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僭m6ii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
中年,最后步入两鬢bi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 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

Zi,CUi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仍不容小觑。

C. 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6、战车均已

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IiaO原之势。
D. 对于那些枉顾道徳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 Che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解IIa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
• • • •
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 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 就是画出来的书。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含的 深意。[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蜂、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 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 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丙】“绘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 步伐。”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
■ ■ ■
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 •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络绎不绝 B.跃然纸上 C.关于 D.观照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中画线的甲、
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3. 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现
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B. 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疗:能删
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C. 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Ll,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
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D. 该研究团队揭示了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
制备干细胞的新技术,为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
4. 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有关,① _____________ ,所以温度 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响植 物的新陈代谢过程,② _________________ ,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度发生变化, 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新陈代谢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长。据研 究,③ _____________ ,即根、冠、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最 直接。
5.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418日在京发布笫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岀版物) 的综合阅读率80.3%,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 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2016 上升了 4.8个白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 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 的听书率22.8%,2016年的17.0%提高了 5.8个白分点;017周岁未成 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 的听书率最高,913
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 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 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6.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 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 上都不走大路。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 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 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 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 就能看到5头黑熊。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 那儿有比赛。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 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 找蜥蜴。”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 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料二


(材料来源于刘正源等著《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注】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 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 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 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 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其至会想 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人类能够很敬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我们认为其 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还是遥远 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 引着我们。恐龙更是人们心IJ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在美园,参观动物 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 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样式也最多。
(摘编自爱德华•威尔逊著,杨玉龄译《生命的未来》)
料四: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 过学习而获得的。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最轻 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觉不安。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 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成恐慌、恶心以及冒冷汗。这种根植于天性 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除源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 在自然界中所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鼠、老 鼠、蝙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
汽车以及枪支,虽 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不 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
(来源同材料三)
I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 A.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 流。 B. 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 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
反应能力。
D. 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
面获得的。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 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
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B. 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
小,二者是自然教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 在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
事实是人类“亲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 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
的经历有关,还可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事实依据: _______ 理论依据: _______
7.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
夏夜仰
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儿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 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 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 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 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 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 要兴奋地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乂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 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乂一次牵下了
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
• • • •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 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表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 意趣,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 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 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棚,特别是那雕楼朱漆的木富 根,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连门口那 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 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 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园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乂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
熙来攘
往,那琳琅满Ll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晶盛的北宋“相 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香气四溢,烟 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大作。那个素享盛名的“第一楼”,更是整日价顾客 盈门,座无虚席。这一切,不也大有向以时令小吃著称天下的汴京城遗风么? 但是,我晓得,这盛况,这胜景,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革开放 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一向贫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 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吗?
今年,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游逛的最主要LJ的,就是来观灯。 再说那灯。
我们抵达之时,虽是正午,却见鼓楼、龙亭这些主要街区,俱己“东风夜放 花千树”了。
说也怪,总盼淡月胧明,偏偏日落迟迟,待挨得黃昏近,笑语喧,好心的主 人却乂劝阻道:此时去观灯,保准你们挨都挨不到跟前!
纵然心急难耐,也只好耐下心来,远远地站在门口,放眼眺望长街,果然是 人潮滚滚,黑压压一片。虽未亲临,可是一阵阵传来的欢声笑浪,越发教你 心痒痒得如痴如醉了。 好容易等到了“灯火阑珊”时。哦,这话儿也许不算准确,已是夜露生凉月横 中天了,兴致浓浓的观灯人,还是一簇簇一队队地蜂拥不绝。
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巧夺天工的彩灯, 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炫转,那千口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当街密密地 排到开来,交相辉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白态,大放光华,直 教人眼花缭乱;远远地望,只见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 道它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此时你抬头望望中天,平日如 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了许多光华。 古人观灯,只能欣赏那奇巧口端的扎灯技艺,点的是蜡烛,糊的是绢纸,纵 然巧夺天工,也难经风吹雪打;而今的灯,有了科学技术辅佐,自然更加高 明。你看那腾跃而起的奔马灯浑身通亮,那纵马奔驰的勇士LI光如炬;那能 与人对话的机器娃娃灯前趋后仰,憨态可掬:那大书“为民作主”的扇子灯来 回穿梭,熠熠主辉。
呵,怪不得,所有的看灯人都不恋恋于那些只有光色,只亮不转的小灯,却 把以上那些巨大的,既有传统技巧,乂有现代化特色的新鲜有趣的大转灯, 密匝匝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点不错,尽管灯节是古老传统,但人,毕竟是80年代的人,现代人最仰 慕的还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啊!
兴尽欲归时,在长街的拐角处,却乂见到了一喷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 间小木楼的门窗呀地一声启开,一根长竹竿软软地伸将出来,竹竿头上,滴 溜溜地悬了一盏八角宫灯,宫灯虽小,款式却玲珑剔透,做工也极精制细巧, 时间,我没看清灯壁上那悠悠旋转的花卉图样,只觉得像飘过去一簇飞花,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雪衫 的姑娘。许是那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见 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团艳艳 的红云…… 那红云,那灯影,久久地在我的眼前,直伴着我进入梦境。
午夜,我果然重温了少年时的梦■■我见那闪闪烁烁的星星,都从天河里飞 溅下来,变成了“灯雨”,洒落在汴京城……
(本文有则改)
1)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
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10个“一”,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3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4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
8. 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颜太初朵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
• • 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邪? 乂况点墨懦翰、 织制绮组之交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酉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 张禹、孔光,东漠之欧阳歙、张(看不清晰)、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 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幸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 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翳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

诗歌泊文以喧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
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

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乂有郛 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匕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 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 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薄。太初为人,实 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
• • •
判、司、薄、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 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薄、尉之 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犬吠所怪,
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八乂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 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在同州乂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Hi 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本》诗,则不忘鉴戒矣;观
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
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曲是言
之,为益岂
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__
A-孩盲必自称曰儒 发言:发表意见 拘:束缚,拘束 废:(被)罢免 治行:政绩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也 C.牧亦坐是废
D.实宽良有治行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句读之不知 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B.于其外则不光

C.卒于睢阳

D.将犬吠所怪


此其志不在小

从径道亡,归壁于赵

为巡船所物色

■ ∙ ∙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
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
B. 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薄是县令的属官,户
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 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
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
D. 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
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乂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
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既得其理,不徒涌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②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9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王吕龄 李硕
酒水东去远, 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 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 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 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 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 ,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现出诗人 ________ 的心情。
2 这首诗与柳水《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10. 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I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古诗文默写.6分)
11. 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不愤不启, 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 ,则不复也。(《论语》) 2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
国也》)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o (司马迁《报任安 书》)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o
(白居易《琵琶行》)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雀呼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___ O
(周邦彦《苏幕遮》)
四、作文60分)
12. 6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乂形成了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涵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乂一个浙江故事,创 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 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
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題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20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A. 从僭(m6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
中年,最后步入两鬟(bing斑口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 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

(Zi,(CUi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仍不容小觑。

C. 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6、战车均已

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IiaO原之势。

D. 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 B (Che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卿(Ila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考点】11字音;12字形.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字音和字形,作答本题首先运用排除法从自己最有把握的 开始排除,之后根据词义进行辨析,要注意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以及辨析形 近字。 【解答】A. “懵(meng懂”的“懵”应读“两鬓(bing斑白”的“鬓”应 “bin”
B. 全部正确;
C. “废驰”的“驰”应为,哋”; D. “惩(Cheng罚”的“惩”应读UCheng,,; 故选:BO 【点评】解答这类题U,可正确运用排除法。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有效的方法 之一。运用已知的、确定的知识排除选项,可以跳过自己不知道或不能确定 的汉字字音和字形,从而选出正确答案。当然,排除法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法, 最根本的途径是有大量
的知识储备,能够全面准确地记住汉字的读音,辨识 常用汉字的字形。
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
• • • •
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 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 就是画出来的书。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含的 深意。[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蜂、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 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 子一起阅读。
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丙】“绘 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 步伐。”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 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 •
1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 ∙ ∙
A. 络绎不绝 B. 跃然纸上 C. 关于 D. 观照
2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一 A A. B. C.
【考点】8&语段综合考查.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作答时依据不同考点
的作答
思路分题作答。
词语的正确使用要考虑词语本身的意义以及语段提供的语境; 作答标点符号题,要分析有关标点符号的用法,尤其是特殊的用法。 【解答】IC.“关于”错,这里是指出明确的对象,应该用“对于”。 关于:表示关涉,例如“关于牵牛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 对于:指出明确的对象,例如“对于文化遗产,我们必须研究分析”。
2中句中的“:”是错误的。“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是对“插
画”的解释,“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 义就是画出来的书”解释的是“绘本”,两者之间应该是并列关系,“:”可以改 为“;"或者“。”
答案:
1 C 2
A 【点评】词语(成语)的正确使用,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 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 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 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3. 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现
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B. 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
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C. 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Ll,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
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D. 该研究团队揭示了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
制备干细胞的新技术,为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

【考点】27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 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 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 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A.中途易辙,前一句的主语是“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 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现频等形式传播外”是一个介词结构,也 就是说前一句只有主语,没有陈述完整,而后一句的主语是“图书营销”,将“出 版社”放至“除了 ”后;
B. 句式杂糅,“......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杂糅,删去“仰赖的”;
C. 成分残缺,偷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到各界一致好评”的应该是“这档节II”, 不是“观众”,在“受到”前加上“这档节目”;
D. 表述正确。
故选:Do 【点评】主语残缺:
1 偷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例如: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 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改为:“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观众)对这次成功的演出
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2 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例如:从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主语因介词结构的掩盖而残缺了。
3 滥用使动句式导致主语残缺。例如:通过丰富的实践,使他接触了广阔的社 会生活。
去掉“通过”或,使”。
4 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有关,① 这三种作用都受温 度影响,所以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 料的程度,也影
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②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植 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度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新陈代谢达到最佳 状态,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长。据研究,③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
即根、冠、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最直接。
【考点】2B补充句子;2F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分析】考查补充句子,要通读语段,整体把握大意。 【解答】段意: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
承接“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有关”,后句“所以温度直
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是本句的结论,此处应是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影响; 承接上句“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
程”,后句“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度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 能使新陈代谢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长”是对本句的进一步解释, 此处应指出温度过高或过低;
根据后句“即根、魁、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最直接”,
应是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①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影响②温度过高或过低③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 不同的 【点评】嵌入型补写的答题策略:
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
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 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
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 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5.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4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 的综合阅读率为80.3%,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
络在线阅读、手机阅
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2016 上升了 4.8个白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
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 的听书率22.8%,2016年的17.0%提高了 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 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 的听书率最高,913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 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 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 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 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
【考点44新闻阅读. 【分析】1此题考查了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此题考查了拟写新闻短评,要注意结合现实社会思考。
【解答】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可以结合“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 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和“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 新的增长点。”概括得出。
2写新闻短评应是基于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所作的评论, 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结构基本完整。此题可以从“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 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 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等现象方面入手,思考其利弊。
答案:
1 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2 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
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 来阅读浅表化问题。

【点评】短评答题思路:
第一步:通读材料,全面理解。弄清楚材料在说什么,围绕什么核心问题,涉 及那些信息,辨析信息主次,提取关键信息。
笫二步:提炼概括,提出论题。根据核心问题、主要信息,提出论题。 第三步:围绕论题,清晰表达,自圆其说。观点鲜明,理由充足,思路清晰, 合情合理,书写工整,字数要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6.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 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 上都不走大路。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 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 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 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 就能看到5头黑熊。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 那儿有比赛。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 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热的时候我们就岀去 找蜥蜴。”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 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料二


(材料来源于刘正源等著《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注】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 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 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 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 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其至会想 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人类能够很敬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我们认为其 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还是遥远 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 引着我们。恐龙更是人们心IJ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在美园,参观动物 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 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样式也最多。
(摘编自爱德华•威尔逊著,杨玉龄译《生命的未来》)
材料四: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 过学习而获得的。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最轻 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觉不安。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 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成恐慌、恶心以及冒冷汗。这种根植于天性 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除源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 在自然界中所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鼠、老 鼠、蝙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
汽车以及枪支,虽 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不 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
(来源同材料三)
I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 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 流。 B. 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 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
反应能力。
D. 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
面获得的。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 ∙
A. 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
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B. 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
小,二者是自然教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 在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
事实是人类“亲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 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
的经历有关,还可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事实依据: 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会在自然活动中妨害生物。自然教育 主要集中在儿童和亲子方面,受众群体单一。
理论依据: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植根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 感。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
【考点】4A 一般实用类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 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2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理解。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

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 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对材料一的理解。
3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原文具体内容分
析概括。
【解答】IA. “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错误,原文为“有时棋 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根据原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 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可知B项的“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和C 项的“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错误。
(2 A. “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错误,原文“我很高兴发
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 的是在自然里骑车”只是单个现象的表现,不能作为普遍的结论。
(3 ①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依据可以结合材料二的图表以及“这种根植于
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进行概括。
②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理论依据可以结合“去爱非人类的主物,其实并不太困
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 类的本能之一”“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 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 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 观”等你内容进行概括。
答案:
(1 D (2
A (3 ①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会在自然活动中妨害生物。自然教育主要集
中在儿童和亲子方面,受众群体单一。②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 也有植根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 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
【点评】解答这类选择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读某一段落。 一定要注意熟悉原文的大致内容,二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将选项与 原文进行比照分析,辨清意思是否有差异。

7.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 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儿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 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 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 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 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 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 要兴奋地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乂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 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乂一次牵下了 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感到如此
• • • •
素享盛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 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表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 意趣,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 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 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棚,特别是那雕楼朱漆的木富 根,很能教人想起口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连门口那 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 的“酒保”,还是珠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

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园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乂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 熙来攘往,那琳琅满LI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晶盛的北宋“相 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香气四溢,烟 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大作。那个素享盛名的“第一楼”,更是整日价顾客 盈门,座无虚席。这一切,不也大有向以时令小吃著称天下的汴京城遗风么? 但是,我晓得,这盛况,这胜景,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革开放 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一向贫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 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吗?
今年,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游逛的最主要Ll的,就是来观灯。 再说那灯。
我们抵达之时,虽是正午,却见鼓楼、龙亭这些主要街区,俱己“东风夜放 花千树”了。
说也怪,总盼淡月胧明,偏偏日落迟迟,待挨得黃昏近,笑语喧,好心的主 人却乂劝阻道:此时去观灯,保准你们挨都挨不到跟前!
纵然心急难耐,也只好耐下心来,远远地站在门口,放眼眺望长街,果然是 人潮滚滚,黑压压一片。虽未亲临,可是一阵阵传来的欢声笑浪,越发教你 心痒痒得如痴如醉了。 好容易等到了“灯火阑珊”时。哦,这话儿也许不算准确,已是夜露生凉月横 中天了,兴致浓浓的观灯人,还是一簇簇一队队地蜂拥不绝。
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巧夺天工的彩灯, 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炫转,那千口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当街密密地 排到开来,交相辉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口态,大放光华,直 教人眼花缭乱;远远地望,只见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 道它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此时你抬头望望中天,平日如 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了许多光华。 古人观灯,只能欣赏那奇巧白端的扎灯技艺,点的是蜡烛,糊的是绢纸,纵 然巧夺天工,也难经风吹雪打;而今的灯,有了科学技术辅佐,自然更加高 明。你看那腾跃而起的奔马灯浑身通亮,那纵马奔驰的勇士LI光如炬;那能 与人对话的机器娃娃灯前趋后仰,憨态可掬:那大书“为民作主”的扇子灯来 回穿梭,熠熠生辉。
呵,怪不得,所有的看灯人都不恋恋于那些只有光色,只亮不转的小灯,却
把以上
那些巨大的,既有传统技巧,乂有现代化特色的新鲜有趣的大转灯, 密匝匝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点不错,尽管灯节是古老传统,但人,毕竟是80年代的人,现代人最仰 慕的还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啊!
兴尽欲归时,在长街的拐角处,却乂见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一 间小木楼的门窗呀地一声启开,一根长竹竿软软地伸将出来,竹竿头上,滴 溜溜地悬了一盏八角宫灯,宣灯虽小,款式却玲珑剔透,做丄也极精制细巧, 二肘问,我没看清灯壁上那悠悠硬我的花卉图样,只觉得像飘过去二簇E花, 一团流云…
我看得呆了Jl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雪衫 的姑娘。许是那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见 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团艳艳 的红云..,,,. 那红云,那灯影,久久地在我的眼前,直伴着我进入梦境。
午夜,我果然重温了少年时的梦■■我见那闪闪烁烁的星星,都从天河里飞 溅下来,变成了“灯雨”,洒落在汴京城...... (本文有则改)
1 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
2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10个“一”,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3 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 4 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
【考点】42散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章语言特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2 本题考查对文章艺术效果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3 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及构思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4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及其意蕴的分析与探究能力。
【解答】1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具有内容从用词、修辞、传情达意的效果等角 度进行分析。从“巧夺天工楓争奇斗俏”“交相辉映”“银河垂地”等词语的运用上 看,其语言特点是词藻华丽。从“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白态,大放光华,直教 人眼花缭乱;远远地望,只见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 可看出语言铺陈,排比语句富有气势。从“果有”“真个”和运用第二人称的“你 看”“你抬头”等强化急切的语气词看,急切的感情色彩明显,能让人感受到作 者的兴奋之情。

2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写现实之景,从梦写写到现实,这样文章开合
自如。“一间小木楼的门窗呀地一声启开,一根长竹竿软软地伸将出来”“一盏 八角宫灯”“一簇飞花,一团流云”等处,与前面“笑语喧”和“人潮滚滚,黑压压 一片”形成强烈反差。前面是“密”是“繁”,而连用“一”字显出是“疏”和“静”。 这样相互照应,在艺术效果上可使文章更有表现力,内涵也更为丰富。
3 先写街,“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
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棚”,点明了街的 繁华,为了引出下文“设在一条长而乂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 和“今年,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游逛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来观灯”。这里 再写人之多,乂在为后文“好心的主人却乂劝阻道:此时去观灯,保准你们挨 都挨不到跟前”等处的人多而不能近前观灯设下伏笔。文章后写灯,从情节上 看,是将“兴尽欲归时,在长街的拐角处,却乂见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 象”这一看灯盛况重点写出,以此将文章推向高处。这样的构思,使文章内容 环环相扣。
4 解答本题,需根据全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从“我晓得,这盛况,这胜
景,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一 向贫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 大饱眼福和口福吗”处,可看出作者对“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和开封的城市 发展感到“新奇和庆幸”。从“今年,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游逛的最主要目 的,就是来观灯”处,看出作者对富裕的游人之多、之幸福感到“新奇和庆幸”。 从“现代人最仰慕的还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啊”可看出作者对现代科技让和 现代文明以及实现了“重温了少年时的梦”的“新奇和庆幸”。 答案:
I Φ用词夸饰,辞彩约丽。②运用铺陈,排比语句。③语气急切:用制词“果
有”“真个”等加强语气。用“你看”“你抬头”等表现急于分享的兴奋心情。
2①连用10个“一”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
开有合。②前文渲染的是“阔”,此处连用“一”凸显的是“静”,形成强烈反差。 前文铺陈的是“繁”,此处聚焦于“一”,梦与现实交相呼应,让作品余韵十足。
3 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
受阻埋下伏笔。③最后写现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④层层铺垫, 层层推进。
4 ①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对城市发展新气象感到新奇。②有感
于游
人众多,人民生活富裕,精神焕发。③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 华,实现了“我”的“星河梦”。 【点评】分析句子的两个角度
1 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
有怎样的联系。
2 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
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①点明题Lh ②开门见山;③总领全文;④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 章有波澜;⑤交代思路等作用。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中间,则其句子 作用有:①过渡,②照应(呼应),③转折(换)■•全文内容或思路的转折, 总结。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在文章结尾,则其句子作用有:点明中心、升 华主题、呼应开头、收束全文、引人深思等。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
8. 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颜太初朵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
• •
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邪? 乂况点墨懦翰、 织制绮组之交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酉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 张禹、孔光,东漠之欧阳歙、张(看不清晰)、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 充儒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幸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 其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翳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

诗歌泊文以喧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
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

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乂有郛
州牧怒属
令之清直与匕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 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 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薄。太初为人,实 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旧制,
• • •
判、司、薄、尉四考,无殿负①,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 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薄、尉之 列以终身,死时盖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犬吠所怪,
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八乂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 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在同州乂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Hi 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本》诗,则不忘鉴戒矣;观
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
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曲是言 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注】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一 A
• ∙ ∙
A-孩盲必自称曰儒 发言:发表意见 拘:束缚,拘束 废:(被)罢免 治行:政绩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也 C.牧亦坐是废

D.实宽良有治行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句读之不知 A.果足以充儒之名乎 B.于其外则不光

C.卒于睢阳



此其志不在小

从径道亡,归壁于赵


D.将犬吠所怪


为巡船所物色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 ∙
A. 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
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
B. 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薄是县令的属官,户
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 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
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
D. 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
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乂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
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既得其理,不徒涌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
【考点】51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 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 3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5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
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 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 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 句顺。 【解答】IA.开口一定称自己为儒生。发言:开口。
2 A.结构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代词,他的;C.介词,在 /介词,
表方向,到;D.助词,所字结构,“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助词, 表被动。
3 C.张冠李戴,“效法嵇康、阮籍”的不是“颜太初”,而是“青州牧”、“四方
士大夫”,原文为“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 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4 乂”表示并列关系,其前断句;哆指讦”作“文,啲谓语,其后断句;“虽吆故” 为连词,一般位于句首,其前断句;“之”为代词,作“重”的宾语,其后断句; “余''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
句子断句为: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 乂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 /不棋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句子翻译为:世人见颜太初的官职不能诱惑人,乂因为他的文章多指摘攻讦。有 不喜欢听闻缺点的人,虽然得到了他的文章,却不是十分重视它。所以丢弄 遗失的较多,我只得到了他的两卷书。
5 ①不徒:不只是;诵:称道;蹈而行之:亲自去实践。句子翻译为:(颜太
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 是必定亲自去实践。
显于时:介词结构后置;虽:虽然;贱:地位低。句子翻译为:前代的读书人 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 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
答案: (1 A (2 B (3
C (4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乂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 /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5 ①(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
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
②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
位低寿
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
参考译文:
天下不崇尚儒学已经很久了。如今世上的士大夫们,开口必自称是儒者。真正的
儒者是什么样的呢?高高的帽子、宽宽的衣带、肥肥的衣袖,穿成这样就可 以叫做儒者吗?手持竹简、伏案读书、哼哼呀呀地不停地念叨就叫做儒者吗? 乂或者用一点点墨汁湿润着笔尖,编织一些充斥华丽词藻的文章来号称儒者, 也和真正的儒者差得远了。除了这些不说,至于西汉的公孙丞相、萧望之、 张禹、孔光,东汉的欧阳歙、张II«、胡广,世人所谓的大儒者,真的足可以 称得上儒者的名号吗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常为这种情况感到愤慨。他立读先王的书籍,不研究章
句,一定探求其中的道理。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 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在于自身的道理就毫无保留地教 给乡亲们,在于自身之外的道理却不能够发扬光大。不能发扬光大,先王的 道理如同被遮蔽一样,于是他就探求国家政理风俗的得失,写成诗歇、写到 文章里来宣扬传播。景裕初年,有个青州牧用荒淫放荡的态度办事,仰慕嵇 康、阮籍的为人,当时那些不受名分礼教束缚的士大夫们,一致效仿他,逐 渐成了风气。太初厌恶这种现象,认为这已成为大乱风俗的根本,写了《东 州逸党》一诗来加以讽刺。这首诗于是被皇上听到,天子急迫地治了青州的 罪。乂有一个祁州牧,对清廉正直和自己政见不同的下属县令感到愤怒,就 罪名诬陷人家,在狱中把人家拷打致死。县令的妻儿弱小不能自己申诉, 太初平时和县令关系友好,可怜他蒙冤死去,写了《哭友人》诗,鄂州牧因 此事被罢免。 这时有人推荐太初博学有文才,下诏任用为国子监直讲。恰逢有个向来对太初很 不友善的御史,上书说太初狂妄急躁,不可以任用为学官。诏书即刻下达他 所在的地方,改任河中府临晋主薄。太初为人,实际上宽容善良,很有政绩, 不是狂妄急躁的人。从临晋改任应天府户曹,做南京掌学,死在睢阳。按照 旧制,判、司、簿、尉四类官职的考核,只要不是因为欠国家财税而考核为 下等,一律可以升职列为县令名录。即使是愚笨怯懦、年老昏愦没有什么优 点的,积累到一定的年数,也一定能够升迁到县令级别。然而太初如此的有 才华学识,考中进士进入仕途接近十年,最终一生也没能摆脱判、司、簿、 尉的行列,死时年仅四十多。唉!难道是上天要儒者沦丧,让他们一定要特 别悲惨吗?要让俗人群聚诋毁贤者,让怪笑的小人一定受到铲除吗?为什么

他的仕途和生命这么悲惨?
世人看到太初官职不是很高,乂加上他的文章有很多的指责和批判,有些缺点毛 病的人很讨厌听闻他的文章。虽然得到他的文章,却不是很重视,所以他的 诗文被遗弃散失的居多,我仅得到其中的两卷。在同州乂找到他所写的《题 名记》,现在收录集中并写了序。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 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 吗?将来有看到这些诗文的人,读他的《后车》诗,就会不忘借鉴引以为戒; 读他的《逸党诗》,那么礼乐不会毁坏了;读他的《哭友人》诗,那么残酷的 官吏心中有愧了;读他的《同州题名记》,那么太守地方长官就明白弊政了; 读他的《望仙驿记》,太守地方长官不从事享受美食了。由此说来,这本书带 来的好处不是很丰厚吗? 【点评】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Ll四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Ll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Ll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
有的题IJ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Ll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
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 的题目。 笫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
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
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 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 能明白文章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题方法。答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型选择对应的答题方
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9. 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王昌龄 李硕
酒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 “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久留,体现出诗人依依不舍的 心情。
2 这首诗与柳水《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
'、暮惜”・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
舍。
【考点】56送别诗. 【分析】1考查理解词语含义和表达的感情,要结合句子语境准确理解。
2考查鉴赏艺术手法,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指出表达效果。
【解答】1结合语境分析词义,“淹留野寺出”是说在野寺逗留了很长时间,“淹 留”指久留,或逗留;联系题Ll,逗留时间长是因为与朋友不忍分别,表达出 依依惜别之情。
2首先,要明确点染的艺术手法特点,点,点明感情,染,以景物描写渲染; 次,从诗中找到运用了此手法的句子,结合具体具体分析。从“送君多暮情” 看,开篇点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暮情”,是伤离别;从“淹留野寺出,向背孤 山明。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夕阳满舟揖,但爱微波清。举酒林月上,
解衣沙鸟鸣。夜来莲
花界,梦里金陵城”看,这十句写景,作者从孤山明亮, 没有生蒲草的水面,一望无际,到水面微波荡漾,夕阳铺满小船,再到从树 梢上升起,诗人举酒送别友人,一直到友人走后,诗人深夜在白马寺留宿, 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层层铺写暮景,孤山、空旷的水面、孤独地栖息在沙 滩上的沙鸟、夕阳,渲染了孤寂的氛围,待发的小船和升起在树梢的月,这 些代表离别色彩的意象烘托了离别气氛;从“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看,“叹 息此离别”再次点出离别之情,“悠悠江海行”,“悠悠”写出了江面的浩渺,渲 染了作者对友人孤身一人远行的不舍之情。
答案:1久留(逗留)依依不舍
2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
“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
舍。
【点评】点染是画家手法,有些处加点,有些处渲染。这里借来指有些处点明, 有些处烘托,先点明,后用景物渲染,烘托感情,收到情景相生的效果。
如韦应物的《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点明归思,用秋雨、雁声来烘托。岑参《磧中作》:“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 万里绝人烟。”点明无处投宿,用平沙万里来渲染。韦应物《休日访人不遇》: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点明诗思很清,用寒流和雪来渲染。 全诗的意境都从烘托中表现出来。
10. 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棋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1 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 “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 的推崇和向往。。

2 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 孔子强调德重于才。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 是恶劣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是称 道。_O
【考点】51文言文阅读. 【分析】1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2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关键句子提取概括。
【解答】1这里的梦见,指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体现了孔子对周公的推崇和向 往。
2第二则材料,即使有周公的才,也就是在“才”上极其优异,但如果在“德” 上“骄且吝”,也即是“德”比较恶劣,就“其余不足观”,说明:孔子强调德比才 要。 答案:
1 “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 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孔子认为, 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的很厉害了!很久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
乂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点评】文言文阅读方法多种多样,现在介绍常见的比较有效的儿种。
1 注释研读法。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
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 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 词的用法作说明。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2 猜读法。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由找不到详释细译
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 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

定系捋吠片烟雾”或吠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 “完全消散”。这种方法即称“猜读”。
3 片段或全篇抄读法。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
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4 注译简析抄读法。这是一种费时较多的读法,看上去比较笨,但实际上极
有好处。抄一句原文;给生字注音;给生词释义;有时还可对词性和用法, 以及句式做一些说明;然后翻译一遍。一小节或一段结束,对主要内容作一 小结。如此坚持不懈,搞它二三十篇,必有助于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古诗文默写.6分)
11. 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不愤不启, 1⅜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于 国也》) 3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 书》) 4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 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5 鸟雀呼暗,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考点】39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 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
人们心U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U , 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U “常见的”是
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 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Ll以及 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解答】答案为:
1 不怖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重点字:惭、隅) 2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重点字:彘)

3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重点字:通) 4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重点字:歇) 5 侵晓窥檐语一一风荷举(重点字:檐)
【点评】《琵琶行》
1.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 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 的共鸣。 4. 描写琵琶声的句子:“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5. 既交待秋天的背景乂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洱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 瑟瑟。
四、作文60分)
12. 6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乂形成了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涵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乂一个浙江故事,创 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 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
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考点】91材料作文. 【分析】本作文旨在引导考生从浙江丰富的文化底蕴中挖掘时代主题和价值观 念。审题时需要从所给材料中寻求突破,明确浙江优秀的务实、知行合、经 世致用以及“千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思想文化给我们的滋养的价 值与意:义,并在与时俱进中不忘初心,书写新的传奇。写作时可从中选取一 个角度立意,并结合现实生活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及思考进行写作。 参考立意:

创新需要传承优秀的文化与精神; 仰望星空,还需脚踏实地; 弄潮新时代,书写不朽传奇; 与时俱进乃生活的源头活水; 人生新起点,莫忘实心。 【解答】
传承,让创新之树常青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种丰富,思想多样,信奉众多的世界上,这些
东西常常会我们眼花缭乱,让我们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到底是该继承传 统呢?还是该勇于创新呢?
从小的方面说就是传承一种信仰和信念,从大的方向说就是传承中华民
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知行合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创新,就是在 前人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探索与智慧而创造出来的结晶,无论是思想上,还 是科技上。
在不断书写传奇的浙江大地上,一代乂一代浙江人不忘传承悠久的文化
和精神,他们勇立潮头,在与时俱进中书写一个乂一个传奇。这种传承,让 浙江人创新之树常青。
但是,无论是一味地继承陈旧文化还是创新发展都是片面的。
国内以前有一个人他叫王安,他在个人电脑领域称雄被称为美国式创业
成功的典范,但是由于他忽略了市场变化的情况,仍然坚持生产老产品而不 创新,被美国的体积小且可以兼容的个人电脑取代,到后来导致销路越来越 窄,老客户也因此相继离去。最终王安的公司落得了一个破产的下场。用鲜 活的事例阐明我们不懂创新就会导致失败。证明了发展只是继承是干不了大 事的。
创新也不是一味地靠自己的主观臆想去随意的0⅛:编乱造而是要注重继
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在别人正确理论指导下创新才会显得更有意义。
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创新可以说是非
常丰富,可是当别人问到他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时,他说:如果说我 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虽然这些话语说的非常的 谦虚,但是如果没有伽利略夜观星空,没有第谷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天体运 行规律,那么牛顿想要总结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费周折了,可
见继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其精髓去
其糟粕的继承中创新才是可取 的。
同时,创新需要对传统有所突破。需要勇气和智慧。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杨振宇教授,他在报告中评价 他的导师美国氢弹之父泰勒的成功时的一段耐人寻味的描述,他说:泰勒每 天儿乎每天都有十个想法,其中有九个半都是错的,但是他不在乎,然而他 凭着这每天半个正确的新思想的积累,最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说明创新 需要勇于探索。就像杨振宇说的一样:“创新有两点,一是不要囿于询人的成 就,二是不要怕犯错误,这两点都需要胆量。”
传承不等于停滞不前,创新不等于盲□寻求。所以我们要在对传统的继
承中不断发展,在智慧的创新中不断探索。作为学子,我们将不忘传承与创 新的使命,在新的人生征途上不断进步! 【点评】准确审题立意的方法:
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
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 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 解材料,正确立意。比如本题关键句“对于以上事件,你有着怎样的思考与联 想?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
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 题就可以先明确观点,接着阐述原因的角度行文。
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
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
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 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 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0c41dd299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b.html

《2018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