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经典阅读与快餐文化

发布时间:2019-05-10 19:27: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经典阅读与快餐文化

目录:

1.挺起时代的文学脊梁(逐梦70年)

2. 曹文轩:要读书就读好书,读经典,读有“文脉”的好书 

3. 钱理群说:为什么要读经典?

4. 我们为什么要去读经典?经典对写作到底有什么用 

5. 网络作家程云峰:网络文学不等于“快餐文学”

6. 浅谈快餐文化利与弊

7. 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

8. 网络“快餐文化”莫盲目追捧

正文:

挺起时代的文学脊梁(逐梦70年)

——经典带给我们的启示

 

2019051004: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经典作品创作在生活的深入开掘、艺术的充分准备、创作的不遗余力等方面表现出惊人相似,从中寻索规律,总结经验,将为打造新的文学经典、构筑文学高峰,提供有益借鉴和有力动能

  从小说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来看,无论是改革开放以来40年,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映入人们眼帘的,首先是那些产生于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如十七年时期三红(《红岩》《红日》《红旗谱》和《创业史》)与保青山林(《保卫延安》《青春之歌》《山乡巨变》《林海雪原》),新时期以来的《古船》《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它们联袂而来,相映生辉,共同挺起时代的文学脊梁,耸立起小说创作的巍峨高峰,铸就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辉煌。

  经典值得我们不断重读,也值得我们从这些作品的营造与产生中寻索规律性因素,总结经验性启示,从而为新时代继续打造文学经典、构筑文学高峰,提供有益借鉴和有力动能。

  深入生活的艺术结晶

  反映生活是文学存在的理由,源自生活是文学产生的来由。作家们之所以能够写出经典作品,首要原因正在于长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此过程中,深入认识和把握生活动向,深切了解和体察民意所向,把自己所见所感经由文学想象化为艺术形象,使其成为人民生活的艺术结晶。

  新中国成立后最先引人瞩目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保卫延安》,被评论家胡采誉为人民英雄的赞美诗。这部作品正是作者杜鹏程长期跟随战火中的部队采访和生活的文学成果。杜鹏程1947年下到西北野战军的一个连队,经历前线部队转战陕北的浴血奋战,看到许多战士血洒疆场,保护他的警卫战士不幸牺牲。这些感人又撼人的亲见亲历使他下定写作决心:干,既然战士为了战争的胜利,一声不响地献出了生命,我们也就应该把他们忘我的英雄精神记载下来,使自己使别人从这些不朽的事绩中,吸取前进的力量。可以看出,《保卫延安》之于杜鹏程,是累积在胸的战争生活的必然涌流。

  当代文学的不同时期,农村题材小说所以佳作连连,精品甚多,是因为我们有一批进城离乡、心系农村的优秀作家。新中国成立后,已在北京工作的赵树理,从1951年起,每年抽出半年多时间回到晋东南家乡一带,深入农村生活,了解农村现状,这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他相继写出长篇小说《三里湾》、短篇小说《实干家潘永福》等堪称经典的作品。山药蛋派领军人物马烽,所以接连写出《韩梅梅》《三年早知道》等反映农村新人物与农家新生活的作品,也盖因他骑上自行车,带着行李卷儿,走到哪里住到哪里,饲养房、土窑洞、工棚、破庙都住过;农民不把他当作家、当外人看待,亲切地称他老马他和山药蛋派作家们都是从人民生活里出来的。

  写作基于生活的必要,生活对于创作的馈赠,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柳青扎根皇甫村创作出《创业史》。在皇甫村的十四年,柳青实现从立场到情感的全面转变。《创业史》是在写他人还是在写自己,是在写农民生计还是在写自我命运,已经水乳交融得难解难分了——“作家深入生活的效果是用生活深入作家的程度来反映的,这是柳青发人深省的经验之谈。

  高远追求的目标设定

  创作一定有追求和目标,但追求有远近之分,目标有大小之别。与现在一些作家常常在写作中希求高产量乃至贪图高曝光度不同,优秀作家更在意作品质量与品位,更看重凭借精益求精的力作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写得少又写得好,主要在于目标高远,需要下一番苦功夫,投入巨大精力体力才能实现。那些写出经典作品的优秀作家,在这一点上惊人相似。

  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小说写作的梁斌,早就想写一部既是历史的记录又有艺术的真实的长篇,而且还设立了在当时来看几乎高不可攀的目标,那就是具有民族气魄,民族化风格,一部地地道道的中国的书。为了这个远大目标,他不断蓄积和提炼丰富素材,想尽办法去寻找阅读中外古今文学名著。新中国成立后,有了写作机会和可能,他便从武汉日报社社长岗位上,调回北京文学讲习所,之后又调到河北文联,并且一有机会就抓紧时间写作,还经常抽空约见老战友收集素材,到作品写到的地方实地踏访,终于用四年时间写出《红旗谱》第一部初稿。据梁斌回忆,写完之后,他长长出了一口气:艰难的文学创造生活呀!过程确乎艰难,因为目标实在高远。

  路遥和陈忠实,两位作家都只写了一部长篇,但都留了下来,长销不衰,这既与他们郑重对待创作,注重精益求精有关,也与他们设定的目标超前高远,并为此孜孜以求、必欲达成有关。路遥自知写作《平凡的世界》,是要在自己生活的平地上堆起理想的大山。陈忠实则说,写作《白鹿原》,是想为自己写一本垫棺作枕的书瞄着这个目标,陈忠实一方面翻阅县志,查阅村史,研读族谱,做着历史资料的充分准备,一方面大量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和理论著述,从中汲取有益文学营养,经过两年多积累与蓄势,用两年时间完成《白鹿原》的写作,又用两年时间细加打磨,终于如愿完成他的作枕之作。这些都告诉人们,高远目标的设定同时也意味着生活的深入开掘、艺术的充分准备、创作的不遗余力等高强度、大投入付出,这是创造经典作品所必需的。

  个人与时代的有机结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立足时代、认识时代、表现时代,既是一个作家应具有的常识性认识,也是一般人不易做到和做好的课题。经典作品的作家们,正是在这一重要问题上,以他们把自我融入时代的实践和创作成果,做出出色回答,给我们提供很好示范。

  赵树理的小说,看上去多是家长里短,满含泥土气息,实则由婚姻与家事、乡俗与民情等日常事,细致描绘社会变革给农民带来的心理悸动与精神变动,反映时代气息在普通农民身上的投射,表现农民在生活形态与精神状态上的与时俱进,因此被视为十七年农村生活历时性发展变化的文学缩影。

  柳青对时代变迁引起的农村新变,极为敏感也极有兴趣。他不断下放自己,就是为了近距离观察社会主义农村形成过程,深入捕捉农民群众面对新生活的心理接受过程以及走向新生活的精神风貌。一部《创业史》,也确实写出时代脚步在蛤蟆滩激起的回响与涟漪,记录农民兄弟在新旧交替时代的进步与蜕变,从农村和农民角度为时代生活与精神描形立像,作了名副其实的时代书记官

  在文学中把个人与时代有机结合,路遥堪称范例。《平凡的世界》由改革开放催生的新人物、农村新变化,以及给农村青年一代带来的命运转机,歌吟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和中国社会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颇有意味的是,路遥作品中常常会有我们跳将出来,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抑或是议论,都有我们不断出现。我们不仅使作品叙事方式在第三人称里融进第一人称意味,使作者自然而然成为作品人物中的一员,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把读者引入局内,使读者清楚意识到:(作者)、你们(读者)和他们(作品人物),都处于身历生活和思考人生的同一过程,是彼此勾连又相互影响的命运共同体。这里,既把路遥超越自我和为百姓代言的文学追求显露得清晰昭著,也把路遥用大众眼光看待生活、以大众情趣抒写人生的追求表露得淋漓尽致。

  充沛的现实主义精神

  现实主义写作因细节真实性、形象典型性与描写方式客观性等特征,满足中国作家写作追求,贴合中国读者阅读需求,一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占据突出地位,历练一茬又一茬实力派作家,催生一大批优秀小说。同时,不同作家又有不同继承与发展、不同侧重与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作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造诣、自己的需要,去进行创新和发展。

  新时期文学以来,现实主义不断更新,主要推动两类小说创作长足发展。一类是家族历史与文化写作,这类小说以家族历史为主干,通过一个家族的荣辱盛衰透视文化精神嬗变,折射社会变迁与时代更替,代表性作品如张炜《古船》、陈忠实《白鹿原》、阿来《尘埃落定》等。另一类是改革题材,这类小说以改革开放为背景,写义利抉择、正邪较量。代表作品如周梅森《人间正道》、张平《抉择》、陆天明《苍天在上》《大雪无痕》、周大新《曲终人在》等。可以说,由于运用严谨现实主义写法,贯注强烈现实主义精神,这些作品做到思想精深与艺术精湛的桴鼓相应,达到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较高标准。

  现实主义写作结出的丰硕成果、现实主义手法的历久弥新、现实主义作品在读者中的受欢迎程度,都提醒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现实主义,包括它的内涵、外延与意义,也包括它与中国文学的密切缘结,与中国读者的内在联系。

  近年来,也有不少新人新作以现实主义追求向经典致敬,如陈彦长篇小说《装台》。这个作品写一群给舞台装置背景的人,写他们的爬高走低、含辛茹苦,也写他们力尽所能的相互温暖和利益他人。他们确有难以言说的苦处,但也有自己的担当,像萤火虫一样带着光亮,照亮自己的同时也温暖别人。这个作品在怎么样写小人物和处理小人物方面,确实写出新意。现实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精神要求的是真诚面对生活,真诚书写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作家自己主体力量的投射。作家思想内涵决定作品精神蕴含,现实主义精神取决于作家主体精神。

  文学需要构筑时代高峰,高峰需要精品力作支撑。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作,是不同时期重要作家倾其心力与才力创作出来的时代精品。以高远目标与清醒意识、超强能力与极大付出,推动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源源不断产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健康发展,正是我们重温经典、探寻经典成因的用意与期望所在。

  (作者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曹文轩:要读书就读好书,读经典,读有“文脉”的好书 

2018-01-07 09:45

关于读书的七句话

第一句话:阅读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方式。

阅读与不阅读是两种生活方式。造物主赋予了人类阅读能力,使之成为一种独特的物种,我们就要使用这种能力。

第二句话:读书有助于人类壮大经验和创造经验。

借助书,我们可以走出狭小空间,经验日益丰富,精神仓库日益丰厚。真正豪华的一生,是享有精神、坐拥精神宝库。

大脑没有储存知识,对外界的感应能力是没有的。知识能帮助我们创造一个世界——第二世界。

读书人的好处,更多享受到了生活,把日常生活中平常,甚至平庸的事情变得不平常,不平庸,甚至变得有趣。读书人有不一样的境界。有境界才有情趣。

第三句话:人因读书而高贵

书让人安静。读书有一种仪式感。无论遇到任何困境,只要不把书丢掉,就不会丢掉一切。读书人就是不一样。鲁迅的长相其实很普通,但你看他的照片,高山仰止,有气质、有力量,有一种压迫感。何以这样?书本!

第四句话: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

读书的人,读着读着就有了前方的风景。书本让人有一种眼力,回望过去的眼力,前瞻的眼光。

第五句话: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姿态。

人是最善于展示姿态的动物,但最美的姿态莫过于捧读一本书。

第六句话:阅读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道主义行为。

阅读能促进大脑的发育,阅读者能丰富地感受那轮月亮,那个太阳。这是非阅读者永远无法感受到的幸福。

第七句话:天堂是一座图书馆。(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语)

读书有什么讲究

1、要读书就读好书,读经典。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读有价值的书。

2、书分两种,一种是打精神底子的书,另一种是打完精神底子之后再读的书。今天的孩子不读什么经典了,因为有太多好玩、搞笑的东西,

3、书是有血统的。我们要读高贵血统的书,人有人脉,山有山脉,文有文脉。没有文脉,何有流淌;没有流淌,何来表达。鲁迅是书是高贵的,老庄等古代圣贤的书是高贵的,这些书能照亮孩子的成长。

曹文轩:读不够书,就写不出话!

在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曹文轩演讲后主持人问他:你的童话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

作为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的获得者,曹文轩回答:因为我有15年的哲学阅读史,当这些哲学文献沉入我的灵魂里血液里,文学创作的时候,自然就流淌出来

曹文轩指出,中国作家输给世界上其他一些作家,就输在读书上。他连续发问:

所以曹文轩总是送青少年一句话: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然后还要强调,你们把这句话记下来,用一辈子记住,写作是一支箭,阅读是把弓

钱理群说:为什么要读经典?

宝贝出发KIDSGO

18-02-0419:47

钱理群: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

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

如果今天我们口喊经典阅读,年轻一代或者大众,却都不读原著,只读别人的解释,这就会误事,会造成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的后果,说不定比不读更坏。

为什么要如此热衷于经典阅读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这几年我提出过一个概念: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当这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可以到这样的经典那里吸取精神的养料,然后面对自己所要面对的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几部经典,可以说家喻户晓,渗透到一个民族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就文学经典而言,英国的莎士比亚,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德国的歌德,等等,都是进入国民基础教育,扎根在青少年心上,成为他们民族年轻一代的精神的底子的。具体到我们中国,我曾提出这样的设想,要在中学(或者大学)开设四门基本经典的选修课:《论语》、《庄子》选读,唐诗选读,《红楼梦》选读,鲁迅作品选读。——当然,究竟哪些是我们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该在中学(大学)开设什么基本经典选读课,这都是可以讨论的;但这样的经典阅读,实在是民族精神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而且,在当下在青少年中提倡经典阅读,还有某种迫切性。青少年时期,读不读书,读什么书,都不是小问题。现在我们这两方面都出了问题。首先是不读书:一方面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除了课本和应考复习资料以外,没有时间、精力,也无兴趣读其他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书,老师、家长也不允许读;另一方面,如果有一点课余时间也耗在影视和网络阅读上。——我并不反对影视和网络阅读,并且认为影视和网络确实提供了阅读的新的可能性,扩大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其明显的愉悦性对青少年具有巨大的诱惑力,这都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其局限也是明显的:有可能削减,以至取消了深度阅读和个性化阅读,因此如果以影视、网络阅读代替经典文本阅读,就会有很大的问题。这里还有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像鲁迅所说,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大口地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今天的快餐式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当下中国读书市场上这样的新袋子红纸包装,实在是太多了,没有经验的青少年特别容易上当,但吃下去的却是烂肉酸酒,仰赖这样的快餐长大,是可能成为畸形人的。鲁迅因此大声疾呼:我们要有批评家,给青少年的阅读以正确的引导。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导向:要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使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健全发展的人。

近年来,我在和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交谈中,还经常讨论到一个或许是更为根本的问题,就是价值理想重建,信仰重建的问题。很多青少年都为自己信仰的缺失,生活失去目标,人生动力不足而感到困惑。我总是引用鲁迅的话作回答:不要去找什么导师,要自己联合起来,寻找自己的路。但我也总是给他们提出两条建议。一是信仰、价值理想,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而是要有丰厚的文化基础。这就要趁年轻,在校学习时间充分,精神集中,大量读书,特别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以吸取最广泛的精神资源,吸收得愈多愈广,精神底气愈足,就愈能在独立的选择、消化、融会、创造中建立起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另一方面,信仰、理想又不是在书斋里苦思冥想所能构建起来的,这就必须有社会实践;因此,我建议他们,在校期间,在以主要精力读书的同时,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到中国社会底层,以了解真实的中国,和脚下的这块土地,土地上的人民,土地上的文化,建立某种血肉联系,这就为自己确立基本的人生理想、目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我的这两点建议,对讨论经典阅读,也是有意义的。它强调: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更是要从中吸取精神资源;经典的选择与阅读,必须有开阔的视野,不仅要读古代经典,还要读现代经典,不仅要读中国经典,而且要读外国经典,不仅要读西方经典,还要读东方国家的经典,不仅要读文学经典,还要读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经典,等等,绝不能将任何一个经典绝对化,神圣化,吊死在一棵树上;而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还要阅读生活这部大书,关心、参与现实生活的创造,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经典的理解。集中到一点,就是不要为读经典而读经典,目的是要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是为了立人而阅读经典。

我们为什么要去读经典?经典对写作到底有什么用 

芭蕉绿了 

1 .    经典所具有的一些特质

近日在读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要读经典》。本文并不是该书的读后感,而是借用卡尔维诺对经典的定义,谈谈自己对经典的一些理解。我们也可以根据他的定义,来判断一下哪些作品是经典作品。

卡尔维诺从十多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相对于一般作品,经典作品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质。他认为,经典作品本身是一个自足的宇宙,它不仅是多次重读的,而且是读不完说不尽的,它永远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你每次读都感到会有一些独特,新颖和意想不到。

卡尔维诺认为,经典于对喜欢它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并且会产生某种特殊影响,构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青少年时期的阅读,具有形成性格的实际作用,经典所提供的经验模式,日后会持续在青少年身上起作用,天长日久,会沉淀为其内部的一种机制。作品可能被忘记,但种子却留在了身上,留在了其精神地图中。

在卡尔维诺看来,经典有先前解释的气息,带着它所经历的各种文化。它能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评话语,却也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面对喧嚣的现代社会,经典可以把现在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

一个人在完全成年时首次读一部伟大作品,是一种极大的乐趣,因人生阅历和经验的增加,他会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意义。他会更加理解那个比现实经验的世界更高一个层级的书本所构成的世界——现实世界发生的只是一个分叉了的可能性,而书本的世界却是这些可能性不断排列组合的总和。

2 .  经典如何助益人生

任何人的一生,都要面临和处理三大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物),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三是人与自己的内心的关系(人与自我)。人们所有的痛苦,都是基于这三者关系的不良而产生的。而经典作品,就是阐释人们在处理这三大关系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最基本的人性——善良,美好,纯真,也有丑陋与阴暗。

经典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认识社会。中外古代经典和近代现实主义作品,均是围绕处理上述三大关系展开。人生百味,社会万象,人性之美与人性之恶,在经典作品中均有充分的展现。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经典作品有对人性深刻的分析与洞察,虽是虚构,但富有生活的质感,真实可触。

《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教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修齐治平,把握做人的根本;中国四大名著,雨果、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及在这现实中生存和挣扎的浮世绘与众生相。《鲁宾逊漂流记》《老人与海》则展现了在无与伦比的自然力面前人自身的力量。

这些经典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鸣。那些人性的光芒,光华灿烂,在暗夜的星空,给我们带来信心,温暖和勇气。而面对人性的阴暗,我们做不到上帝和佛祖那样的慈悲和悲悯,但至少,我们内心会保存一份对光明与美好的向往,而不至于对这个世界太绝望。

经典帮助我们在处理与它的关系中确立自己。读书是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最有效,最简单,经济的方式。而读经典,则会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格局与层次。

在与经典的交流、碰撞,反思、对望的过程中,我们的精神世界会不断丰富、更新与重建,不知不觉中,它会沉淀为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人在与经典的关系中构建了自己,成为带着经典印记的自己;经典在与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人,而且这种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如果说文化让人有更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人文经典则是这个精神世界的主心骨。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阅读经典,是对外部世界的开发,也是对自己内在生命的开发。与杰出的灵魂声息相通,魂魄与共,使人精神成熟,人格丰满,这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

经典可以帮助我们从容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面对这个喧嚣的物质的世界,我们有太多的浮躁,无力,恐惧。而经典则给我们定力和底气,是缓解现代城市病的一剂良药。世界吻你以痛,而你报之以歌。经典的力量,就是心灵的力量。武亦姝小小年纪,让人感到淡定,从容,理性,温和,这就是经典给予她的底气和内在的力量。

专业使你成为某种人,而经典使你成为人。经典就如同块块金子,虽然不能吃不能喝,看似没用,实则最有价值。经典的价值就在于塑造人。经典由于其内容经受时代的考验,为不同时代的人们所普遍接受和喜爱,具有超越时空的非凡魅力,在不同的时代持续流行,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世界。

正如一位作家说,只有经典,才能将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把历史上早已消逝的高贵灵魂的讯号传递给你,把一切的美丽和智慧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虽然我们读的有些东西暂时用不上,甚至永远也用不上。但它会沉淀为一个人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素材,与其他的知识相互作用、碰撞、整合,从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判断。

3 .  经典对写作到底有什么用

经典对写作的具体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古今两位名人的例子来看看。

柳宗元是古文大家,文的成就大于诗。他在《答韦中立书》中谈到了自己的写作经验,我们看看他是如何成为大家的。

《书》以求其质,本《诗》以求其恒,本《礼》以求其宜,本《春秋》以求其断,本《易》以求其动:此吾所以取道之原也。参之《谷梁氏》以厉其气,参之《孟》《荀》以畅其支,参之《庄》《老》以肆其端,参之《国语》以博其趣,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史公以著其洁: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 柳宗元《答韦中立书》

柳宗元把诗书礼易春秋这五经作为其创作的取道之原,而旁推交通的实质就是通过博览来熏陶自己的审美情趣,进一步扩展自己的艺术视野。正是这种对经典的悉心揣摩与学习,不仅使他获得深厚的人格积淀,而且使他的文章气韵生动,风格丰富多彩而又鲜明统一,终成一代大家。

阿城被誉为动词用得最好的中文作家。他的文章里,动词和副词的使用,极为熨帖。这应该得益于他少年时从旧书里得来的文字经验。

阿城的文字简洁,洗练,深刻,有力道。但洗练并不意味着单薄,恰恰有着极大的信息量和极强的表现力。这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是阅尽人间春色后的淡然。

经典对写作有什么用?简单说,经典给我们思想和底蕴。有经典,就会有底蕴,有力度。经典已成为当代社会词语的前提性素材。汉语词汇无限的丰富性与可能性都藏在古文经典里。古文底子是基础,白话文写得好的,如阿城,那是因为古文底子厚,根基深。

读书胜于不读,阅读经典胜于阅读一般文本。如果有同样的时间投入,我们为什么不去阅读经典呢?这是最节约时间的方式。对于经典,啃一本是一本,能以一当十。虽然读得慢,但吸收知识和增长内力的效率会更高,似慢实快。从长远来看,这种阅读,产出更有效,甚至更高效。

网络作家程云峰:网络文学不等于“快餐文学”

201904301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不像一些人以为的,网络文学就是快餐文学(读者)看过一遍以后就不会再看。笔名意千重的“80网络作家程云峰认为,有一些网络文学作品会被读者反复阅读,在他们眼里,这些作品已是经典。

近日,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参加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理论研究班期间,程云峰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

2009年开始从事网络文学创作,她说,中国网络文学无疑是伴随互联网普及而发展壮大的。它能发展到如今这个程度,表明满足了民众需要、社会需要。

网络文学缘何对读者有吸引力?程云峰给出关键词:互动性、联系紧密。在她看来,与传统文学相较,网络文学能够及时和读者互动,接收他们的反馈,并适时调整内容。

一直有声音认为,网络文学浮躁、单薄,过度讨好读者,文学价值较低。程云峰却觉得,这或许是因为网络作家偏重讲故事造成的误解。

首先要保证读者有意愿读下去,才能谈价值引导。事实上,细细品味优秀网络作家的作品,可以发现故事背后有其深意。程云峰说,为一名网络作家,我也会关注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从这些优秀作品当中汲取营养。

许多传统文学作家也开始关注网络文学。程云峰认为,这说明文学的本质是相通的。2017茅盾文学新人奖首设网络文学新人奖子奖项,证明网络文学的文学价值逐渐获得肯定。

她还谈到,近年来,许多网络作家加入各级作协,还有一些作家当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说明这一群体正在逐步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一个好的变化,但同时也对网络文学创作提出更高要求。

程云峰目前担任云南省作协网络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一职。她表示,在网上写作时,想的只是如何把故事写好,吸引读者兴趣;现在有了更多责任感,会对自己作品的主题和价值导向提出要求。

她特别提到,如今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走出国门,一大批优质网络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向海外传播,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个特色注脚(夏守智 王捷先)

浅谈快餐文化利与弊

  黄淑慧

    木心在《从前慢》中说“从前日色变的慢,车、马、邮件变得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快速的生活节奏让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加快自己人生的脚步,使得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花大量的时间阅读一本名著,认真观赏一部影片,用心欣赏一首歌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快餐文化”就应运而生了。
    “快餐”其实是一个时尚的名词,在1995年之前的各大词典中,我们根本看不到它的影子。“快餐”的概念也是从国外引进的,外国人发明了快餐,因为喜欢它的便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依靠优胜劣汰的社会准则,快餐能够保留下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发展越现代化,生活节奏就越快,在这个仿佛进食都变成浪费时间的时代,文化也不例外,我们需要轻松、通俗、可供消遣的文化。
    细观近几年的社交平台,从最初的博客、论坛这些可供人们发表长篇大论的地方,再到受限140字的微博、微信,再到新兴的种种短视频app,我们传播讯息的篇幅变得更加短小,人们只要匆匆看上一眼就能知道发布者想要表达的讯息
    “快餐文化”的盛行是我们社会发展最好的体现,人们的生活需要这些可供消遣、简单轻松的文化。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短短的一个小视频或许可以给你带来无上的快乐,在一天学习工作的劳累之后,为你带来片刻的惬意与放松。每个人的文化修养程度是不同的,有人喜欢“阳春白雪”,就会有人喜欢“下里巴人”。有人愿意每天挤出时间阅读高深的学术作品,亦有人喜欢躺在沙发上惬意地观赏各类的奇人异事。因此“快餐文化”是被需要的,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
    但“快餐文化”泛滥亦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当你走上一线城市的街道,你会发现大部分的建筑就像是复制粘贴的,天南地北、文化迥异的城市千篇一律的用着同样的建筑、同样的配色,如今传统的文化不断流失,大街小巷上放的是各种洗脑的“口水歌”,阅读名著书籍全靠概括和简介,掌握技能全靠速成班,人们不断的求快,而不求精了。此类现象若只出现在上班族中或许还可以被理解,可是在一些儿童、青少年身上同样出现这种急于求成的情况,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若把人生比喻成建房子,这一阶段就是在建造房基,若在此刻不静下心来努力学习,而是成日拿着手机观看一些通俗无趣甚至是低俗的文化,会对个人的三观构建和健康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快餐文化”到底是好是坏?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快餐文化”是不可避免的,是需要不断发展改进的,但是其过分的泛滥又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警惕和防范的。                                           

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

“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类似的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文化与娱乐,一方面没有时间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欢迎。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欲速不达、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

快餐文化的特点当然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光秃秃干巴巴的几条梗概。看了这些节目,你可以知道故事脉络、记住几个人名,但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全都与你无缘了。有的人觉得名著篇幅太长、内容艰深、阅读门槛比较高,于是看这些视频版的缩写本聊备谈资,更有人连电影、电视剧都要用3分钟看完。

快餐文化的出现与流行并非今日始,但显然,互联网使快餐文化大范围流行成为可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更给快餐文化按下了快进键。就以某知名短视频应用来说,短短15秒的视频怎么可能完整反映一部名著,于是只好加快语速、精简内容。限制节目时长或字数,这是移动互联网应用普遍采取的策略,好处是用户上传的内容因短小精悍所以又快又多,但害处是用户在快速浏览中很容易迷失,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认知能力、分析能力下降,思维趋向于表面化。国内外都曾做过实验,在浏览社交媒体若干分钟之后,再让用户去背诵文章和做数学题,正确率都会下降。

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现实是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准确地说是观看)碎片化的内容。虽然古人也曾有马上、枕上、厕上的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阅读,但所读的内容并不碎片化。

今天的快餐文化与数十年前的快餐文化相比,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逐渐远离文字而趋向视频。视频的直观、形象和快速,是文字和图片都不能比拟的。但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信息,其实并不成功,由文字到图片,由图片转到视频,的确是便捷了,但对想象力和思考力的调用却越来越少。人类通过阅读文字来传承思想文化的历史已数千年,而视频成为媒介主流的历史过数十年而已,不论是从人类的认知习惯还是就历史积累而言,视频都是不能与文字相提并论的。如果仅仅用视频作为媒介而远离文字,那就意味着放弃了一座宝库,这对于我们传承文明、创新文化是极为不利的。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绝不是文化的正途,速生者往往速朽。

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为人类服务,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而今之计,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

网络“快餐文化”莫盲目追捧

2016-12-27 10:10      来源:东北新闻网      

作者:张晓冰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流行语,网络风云瞬息万变,新型的网络语言也是层出不穷。近年来,网络流行语逐渐从最初的标准化、单一式、口号式等特点发展到今天的多样化、娱乐化、个性化等特点。例如,近日因为音近“难受想哭”而走红的网络热词“蓝瘦,香菇”更是被大家广泛引用,表情包等衍生内容也随之大量传播,被人或者拿来调侃或者加以引用,朋友圈和微博里都刮起了一阵“蓝瘦香菇”风。

  事实上,网络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语境,在这样一种语境下的说话方式一般也都是轻松的,非正式的。喜欢网络流行语的人称,网络流行语能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特征,它代表了一种新的语言方式,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时尚性,能够反映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以及他们的精神诉求。

  客观来说,网络流行语是一把“双刃剑”,在这种网络时代中产生的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快餐文化”,所谓的“快餐文化”即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现象。它的确有带给人们正能量的一面,因为其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特征,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然而网络流行语的盛行却并不值得人们对它做出太多的关注,因为它毕竟有用语粗俗不雅的一面,不必过分跟风学习,并且它缺乏长久的生命力。事实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种网络流行语大多活跃在校园中,一般不会在正式场合使用,尤其在作文和书写中,类似的用语更不值得提倡。总之,网络流行语构建了一种新的话语体系,作为时代的一面镜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众的利益诉求,为我们观察社会变迁以及社会心态的走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窗口。但是,这种快餐文化既缺乏内涵又缺少文学价值,显出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却并没什么养分,所以,实在不必花太多心思,过分追捧和模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3308aa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5.html

《高中作文素材之时事热点:经典阅读与快餐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