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发布时间:2012-09-03 22:12: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故都的秋》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情真意切、风格独具的散文。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文章紧扣北国“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在此得到了充分展现。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品景语,赏情感,悟理趣,从特定的“景语”中品读出不一样的“情语”。

这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是培养学生语感的绝佳教材。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语感培养的需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二、一”教学目标:

  “三”是要求学生掌握3个知识点:赏析五幅图景的画面美,学习景物描写的角度和方法;了解文章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的秋;探究作者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二”是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一”是实现一个德育教育的目标,那就是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及人文情怀。

【说重点、难点】

  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学习以景显情、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难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的文本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同时了培养良好的语感。

  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1)吟咏美读法。这是传统语文教育中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是眼、口、心、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2)圈点批注法。在感受故都秋景画面美时学生可用这种方法自主赏析。

  (3)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

  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1)课前预习法(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圈点文中优美的写景句子,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

  (2)诵读感知法 (学生反复诵读背诵积累名句、进而体会情感)

  (3)合作探究法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完成。过程如下:

  一、导入

  首先,用多媒体播放钢琴曲《秋日私语》,同时投影展示秋景图片,在这个背景下,以回忆写秋的名句导入新课。我为本课设计的导入语是:

  有人说,心上有秋便是愁。秋季气候宜人,却也最能引人感慨。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文人墨客吟咏赞颂秋,比如我们学过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过的咏秋的名句。

  “秋风秋雨愁煞人”

  “悲哉,秋之为气”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枯藤老树昏鸦……在天涯”

  “看万山红遍……竞自由”

  (我在评点时,点出每个句子的意象及情感,帮助学生积累。)

  我们发现,经历心境不同,对秋的感受也不同。那我们去看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他向我们展示了怎样的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二、整体感知,诵读入境

  1、播放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入境。

  (叶圣陶指出:“教师在范读时,要“把文本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而又整体的了解。”教师范读,帮助学生把握本文景物“清”“静”“悲凉”的基调,这是形成对言语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等的感应能力。) 

  2、简要概括各段写到的景物。

  明确:3~11段是直接写故都秋景的部分,分别描写了作者清晨在小院静坐的所见所闻所感,胡同中槐树的落蕊,秋日蝉的哀鸣,秋风秋雨以及雨后桥头树底的闲谈,秋天的果实等,形成五幅图景。

  3、引导学生为五幅图景各取一个四字的名字。

  明确:故都秋景——清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三、圈点批注,品悟交流

  学生选一幅图自读,圈点勾画出最喜欢的句子,加以评点。

  教师引导学生评点批注的方法,即可以从景物的声色、动静、远近、虚实、感官,以及修辞等角度分析点评,分析手法。

  (此举目的是通过教学生鉴赏景物画面美的方法来提高语感。因为语感虽然带有直觉性,非自觉性,但它又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统一的产物,它既有逻辑理智的成分,又具有理性功能的感性形态的领悟和意会,它从感性直接了解到本质,表面上跨越了思维过程。而实际必须以良好的思维做基础,因而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才可能进一步提高语感能力。)

明确:以“清晨静观图”为例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秋色有“碧绿的天”“青天”“蓝朵”,秋声有“驯鸽的飞声”,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疏密得体,浓淡相宜。景物还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

(这时候,可以用换词比较法,问学生“细数”“静对”可否调换,以此体会用词准确。将句中的关键词换成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再与原句比较,可发现它们表达的意思的微妙差异,体会出汉语的丰富及作者用词的准确。这也是训练语感的一种方法。)

  明确:再如“落蕊清扫图”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而嗅觉则是以不写而写之。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学生赏析前先把选中的句段朗诵一次,精彩的地方可在学生品析完后齐读。

  四、分组讨论,品景中情

  让学生分成三组以讨论的形式合作探究,分别从秋色、秋声、秋味三个角度分析景物特点,体会作者感情。

1、看秋色

  提问:牵牛花换成“红朵”或“紫朵”行不?

  明确: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自然是冷清!

  再引王安石罢相后诗句“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由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联想到作者此时心境,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正象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这些色彩表明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

2、听秋声

  提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

  提问:写这么多声音,是不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呢?为什么?

  明确:作者是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

  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

  让我们集中听听作者笔下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的感受?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孤独、痛苦。

3、品秋味

  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当代诗人梁小斌在《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这样抒情:

  秋天象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河流两岸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我们来看看,《故都的秋》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说,在故都,秋天,可选取的景物非常多,火一样的香山红叶,秀丽的北海公园等,这些何尝不能映出“秋”的倩影,可是,作者很少提及,如金碧辉煌的故宫,雄伟的八达岭长城等更是只字不提,偏偏选取那些灰暗的景物,这是为什么?

  明确:这和作者经历有关。他喜欢这样的景物,因为与他心情相合。(补充作者及背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郁达夫也是如此,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心上之秋、家国之思、故都情结。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为人所不能言的妙昧,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一腔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他们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4、小结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也是美丽的,心情是悲凉的。

  五、分析语言,积累材料

1、齐读第一段,让学生抓出文眼,“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否把后两个“来得”去掉?

  明确:“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也许主张语言简洁的人会觉得“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更好,可是这样一来,排比的气势就没有了。

  (句式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何种句式,是用反问句,还是陈述句;是用常式句还是变式句;是用主动句还是被动句,都是有讲究的。在语感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句式的优劣,品味其中的奥妙。)

2、这样的强调句文中还有吗?

明确:“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

“……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这种句子不光强调了内容情感,还增强了音韵美。

3、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及段落背诵。

  (积累语言材料,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也是为现代心理学所充分肯定的一种语言学习方法。通过读书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不是静止的、孤立的,而是处于一种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不仅易于理解其含义,还可以熟悉其用法。学生读得多了,“不知不觉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叶圣陶语)学生读熟了课文,积累了词汇、句式,需要时就会脱口而出,落笔成文。)

  六、细节分析

课文的主体部分已经学习完了,希望大家对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手法有更深的理解。最后,由大家来问问题。

  预设问题1、作者既是描写故都之秋,为何还要写南国之秋?用三个字来概括南国之秋的特点?

  明确:全文既直接描写故都的秋景,又通过写南国之秋来间接写故都之秋。直接写从故都的秋景的声色着手,抓住特点,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悲凉”,间接写通过二者的对比,也反衬出故都秋景的特点。“慢”“润”“淡”。

  预设问题2、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到底是颂秋,还是悲秋?

明确:让学生各抒已见,言之有理则可。

  七 、深情结语

  《故都的秋》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清、静、悲凉”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的互答声中。作者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心中有秋,笔下才有秋。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是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八、联读悟写

  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选择恰当的意象角度在五幅图景后面再写一幅图景,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

  (语感培养应遵循正确的途径,具体而言就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其中,感受是前提,理解是基础,积累是关键,运用是目的。 让学生发挥想象,扩充内容,目的是让学生拓展思维,发展语感,达到运用的目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504c86227d3240c8447ef7c.html

《故都的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