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谭嗣同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发布时间:2020-05-25 19:37: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潼关》谭嗣同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得得的马蹄声。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

【作者】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朝末年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背景】

谭嗣同写这首诗时才十四岁,当时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的特有的壮阔风景所震撼,欣然下笔,遂有此诗。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舒服、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赏析】

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马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马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

二、赏析选择题:

1谭嗣同《潼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

B、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

C、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

D、全诗清新秀丽,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2谭嗣同《潼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

B、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给全诗增添了一种静态美。

C、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

D、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3下列对谭嗣同《潼关》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B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C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D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三、赏析简答题:

、第二句诗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请你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情?请结合谭嗣同的经历简要分析。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表现作者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等句子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二、赏析选择题:

1谭嗣同《潼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

B、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

C、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

D、全诗清新秀丽,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解析】 D全诗豪迈奔放

2谭嗣同《潼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

B、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给全诗增添了一种静态美

C、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

D、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解析】B 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

3下列对谭嗣同《潼关》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B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C第三句笔锋一转,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D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解析】D,是拟人的修辞。

三、赏析简答题:

、第二句诗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请你展开想象进行描写。

:诗人在潼关道上单骑孤行,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的秋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情?请结合谭嗣同的经历简要分析。

答:表现了诗人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4、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答: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诗。

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舒服、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636e53a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e.html

《《潼关》谭嗣同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