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20-06-24 09:02: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潍坊学院《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吴建坤

所在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学

10281250112

任课教师:赵爽

时间:2012年5月



一、社会实践选题与方案设计

1、选题: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2、选题目的与意义:目前在我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得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也极具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近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加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3、方案设计

第一、研究思路:作为一名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也面临着就业这一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热点问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二、 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第三、 时间安排:

5月22号,制作一份调查问卷向各个人群调查;

5月23号,去图书馆查看资料;

5月24号,向老师咨询相关问题;

5月25号,去一些工作单位做调查;

5月26号至今,做总结,写出实践报告。

第四、 参考文献:①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2004年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人择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二、社会实践报告内容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与“驱东避西”的就业取向,由此相互交织而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相关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不仅与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紧密联系,同时也取决于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市场

(1) 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2009届和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比2009届全国总体上升了3个百分点,高于金融危机前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约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

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很有可能是经济不断复苏和各方面都将是值得期待的一年。但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超过65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目前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计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就业结构短期不会有明显改变,这意味着找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

我国每年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2400万人。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初步估算我国至少有超过1000余万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态,我们国家的就业压力是很大的。

(2) 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与其说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众所周知,大学毕业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应该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一体化的发展,大学生受的教育大多是缺乏必要的能力训练,只灌输书本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教育,不能满足新经济要求和新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的需要。目前高等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技能方面严重不平衡,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所在。

21世纪初,随着高等学校相继开始大规模扩招,越来越多的高中学子获得了步入大学殿堂的机会,接受更加高等的教育。与此同时大学生也从原来的天之骄子一落千丈,变得越来越普通。随着改革的不断开,我国对大学生的就业也由原来的包分配转为自主择业。这就使得毕业大学生数量远远超了社会的需求数量,因而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过多的毕业生与不足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还在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数量虽然呈大规模增长趋势,但其素质却没有大的提高,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没有学到深入精通的知识,只是拿到一张文凭而已。这就导致了中国市场上对普通职业需求的饱和和对高、精、尖端职业的极度缺乏。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那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第一、 高校扩招,学生教育质量下降。

由于各高校招生数量增加,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更不上其规模的发展,很多高校出现办学条件不足,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硬件设施软件设施达不到标准,设备仪器、实习场地、宿舍、食堂等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没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程度就毕业,学的知识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第二、 大学生自甘堕落。

目前,中国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大学生不懂感恩、喜放纵、爱慕虚荣、没有上进心,不求进取荒废大学的美好时光,没有学到真正的本领,导致毕业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满足不了工作单位点的需要。

甚至出现了什么“女大学生就业遇门槛,婚介找出路,那感情换出路。”“两千多名大学生竞聘搓澡工职位”等荒诞的事件。实在是给我们大学生丢脸。

第三、硕士博士以及“海归”的冲击。

“留洋在外”的海归派确实是众企业看中的对象,好名声、好外语、好眼界、新思维、新观点、新角度或许是很多公司选择海归派的主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回到国内找工作就轻松多了。

第四、 拼社会就是“拼爹”。

当今社会,腐败问题极为严重,家庭社会关系越来越重要,大学毕业生近三层是靠父辈找关系找工作,所以“拼社会就是拼爹”是现在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常常抱怨的一句话。

第五、 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

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大多愿意集中到东南部发达地区、高新部门工作。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是大学毕业生所向往的地方。一线城市人才供过于求,二线三线城市无人问津。如果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有缓解的可能性。

第六、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第七、用人单位条件苛刻导致就业难

如今,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试问大学毕业生哪里来的工作经验?倘若每个用工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那么学生的工作经验该从何而来呢?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更出现了招保安要硕士生的笑话用工单位的这些条件,无疑对大学生就业造成的负面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第八、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导致就业

在我国,目前仍有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造成了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现象,导致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往往毕业前才进行,而且仅仅作为一种职业介绍,在某种程度上只不过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调查显示,非常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无疑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帮助

(4)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第一,大学生自我素质的提高

首先,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基层的就业观。要有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第二,高校的改革。

其一,改革高校课程设置,设置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开设实践课程,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第三,政府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给大学生的几点建议

1、要增强紧迫感、树立危机意识。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要消除等、靠等被动的思想,尽快提早准备、提早动手,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

3、对自己的情况要有准确定位,在机会面前要做出选择,不要错失良机,遇到挫折还要勇于应对和克服,要树立自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及社会共同努力。但是,归根结底,大学生自身才是主要原因。因此,我认为,我们当代大学生需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六)、小结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高校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引起了中央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由于加强了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毕业生的就业率有了明显提高,由2001年的70%增至2003年的83%。l2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努力改善培养质量,大力发展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加强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就一定能构建更加高效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市场完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使蕴藏在广大高校毕业生中的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642dde285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7e.html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