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鉴赏

发布时间:2012-06-03 12:43: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梁祝鉴赏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

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间称为《梁祝》)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下面依结构欣赏作品

引子:

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

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

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

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人的一生所能经历的情感是有限的,而置身于音乐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丰富了许多许多,通过这首作品,也告诉我们人间最可贵的就是真情。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独特的艺术,独特的音乐。

当人们听到一首带有民族特征的歌曲或音乐作品时,立即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个民族的生动形象。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民族的音乐作品,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存在、形象、性格和尊严。

不能想象,有哪一个民族是没有自己民族特征音乐的国家。否则,那就不仅仅是民族的屈辱,在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简直是一个民族的倒下甚至是消失和灭亡。

今天,有谁能够在电台、电视台听见过阿丙瞎子留给人间的天籁之音经典二胡曲《江河水》以及刘天华的《光明行》?

这可曾经是国际音乐大师跪拜过的圣乐啊!

这还不说我不知道的无穷无尽的那些民族器乐大师的珍贵经典音乐作品。

难道这些属于中国乐圣独创的音乐瑰宝真的要石沉史海吗?!

罪孽啊!我们现代人的罪孽。

亿万人民怀着幸运、感激、自豪、幸福的心情,及乎每天沉迷在中央电视台开办的“京剧(包括其它剧种)频道”和“跟我学”栏目中。

京剧——这一险些消亡的中国国萃,被一些有识之士和尚在世的京剧大师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中央电视台的鼎力支持下,用肝胆、生命拼博、抢救的努力下,终于发扬广大,普及万众。

这一功德无量的惊世举措,不仅振奋了国人的精神,慰藉了梅兰芳等仙逝寰宇的艺术大师的在天之灵,令人未料的是:中国京剧竟然迷恋、征服了外国朋友。

这岂不是中华文明的神奇威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前车之飞,后车之跃。

如果中国民族音乐也摊上如此好运,我作为一名社会音乐人真想心中高呼一声:幸甚!

我这样设想:如果我们能够拿出大十倍于恶俗网络歌曲猖獗横行的力量,像宣传和推广京剧那样,去宣传和推广中国传统民族音乐,那末,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复兴,将不远在即。

历史经验告诉人们,好东西不反复宣传也不行。

《洪湖水浪打浪》是周总理生前最喜欢唱的民族歌曲之一。民族新歌剧《洪湖赤卫队》刚面世时,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大规模普及,只是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和坚决支持下,反复宣传和推广,才得以全社会的认定和青睐,以至于今天成为一部公认的、经久不衰的传统优秀民族音乐。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是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推动下,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进步发展,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他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他进一步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藉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在前,中央电视台创立的“戏剧频道”栏目(十一频道),以其鲜明的特色、独具风采的形式,为振兴京剧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亿万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这一创新型的举措,在我国复兴中华文化的历史业绩中,将记下浓重的一笔。

我相信,在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历史契机中,中央电视台以忠诚于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以特有的时代改革敏感性、以神圣的历史责任感、以令人钦佩的创新精神,再一次热情而勇敢地创立“中华民族音乐”频道(保留三频道,重点推介世界各国民族优秀音乐,“中”、“外”两个栏目互相配合、补充),做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挺立民族音乐之树,跻身世界音乐之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619c6c9a1c7aa00b52acb68.html

《梁祝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