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2-19 20:59: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纶,钓丝,垂纶即垂钓。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这里是写小儿选取了一个僻静、利于垂钓的地方。

1)诗歌前两句中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描绘出一个________的小儿。

2)诗歌三,四两句可见小儿是什么心态?结合具体字词简要分析。

【答案】 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

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从学垂纶”“侧坐莓苔的两个动作可以看出小儿认真聪明、一本正经的形象。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三四句诗的意思是: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小儿生怕鱼儿被惊吓的小心谨慎心情。

故答案为:(1)一本正经、认真、机灵、聪敏;(2)谨慎或者害怕被打扰(害怕鱼儿被吓跑)的心态。从遥招手”“不应人可以看出来,他害怕钓鱼被打扰(鱼儿受惊吓),远远就向路人招手示意,不回应路人的询问,从而看出小儿谨慎。

【点评】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上晚步

(宋)赵长卿

何处一声鸣橹,

惊起满川寒鹭。

一著画难成,

雪霁乱山无数。

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

【注】汉:汉江。霁:雪后转晴。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A. 忆江南                                B. 如梦令                                C. 浣溪沙                                D. 沁园春

2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 1B

2)表达了词人无限的留恋之情。一声鸣橹后的满川寒鹭、雪霁乱山,都给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得词人流连忘返。数遍溪南烟树正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

【解析】【分析】(1)如梦令,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通体以六言句为主。故选B

2)考查学生对诗词情感解读能力。冬日汉江上本极静谧,忽然船桨击水,寒鹭惊飞,与积雪的远山相映,平添不少江山生趣,这景色实难描画,遂使诗人赵长卿留连忘返。末句数遍溪南烟树,状不忍遽去之情宛然。

故答案为:(1B

2)表达了词人无限的留恋之情。一声鸣橹后的满川寒鹭、雪霁乱山,都给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得词人流连忘返。数遍溪南烟树正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

【点评】(1)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体裁的理解辨析能力。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忆江南》音节流丽谐婉;《如梦令》一般用以抒情,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浣溪沙》上半阕急,下半阕缓和;《沁园春》壮阔豪迈。

2)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数遍烟树,是一种平凡而又夸张的说法,烟树虽然很平常,但是在作者眼里,却代表了汉江的一草一木,作者构思巧妙,用字表达了自己对汉江的留恋和相看永不厌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的古诗后,完成下列小题

泛吴松江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1  诗中“________”一词透露出天色已晚;“________”一词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

2)诗歌的三四两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1)斜阳;半日

2)那一只只鹭鸶仿佛能理解我的心情,似乎在听着我的吟诵,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或: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抒发了诗人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能结合三四句意思,言之有理)

【解析】【分析】(1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的意思是:太阳西斜,点点胭红的光亮洒落到搭着稀疏的苇蓬的小船里,我独自吟诗了大半天却还是没有过江。表示天色已晚的词是斜阳,强调泛江已久的词是半日

2)本诗中惟有鹭鸶知我意的意思是:能够理解我心意的恐怕只有江面上的鹭鸶鸟了。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正反映了他摆脱官场后,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也可以看出诗人孤寂、苦闷的内心。

故答案为:斜阳;半日

那一只只鹭鸶仿佛能理解我的心情,似乎在听着我的吟诵,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或: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抒发了诗人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能结合三四句意思,言之有理)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结合题意进行准确回答。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整体理解诗歌,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感悟作者的情感思想。

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春日

(宋)晃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阴阴:草木阴阴。趁:追逐。

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但它们所写时段有何不同?

2)两首诗的画线句子写得都很美,请你任选一个画线句子,具体描绘句子表现的图景,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 1)第一首写晚春;第二首写早春。

2)示例一:选择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一句:溪中的鹅鸭竟然不知道春天已经离去,它们在清澈的流水中无忧无虑地欢叫着,争先恐后地游来游去,追逐着落在水中的片片桃花。

示例二:选择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似乎在同我们捉迷藏。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春日》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流露了作者爱春(或惜春)之情。根据绿交加、翻萍、春去尽、桃花等词句分析,诗歌描绘晚春景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根据草色遥看近却、烟柳等词句判断是早春景色。

2)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的画面。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要发挥想象准确把握意象来具体描绘。比如选择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句: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比如选择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一句:浓浓的树阴下流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绿荫、绿水互相映衬;小雨淅沥,翻动着水面上的浮萍,浮萍摇荡着漂上了浅浅的沙滩。

故答案为:(1)第一首写晚春;第二首写早春。

2)示例一:选择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一句:溪中的鹅鸭竟然不知道春天已经离去,它们在清澈的流水中无忧无虑地欢叫着,争先恐后地游来游去,追逐着落在水中的片片桃花。

示例二:选择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似乎在同我们捉迷藏。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春日》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是晚春景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是早春景色。

2)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的画面。答题时应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5阅读下面的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解释客路的含义。

2)尾联抒发作者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次:停留/停宿;客路:旅人前行的路/游子流浪的路。

2)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里采用设问句式,看出作者想寄一封书信到自己的家乡,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分析】(1次北固山下的意思是停泊在北固山下面的意思是停留客路青山外的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客路的意思是旅人前行的路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意思是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洛阳,尾联遥应首联,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故答案为:次:停留/停宿;客路:旅人前行的路/游子流浪的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里采用设问句式,看出作者想寄一封书信到自己的家乡,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词语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结合抒情语句和诗歌的意象等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赏析月如钩字的妙处。

2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

【答案】 1)运用比喻,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谐音,勾起词人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

2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理还乱写出了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点。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运用比喻,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2)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句子的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用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所涌动的离愁别绪,是追忆荣华富贵、故国家园、帝王江山。如今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作者尝尽了愁的滋味,而这滋味,是难以言喻、难以说完的。

故答案为:(1)运用比喻,形象地将残月比作玉钩,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谐音,勾起词人离恨,为下文直抒胸臆铺垫蓄势。

2剪不断写出离愁繁多和绵长的特点;理还乱写出了离愁的纷繁杂乱,难以理清的特点。

【点评】(1)本题考查品味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以从字的词性或运用的修辞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词表达的效果,最后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2)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句子的赏析。答题时应注意,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妙处。赏析可以从诗句的特色,或修辞,或表达方式,或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或表现的情境等方面分析,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或作者的情感。

7阅读诗歌《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 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 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对这两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 “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 “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D. 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是本诗的传神之笔,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A

2C

3)同意。字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4)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容、诗歌主旨都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轻松做出选择。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故选A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妙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字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故选C

3)本题考查炼字。潮平两岸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

4)本题考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1A;(2C;(3)同意。字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4)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点评】(1)据此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赏析。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妙处。答题时应注意,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以从字的词性或运用的修辞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词表达的效果,最后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字使用拟人。

3)本题考查炼字。答题时应注意,理解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字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江面广阔浩渺。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意已浓的景象。

4)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应注意,通读全诗,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抒发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8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

2)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

3)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拟人手法的作用。

【答案】 1)李白

2)杨花、子规、明月(两个即可)

3)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解析】【分析】(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2)本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3)在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把明月人格化,说是要明月把自己的思念与牵挂带给朋友,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故答案为:李白

杨花、子规、明月(两个即可)

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明确《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的作者。

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结合诗意,明确意象。诗人常借一些具体的意象来表情达意。

本题考查赏析写作手法。结合具体诗句,明确诗句所用修辞,写出的内容,揣摩表达的感情。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行秋

(宋)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1)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物,但是描写的对象不同,【甲】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而【乙】诗则描写了秋天的四种景象,分别是秋蝉、秋柳、________、秋叶。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物,但是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晴空一鹤;秋水

2)【甲】诗表现了作者在厄运面前绝不低头、奋发向上的乐观豪迈的心境;【乙】诗体现了诗人投身自然、拥抱自然的宁静悠闲的心境。

【解析】【分析】(1)根据晴空一鹤排云上可知刘禹锡在诗中描写的景物是冲天而上的一鹤;小溪清水平如镜可知徐玑在诗中描写的景物是秋水。

2)《秋词》古人的悲秋,作者颂秋,秋天一鹤凌云,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从而表明作者心志: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行秋》一诗中纯然一派秋景,秋蝉鸣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镜,秋叶轻扬,构成一幅安谧恬静的早秋风景画。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投身自然、拥抱自然的闲静安逸的心态。

故答案为:晴空一鹤;秋水

【甲】诗表现了作者在厄运面前绝不低头、奋发向上的乐观豪迈的心境;【乙】诗体现了诗人投身自然、拥抱自然的宁静悠闲的心境。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诗句进行回答。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解答时要读懂诗歌,理解诗人的情感,考生要对诗歌进行比较的阅读,结合诗句中的意象、理清诗人的情感。

10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________”字为线索,以“________”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 1)行;早春

2)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解析】【分析】(1)这首七言律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典型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生意盎然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结构上全诗以为线索,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

2)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抓住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景物的特点描绘即可。

故答案为:行;早春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基础上容易作答。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描绘的情景的想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行作答。注意语言的连贯、流畅,想象要合理,语言要优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403529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30.html

《最新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