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谭盾《越人歌》看中国传统音乐在流行音乐中的美学思想融合

发布时间:2019-08-01 22:10: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谭盾《越人歌》看中国传统音乐在流行音乐中的美学思想融合
作者:郭世锦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6

         要:《越人歌》出自西汉刘向撰寫的《说苑》一书,作为楚国民间诗歌,是中国较早颂扬爱情的诗篇,楚辞源头之一,其历史地位不可小觑。自古对于这首作品的解读众说纷纭,但大都只停留在对于歌词的翻译理解上,直至电影《夜宴》采用此首民歌,著名作曲家谭盾为其配乐,此曲才真正作为一首声乐作品被人们熟知。通过谭盾创作的声乐曲《越人歌》,可从歌词文学和音乐美学两个角度研讨理解此歌的音乐艺术风格及所蕴含的人文思想精神。

        关键词:《越人歌》;中国传统音乐;艺术风格;电影音乐;人性

        作者简介:郭世锦(1994-),女,河南洛阳人,本科。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2

        一、《越人歌》原作文字解译

        《越人歌》出自《说苑·善说》篇,由西汉文学家刘向所著。据记载:春秋时期,楚王母弟鄂君子皙于河上游戏,敲钟打鼓作乐,气氛热闹至极。使船者是位越人,听乐声停罢,便手持双桨用越语唱了首歌。鄂君子皙因不懂越语,所以无法理解,便叫人译为楚语解释,这便有了《越人歌》之词[1]。作为一首声乐曲,歌词在作品中必然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字也是创作旋律的灵感来源,与音乐有着相辅相成的复杂关联。为了更好的分析谭盾《越人歌》的音乐创作,就绝对有必要对其文本做一番简略的考证分析。

        值得庆幸的是《越人歌》通过史料记载的方式得以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成为了中国最早的译诗,之后的楚辞创作广泛受其影响,可以说《越人歌》见证了古代楚越文化的交融,堪称其伟大结晶。

        《越人歌》单从歌名字面上并不难理解,就如上面故事中所叙述的那样,由越国摇船者所唱的歌。表达了越人遇见子皙,婉转的诉说着自己深沉诚挚的恋慕之情。但为何就是这样通俗易懂的歌名,历史上对其的争论却是众说纷纭,不曾停歇?其实这要从此首歌谣的歌词去理解。先秦楚地民歌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是独树一帜,作为早期楚歌代表作之一的《越人歌》更是完全承袭了这一点,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鲜明的楚地特色及当地民歌的自由精神。《善说》对于越人的描述除了榜枻以外,再无其他只言片语。但是后世却出现了《越人歌》乃是同性恋歌的说法,且流传甚广。不过出现这样的说法也是有理可据的:潘光旦先生认为前汉一代几乎各个皇帝都有一些同性恋的对象,又或至少有一些同性恋倾向的嫌疑。”[2]在当时存在这样的社会风俗,的确为《越人歌》乃同性恋歌这一说法创造了一定的可能性。此外,歌名为越人歌而非越女歌。这种模棱两可的记载更使越人的性别变得模糊。据史料记载,榜枻乃官职,意为船桨,引申为使船者,古代女子不能从官,若榜枻果然为官职,则必然为男子。[3]以上种种都为越人与子皙实为同性提供了颇具说服力的证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6541b0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c.html

《从谭盾《越人歌》看中国传统音乐在流行音乐中的美学思想融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