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中的哲理趣味

发布时间:2018-02-24 14:50: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苏轼诗中的“哲理趣味”

在苏诗中,有一类耐人回味无穷的诗体,就是他的富含哲理趣味的诗。所谓“理趣”表现在苏诗中就是指在诗歌中能够发人深省和耐人寻味的诗意,一种审美体验。在苏诗中,这种哲理趣味往往是通过自然现象和人生感悟体现出来的。或是自然现象直接上升为哲理情趣的思考;或是把人生感悟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社会人生的深刻体察都写入诗、词、文中,从而外显为‘理趣’之美。”就是这种精神和处理方法,使苏诗在坎坷贬谪不断的生旅当中能得心应手,荣辱不惊。

苏诗的哲理情趣往往是借助自然现象表现出来的。如《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乍看是对庐山的神态描摹,其实细读,真正打动内心的是诗中的“自我”与万物的关系。世态人情不可消去,人就是深处在其中的,但是能在其中谈笑自如的,往往需要“大隐隐于市”的精神。又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人生到处如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这种自然而然的流露正是高超笔法的体现,说理简单,但是有饶有趣味。飞鸿横过雪泥,留下爪印,有对时间的思考,更主要的是苏诗把人生遇到的荣辱看得如此自然,大彻大悟,绝不含糊。这种趣味的自然流露加上趣味性的譬喻使诗歌表达十分的完美而有感染力。这样的例子苏诗中很多,《饮湖上初晴后雨》 、《慈湖夹阻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等都是妙趣横生的。

苏诗中哲理趣味的表达有赖于生动的比喻。《诗人玉屑·卷十七》说,东坡是“长于譬喻”的。的确是这样,生动的比喻能让说理变得生动自然,表现力和说服力更强。苏试这方面用得得心应手,给诗增色不少。如《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飞鸿雪泥”、《慈湖夹阻风》中的“水半扉”、《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西子”等,这些巧妙的比喻不仅使诗中的意象一下子呈现在我们眼里,还使诗的说理变得轻松省力。我们喜欢苏诗,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原因。

苏诗中“理趣”的阐发也往往和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联系在一起。苏轼的“道”指的不是别的,指的是自然万物的规律。“一阴一阳谓之道”,“一阖一辟谓之变”。他的“道”,也是通过自然物体表现出来。“苏轼之‘道’,是一切事物的整体性存在,可以从寓意于物中来体现。”而这些往往使苏轼变得“明智”起来,他能做到一种平衡,能给生活找到寄托之物。不再为世俗所扰,在逆境中仍旧释放出生命的顽强力量,于是给后人留下了无数宏伟的篇章,为宋代文学增添了奇异光环。

苏诗之所以能引起后人长久的关注和热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自然理趣和人生理趣并非是完全个人化的东西,而是充满了“社会关怀”。即使是及个人的东西,也是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这一点从苏诗在同情人民疾苦上,能够得到证实。如《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 写到:“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栋。老农耒叹,泪入饥肠痛。”苏诗把黎民的疾苦,所见所闻都写入诗中。“社会关怀”自然就有广度,使诗人胸怀天下,这种情怀也就使诗包容万象了。

苏诗中的哲理趣味,在其词、文中也有体现。对它理解与把握也能有助于其他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更进一步说,对苏诗这种“理趣”解读,也是对苏轼的解读。这种大情怀和大手笔自然是需要一些哲理构建的。

注释:

见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第四章,第三节,283页。

见于周易·系辞上》

见于《中国古代文学·中》,第四章,第一节,273页。

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北京.

2、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3、王洪《苏轼诗词研究》,朝华出版社,199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3d7f74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5.html

《苏轼诗中的哲理趣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