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苏轼

发布时间:2016-07-03 21:11: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走进苏轼

1.诗词歌赋的特点:

苏诗: 

苏轼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数量最多。他认为无事不可入诗,散文化、议论化是苏诗的特点,各种题材,他都能恰当地点染,融触处生春,无不如意且能将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毫无掩饰地表示出来。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在苏诗中,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是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这些诗往往能把寻常景物写得精警动人,极富情趣或理趣。如《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作,笔下描绘的湖光山色,风姿雨态及江南早春画面,无不曲尽其妙,具有悠然不尽的情致。而在《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中,苏诗用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写出深刻的道理。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更加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所蕴含的道理,即使到现在也很值得借鉴。

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和借用历史题材,揭露现实政治弊端,是苏轼诗歌的另一主要内容。苏轼是有志于经世济民的诗人。他出身寒素,入仕后累遭贬谪,接近下层民众,这为他写作此类诗提供了基础,像《吴中田妇叹》等诗篇都是此种精神的反映。而《荔枝叹》则又表现了诗人敢于抗争的精神。

苏文: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章自然也有可取之处。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艺术境界。

苏轼的散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有韩如潮水,柳如泉。欧如瀚,苏如海之喻,可见其散文的豪迈浩瀚。 “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是其散文的一大特点。他作文时多用空灵虚拟之笔,自由尽情挥洒,行文如行云流水,气势奔腾而壮阔雄奇;且句式多变,以散行单句为主,但又融合不少骈偶、排比成分,骈散结合,错落有致。同时他又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在描写难于言传的状态情绪和感受时,他常用的方法是将其具体化形象化,有时用各种事物比喻人,有时又用人比喻各种不同的事物。他不仅能用比喻生动准确地描写自然景物和各种具体事物的特征,还在议论中用比喻说明道理,议论横生而妙趣无穷。他的散文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苏轼写文章善于从虚处入手,采用诗家手法翻空出奇,或将无为有,或化有为无,讲究渲染气氛和营造意境,处处令人体会到一种真气内充的蓬勃诗意。
  苏轼的论说文包括奏议、进策、经解、杂说等,其中重要的是史论和政论。最有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教战守策》是论述居安思危、教民武备战之文,作者针对北宋苟安的现状,提出战守策略,非常切中时弊。
  苏轼的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山水游记和亭台楼堂记等。数量虽不多,却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碑传文代表作有《方山子传》、《书刘庭式事》。山水游记《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科学考察性质的文章。它以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组织成文,旨在说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杂文小品在苏轼散文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数量大,艺术成就也很高,它包括随笔、序跋、书信、杂著等,此类文章大都是随手拈来,信笔写成,展现作者的襟怀和个性,且极富神韵和情趣。如《日喻》等。
苏词: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词在题材内容、风格意境和语言音律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推广到词的领域,开创了词的创作的新阶段。
  苏轼对词的贡献,首先在于提高了对词的认识与评价。他打破诗词有别的人为界限,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作。
  在题材内容上,苏轼把词人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尊前引向了人间社会,以至赢得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价。苏词众多的题材中,以抒情词、咏物词和田园词的成就最高。
  就抒情词而言,除了传统的风月柔情之外,苏轼大胆开拓,把词体逐渐转化为文人言志抒情的工具。他用词表现自我,用词直接抒发自己的为政、爱国、怀古以至广泛的人伦之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写密州出猎的盛况,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其中又有一首词人四奶奶爱妻王弗的悼亡作。即十年里生死两茫茫……”,借用梦境抒胸臆诉悲苦,情真意挚,沉痛断肠。
  实施咏物词多达30余首,且艺术精湛,不但重形似描写,而且重神似描写,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寄托。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轼的田园词是对宋词题材的一个突破。他在徐州所做的组词《浣溪沙》五首,描写了农村风光、农民形象、劳动生活和乡风民俗,宛如一曲清新优美的田园牧歌。
  在词风上,苏轼可谓开创了豪放的意境。最具代表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挥洒如椽之笔,描画雄奇壮美的江山景色,又驱使无限时空,赞美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感情豪迈而又沉郁。
  苏轼还开创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旷达是苏轼为人的性格特征,旷达词在苏词中数量很多,所以旷达可以称为苏词的主要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通篇吟月,却处处有关人事。词人似与月对谈,探讨人生意义,最终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摆脱了人生苦恼,实现了旷达。此类词还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传统婉约词的创作,也多佳制。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等。
  在语言和音律上,苏轼也有创新。苏词的语言清新朴素、简洁畅达,不似柳词的俚俗,更没有花间词的脂粉气,而以清雄韶秀见长。在词调上,他引进不少慷慨豪放的曲调。如《沁园春》、《永遇乐》、《水调歌头》、《贺新郎》等。

2.人生经历:

10371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苏轼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在父亲苏洵的教导下,苏轼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为之后的文学成就打下深厚基础。

1056年(嘉祐元年),年仅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举办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由于这篇文章理论高远、层次清楚、文字老道,颇有大家风范,使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他只将这篇文章点了一个第二。之后苏轼又成功通过殿试,成为二十二岁的年轻进士。但此时他的母亲程夫人不幸去世,苏轼回乡服丧。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并在这里遇到对他影响很大的陈公弼。1064年,任职史馆。1665年,王弗(苏轼第一任妻子)去世。1966年,父亲苏洵去世,服丧。1068年,娶王闰之(苏轼第二任妻子)。

1069年(熙宁二年)返京,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1071 (神宗熙宁四年),下派到杭州做通判,做了2年零9个月。然后到密州任太守(1074),当时38岁。后来又转任徐州太守2年,湖州太守3个月。此时他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李定等人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把他的诗句扭曲,苏轼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之后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1086年(元祐元年)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三品),知礼部贡举。但是很快他发现自己所坚持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观点与他本人所处的政治立场、政治派别之间存在着矛盾,特别是与当时反对派的旧党人物的领袖司马光存在着矛盾,马光去世之后,苏轼跟旧党人物之间的这种矛盾不断加重,引发“洛蜀党争”。 之后他连上四道奏章,请求离朝外任。在1089宋哲宗元佑四年,朝廷终于批准苏轼任杭州太守。并在此时修建了苏堤。

1093年(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第二年6月,苏轼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1097年,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当时苏轼这样形容海南:“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但乐观的苏轼仍创造了自己的养生保健方法——“谪居三适:一是旦起理发,二是午窗坐睡三是夜卧濯足

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1101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8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公)。

苏轼的生命在历史长河中就像昙花一现,但是他为后世带来的思想的快乐,心灵的喜悦,确实有垂不朽的!

3.书画作品:

书法:

苏轼的书法在宋朝名声很旺,是“宋四家”之一,黄庭坚评价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他早年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黄庭坚曾在《山谷集》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又:东坡少时规摹徐会稽,笔圆而姿媚有余;中年喜临写颜尚书,真行造次为之,便欲穷本;晚乃喜学李北海,其豪劲多似之。

中国书法的构成有两大范畴,即形质与精神。苏东坡的创作主张还表现在重神轻形上,且有很浓烈的创新意识,而非一味的去仿古。他曾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他讲他的书法艺术创作过程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书初无意于佳乃佳。由此可看出,他对书法的“意”即精神的重视。

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这与他握笔的姿势也很有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

绘画:

苏轼善于画石头、枯木、和竹子。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蒂曾评价: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又评苏轼画的古木怪石: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宋代文学背景:

宋代文学作为由“雅”到“俗”的过渡期,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且宋代文学之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

宋代文学初期禀承了晚唐和五代十国风格,风格和语言追求轻靡,主题多以言情和写奢靡风格为主,随着部分诗人开始关注民生,而朝廷又偏重儒学,文学作家开始倡导“革弊复古”,并提出一些重道,致用,崇散,尊韩的观点,但不成气候,直到欧阳修发起第二次古文运动,平实的语言进行文学创作,才成为主流,也正是在这时,宋词才开始有了独立的风格,显现出与唐代诗歌和散文不同的风貌。苏轼的父亲苏洵一向坚持文章的淳朴风格,虽屡考不中,任力戒当时流行的华美靡丽之风,后来父子三人进京赶考时,主考的正是决心发动一项改革文风运动的欧阳修,“三苏”的出现正好为他的古文运动推波助澜。到了北宋后期,苏轼继承了欧阳修的古文革新运动,并且在诗歌的创作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在词上,打破了诗的界线,以诗为词,开辟了诗的境界,成为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为北宋文学的发展提供很大助力,可以说苏轼在北宋文学革新方面比欧阳修有更加全面深刻的作用。苏轼的“道”与儒家所谓的“道”不同,更多的偏重于生活体验。且其诗歌散文变化万千,手法独特,风格多样。苏轼的弟子中黄庭坚、秦观、张耒和晁补。苏门四学士亦对之后的文学影响很大,其中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开创着,最为突出。之后北宋文学虽有一定发展,但并未多大革新。直到南宋时,李清照、辛弃疾等才推动宋代文学进一步的发展。

总的来说,宋代文化影响与熏陶了苏轼,而苏轼也对宋代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带领北宋文学的高潮,其词体解放精神又直接为南宋辛派所继承,甚至可以说苏试在古代的整个文学史上都有很大影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1dd66d680203d8cf2f24db.html

《走进苏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