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生平经历

发布时间:2018-01-08 09:44: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孟子生平经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公元前372-公元前289)。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经孟子而发扬光大,长期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
孟子从小学儒习礼,十五岁入学,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约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孟子在邹鲁一带收徒讲学,门生数百人。
孟子生活的时代,各国诸侯最盛行的学术是兵家、法家。面对诸侯间的争战,孟子怀着救民于水火的救世理想,肩负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游说梁()、齐、宋、滕、鲁等国。公元前319,齐宣王继位,恢复稷下学宫,成为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于是,孟子再度前往齐国,被齐宣王聘为客卿。

孟子作品风格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例如许行一章(《滕文公》上)首先问明许行一切生活资料的来源,以见社会分工的必要;再进而论治天下之不可耕且为,列举尧、舜、禹、稷所以不暇躬耕之故;然后斥责陈相背师说而学许行之道为用夷变夏,下乔木而入于幽谷。声色俱厉,气盛言宜。又如好辩一章(《滕文公》下)历述唐虞三代以来一治一乱之故,而以辟杨、墨的邪说自比于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驱猛兽,孔子作《春秋》。又如齐桓晋文一间(《梁惠王》上)问齐宣王之所大欲,: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自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铺张扬厉,几乎和纵横策士抵掌而谈的风趣相仿佛。其次是善设机巧,引人入觳,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例如上述一章,孟子怪齐王为何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之后,即紧接王请度之。但不待齐王回答,即又进而诘问:“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逼使齐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他用这层层追问、步步逼紧的方法进行论战,有时竟弄得齐王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在和陈相辩论时,也用同样的方法逼使陈相不得不承认:“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这样辩才无碍的学者,是颇有战国策士之风的。其次是常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例如对梁惠王民不加多之问,以战为喻;对梁襄王孰能一之之问,以苗为喻;对齐宣王不为不能之问,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为喻等。但孟子用譬喻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而是复杂的、多样的。举其较特殊者,有整段用比的,如牛山之木一章(告子》上);有全章用比的,如晋人有冯妇者(《尽心》下);有正意喻意并列的,如鱼,我所欲也(《告子》上);有喻言正言叠互的,如礼与食孰重(《告子》下)。而全段全章之比往往近乎寓言故事,如宋人揠苗助长(《公孙丑》上)、齐人乞墦(离娄》下)

孟子人物简介

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孟子像 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孟子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魏、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多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拜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人为师,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孔汲的学生。学成以后,以的身份游说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述仲尼之意,作为《孟子》七篇"

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记载,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孔汲。《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孔汲之门人"。有一种说法是,孟子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拜入孔子之孙孔汲的门下,但根据史书考证发现孟子出生时孔汲已逝世三十载。所以还是如《史记》中所记载的受业于孔汲的门人的说法比较可信。就连孟子自己也曾说:"予未得为孔子之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 离娄下》)无论是否受业于孔汲,孟子的学说的确受到了孔汲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孔汲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5]

孟子散文风格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例如许行一章(《滕文公》上)首先问明许行一切生活资料的来源,以见社会分工的必要;再进而论治天下之不可耕且为,列举尧、舜、禹、稷所以不暇躬耕之故;然后斥责陈相背师说而学许行之道为用夷变夏,下乔木而入于幽谷。声色俱厉,气盛言宜。又如好辩一章(《滕文公》下)历述唐虞三代以来一治一乱之故,而以辟杨、墨的邪说自比于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驱猛兽,孔子作《春秋》。又如“齐桓晋文”一间(《梁惠王》上)问齐宣王之所大欲,“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自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铺张扬厉,几乎和纵横策士抵掌而谈的风趣相仿佛。其次是善设机巧,引人入觳,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例如上述一章,孟子怪齐王为何“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之后,即紧接“王请度之”。但不待齐王回答,即又进而诘问:“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逼使齐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他用这层层追问、步步逼紧的方法进行论战,有时竟弄得齐王只好“顾左右而言他”。在和陈相辩论时,也用同样的方法逼使陈相不得不承认:“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这样辩才无碍的学者,是颇有战国策士之风的。其次是常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例如对梁惠王“民不加多”之问,以战为喻;对梁襄王“孰能一之”之问,以苗为喻;对齐宣王“不为”与“不能”之问,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及“为长者折枝”为喻等。但孟子用譬喻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而是复杂的、多样的。举其较特殊者,有整段用比的,如“牛山之木”一章(告子》上);有全章用比的,如“晋人有冯妇者”章(《尽心》下);有正意喻意并列的,如“鱼,我所欲也”章(《告子》上);有喻言正言叠互的,如“礼与食孰重”章(《告子》下)。而全段全章之比往往近乎寓言故事,如宋人揠苗助长(《公孙丑》上)、齐人乞墦(离娄》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200111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03.html

《孟子生平经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