学生讨论哪些物品上有拉链

组讨论确定本组要研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和制定计划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环节,低年级段最基本的训练。

把想法画下来,就是科学幻想漫画,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力展览

教师要发动学生收集废旧拉链,带到学

校来

分类的标准很多,

提出问题这个活动很重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有关拉链的各种问题。

引导学生总结出拉链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

学生讨论

奇思妙想,不要干涉学生想法,越有创造性,越要鼓励。

全班交流

1.各小组拉链要尽可能多样。

2.教师先让学生讨论哪些物品上有拉链,比如:书包上、衣服上、笔袋上、箱包上、包袋上等等。

3.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学生不常见到或不太注意的拉链。

4.按材料分可以为金属的、尼龙的;按长度分可以长拉链、短拉链;按用途分可以分为服装上的、箱包上的;按链齿分可以分为大链齿、小链齿等等。

4. 要适时加以指导,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或者条件有限不易研究的问题要帮助学生发现,

5. 与学生讨论为什么不选择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6. 制定研究计划不一定有多详细,有一个简单想法就可以了。

7. 制定好计划后,要全班交流,请其他小组评价本组提出的问题以及计划的优缺点。

8. 首先研究拉链由几部分构成,

9. 引导学生总结出拉链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链齿和开合器,也还可以再细分。不同的拉链,组成也不相同,学生分的部分只要有一定道理就可以。

10. 接着观察拉链各部分都是什么样的,主要观察链齿和开合器。拉链因材料和构造不同,形状也不同,教师可以选择比较容易观察的给学生。

讲解:拉链是美国人森贝克于1913年发明的,并在1917年获得专利拉链结构虽然简单,但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发明,并且在全世界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科技发明不一定很复杂,只要比原有的东西有所改进,就是发明,因此人人都可以有所发明,鼓励学生注意发现各种生活用品的优缺点,大胆进行革新。

11.拉链的开合比较难研究,只要学生能简单说一说就可以了。排除拉链的小故障是在拉链坏了以后,知道怎样修理,难度也很大,教师不用过高要求。

比如,把公路安上拉链,可以方便安装修理管道。把人的肚子安上拉链,可以方便治病。

教学以讨论为主,先小组讨论,然后再全班汇报交流。讨论时,不要干涉学生。

总结:让学生把本组的想法说出来。学生说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有条理地表达,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这样说:“我们认为……”“拉链有封口的优点,因为……”“拉链有缺点,因为有的地方只能用扣子或绳子,如……”教学中,要让一组学生完全表达完后,让其他小组评价这组学生说得怎么样,然后其他小组再补充自己的意见。

课后反思:

 

课题:第三单元水

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一认识水

二水的游戏

三水与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水和做水的游戏,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观察、探究等活动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调查水与生活的关系,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节水意识和习惯。

2.通过认识水是什么样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水的游戏中的实验、制作,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交流汇报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知道水的物理性质,了解毛细现象和沉浮现象,知道水的用途和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教学难点:

知道水的物理性质,了解毛细现象和沉浮现象

课题:认识水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认识水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各种感官观察水,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学生用感官观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总结水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找出哪一杯是水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使学生知道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全流动的液体。

教学重点:

研究水是会流动的。

教学难点:

水是没有形状的

教学准备:

活动1:分组活动材料——水、杯子、水槽、筷子

活动2:分组活动材料——水、水槽、垫板、水瓶、吸管、抹布

活动3:分组活动材料——水、塑料袋、各种形状的瓶子、抹布

活动4:分组活动材料——烧杯、各种液体(如水、醋、酱油、白糖水、咖啡、牛奶、橙汁)

板书设计:

认识水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是没有味道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导入

水是否会流动

实验

学生研究水的形状

总结

小组活动,用感官观察水,

活动中,要求学生养成卫生习惯,自己尝水用的筷子不要与别人的混用。

先引导学生思考

概括总结

1. 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水是什么样的。

2. 再全班交流,各小组描述本组的观察方法和用这些方法和用这些方法观察到的现象。

3. 这项活动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提出水是否会流动这个问题,根据这个问题,小组讨论本组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水是否会流动。然后在班里进行交流,在交流时,

4. 教师应给以鼓励性的评价。交流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验。最后把结果填在书上的横线上。

在实验前应提要求:

二尽量不要把水洒到桌上、地上,玩水时应有水槽上面操作,若流到外面,应及时擦干净。

1. 你认为水是什么形状的?”“水有没有形状?”

2. 学生可以能会认为水没有形状,或者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3. 设想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出示实验材料引导学生思考。

4. 实验前应提要求,往容器中装水时尽量不把水洒到外面,保持桌面的整洁,实验中,对保持整洁的小组给以好的评价。学生实验后,把结论直接填大横线上。

5.在学生辩别哪一杯是水时,先让学生比赛,看哪个组找得快。都找到水后,让学生说出是如何利用水的性质找到的,在学生表达的时候,应引导学生说:“因为不是无色透明,这七个杯子中有两个杯子中的液体是无色透明的,所以这两个杯子中有一杯是水。”“因为水是没有味道的,所以……”教学中教师准备的液体无色透明的可以多一些,增加难度,提高趣味性。

课后反思:

课题:水的游戏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水的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水的游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玩水的游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记录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用各种方法吹泡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发现水可以沿着纸“向上流”,体会水的毛细现象;通过观察水的表面、用肥皂水吹泡泡、和使小船前进的活动,体会水的表面张力;通过沉浮活动,感受到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影响物体的沉浮。

教学重点:

毛细现象的游戏。水面变化的游戏。

教学难点:

会跑的小船物体的沉浮

教学准备:

活动1:分组活动材料——水、石子、滴管、矿泉水瓶、烧杯、烧瓶、滤纸、复色颜料等。

活动2:分组活动材料——水、杯子、曲别针、硬币等。

活动3:分组活动材料——水、洗涤剂、糖、盐、甘油、碱、吸管、漏勺等。

活动4:分组活动材料——水、洗涤剂、肥皂、纸制的小船。

活动5:分给活动材料——小鱼学具、螺母、橡皮泥、水、水槽、积木。

板书设计:

水的游戏

水的浮力,水的表面张力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引入

提问:有兴趣的学生继续用各种吸水材料和彩色水来做这个实验。

“水的表面总是平的

让学生先预测再实验

硬币浮在水面上并不是因为受到水的浮力,而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的结果。

对学生吹出的泡泡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让学生自己尝试用多种办法,并把吹出来的泡泡画在书中

先让学生预测物体在水中会是沉还是浮?

让学生想办法让沉在水中的小瓶或笔帽倒立在水面上

先提出问题:

行这项活动时,一定给学生准备充足的材料进行分组实验。小组实验时注意不要把水弄到桌子上、地上。学生可选择符合自己设计的实验的材料,不必各种材料都做。

不必告诉学生水沿着纸上升的现象叫毛细现象。

引起争论,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更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本实验只要学生能做成功,获得成功的快乐就可以了,不一定要解释原理。

学生的讨论、归纳总结出制作泡泡水的各种方法,学生再进行制作。

注意在分组活动中,应多准备些清水、准备放废水的容器,在往水里滴洗涤剂时不要太多肥皂应薄且易溶解

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最后汇报结果。

实验材料继续进行实验

1. “怎样让杯子中的水上升?”

2. 问:“怎样不加水,却让杯子中的水位升高?”

3. “怎样能把水往上吸?”

4. 然后学生根据分组实验材料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后,开始实验。进行这项活动时,一定给学生准备充足的材料进行分组实验。小组实验时注意不要把水弄到桌子上、地上。学生可选择符合自己设计的实验的材料,不必各种材料都做。

5. 活动1的第二层有一定的难度。

6. 教师课前要把材料准备好。最好用白色的滤纸和能够散色的彩色水,以使结果更加清晰。

7. 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实践,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个做成的样子,以便演示。

8. 学生做完后,最好粘在书上保存。

9. 先引出问题:“水的表面总是平的吗?

10. ”水的表面学生可能没有认真观察过,因而可以让学生预测一下,。然后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倒一满杯水观察水面的样子,此时看到水面是有一定弧度的,但还是比较平的。让学生把看到的画下来。接着问:“往水里加东西,比如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吗?”大多数学生在观察一满杯水的时候发现水凸出杯口,这时,学生应该已经很惊奇了,所以可能会对水是否溢出有两种意见:溢出和不溢出。,

110在进行这项活动中提醒学生放曲别针时要轻放。最好把装着满水的烧杯放在托盘里进行实验。

11. 在学生往水中放了一两个曲别针后,会得出比较一一致的结论,即一满杯水放放人几个曲别针水还不会溢出来,

12.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要注意观察水面的变化情况,下一页有一个记录表,请大家把观察到情况记录下来。”这个实验可以重复做。

13. 让学生自己不断尝试,让硬币浮在水面上,然后观察硬币周围水的表面是什么样的。这

14. 项活动的实验材料可以放在公共实验台上。

15. 先通过对话来启发学生:“水中常常形成气泡,但一般的气泡很容易破。往水中加什么,吹出的泡泡不容易破?”

16. 在第二个活动环节中,可以提问:“有了泡泡水,你们准备选取什么样的工具来吹泡泡?”。请小组到公共实验台选取所需的吹泡泡工具。有些工具需要学生进一步加工、改造,或者自己制作。

17. 看到学生吹出泡泡后,教师要注意发现哪些同学吹的泡泡大、哪些同学吹的泡泡多,请他们向全班介绍经验,并激发他们,能不能吹出更大的泡泡?能不能吹出更多的泡泡?能不能吹出特别漂亮、有特点的泡泡?

18. 学生之间再进行交流,把好的经验介绍给大家。最后评价,填在单元评价表上。

首先让学生剪纸片船,纸片船不要太大。提醒学生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然后请学生把它放在水里,观察小船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然后启发学生脑筋用各种办法使小船跑起来。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肥皂、滴洗涤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往这些方面想,让学生尝试。本活动也不要求讲解原理。

实验材料有些由教师准备,有的可以由学生准备,材料中还要有学具小瓶、螺母等。

这是接着前面的实验小瓶浮在水面上,来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尝试改变小瓶或笔帽在水中的位置。塑料小瓶即使灌满水,也可能浮在水上,因而要引导学生利用其他易沉的物体“帮助”它沉下去,如螺母。注意提示学生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塑料小瓶比较好操作,学生在做使它沉入水中的实验时,可能会发现,如果不往里灌水,它就正好浮在水面上。笔帽要用橡皮泥配重。教学中只要一个成功就可以了。然后,将浮在水面上的小瓶或笔帽移入矿泉水瓶中,盖上瓶盖,用手捏瓶壁,控制它们在水中的沉浮。

课后鼓励学生根据课本中图中提示用其他物体(如吸管和橡皮泥)继续做浮沉子。

课后反思:

课题:水与生活

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

水与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讨论、搜集资料、设计节水宣传画,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通过认识节水龙头,体会科学技术在不断地进步。

2.通过调查喝水量、用水量、以及搜集北京市水资源变化的资料,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记录能力。通过设计节水宣传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3.认识水的用途,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重点:

水的用途统计自己一天喝水量、全班同学喝什么水和统计家里用水量。

教学难点:

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准备:

活动1:演示资料——水用途的图片、录像等。

活动3:展示资料——北京市、海淀区水资源的资料。

活动4:演示图片——怎样节约用水的图片。

活动5:演示材料——各种各样的节水龙头。

活动6:绘画材料——纸、彩色笔。

板书设计:

水与生活

水与动植物、与工农业关系。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导入

学生通过看调查记录表,复习统计的方法

直接提出怎样节约用水的问题

设计约用水宣传画

提出问题:

同学间相互讨论,

这个活动需提前布置。布置时要把要求讲清楚:

教师可以适当介绍。

1.“水有什么用途?”

2.带问题看图或看录像,自己总结出水的用途。

先让学生说水与自己的关系,然后看图或录像,扩展水与动植物、与工农业关系。

.自己调查统计、填好记录表,在第二课时小组交流和向全班汇报调查情况和统计结果。

1.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搜集尽量多的资料,资料的来源要清楚,用的搜集方法尽量多。

2.由小组派代表向大家汇报。如果教学时间有限,此活动的汇报交流可以与活动2同时进行。也可以用办展览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交流。

问题展开如何节约用水的讨论。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各种自己想到的节水办法。关于滴灌等节水型工农业生产,节约用水的方法之一就是家庭中使用节水龙头。当学生提到节水龙头时,可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研究,并说一说使用节水龙头如何能节约用水。

总结

最后一定使宣传画起到作用,让学生把宣传画展示送给家人、邻居、周围的人看,同时宣传节约用水的观点和方法。

课后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0c03e6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6.html

《人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