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体诗歌简介

发布时间:2016-03-09 15:24: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在似曾相识中

——梨花体诗歌简介

刘朋

导语:十年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网络出现了“万人齐写梨花体”的壮观场面。以网友为主体“反赵派”和以先锋诗人为主体的“挺赵派”,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诗坛大论战。十年后,那场大战硝烟散尽,尘埃落定;可是,对“梨花体”的理解,依然分歧不断。我们今天追本溯源,对梨花体做简要的分析。

一、梨花体的定义

梨花是女诗人赵丽华名字的谐音。赵丽华曾担任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她近年来的诗歌和仿制她诗歌风格的诗歌被称为梨花体。

二、分歧的根源:变革和传统的冲突

赵丽华在《我要说的话》 (新浪博客2006-09-18 ): “网上被恶搞的诗歌都是我2002年刚刚触网时期的即兴之作。”典型的 “梨花体”就是这些诗歌。如: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

  容忍

  那些在

  公共场所的

  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便池的

 

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

  一只蚂蚁

  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网友认为这些诗水平极低,基本不能算诗,“随便找来一篇文章,随便抽取其中一句话,拆开来,分成几行,就成了梨花诗。”“只要会敲回车键就会写诗”

我们通常从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评价一首诗。赵丽华的这几首诗,表现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小感悟,思想性显然不是很高,;艺术性上特色鲜明,除了新诗“拆句分行”的通则外,还有以下特点:自白/独语的形式,口语/口水的语言,弱化修辞、章法等表达技巧,不注重意象和意境的营造。

这些特点显然和传统意义上的诗歌有很大区别,被网友“恶搞”也算事出有因;但这却是作者的有意追求,是作者艺术变革的一种富有冒险精神的探索。正如作者在《我要说的话》 (新浪博客2006-09-18 )所说 :“当时的想法是卸掉诗歌众多的承载、担负、所指、教益,让她变成完全凭直感的、有弹性的、随意的、轻盈的东西” “但我明白我这组实验性的东西既不成熟,也很草率”。作者2014年出版的诗画集以《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命名,显然是对这一实验和探索精神的肯定和发扬。

三、诗歌的解读:诗在似懂非懂间

一般说来,诗歌是有意境的,意境中是有诗人存在的。我们读诗,要入其境,见其人。想见诗人神情和风采。思考诗人是在何种情形之下,以何种神情、语气,说出了这样的诗句。少了这种揣摩的过程,其实是读不懂诗的。

实际上,诗是写给特定的读者看的,真正能读懂的只有一个人;其他人,都是瞎猜,都是误读。与其说在读别人的诗,不如说在别人的诗中读自己。读的是别人的诗,激活的是自己记忆深处的情感体验。没有近似的生活阅历,没有近似的情感体验,就读不懂诗。

读诗有两种误读:深文读浅和浅文读深。普通网友往往把深文浅读,专业人士往往把浅文读深。我们引用赵丽华的一首诗来结束本文。

让世界充满蠢货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对诗歌说三道四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对诗人品头论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28cfc6fa0116c175e0e483d.html

《梨花体诗歌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