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75首 精华版

发布时间:2020-04-30 10:13: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作者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背景主题

这首诗诗为《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主旨在写良辰美景,行乐得时。清人德潜评此诗为奇格(《古诗源》卷三)。玉榖则认为此诗不写花而只写叶,意为叶尚且可爱,花更不待言。

大体这种民歌,纯属天籁,最初的创作者未必有意为之,而自然显现一片大自然活泼的生机。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此为汉代民歌,诗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词语注释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翻译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名句赏析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心的欢乐。

相关资料

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乐府解题》云:《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也。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古代诗歌中用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宋朝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赋予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2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者

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乐府诗是最能代表汉代诗歌成就的一种体裁。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背景主题

《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

词语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子轻虚如榆荚仁。本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简称.,用蒲葵叶做成的扇子称葵扇

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 衰:读"cuī",古时候没有"shuaī"这个音。

百川:大河流。少:年轻。老:老年。

徒:白白地

翻译

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晒干。春天的把温暖布满,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无数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

诵读

应先强调语气。要用积极、向上的语气朗读。然后要注意语气间的停顿。有时一句话要有必要的读出强调这句话的重要性以及注重朗诵《长歌行》时的慢语气、轻声、重音。

赏析一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赏析二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代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度过的名言。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这首《长歌行》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诗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名句赏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气了。少:少年时期。壮:成年时期。合起来指人生命力旺盛的前半生。努力:把力量尽量使出来。意即勤奋。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时期。徒:副词,表示动作的施行没有取得成效一。可译为。伤悲:悲伤。归结为关于生命价值的感悟,情景动人。

相关资料

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子轻虚如榆荚仁。本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简称.,用蒲葵叶做成的扇子称葵扇

3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

《敕勒歌》的作者相传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的部将斛律金,公元546年东权臣高欢玉壁一战(《敕勒歌》在此时诞生)时,鲜卑族在以中、北部为中心的统治时间已近150年。公元534年,高欢建立东(北由此分裂为东、西,西于次年即公元535年在今建都)后,自任大丞相,虽然将都城设在今临漳县的邺城,但其统治中心仍在(高欢的大丞相府设在晋阳,其址在今市南)。在此近150年的时间里,敕勒族与鲜卑族大融合,共同生活在黄河以北以中、北部为中心这块土地上。公元546年,高欢率兵十万从晋阳南向进攻西的军事重镇玉壁(在今南部稷山县西南),折兵七万,返回晋阳途中,军中谣传其中箭将亡,高欢带病强自设宴面会大臣。为振军心,他命部将斛律金带头作一首能表现鲜卑、敕勒族民族性质的歌曲。斛律金即作《敕勒歌》,并带头领唱,高欢也随之附唱,遂使将士怀旧,军心大振。《敕勒歌》也因此在军营中广传,留传到今。(相传作者是宋朝的郭茂倩)

背景主题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鲜卑族间流传的一首民歌,在中国古典文学和古代史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省北部)一带。敕勒,中国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称赤勒、高车、狄历、铁勒、丁零(丁灵)。

词语注释

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土默特旗一带。

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qióng)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

――在这里应读为

―― xiàn,呈现、出现。

翻译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诵读 本诗前四句押“ɑ”韵,后三句换韵为“ɑnɡ”

赏析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无比广大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境极其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牧民的家乡,牛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的主动者――“字,备加欣赏。

敕勒族人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与他们的生活式有着密切联系。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 ,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色彩,原因也在这里。

名句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三个动词的主动者――“字,备加欣赏。

相关资料

敕勒族:

据历史资料载,敕勒族原名狄历族,一称铁勒族,系原匈奴族的一支后裔。在我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该族的具体住地在今省朔州市、宁武县管涔山一带桑干河、汾头区,受鲜卑族北朝(后属东)统治。管涔山系主峰在今省朔州武县西南约30公里处的东寨乡。山属蒙古高原南部阴山一脉。阴山从今河套西北发脉后,主干向东至云中一带(今呼和浩特及左右),分出一支,巍巍南向,直抵今晋西南楼、隰县一带,构成管涔山系。历史上,管涔山脉无木而多草,系高原牧区。山上之草主要是管草,管涔山因此而得名。山围多河流、湖泊、川谷,形成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至今宁武县城西南约100公里处,尚有一位于海拔2700多米以上,广约万余亩的高山草甸芦芽山天然牧场。这里,正是《敕勒歌》中所写的那种广阔、苍茫的草原自然风光。公元5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和西两个政权之间爆发过一场大战。东丧师数万,军心涣散,主帅高欢为安定军心,请出军中老将要他用歌声来激励军旅的士气,唱出了这首北将士们非常喜爱的敕勒歌。歌声让将士们个个饱含热泪,军中霎时群情激奋。

4咏鹅 (唐)骆宾

,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作者

骆宾(约627—684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乌)。唐初诗人,与勃、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担任道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瞾檄》。

背景主题

《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七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词语注释

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是骆宾七岁时写的诗。

咏:用诗来描写景物,抒发感情。

鹅鹅鹅:这里是描摹鹅的叫声。

曲项:项,是脖子的后部。弯曲脖子的后部,就是昂着头。

歌:唱歌。

向天歌:朝着天空叫,诗人将它比作唱歌。

浮:在水上飘浮。

红掌:鹅的红色的脚掌。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清波:清清的水波。

拨清波:拨弄清澈的水波。

翻译

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对天唱着歌。一身雪白的羽毛浮在绿水上,红掌拨动着清澈的水波。

诵读

这首诗绿应重读以突出。朗诵时要用轻快的语调抒发,还要注意诗的节奏。如:

//鹅,曲项/向天/歌。白毛//绿水,红掌//清波。

赏析

这首诗原题叫咏鹅,用诗歌等来叙述。这首诗相传是骆宾府七岁时写的,描写白鹅在绿水中浮游荡漾、快乐呼唤的情景,写得通俗易懂,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不仅写出了鹅的一般特征,而且给我们画出了一幅清新悦人的鹅戏清波图。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位天真的小作者欢快的心情。

第一句,选用了三个字,运用摹声的手法,把鹅的鸣叫声送到人们的耳朵里,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难想象,小作者听到鹅的叫声,看到鹅在水面上游来游去,心中多么快活,不仅脱口而呼:鹅、鹅、鹅!

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时的样子:弯曲着长长的脖子,向着高歌。在孩子的眼中,这样子有多么得意,多么神气!

三、四句描写鹅游动的情态。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洁白的羽毛,碧绿的春水,鲜红的脚掌,清澈的波纹,白、绿、红互相映衬,色彩鲜艳。鹅在水上是轻轻地,缓缓地,动作优美,怡然自得。这情景,当然会使孩子心情愉快,甚至会高兴地手舞足蹈。

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新鲜活泼,明白如话。诗人经过认真观察,从声音、形象、动作、颜色等几个面抓住特点进行描绘。曲项白毛红掌,是白鹅的形体特征;向天歌浮绿水拨清波,是白鹅的生活习性和行动特征。诗人抓住这些特征,把白鹅浮水时的形象和神态写得生动、逼真,给人留下了一副富有情趣的、美丽的图画。

名句赏析

据说这首小诗是骆宾七岁时所作。头一句三个鹅字,写出了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接下来的三句话,写活了鹅的神态。那一群白鹅悠闲地游来,正昂着颈高叫着,像是在谈天,像是在以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洁白的身体浮在绿水中,红红的鹅掌向后轻轻拨动着清清的河水,荡起一片涟漪。这是一幅多么轻松、快乐、自由,多么纯真美丽的画面啊!这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他们认识生活的开始,尤如小鸟冲向大自然,多么欢畅。它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心的童趣,纯洁了我们的心灵。

相关资料

初唐四杰 

初唐文学家勃、炯、卢照邻、骆宾的合称。《旧唐书·炯传》说:炯与勃、卢照邻、骆宾以文诗齐名,海称为卢骆,亦号为四杰

5 (唐)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者

(644713) ,唐代诗人。 字巨山。州赞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台侍郎,知政事,封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睿宗立,出剌怀州。明皇贬为别驾,改卢州。峤富于才思,初与接踵,中与齐名,晚诸人没,独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集五十卷,今编诗五卷。

背景主题

这是一首构思别致的写风诗。它从四种自然现象中,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词语注释

解落:解散,散落。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

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过:经过。 斜:倾斜。

翻译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诵读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情绪轻快活泼。解落能开千尺浪万竿斜都要重读,语调要抑扬顿挫,使人觉得仿佛听到了飒飒的风声。

赏析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此诗为唐代峤所作。峤以为题的组诗共有3首,此为其中一首。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兴、比、赋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也不用”“,就用一个,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意指直赋”“,由物即心,直面说,直接表白。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一诗亦如此。例,解落能开三秋叶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综观本诗,诗人通过抓住”“”“”“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之种种形力,让人真切地感受风之魅力与威力。以上赏析难免存有就诗论诗之嫌,如果能够结合峤的另外二首关于的诗文,再联系诗人的平生历练、生活背景与创作情况等,或会有更为精彩而深刻的解读。

相关资料

艺术特色

作为一首精巧的咏物诗,诗中并未出现风字,但字里行间皆能捕捉到风的身影。风恰似无形,但流动生成却是有形,营造出飘渺又真实的意境。

夸手法。解落”“”“千尺浪”“万杆斜作者以老友的姿态侃侃而谈,凸显风的力量,扬风的个性。

虚实结合。四组量词的运用,三秋、二月实指,千尺、万杆虚指,将景致的开阔与欢欣悲伤的情感投注在风的怀里。

6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永兴(今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背景主题

《咏柳》诗有两首。一首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作于越州()。

词语注释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此诗描写的是垂柳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妆成: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tao):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似:好像,如同,似乎。

翻译

如同碧玉妆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

诵读

本诗押平“ɑo”韵。其中第三句为设问,应重读,第四句采用舒缓而富有感情的语调读出。其节拍如下: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裁出,二月/春风//剪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名句赏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之作。

相关资料

咏物诗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处来。

作者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越州永兴(今省市萧山区)人。公元695年(武则天证圣元年)中进士,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二十首。

背景主题

《回乡偶书二首》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组诗作品。这两首诗虽是作者晚年之作,但充满生活情趣。第一首诗在抒发作者久客他乡的伤感的同时,也写出了久别回乡的亲切感;第二首诗抓住了家乡的变与不变的对比,传达出作者对生活变迁、岁月沧桑、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之情。

词语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ī):疏落,衰败。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翻译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诵读

本诗押“ei”韵,其中少小老大笑问等词应重读。朗诵时应以明快的语气读出,尽量表现诗中蕴涵的喜悦与感伤参半的情感。这是一首七言诗,此类诗朗读的节奏多为二二三: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相识,笑问/客从//来。

赏析

诗人贺知章于天宝三年(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萧山),时年已八十六岁高龄,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春秋了。人生轮转,世事沧桑,心头自然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同时也表露了诗情来自于生活、发之于心底的一层意思。

  这首诗写于初回故里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自然不会平静:当年离家之时,血气刚,风华正茂;今日归来之际,老迈年高,鬓发疏落,不禁感慨多多。首句用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句中对比,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坏。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了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能否被故乡认得之担忧,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之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画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悠远,绵长,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名句赏析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处来写儿童问话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面。由于久客他乡,家乡的孩子都不认识他,把他当作远来的客人,围上来有礼貌地加以询问。笑问客从处来一句极为精采,只要稍加想象,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态及诗人微微感到惊讶之后不觉有些好笑的感情变化,便会浮现在读者眼前。

相关资料

《回乡偶书》其二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8凉州词 (唐)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作者

之涣(公元688公元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人。祖籍晋阳(),其高祖迁今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背景主题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荒凉寂寞的景象。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词语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之焕诗《凉州词》(黄仲金 书)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黄河,在这里指的是黄沙。

  3)孤城: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6)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7)柳:指一种叫《折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8)度:越过。

翻译

黄河发源于黄土高原,高入白云之间,矗立漠北的一座孤城,背倚万仞高山。莫须埋怨,羌笛吹奏折柳的悲调曲,谁还不知道,春风历来就不度玉门关。

诵读

这首诗押平“ɑn”韵。其中一、二句应读得有气势,春风不度四字重读。朗读时的节拍为: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哪有柳可折!说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名句赏析

诗的首句,写汹涌澎湃的黄河,发源于云端,突出其源远流长,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次句写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一片是唐诗常用词,通常与相连用(如一片孤云孤帆一片等等),这里即一座的意思。三句递转,写所闻。羌笛奏着《折柳》的曲调,勾起征夫离愁。唐时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见柳而生愁,甚至听 《折柳》歌而生怨。关外春风不度,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生怨恨: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也罢,愁也罢,都是枉然,因而作须怨。这种宽解语,着实委婉,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不愧为边塞诗的绝唱。

相关资料

作品一览

之涣,并州人,其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间,与昌龄、国辅、昈联唱迭和,名动一时。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诗六首,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最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诗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也正是这两首诗给诗人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

  凉州词(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 (唐)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

之涣(公元688公元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人。祖籍晋阳(),其高祖迁今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背景主题

《登鹳雀楼》,唐诗名,为题咏省永济市鹳雀楼(又名鹳鹊楼)的篇章。由于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以该名为题的诗众多,以益、之涣、畅当三人的同名作品最为著名。

词语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的意思)

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诵读

这首诗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仄起式。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黄河两个名词相对,两个色彩相对,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名句赏析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成为不朽的名句。诗人登上高高的鹳雀楼,眺望远远近近的山川景色。扶栏西望。一轮白日正巾近山梁,下落,下落,终于隐身到西山背后去了;脚底下的黄河流水,波涛滚滚,为投入大海的怀抱而奔腾不息。多么雄浑的景象,多么壮阔的大自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诗人登楼过程中的具体感受,但它给予我们的启示却深刻得多。站得愈高,看得愈远,人生也是这样。只有不断攀登,不断进取,不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愈来愈高的境界,人生就像登楼,这不是很有教益的生活哲理吗?

相关资料

鹳雀楼

位于省市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它与武昌黄鹤楼、 洞庭湖畔楼、滕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10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作者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维合称为

背景主题

春晓,指春日黎明。诗人孟浩然写有同名诗文《春晓》,捕捉典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词语注释

春晓:春天的清晨。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不觉晓:不知不觉,没有察觉到早晨的来到。

  闻啼鸟:听到小鸟的鸣叫声;闻,听到;啼,鸣叫。  夜来:夜里。

翻译

春意绵绵好睡觉,不知不觉天亮了;猛然一觉惊醒来,到处是鸟儿啼叫。夜里迷迷,似乎有沙沙风雨声;呵风雨风雨,花儿不知吹落了多少?

诵读

这首诗押仄“ɑo”韵,在韵脚处以及字上应重读。朗诵时应以自然舒缓的语调读出,其节拍如下:

春眠/不觉/晓,处处//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多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一夜风雨后的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首句春眠不觉晓,第一字就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春眠的酣畅。在这温暖静谧的春夜里,诗人睡得真香,以至于临窗,才甜梦初醒,巧妙地流露出了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处处闻啼鸟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到处的意思,四面八都是鸟叫。鸟儿喧闹于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我睡得正香甜,不知不觉天已大亮。一觉醒来,只听见到处都有鸟儿在歌唱。第三、四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然后联想到花儿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淡淡的喜悦之情浓缩于字里行间,耐人寻味。惜春其实也就是爱春,由此可见,喜悦才是全诗的感情基调。这首小诗有道是清新可爱,你看,春天来了,鸟语花香,一切都充满了新的生活气息,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力量,多么美丽的春天,多么美好的春光!

  本诗写春景,不是写所见,而是从听觉的角度写所闻、所想。诗人把自己的听觉感受写出来,然后由读者体味、再现诗人描绘的意境。构思巧妙,着笔独到,很有情趣。

名句赏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我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我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醉。

相关资料

五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畴。绝句,或称截句,断句,短句;或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并不一致。绝句由四句组成,有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而六言绝句较为少见。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的小诗,叫做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11凉州词 (唐)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作者

翰,唐代边塞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市)人,著名诗人。翰这样一个有才气的诗人,其集不传。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定翰生卒年为公元687726年,并未提出确切的材料依据。

背景主题

翰的凉州词与之涣的凉州词同负盛名,作品于旷达、豪纵、谐谑的背后,流露了士兵们的一种厌战情绪。

词语注释

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 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欲:将要。 征战:打仗。

翻译

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纵纵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催人出征。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呢?

诵读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

这首诗地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 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写到这里,突然来一顿挫:欲饮而无奈琵琶马上催。这个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转折。

  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激昂的战前气氛中。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第三句意又一转,告诉我们:这时虽然军令如山,却是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而且下决定决心要醉卧

  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管他呢,虽然出发在即,我们依然痛饮,不辞醉倒沙场,这种狂饮你们不会见笑吧?君莫笑三字,于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痛、最决绝的一句,这就是结末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诘问句,夸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道出了普遍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显然,这里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而是古来即有的一切由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驱使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放之词,然悲感已极。可谓深得作者用心。此诗的确流露了如当代论者所批判的消极情绪,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残酷环境中,战士和诗人们对于无休无止的边庭争战,一般也只能产生这种悲痛的情绪,我们对此就不必苛求了。

名句赏析

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种夸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读者颇有启发。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相关资料

翰,出自富贵之家,豪放不羁,能写歌词,自歌自舞。其歌行风华流丽。唐人七言断句,沧溟推昌龄时明月为压卷,凤洲推翰葡萄美酒为压卷。渔洋谓:必求压卷,渭城白帝、昌龄之时明月之涣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无出此四章之右者矣。

  

12出塞 (唐)昌龄

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马度阴山。

作者

昌龄 (690— 756),字少伯,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白、高适、维、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江宁之誉。

背景主题

《出塞》应当是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词语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

3、飞将:指汉朝名将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部,是我国北的屏障。

翻译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诵读

本诗押平“an”韵,后两句应重读,朗诵时要用豪迈、坚决的语调读出,其节拍如下:

/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阴山。

赏析

本诗被人们称为:唐朝七绝之首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

  诗从写景入手。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的前面用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

  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的壮志:只要有卫青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名句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相关资料

七绝圣手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出塞》一诗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由于昌龄的诗歌最专于七绝,并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人称其为七绝圣手。清德潜说:五言绝右丞(维)、供奉(白);七言绝龙标(昌龄)、供奉。妙绝古今,别有天地。

边塞诗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13芙蓉楼送辛渐 (唐)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平明送客楚山孤。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

昌龄(西元698-756年)字少伯,世称龙标, 京兆长安(今)人,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昌龄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称龙标,有诗家天子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昌龄集》。

背景主题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北上。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词语注释

1. 芙蓉楼:城楼,原址在润州(今省市)西北。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三国时的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 4.平明:清晨。

5.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6.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纯洁。诗人是人,友人回,也即回到了诗人的故乡。

翻译

昨夜,秋雨绵绵洒向地江天, 今晨,我在芙蓉楼送客面对孤独的楚山。 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 请告诉他们我依然冰心一片,装在洁白的玉壶中。

诵读

本诗押“u”韵,韵脚为、孤、壶

寒雨/连江//入,平明/送客/楚山/孤。/亲友//相问,一片/冰心//玉壶。

赏析

寒雨连江夜入,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字和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江夜雨图,不也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吗?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昌龄却并不实写如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

 第二句平明送客楚山孤,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理环境。雨后的清晨,天气初晴,青山滴翠,孤峙兀立。一个字,也形象地传达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因为昌龄时常遭谗受诬,难得有挚友入一吐胸中块垒,好不容易盼来辛渐这一知己,今朝却又要分手北上,心中的孤寂恐非言语能形容。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句,写的是诗人对辛渐的叮咛和托付之语。意思是说:你到达后,假如有亲戚朋友询问我遭贬后的近况,你可以告诉他们,我的人格高尚、品行光明磊落、为官清廉自守,如一洁美的冰心之储于玉壶,无可自惭处。这两句诗并不仅仅是诗人的自我表白,更是诗人以凛然的姿态对小人谤议攻讦所进行的驳击,充分表现出诗人不肯屈从于恶势力的顽强斗争精神。

  这首诗虽然是写给可以与之推心置腹的挚友的,因为抒怀所以语言是相当含蓄的。特别是玉壶冰这古老比喻的运用,就更使此诗收到言近意远的艺术效果。昌龄这里借玉壶冰来隐喻、表白自己的志行高洁,和虽遭贬谪却不改其高洁情操的决心,不仅比喻贴切,而且也使诗中的形象更加生动、富于立体感。玉壶冰心都是洁美的象征,然而经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的巧妙组合,却将二者从形象的属性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从而完成了诗歌境界的飞跃和升华。

名句赏析

流传最广的应该是最有一句,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南北朝的鲍照在《代白头吟》中就这么写道:直如丝绳,清如玉壶冰。用玉壶冰心来比喻自己高洁的情操。唐朝白在《玉壶吟》中这么写道: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诗人给亲友带去的不是平安之类的,而是说自己依然如同一颗玉壶冰心一样光明磊落表里澄澈,坚持自己的操守和信念。昌龄曾在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之后又被贬到龙标,白有首诗《闻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曾写道这样的情况。可见昌龄的处境是很恶劣的。诗人以玉壶冰心自喻,既是明志,也算是对一直牵挂着自己的亲友最好的安慰。

相关资料

早在六朝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维、颢、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昌龄托辛渐给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 的。

  据《唐才子传》和《河岳英灵集》载,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苎丞,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当时他正处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

  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亲友的深情。

14鹿柴 (唐)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

维(约692761),字摩诘,原籍祁县(今属),父辈迁居于蒲州(今永济)。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世称右丞。维的诗明净清新,精美雅致,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维摩诘居士,心向佛门。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维又是杰出的画家、音乐家,通晓音乐,善以乐理、画理、禅理融入诗歌创作之中。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诗人。

背景主题

《鹿柴》是唐代诗人维的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是他隐居辋川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宋代辰翁在《唐诗品汇》卷三十九中说:无言而有画意。清代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九说:佳处不在语言,与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维此诗与渊明的空灵、隐逸是类似的境界。这就是说,此诗的优长之处在于轼评论维时所说的诗中有画

词语注释

鹿柴(zhài):辋川的一个风景区。辋川在今省蓝田县,是维晚年隐居的地。他在这里经营了一个很大的山间别墅,风景非常优美。

空山:空旷的山林。 但闻:只听到。但,只。

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日光之影。 复:又,进而。

翻译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诵读

本诗押仄“ang”韵,韵脚处加重语气,朗诵时应以悠然平缓的语调读出,要体现出诗句恬淡优美的意境。其节拍如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深林,复照/青苔/上。

赏析

鹿柴,鹿声的木栏。这个风景区以如此命名?有人解释说,因为这里山空林密,是一个麋鹿出没的地。从维这首小诗看来,这解释也不是牵强附会的吧。但诗人所歌咏的,并不是山林间的麋鹿,而是这里静谧幽深的自然环境。

诗的前两句,主要是从音响着眼的:独坐空山密林,终日不见人影,冉冉是无边的寂静,只是偶尔有人从林边走过,那喧响的谈话声才将这寂静打破,然而,在一时的喧响过去之后,林中的寂静不是越发的深沉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人籍《入若耶溪》诗句),对于这样的情景,古人是早就深有体验的。

后两句换了一个角度,描写光线:林深树密,衡少,待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光,反而使人更分明地感到这里的昏暗、幽深。而且,地上长满青苔,也是长期照射不到的结果。

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音乐、绘画面的精深造诣,使他对声响、光线具有特殊的敏感和兴趣。在这首写景的小诗中,他运用自然界喧与静、明与暗相反相成的原理,借人语的喧响和落日的斜晕来衬托鹿柴山林中的静谧幽深,而这幽静的环境气氛,恰好是对于嘈杂纷扰的官场感到厌倦的诗人所渴求、向往的啊!

轼赞美维诗中有画,他的话并不全面,维的诗中还有音乐。这首绝句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就因为它是诗、画、乐的和谐的统一。

名句赏析

维的这首诗从听觉和视觉两面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景色。诗作以人的声音反衬空山的幽静,以夕阳反衬山林深处的幽暗,生动地展现出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优美画卷。先写空山杳无人迹,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再写深林本来幽暗,但有一线光亮映照在青苔上,这一抹余晖与无边的幽暗形成强烈的对比,但余晖转瞬逝去,留下的仍是漫长的深林幽暗。前两句以有声反衬空寂。语声听起来很响亮,好像有点儿振动耳膜似的,要不是山林过于寂静,声音是不会听起来这么响的。后两句用光亮反衬幽暗,林间地面长有青苔,就是由于深林中不见,地面潮湿的缘故。诗中写返照的、幽暗的树林。深深的青苔,色彩丰富绚丽。

相关资料

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容,但是呈现耳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由灵运开创,脱胎于玄言诗。中国是山水诗的发祥地。

15送元二使安西 (唐)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者

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名和字的由来。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

背景主题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著名诗人维的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诗。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阳关曲》或《阳关三叠》,从盛唐时期开始广为流传。

词语注释

1)使:到某地出使。

  (2)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3)渭城:故址时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县辖区,县东。

  (4)浥:():湿润,沾湿。  (5)客舍: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6)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7)君:指元二。  (8)更:再。

  (9)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省敦煌县西南。

  (10)故人:老朋友,旧友。  (11)更尽:再喝完。  (12)朝(zhāo):早晨、清晨

翻译

早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沙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青翠欲滴与明朗。请你再喝一杯离别的酒,只因为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再也碰不到知己的老朋友了。

诵读

这首诗押平“en”韵,朗诵时第三句应重读,注意用平缓自然而富有感情的语调读出,末句要低沉。其节拍如下: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故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都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而现在,朝雨乍停,天气清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格限制。这首诗,对如设宴饯别,宴席上如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依依不舍,登程后如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象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又尝只属于行者呢?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学锴)

名句赏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成为千古送别名句,直中见曲,有丰富的感情涵。诗中虽有分手在即的忧伤、惆怅,但并不灰暗低沉。相传此诗谱曲歌唱时,曲调高亢,以致伴奏的笛子也为之吹裂。说法尽管不无夸,但亦足见其与缠绵呜咽者不同。明东阳评价此诗说: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出其意之外。

相关资料

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送别诗的类型

  如: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样的送别,从侧面表现出白和汪伦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同时也写出两人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恋别

  如: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壮别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

阔别

  如: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人一改以往送别诗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把离别这件事看得很超脱,唱出了豪迈的歌声。

16九月九日忆兄弟 (唐)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

维生于公元70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今存诗400余首。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名和字的由来。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

背景主题

《九月九日忆兄弟》是唐代诗人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而后笔峰一转,将思绪拉向故乡的亲人,遥想亲人按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想念诗人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名句,打动了无数游子离人的思乡之心。

词语注释

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指华山以东(今),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2)异乡:他乡,远离家乡。  (3)每:一到,每一次。  (4 佳节:美好的节日。

  (5)倍:加倍,更加。  (6)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7)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翻译

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更加思念起亲戚。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一个人。

诵读

本诗押平“in”韵,朗诵时两个字和第二句应重读,要用舒缓深沉的语调读出,以体现诗句真挚的情感流露。其节拍如下:独在/异乡//异客,每逢/佳节//思亲。遥知/兄弟//高处,遍插/茱萸//一人。

赏析一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异乡异客道出了游子的孤独和飘零感;次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诗人对自身深切体会的浓缩,一个字表明了思念之情的特殊和浓烈,极易使读者产生共鸣,因而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后两句写诗人遥想家乡兄弟登高时的情景,作者在此笔锋一转,不写自己的思念之情,反写兄弟们登高相会、遍插茱萸时,会想到恰恰少了一个人——远在异乡的自己。这样写就鲜明地刻画出两地思亲的感人情形,感情真挚而浓郁,更能打动人心。

这首七绝首句连用异乡、异客,托出客情,并由此导出一条朴素的生活哲理每逢佳节倍思亲。次两句不写自己如思念家乡亲人,而写兄弟们登高遍插茱萸时一定会念及我,这样的反写手法,反衬了诗人此时的孤寂落寞,有力地烘托了倍思亲的主旨。

整首诗语言质朴清新,主题鲜明,从一个十七岁少年的笔端流出,实属难能可贵。

赏析二

维家居蒲州(今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

  诗的第一句用了两个字,分量下得很足。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他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是说在他乡作客,但两个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诗人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他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多美好记忆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描写就显得十分自然。这种体验人人都有,但在维之前,却没有任诗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诗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诗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名句赏析

三四两句,如果只是一般化地遥想兄弟如在重阳日登高,佩带茱萸,而诗人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虽然也写出了佳节思亲之情,就会显得平直,缺乏新意与深情。诗人遥想的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意思是说,远在故乡的兄弟们重阳节登高时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却发现少了一位兄弟——他自己不在。好像遗憾的不是他未能和故乡的兄弟共度佳节,反倒是兄弟们佳节未能完全团聚;似乎他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的缺憾更须体贴。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中有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句子,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维的诗似乎更不着力。

相关资料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易经》中把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人物评价

世有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维是人才之说。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

17静夜思 (唐)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

白(7012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绵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市静宁县南)。其父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当涂,江油、安陆有纪念馆。

背景主题

 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亦同时同地所作。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静夜思》是伟大诗人的作品,表达的是思乡之情。这首诗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但就流传的广泛程度来说,还没有一篇作品可以与之比肩,它几乎是全世界华人耳熟能详的一首名篇。

词语注释

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 疑:好像。  举头:抬头。

翻译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的家乡。

诵读

本诗押平“ɑnɡ”韵,朗诵时韵脚处要重读,后两句应有意抬高声调以深沉、稍缓的语调读出。其节拍如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明月,低头//故乡。

赏析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况是月明之夜,更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白的唐代诗人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举头,从举头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名句赏析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字照应了前句的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字所包涵的容实在太丰富了。

18古朗月行(节选)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作者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大诗人。白祖籍陇西成纪(今安附近),出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全家迁居江油,因此他一直把认作自己的故乡。白的一生主要生活在唐朝的鼎盛时期,同时也经历了唐朝由极盛到衰落的转折时期,他的一生中,既亲见了历史上有名的太平盛世,也遭遇到惨不忍睹的战乱祸端,他的诗歌创作是与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分不开的。白一生怀着远大志向,但是生活道路坎坷艰难,在政治上也未能展翅凌云。一生中写下了上千首诗歌,诗歌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背景主题

《古朗月行》是一首乐府诗。原诗168句,为适合小学生阅读,只摘用了前4句作为课文。诗句的意思是:年幼时不认识月亮,称它为白色的玉盘。它又像美玉制作的镜子,高高地悬挂在夜空云间。作者以神话般的想象,赞美了月亮的美妙、神奇。

词语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母,天子觞西母于瑶池之上。西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传》称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翻译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诵读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两足,桂树//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

赏析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

相关资料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 桂树团团。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 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 凄怆摧心肝。

19望庐山瀑布 (唐)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作者

白(7012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绵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静宁县南)。其父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当涂,江油、安陆有纪念馆。

背景主题

《望庐山瀑布水》是唐代伟大诗人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词语注释

1.庐山——在省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2.香炉——炉北部一座高峰的名字。

3. 紫烟——山上水气在照射下形成的紫色烟雾。4. 前川——山前面的河水。5. 银河——天河。

6.九天——天空最高处。

翻译

香炉峰在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诵读

本诗押平“an”韵,朗诵时后两句重读,应以豪迈高昂的语气读出,后两句更要一气呵成。其节拍如下:

日照/香炉//紫烟,遥看/瀑布//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九天。

赏析

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之类的字,而用一个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名句赏析

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然而,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它夸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从而振起全篇,使得整个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相关资料

庐山,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长段块山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的北大门。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山的无穷魅力。庐山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为中外游客所向往,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区和避暑游览胜地。历代题诗极多,白《望庐山瀑布》尤为著名。

20、赠汪伦 (唐)白

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者

白(7012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绵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市静宁县南)。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太白集》传世。7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汉、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杜」,愈云:「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籍》)。有《太白集》。

背景主题

《赠汪伦》是唐代伟大诗人白于泾县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中首先描绘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一位普通村民对诗人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诗人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自己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词语注释

汪伦:白的朋友。  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泾县西南一百里。深千尺:运用了夸的修辞手法。  不及:不如。 

翻译

白驾着轻舟,准备驶向远大的理想隐约听到岸上传来节奏优美的歌声即使桃花源的潭水深有千尺,也难比赠我博爱亲仁思想的汪伦感情深。

诵读

/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歌声。桃花/潭水//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赏析

天宝十四载(755),白从秋浦(今)前往泾县(今属)游桃花潭,当地人汪伦常酿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汪伦又来送行,白作了这首诗留别。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我们仿佛见到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送行者是谁呢?次句却不象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白的情谊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德潜很欣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显然,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这首小诗,深为后人赞赏,桃花潭水就成为后人抒写别情的常用语。由于这首诗,使桃花潭一带留下多优美的传说和供旅游访问的遗迹,如东岸题有踏歌古岸门额的踏歌岸阁,西岸彩虹罔壁下的钓隐台等等。(宛敏灏 宛新彬)

白乘舟桃花潭,千古悠悠汪伦情”——泾县桃花潭

桃花潭景区,位于青弋江上游的泾县村镇境,距县城34公里景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名句赏析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相关资料

汪伦:白的朋友。白游泾(jīng)县(在今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宋蜀本白集此诗题下有注曰:白游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酝美酒以待白,伦之裔至今宝其诗。据此,后人多以为汪伦是一村人。今人汪光泽、子龙先后发现泾县《汪氏宗谱》、《汪渐公谱》、《汪氏续修支谱》,确知汪伦又名凤林,仁素公之次子也,为唐时知名士,与青莲、辋川诸公相友善,数以诗文往来赠答。青莲居士尤为莫逆交。开元天宝间,公为泾县令,青莲往候之,款洽不忍别。公解组后,居泾邑之桃花潭(详见《白学刊》第二辑子龙《关于汪伦其人》)。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白来访所作。白于天宝十三载自广陵、金陵至,则此诗当不早于此前。

汪伦的故事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白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白将要到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白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白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信:

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

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白住了好几天,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白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白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神仙来加以赞赏。

白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白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白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

《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白,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作者

白(7012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太白集》30卷。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背景主题

 白平生酷爱旅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外。人生贵相知,用金与?(《赠友人》三首其二)这是他笃信并始终奉行的交友之道,因而他和朋友们的友谊就显得分外真挚、浓厚、热烈。 

  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白乘船从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726年(开元十四年)春,白船下广陵去(《夜下征虏亭》),并滞留了数月。这年冬天,他离开广陵,到北的汝游玩。之后到达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730年阳春三月,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市武昌区)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由这个富有动态感的诗篇,我们可以体会到白对孟浩然深厚的友谊和对友谊的珍惜和重视。这首诗是诗中歌颂真挚友谊和抒写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词语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白的朋友。3、之:往、到达。4、广陵:即。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6 辞:辞别。7、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8、下:顺流向下而行。

9、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尽:尽头,消失了。空:一作碧山。  10、唯见:只看见。

11、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12、尽:望不见;看不见。

翻译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古。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诵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白送别孟浩然时的情景。

前两句写送别的地点、时间、人物。首句点题,交代送别的地点是黄鹤楼,两位著名的诗人在名楼之下惜别。次句交代时间是烟花三月,表现了春天繁华似锦的景象。

后两句写诗人目送故人远去的情形,用视觉的变化描写了故人的帆船渐逝,只见流水的情景,从而勾勒出一幅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纯美画面和深远意境,也体现了诗人略带惆怅的情绪,情真意切而深沉感人。

整首诗没有用只字片语来表达惜别之情,而完全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融情入景,借景抒情,表现出十分高超的技法。 

名句赏析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表现出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但又不是单纯写景。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

相关资料

黄鹤楼:故址在今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竣工于1985年。

22早发白帝城(唐)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

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太白集》30卷。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背景主题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白因永璘案,流放夜郎,取道赶赴被贬谪的地。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抒发了重获自由的欢愉和喜悦之情。

词语注释

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轻舟:指载得轻行得快的船。

千里:白帝城到江陵约六百余里,这儿说千里,是大略的说法,形容两地相距之远。

江陵:今江陵县。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啼:鸣叫,猿的叫声象啼哭。

翻译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诵读

本诗押平“an”韵,朗诵时第三四句略重读,以轻快的语调读出,以表达诗句中体现出的愉快心情。其节拍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

唐代安史之乱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哼留讨安禄山,不久,哼既位,史唐肃宗。玄宗又曾命令儿子永磷督兵平叛,永磷在江陵,召兵万人,自树一帜,肃宗怀疑他争夺帝位,已重兵相压,磷兵败被杀。白曾经参加过永磷的幕府,被加上附逆罪流放夜郎(今),当他行至巫山(今境)的时候,肃宗宣布大赦,白也被赦免,他像出笼的鸟一样,立刻从白帝城东下,返回金陵(今)。这首诗就是乾元二年(759)春天他到达江陵时所作。

诗的第一、二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前里江陵一日还,意思说早晨才辞别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时间就回到了千里之遥的江陵,白帝城在山上,地势高峻,从江上回望白帝城,犹如在彩云之间千里是举整数而言。据《水经注》下载自白帝城到达江陵,期间千二百里形容这段路程的下水船速度之快,所以能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白诗中也是采用了这意思来竭力描写船行快速的情况。

  第三、四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意思是说只听的两岸山间猿啼的声音连续不停,就在这啼过不停的猿声中,轻快的船已经从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中的江面驶过了。猿声,指山峡猿啼的声音,古人说这种声音很凄异,大概也就是很特殊很感人的意思吧。白的船行经三峡一带,因为太快了,他几乎没有来得及领略这一带的景色。,从他的心情来说,他急于返回江陵和家人团聚,因而也无心欣赏风景,耳边只听得一声声猿啼,船就顺流而下,到达江陵了。

  这首诗写的是从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的行程情况,主要突出轻快,这也反映了白心情的轻快。白以58岁的年龄,被流放夜郎,抛妻别子,走向长途,忽然遇赦,得以回家,心里自然十分高兴。在诗中白没有直接抒情,但是读了他对行程的描写,自然感受到他的心情和兴奋的情绪。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年代,历来有不同说法,有人认为是早年出蜀时的作品,也还有人认为是白以安陆为中心的漫游时期所作等等。我们采取的是他流放遇赦回江陵时所作的说法,因为这和白遭遇较为相合,而且从一日还来看分明是说回到了江陵。其他诸说,各有考证不作详述。

名句赏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两岸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相关资料

白帝城:齐贤注:白帝城,公述所筑。初,公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23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

白(70128—762年),字太白,汉族,省江油市青莲乡。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有《太前集》传世,诗作中多在  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静夜思》等多首。 

背景主题

白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夏秋之交,离开苍梧,准备游,途径当涂,见天门山夹江对峙,形势险要,江水到此十分湍急,于是诗兴大发,写下此诗,表达赞美之情。诗人另外还作过一首《天门山铭》,可见他对天门山奇景的喜爱。

词语注释

天门山:位于省和县与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向,改变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相接处的远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出:突出,出现

翻译

从中间断开,给楚江让出奔泻的通道,碧绿的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可是又旋转向北流去。两岸青山相对峙,双峰耸立,在那相接之处,一片白帆沐浴着灿烂的,从天边飘来。

诵读

诗押平“ɑi”韵,在韵脚和中断相对出等处应重读,朗诵时以明朗而舒缓的语调读出。诗中的景物寄寓了诗人勃发的青春,山尤险,水尤奇,正因如此,更显出诗人拥有冲破万难、不可阻挡之势,这一点在朗读时应注意表现。其节拍如下: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赏析

在今省当涂县西南十五公里处的长江两岸,有两座夹江对峙的山峰,东为博望山,西为梁山。两山错落相对,犹如一扇天然的江上巨门,浩瀚的长江水浪从中穿过,因此人们又形象地将两座山总称为天门山。

唐代伟大诗人白,一生热爱大自然,他对自然美景有着非同一般的欣赏力,且具有将自然美转化为诗的艺术美的非凡才能。一次,白乘舟沿江而下,经过天门山,眼前奇特伟美的景色勾动了他的吟兴。于是,一首不朽的诗篇——《望天门山》在他那枝犹有神助的魔笔下诞生了。

诗人通过短短四句诗,描绘了天门山矗立江岸,对峙如门的英姿,写出了长江碧水东流,孤帆远来的美景,同时,借助于笔下一派雄丽的景色,也将诗人宽阔的胸襟、奔放不羁的情思和盘托出。

首句说天门山中间断开,故汹涌的长江得以奔泻而过。楚江,即长江。当涂在战国时代属楚国,故称流经这一带的长江为楚江。两字,下得利落有力,从而将天门山夹江而峙,相望如门的形势极其简洁、准确地摹绘出来,显示了大自然创造力的神奇和伟大。次句顺接前句楚江开,具体写清碧的江水流经天门山时回旋景象。博望山、梁山夹峙于长江两岸,江面变窄,加之由西向东的长江走势在这一带呈北折之态,致使湍急的水流回环旋转。字鲜明地概括了天门山下的流水不同于长江别的地流水的自身特点,落语看似平常,实准确难移。

第三句写博望山和梁山峙立于长江两岸,远远相对,高高耸出浩渺的江面之上。这是对首句天门中断四字的具体化,状写中断后的天门山形成对称的两座山峰,各据一岸,与中间奔流的长江,构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画。第四句写江上行舟。前人关于此句含义的解说颇纷杂,其中一说以为日边指西落日,象征着唐帝都长安,也即象征着当时朝廷,因此这一句是写白离开长安以后悬念朝廷的怅惆心情。其实,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和创作本意是不易考定的。

就全诗而言,白是因行舟时即目所见,而随兴吟发。试想:丽日照临着江水,一叶轻舟在江上扬帆而行,驶过夹峙两岸的青山翠峰,这是一幅多么惬意,多么美好的图景。反映了白写景纪行诗歌一种带有夸语调的写实风格。因此,与其从这句诗中深求寓意,毋如仍将它当作一句优美的写景诗句来欣赏,以保持其纯美的诗味。

名句赏析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群峰夹岸,舟行江中,产生一种山动船不动,两岸青山由远及近排闼而来的错觉。相对出,把静止的山变成了动态的生命,它们从远处走来,又从船旁向后退去,似乎忙于列队迎候客人。

从两岸青山之间远望,长河无际,水天相接处,孤帆、红日紧紧相依。画面极其简洁、辽远而又模糊,与两岸青山的繁多、贴近而清晰形成矛盾而和谐的统一体。

相关资料

字统领全诗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之所得。全诗在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24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者

高适(702—765),字达夫,唐朝渤海沧洲(今省沧县)人。他半生流浪,比较接近人民,同情民间疾苦,曾两度出塞。去过、河西,做过节度使、散骑常侍等官,对边塞生活体会较深,边塞诗写得很好,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多描述安边定远的理想,歌颂舍身卫国的精神,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的现象等,风格苍凉悲壮。《燕歌行》是他的代表作。著有《高常侍集》。他与伟大诗人杜甫交情很深。

背景主题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在送别友人董庭兰时创作的两首七绝,其中第一首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之作。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勃海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词语注释

别董大:选自《高常侍集》。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黄云:在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知己:知心的朋友。谁人:哪个人。君:您。这里指董大。

翻译

一望无际的黄云搞得日光昏昏,北风呼呼,雁声凄凄,大雪纷纷。不必担心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身怀绝技的董大您呢!

诵读

本诗押平“un”韵,后两句应重读。朗诵时前两句要以深沉舒缓的语调读出,后两句转为慷慨激昂。其节拍如下: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送别友人的抒情诗。高适的《别董大》共二首。这是第一首,作者劝勉友人董大不必为前程担忧,反映了他们的深厚友谊。

一、二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描写眼前的景象。写正值北的初冬,天空布满黄云,遮天蔽日,北风吹雁,大雪纷飞的氛围。诗人与朋友置身于风雪之中,天寒日暗,四顾茫茫,怎能不产生天涯沦落之感呢?这荒凉、冷漠的景象,为下面描写悲壮的送别创造了环境气氛。

三、四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写送别,点明题旨。这两句话,是对朋友的鼓励和劝慰,是临别时赠给董大的豪言壮语。环境恶劣,生活艰难,仕途坎坷,但是不能灰心,要向前看。不要愁前进的路上没有知心的朋友,天底下有谁不了解您的品德和才能呢?诗人写这首诗时,也是处在不得意的时候,所以这里既是劝慰朋友,也是宽慰自己。诗人借送别友人的机会,也倾吐了自己心头的郁积。

这首诗是送人之作,其实作者也自抒怀抱,他当时有志不展,于是借此抒其才能过人,谁不识我的傲岸和自负。送别诗写得开朗达观,情调昂扬,毫无伤感之意,这是难得的。

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先抑后扬,写景逼真,为抒情作反垫,情语真切而自然,质朴而劲捷,恰到好处。

名句赏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前两句写漫无边际的层层阴云,已经笼罩住整个天空,连太阳也显得暗淡昏黄,失去了光芒,只有一队队雁阵,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如此荒凉的时候各奔一,自然容易伤感,但此诗的情调却明朗健康。后两句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不会示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物呢?这两句,既表达了彼此之间深厚情谊,也是对友人的品格和才能的高度赞美,是对他的未来前程的衷心祝愿。送别诗能够写得如此豪迈向上,实在难得。

相关资料

《别董大》第二首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

意思: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

25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万里船。

作者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襄阳,生于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其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背景主题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武还镇。杜甫也回到草堂。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词语注释

西岭:岷山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古时候国的领地 万里船:万里开来的船

翻译

温暖的春日照得江山格外明媚,和煦的春风送来阵阵花草芬香。湿润的泥土刚好适合燕子筑巢,暖和的沙洲酣然躺卧美丽鸳鸯。

诵读

本诗押平“an”韵,千秋万里等应重读。朗诵时以明朗平缓的语气读出。其节拍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万里船。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

相关资料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26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巩义)人。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原籍襄阳,生于巩县。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杜甫和白齐名,世称

背景主题

这首诗写于761年(上元二年)春,此时诗人因旱灾来到定居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的诗,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词语注释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

花重(zhong(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 故址在今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代。

翻译

及时雨是知道时节的,在春天它应运催生。随着春风潜入夜色,滋润万物悄然无声。乡间路与云一样黑,江船渔灯孤影独明。早晨看见被雨打湿的红花,花枝拥簇锦官城中。

诵读

本诗押平“eng”韵,其节拍如下:

好雨//时节,当春//发生。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野径//俱黑,江船//独明。晓看//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一

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颔联刻画春雨的特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伴随着和煦的春风,趁着夜色悄悄地飘洒,绵绵密密,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不求人知,无意讨好。春雨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诗人格外喜欢。

  颈联写春夜雨景: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希望好雨能下个够,他开门出来看,只见天上乌云密布,地上也是黑沉沉的,连小路也看不清,只有江上的渔火露出一点亮光。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诗人的想象:春雨过后的翌日拂晓,整个锦官城里必然是一派花团锦簇、万紫千红的景象,那一朵朵湿漉漉、沉甸甸、红艳艳的鲜花,一定更惹人喜爱。花是如此,那田里的庄稼也肯定会茁壮成长。春雨给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诗人怎能不赞美春雨呢!

赏析二

杜甫诗集中有五十多首写雨的诗篇,以《喜雨》为题的,共四首,以这一首最为知名。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草堂居住了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作品一开篇,诗人便以拟人化的手法,将那绵绵春雨写得有情有知,善解人意。喜悦之情溢之于笔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又一次采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在无声之处,将雨的连绵滋润之态写得十分传神,把好雨动作情态和雨夜里人的欣喜心态都写得形象、含蓄、鲜活、生动。这两句诗重在一个。诗人不用,也不用,而用这个字,如果用了任一个字,都不可能如此恰切形象,都不回如此准确地传递出那种不知不觉的情境。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在这一联,诗人不是继续从听觉描写,而是转为从视觉感受描写眼前的春雨的情状,以开阔的夜景去描绘那听不见的细密春雨。前一句以乌云说明天阴雨长,正好满足了自然万物的需求。后一句与前一句形成对比,在无边的暗夜中跳出亮色调,色彩鲜明,富有画的意境。同时也见出春天的雨势,虽然黑云密布,但并没有风雨飘摇之势,所以船上人才会那般平和,给人一种安详、静谧、平和的喜悦感。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一联是诗人虚掷的一笔,由眼前的雨展开的想象。诗人由雨夜想象雨过天晴,花儿含苞带雨的喜人景象,饱含着雨水的花儿如在眼前,那不堪重压的花枝仿佛就在眼前不停地摇晃不着。说明这雨整整下了一夜,已经下透了。诗人的想象,极拓展了诗的情感与思维空间,使得诗意更深一层,喜悦之情也不言自明。

平常之景最为难写,能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临其境,可见诗人手笔之高超。这是一首五律,前两联用流水对,把春雨的神韵一气写下,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谨而浑然一体。诗人是按先倾耳听雨、再举首望雨、后闭目想象的过程和角度,去表现春夜好雨的。诗从听觉写至视觉,乃至心理感觉,从当夜想到清晨,结构谨,描写细腻,语言锤炼精工;在表现手法上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艺术手法。诗中句句绘景,句句写情,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

名句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天是万物复的季节,而春雨正是在万物最需要它的时候适时地出现。更重要的是,春雨的到来是在夜色中细无声随风潜入,这既描写了春雨的状态,又活画出了春雨的灵魂。下一联写野径和漆黑的天空,整个春夜在一两盏渔火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寂静、安宁,只有春雨在默默地滋润着这个睡着了世界,悄悄地孕育了一个花团锦簇的黎明。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明天的早晨,雨后的春花应当更为娇艳,整个锦官城中,应当满是湿漉漉、沉甸甸的花簇了。一个字,传达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意盎然的世界,也使我们感受到诗人春一般的喜悦心情。

相关资料

锦官城:古诗中的锦官城是今省省会的别名,唐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句子,似乎能从诗里嗅到草木的清香,看到白露沾花清露欲垂的景色。尤其,一个城能被字形容,更让脑袋里闪现色彩斑斓的锦绣。一簇簇艳丽如红霞般的花云,被雨打湿后濡染开来,漫不经心低垂于城市。读诗的摇头晃脑中似乎那气味、颜色、湿度萦绕舌尖、鼻下、眼前,心中恋慕上了这句诗,也恋慕上了这座城。

27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作者

712—770),汉族, 字子美,号少陵,祖籍襄阳(今襄阳市),出生于巩县(今属)。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早年南游越,北游齐,裘马清狂而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长安,困顿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始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乱起,为叛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麻鞋见天子,被任为左拾遗,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西行,客州,寓 同谷,入蜀定居浣花草堂。武镇蜀,荐授检校工部员外郎。次年武死,即移居夔州。后携家出峡,漂泊鄂湘,死于舟中。诗人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背景主题

这首诗抓住、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燕子和鸳鸯、泥融与沙暖等特有的春天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词语注释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翻译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诵读

本诗押平“ang”韵,其节拍如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燕子,沙暖//鸳鸯。

赏析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你看: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名句赏析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二句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相关资料

清人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沙砾之,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只因为对春天的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28、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巩县(今省巩义市)。天宝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一度在剑南节度使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背景主题

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定居于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情,溢于言表。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此诗虽题为寻花 ,实为遣愁散闷 ,因而隐藏着悲的情调。诗人共作7首《江畔独步寻花》,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句中的第五首。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

词语注释

1.江畔--指锦江之滨。江边独步--独自散步。( 2.--墓地。 3.一簇--一丛,无--没有。 --主人。   (4.后两句意为:这一丛盛开的无主的桃花美极了,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

翻译

黄师墓地前的锦江水向东流去,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使人感到有些懒困。忽然看到一丛盛开的无主桃花美极了,却使人不知爱深红的好,还是爱浅红的好呢。

诵读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微风。桃花/一簇//无主,可爱/深红//浅红?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当时 ,杜甫定居于草堂,生活稍稍安定。但年逾半百,垂垂老矣。感慨之情,溢于言表。每每独步寻幽,消遣世虑。此诗虽题为寻花 ,实为遣愁散闷 ,因而隐藏着悲的情调。诗人共作7首《江畔独步寻花》,这里所选的一首,是七绝句中的第五首。它所突出表现的是桃花之美和诗人爱花、赏花的审美心理。

首先,诗人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风景画,高耸的黄师塔,巍然屹立着;流动的江水,从塔前东流而去,构成了有纵有横的几图。塔,是静止的;江,是流动的。画面有动有静,与巨大的几形相映衬 ,给人以壮美的感受。塔前、水东,标明了位,这就为下句的风景描绘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黄师塔前 ,在制造氛围面,尤为重要。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道:蜀人呼僧为师,葬所为塔,乃悟少陵黄师塔前 僧亡塔在,崇敬之余,夹杂着几分悲怆之情。   

然而诗人毕竟在寻春,风和日丽,春光怡人,不觉困倦 ,且倚微风,以寄雅怀。诗人以一字,就将自己与大好春光融合为一,达到寓情于景,以景寄情的完美境界。   

下两句着力写桃花。在诗人笔下,桃花一簇,深浅放红,然主人已逝,唯有寂寞相随耳。若诗人不寻花至此,则无人赏识。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这与七绝句的总调子是合拍的。但此诗重点毕竟是写爱花 ,故也萦绕着喜的气氛。

可爱深红爱浅红句,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这就扩大了审美的围,强化了美感。伦评道:绮语令人欲死,叠用爱字有致(《 杜诗镜铨 》卷八),可谓肯綮。明右仲也说 其五:春光懒困倚微风,似不可解,而于恼怕之外,别有领略,妙甚。桃花无主,可爱者深红耶?浅红耶?任人自择而已 (《杜臆》卷之四)如果说七绝句前四首是在分别描写恼花、怕春、报春、怜花而流露出悲愁的情怀的话,那么,此首(其五)却表达出爱花 、赏花时的喜悦之情。如此由悲入喜的描写,造成了节奏的起伏变化,给人以新奇的美感。这种喜悦之情 ,并未戛然作结,而是自然而然地向后延伸;以致在下一首,达到了最高潮。如果缺少了它,就缺少一个必要的情感过渡,而显得美中不足。

名句赏析

可爱深红爱浅红

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不仅写出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且透过诗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态。用了两个爱字,两个红字,表现诗人对花之美的欣悦,并以反问的语气作结,不仅饶有兴味,而且由己及人,这就扩大了审美的围,强化了美感。

相关资料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于近体诗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

《杜工部集》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文集,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而得名。现存诗1400余首,文30余篇。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杜甫与白齐名,并称为。他的诗歌立足于忠厚,其风格雄浑高古,自成一家,被尊称为诗圣。他的圣诗标志着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最高峰。

29枫桥夜泊 (唐)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

继(约715~779)字懿,汉族,襄州人(今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背景主题

唐代著名诗人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自从继的《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因此就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游览胜地,就是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不但我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将继的《枫桥夜泊》选入,连日本的小学课本也载有此诗,可见诗名之盛。

词语注释

枫桥:桥名,在县阊门西。 乌啼:乌鸦啼叫。乌,指乌鸦,亦指夜晚树上的栖鸟。

江枫:江边的枫树。愁眠:族人怀着忧愁躺在船上。 姑:市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山而名。

寒山寺:在离枫桥西边一里的寺庙。据传唐初有名的寒山、拾得两个和尚住此,因而得名。

夜半钟声:唐代寺庙有半夜敲钟的习惯。

翻译

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呵,城外那闻名海的寒山寺;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诵读

姑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乌啼山愁眠山,却是因继诗而得名。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相关资料

《枫桥夜泊》是这样写成的

诗人继是我国唐代襄州(今襄阳县)人。那年秋天,他去赶考,榜上无名。于是他就买了一船票,准备来年东山再起。船在城西枫桥码头停泊。他带着满腔的羁旅乡愁,彻夜未眠。拂晓时,他走出船舱,看见一轮圆月即将落下,成群的乌鸦啼叫着离巢去觅食,天空中布满了寒霜。江边的枫树,渔人的灯火,好一幅美丽的霜天景象。他又往远处看,城外的寒山寺朦胧可见,洪亮的钟声从寒山寺传出来,格外寂寞忧伤。于是他提起笔,写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枫桥夜泊》。

继在这首诗里用月落”“夜半交待了时间,用霜满天交待了时令季节,江枫”“渔火”“寒山寺指明了所见,乌啼”“钟声点明了所闻,对愁眠三个字表达了所思所感。在艺术描写上也很有特色,先写拂晓时的景物,再追忆昨夜的情景及夜半钟声。于宁静的景物描写,杂以对声响的描写,更加托出秋夜的幽静。首句的月落”“乌啼与末句的夜半”“钟声遥相呼应。此外,诗中还很讲求设色,把霜月的明亮和江枫、寺院的暗影交织在一起,又用渔火来烘托霜月的冷白,使人感到色彩明丽而不单调。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鲜为人知的唐代诗人继《枫桥夜泊》 唐代诗人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一首《枫桥夜泊》伴随城,伴随寒山寺流传千年。继重游寒山寺时,又写了一首《枫桥再泊》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诗文是:白发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寒山寺,依枕尝听半夜钟。

30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诗集》、10卷本《韦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刺史,世称。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背景主题

 一般认为《西涧》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刺史时所作。韦应物生性高洁,爱幽静,好诗文,笃信佛教,鲜食寡欲,所居每日必焚香扫地而坐。他时常独步郊外,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作者最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西涧(在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后来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表现了作者希望在急剧变化的社会潮流中寻找一点自由和宁静。

词语注释

 滁(chú)州:今省市。

  西涧: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城西水库)。

  独怜:爱怜(一种对幽草的独情)。  黄鹂:黄莺。  深树:树荫深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横:指随意漂浮。

翻译

我独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春潮伴着夜雨急急的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诵读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自横。

赏析

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韦应物(737-约789),长安(今省市)人。唐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任、江州、等地刺史。作品有《韦集》。

  这首诗是作者在任刺史任上所写,即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写的是诗人暮春郊游之所见所感。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写的是春光明媚的晴天白日所见所感。胜春时节,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芳草萋萋,甚是钟爱,因而才有独怜幽草幽草虽然不及妩媚娇艳鲜花,但它那既不甘寂寞,又不趋时悦人的品格,恰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独怜一词,感情色彩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古之贤人常以花草自喻,宋代理学家敦颐晋渊明独爱菊;自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之说,当与独怜幽草异曲同工。如果说独怜幽草涧边生写的是静景,那么上有黄鹂深树鸣则写的动景。树丛深处莺啼婉啭,显然是在说明那一天是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是个响晴天儿。另外,草是的,黄鹂是在深树婉转啼鸣,一静一动,一幽一鸣,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艺术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集中笔墨写荒津野渡傍晚阴雨是的景色。在这里,作品笔锋一转,与上文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上文是涧边幽草茂盛,深树”“黄鹂啼鸣,好一派明媚春光;而此处无人的野渡原本小舟自横,却又偏偏赶上晚来”“春潮带雨,给人的感受可想而知。不过诗人要表现的情怀并非悲凉和伤感,细细品味,不难看出春潮带雨晚来急从某种程度上却又渗透着某种希望与寄托,野渡无人舟自横自横也有自爱,自赏意蕴

  这首在结构安排上对比鲜明,别具匠心,在感情表达面也不乏独到之处。前两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环境鲜明、欢快而又幽深、宁静;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又构成典型环境,与下文形成因果关系;两字互为照应,准确地表达出诗人心的情感意识,把描写客观景物和抒发心感受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含蓄而又明了。

名句赏析

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相关资料

1、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

  情感:可怜,同情,喜爱 体现情感的字是:怜

  2、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意象:春潮、 雨、 野渡、 横舟

  意境: 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

  感情:作者自甘寂寞,恬淡闲适的胸襟。

  3、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4、作者用哪句诗句表达了坚守节操的志向?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5、最后一句中哪个动词用得极妙,又妙在哪里?

  这个字用的妙,舟自横写出了当时船只的随意停泊,也写出了当时作者的心情是进退两难的:当时想要辞官隐退,却又被逼无奈又无法辞官,写出了诗人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6、本诗的诗眼是:自。

31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

  孟郊(751—814),字东野,武康(今德清)人。早年隐于嵩山。贞元十二年〔796〕始登进士,年已四十六岁。贞元十六年〔800〕任尉,后辞官。元和元年〔806〕迁为兴元军参谋,病死于赴任途中,友人籍等私谥为贞曜先生   

孟郊的诗四百多首,多是乐府和古诗,大多倾诉个人穷愁孤苦,表现愤世妒俗的思想感情。也有部分诗作揭露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对人民的苦难生活寄予同情。用字造句力避平庸,追求古拙奇险,诗风冷峭,为著名的苦吟诗人,于愈齐名,为孟诗派的开创者。又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背景主题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此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慈母的一片深情,是在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担心儿子迟迟难归,所以针针线线,细细密密,将爱心与牵挂一针一线缝在游子的衣衫之上。

词语注释

《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当时作者居官县尉时所作。吟:吟诵,诵读。

  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己。 临:将要。

  意恐迟迟归:恐怕儿子在外迟迟不回家。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言:说。

  寸草:小草;萱草。这里比喻子女。萱草(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与关爱。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指慈母之恩。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照耀着我们。

翻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诵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心情感。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为两个词组,而不是两句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突出了两件最普通的东西,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紧接两句写出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的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心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最后两句,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言有些堪比作谁知谁将,其实按诗意还是作谁言好。诗人出以反问,意味尤为深长。这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通俗形象的比兴,加以悬绝的对比,寄托了赤子炽烈的情意:对于春天般厚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报答得了呢。真有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意,感情是那样淳厚真挚。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全诗最后用一双关句,写出儿子对母亲的深情。   

全诗无华丽的辞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此诗写在,到了清代,有两位人又吟出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尚萦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可见《游子吟》留给人们的深刻印象,是历久而不衰的。

名句赏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50岁才中进士,当上县尉,这样一个小官,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由于担心儿子长时间不回来,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慈母对儿子的笃爱之情,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中,随着儿子千里万里。这一平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所以能引起每一个读者的共鸣,引起我们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依恋。母爱是不期望报答,也是儿女所报答不完的,因为它像三春的对小草的哺育,是无穷无尽的。诗歌画面简洁,语言朴素,而涵深厚,动人心弦,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相关资料

 写作背景

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人自然不把这样的小官放在心上,仍然放情于山水吟咏,公务则有所废弛,县令就只给他半俸。此篇题下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当是他居官时的作品。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颂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因而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慈母的一片深情,是在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担心儿子迟迟难归,所以针针线线,细细密密,将爱心与牵挂一针一线缝在游子的衣衫之上。

32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唐)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作者

公元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吏部。谥号文公,又称文公。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与柳宗元并称,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名,著有《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其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有门人汉所编《昌黎先生集》传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背景主题

此诗作于公元823年(长庆三年)早春。当时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做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57岁就病逝了),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正定)藩镇叛乱,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籍的。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十八。大约愈约籍游春,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籍的游兴。

词语注释

 呈:恭敬地送给。   天街:京城的街道。   润如酥():滋润如酥。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最是:正是。   处:时。   绝胜:远远胜过。   皇都:城(唐朝东都),神都。  水部十八员外:指籍(766—830)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水部此处代指工部。

翻译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诵读

天街/小雨//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好处,绝胜/烟柳//皇都。

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籍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 ,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可与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第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这首小诗,诗人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语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名句赏析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相关资料

《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其二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译文: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赏析:

这首是愈的《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二首》中的第二首。两首诗都是写春天的诗,第一首写景,第二首则注重抒情。   

这第二首诗以江边春天的柳色映衬官身之路。年少逐春,扑蝶戏蕊,枯草拈花,用自己的童心和稚眼直接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机趣。而老大逐春就别是一番况味了。官事冗杂,世事沧桑,在充分体尝了人间的坎坷困顿之后,忙里偷闲地游一游春,散一散心,自得其乐。此时此刻,贵在童心未泯,贵在能于常物之中发现其丰富蕴涵。

33渔歌子 (唐)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

志和(730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其兄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著有《玄真子》集。

背景主题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的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词语注释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 西塞山:在今省市西面。一说在省市。3. 白鹭:一种水鸟,头颈和腿都很长,羽毛白色。

  4.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 箬笠:用竹叶、竹篾编的宽边帽子,常作雨具,又称斗笠。箬是一种竹子。

  6. 蓑衣:用茅草或是棕丝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用来遮风挡雨的衣服。 

  7:鳜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十分可口。  8.归:在文中是指回朝廷,字面解释为回。

翻译

 西塞山前群群白鹭高飞,桃花盛开水中鳜鱼肥美。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在斜细雨中流连不归。

诵读

这首词押平“ei”韵,重音放在青箬笠绿蓑衣上,朗读时要以轻快而悠然的语气读出,以表现诗句中蕴涵的怡然自得之情。其节拍如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

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省兴县境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名句赏析

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是一首传唱悠远的词,所描写的是西塞山边的景色:空中有白鹭高飞,而山下的小溪边,盛开着丛丛鲜艳的桃花,溪水中是一条条鲜活肥美的鳜鱼,还有那温和的斜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而且充满了喜气。而春色中的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洒浴在斜风细雨之中,享受着美好的自然景象,他自己也成为这景色的一部分。这风、这雨也是美好的,古人说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柳风,难怪他要流连忘返了。不须归除了指不回家外,还指弃官隐居,一去不返。那个穿蓑戴笠的人就是品行高洁、不愿做官的隐居者,也是诗人自己。他热爱淳朴美丽的大自然,认定这美丽的自然中包含了自己的人生志趣,他要让自己悄然溶入这自然之中,所以才能对自然有如此深深的感触和依恋。

相关资料

鳌花鱼,又叫桂鱼、鳜(guì)鱼,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它是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中的一种。鳌花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向为鱼中之佳品。唐朝诗人志和写下的著名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赞美的就是这种鱼。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氏此调最为著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志和曾谒见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即是曲子的简称。

34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者

卢纶(748?-800?)字允言,籍贯蒲州(今永济西)。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742年-756年)末曾应进士举,安史乱起,避难移居鄱阳。代宗大历(766年-779年)初,又数度至长安应举,都未及第。后因宰相元载、缙推荐,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等职。776年(大历十一年)元载被杀,缙被贬,卢纶也受牵连,至780年(德宗建中元年)才被任为长安附近的昭应县令。 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又有明正德刊本《卢纶诗集》3卷,收有10卷本及《全唐诗》佚诗5首。《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旧唐书·卢简辞传》和《新唐书·文艺传》。

背景主题

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四首,描写我军胜利后庆祝时的场景。

词语注释

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惊风――突然被风吹动。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头的边角。

翻译

边疆的森林里,夜间光线很暗,突然一阵风吹来,吹得前面杂草丛哗哗地响,巡逻的广将军以为是老虎来了,立即拉弓,向响声处一箭射去。天亮时去找射出的箭,发现它已深深地嵌在头里。

诵读

月黑/雁飞/高,单于//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弓刀。

赏析

《塞下曲》组诗共六首,这是第三首。卢纶虽为中唐诗人,其边塞诗却依旧是盛唐的气象,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一二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写敌军的溃退。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趁着这样一个漆黑的阒寂的夜晚,敌人悄悄地逃跑了。单于,是古时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夜遁逃,可见他们已经全线崩溃。

  尽管有夜色掩护,敌人的行动还是被我军察觉了。三、四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写我军准备追击的情形,表现了将士们威武的气概。试想,一支骑兵列队欲出,刹那间弓刀上就落满了大雪,这是一个多么扣人心弦的场面!

  从这首诗看来,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诗人不写军队如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最有吸引人的力量。你也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和魅力。

名句赏析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是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

相关资料

《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比较著名的有昌龄、高适、白、卢纶、益、浑等人的诗歌。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四首,描写我军胜利后庆祝时的场景。

35望洞庭 (唐)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一青螺。

作者

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城人,祖籍,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靖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革新,是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据历史学家、收藏家新国先生考证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背景主题

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本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禹锡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该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词语注释

1)洞庭:湖名,今省北部。  (2)湖光:湖面的光芒。 (3)两:指湖光和秋月。

  (4)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5)潭面:指湖面。  (6)相:相互。

  (7)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8)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9)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0)遥望洞庭山水色:此句也有遥望洞庭山水翠一说。

翻译

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当没有一丝风的时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过的迷蒙铜镜。在月光的照耀下洞庭湖和江山显得苍翠欲滴,从远处望去,就好像是在盘盛放着一枚小小的青色的螺。

诵读

湖光/秋月//相和,潭面/无风//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盘里//青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名句赏析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相关资料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面积2,820平千米。洞庭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由东面的城陵矶注入长江,号称八百里洞庭。洞庭湖据传为神仙洞府的意思,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3e04c743b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6.html

《古诗75首 精华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