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浪淘沙·北戴河》诗词鉴赏

发布时间:2020-03-20 18:07: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毛泽东诗词:浪淘沙·北戴河》诗词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祖国大好河山景象的描绘和对魏武帝的追忆,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进步,赞颂了新中国万象更新的大好形势。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毛泽东诗词:浪淘沙北戴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原文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注释

   1、浪淘沙:词牌名。

   2、北戴河:在河北省东北部渤海边秦皇岛市西南海滨,是着名夏季休养地。

   3、幽燕:古幽州及燕国,在今河北省北部及东北部。

   4、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

   5、秦皇岛:三面环海,是渤海湾一个不冻良港,现已设为市,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它因此得名。

   6、汪:指水势大,深且阔。

   7、谁边:何处,哪里。

   8、往事:过去的事,这里指公元二百零七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

   9、越:越过。

   10、千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实……

   译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鱼船,

   在起伏的汪洋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哪边?

   往事已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换了新颜。

   赏析【一】

   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

   在《浪淘沙北戴河》上阕中,毛泽东写道: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道出了毛泽东同老渔民交谈的美好回忆,也寄托着毛泽东对海上渔船安危的牵挂和关怀。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的下阕中说到曹操,并将曹操的秋风萧瑟升华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豪迈激情。

   上片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后三句则显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或也取轧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突出风雨中的海天莫辨、浩茫混沌、旷荡无崖的景象,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陆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与药及酒之关系》)。东汉末年,豪强群起割据,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蒿里行》)。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举一反三一定的进步作用。他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反应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词的下片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让人感觉十分壮丽。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点明主旨的句子,升华了诗词的主题。

   赏析【二】

   这首词通过对雨中北戴河景象的描绘和对魏武帝的追忆,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进步,赞颂了新中国万象更新的大好形势。上阕,写大雨中的北戴河风高浪急的景象,表现出对渔民的关心、赞美之情。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词一开头就以极其开阔的视野,泼墨般地描绘了北戴河的雨景:辽阔的华北平原,茫茫的渤海海滨,大雨滂沱,巨浪翻滚,而秦皇岛外的海域还有许多打鱼的船只准备起航。这首词起势很高,营造出一种大境界,不仅有狂风暴雨、滔滔白浪的自然景观,更有冒着风雨、迎着波涛出海捕鱼的人文景观。既有诗人面对壮丽雄浑的大海而生发的苍茫之感,也有诗人目睹打鱼船乘风破浪征服大自然的壮举油然而生的赞叹与关怀。这三句词表现出诗人包容祖国与人民的广阔胸怀,正因为如此,词的格调才高远、恢宏。同是写景,毛泽东眼里的一场大雨就会洒遍幽燕——华北大地,其景之壮观,也源于诗人本身的大气度。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无边无际的大海,波涛汹涌,打鱼的船儿都不见了,不知驶向什么地方?诗人瞭望辽阔的海面,打鱼船只渐渐隐没在波峰浪谷之间,驶向了远方,一句知向谁边?”表现了诗人极其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他对勤劳勇敢的渔民们在新社会焕发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旺盛激情产生由衷的欣慰和赞美;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人民领袖,对渔民又表现出天然的挂念、担心。这正是毛泽东诗词中常常流露出来的一种大我境界。在他的情感中,个人的感情早已和人民的情感融为一体了,他的激昂之情、浪漫之情、豪放之情、婉转之情……无不是发自内心并与人民大众的情感紧密相连的。这使他的诗词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下阕,追忆魏武帝曹操,今昔对比,歌颂今天社会的巨大变化。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面对浩瀚的大海,诗人心潮起伏、思绪连绵,追忆起1700多年前的往事,魏武帝曹操策马挥鞭登上这里的山冈,留下东临碣石的诗篇。曹操是一代枭雄,也是一个雄才大略、极有作为的政治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7年,曹操率大军北征乌桓,胜利而归,路经北戴河附近的碣石山,留下了为历代传诵的名篇《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抒发了他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雄伟抱负。曹操真可算得上是英雄了,但在毛泽东眼里,曹操的抱负与业绩又怎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辉煌业绩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呢?一个字,大有横扫千年往事、纵观古今风云人物的宏伟气魄,这样的胸襟又岂是曹操所能拥有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曹操在《观沧海》中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动。现在又是秋风萧瑟的季节,但是却变了一个社会。面对同样的恶浪,古人无可奈何,现在,再大的风浪也不怕,当家作主的人们已经成为大海的主人。诗人通过人与自然的矛盾转变来表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今又是是说景依旧,换了人间是说人不同。经过了1700多年,中国人民几经磨难与奋斗,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人间社会,被压迫者成为社会的主人。而曹操这样的风流人物,俱往矣

   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四处奔波、游历的所养之气,无疑使他获得了无限诗情和灵感,他将革命家的人格与文学家的气质融于~身,完美地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高度统一。因此,他在这首词中表现出来的挥洒雄放的气势、巨大的空间形态感与深沉的历史意识,共同构成了壮阔的意境。

   毛泽东在这首词里特别写到曹操,不仅仅是为了今昔对比,更多的是因为他欣赏曹操的诗风,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南唐后主李煜也写过《浪淘沙》。李煜的词意境和语言都好,但是风格柔靡,情绪伤感,我不喜欢。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毛泽东与中国文学》)不难看出大雨落幽燕…“往事越千年也是这样的大手笔

   这首词的思路是古今对比,作者的视角在眼前波涛汹涌的北戴河海滨,思绪却上溯到1700多年前,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纵横捭阖,收放自如。词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二句是曹操原诗的化用,相同的语言却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善于借鉴前人的创作,善翻古意而创新意境的精深艺术修养。

   赏析【三】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时任大将军的曹操为清除边患,巩固后方,率大军北征乌桓。八月大破乌桓于柳城(今辽宁朝阳市南)后凯旋回师,途经渤海口附近道德妈石山,乘兴登临,以一首千古传颂的《观沧海》诗,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抒发了诗人削平割据、统一中国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吒风云的豪情。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一日时逢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他顿起击水之兴,不顾身边警卫人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又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

  诗的形象以使人惊心动魄为目的”(朗吉努斯《论崇高》)。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这情景较之曹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晴日所见更令人惊心动魄。

   上片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后三句则显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或也取轧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突出风雨中的海天莫辩、浩茫混沌、旷荡无崖的景象,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上片写景,景中含情,而下片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陆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与药及酒之关系》)。东汉莫年,豪强群起割据,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战”(曹操《葛里行》)。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举一反三一定的进步作用。他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反应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词的下片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挥鞭是一个典型的蕴藉丰饶的动态意象,作为片段过程,它概括了人物驰骋沙场、南征北战的戎马生涯;作为瞬间动作,它显示了人物沉雄豪放、威猛赢武的性格特征。遗篇指曹操的《观沧海》诗,东临碣石乃该诗首句,引入词中,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2bb578d94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6.html

《《毛泽东诗词:浪淘沙·北戴河》诗词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