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生平及其作品醉翁亭记

发布时间:2013-01-20 16:55: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欧阳修生平及其作品《醉翁亭记》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吉安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困,由寡母抚育,23岁中进士,次年任西京留守推官。1036年范仲淹批评时改(政),被贬饶州。他为之辨护,被贬为夷陵县令。33岁召回京复任馆阁校勘。1043年参预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的改革活动,两年后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又转扬州、颍州、应天府。105447岁,诏回京与宋祁同修《新唐书》。50岁时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影响北宋文风的转变。53岁后先后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吏部、兵部尚书等职。对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有异议未执行。63岁改知蔡州(今汝南)。64岁时以太子少师辞职,居颍州。次年去世,葬河南新郑市欧阳寺村。

  欧阳公乃北宋文坛领袖,亦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继承韩愈古文运动精神,重道重实,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他一生写了500篇散文,各体兼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括有法;议论纡徐有致,又有内在逻辑力量,结构既曲折变化,又十分严密。《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论序》、《与高司谏书》、《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泷冈阡表》皆历代传诵之名篇。还开了笔记文体之先声,其文不拘一格,生动有趣。他的《秋声赋》变唐律体为散体,具有开拓意义。

  诗作逊于散文,有以文为诗之弊,但能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词作清新疏淡,恬静澄彻,写恋情,写相思,写人生感慨,情挚而富于情韵,有不少传世名篇。晚岁主持修撰《新唐书》250卷,又自著《新五代史》,总结五代历史经验,为后人引为鉴戒。

  欧阳公乃中国文学史中卓然大家,率一代文学之师,育一代文中豪杰,开一代崭新文风,后世历代承其余韵,实承前启后之人也。

其著述有《欧阳文忠公全集》、《欧阳文忠公集》等。

原文

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láng?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chú)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向的众多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而幽深秀美的地方,就是琅玡山。沿山路行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则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山转,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四角翘起,高踞于泉水之上,就是醉翁亭。建造亭子的人是谁?山里一个名叫智仙的和尚。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同宾客来到这里饮酒,喝很少的酒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山谷显得昏暗,或暗或明,变幻不一,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色。野花开放,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出来,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进山,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色都有所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玩。来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来酿酒,泉水香甜,酒香清洌;野味野菜,各种各样摆放在面前的是太守在宴请宾客。宴会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中了,下棋的人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站起来坐下去,大声喧哗的是这些宾客们在尽情地欢乐。那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人,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阳下山,人们的影子四处散开,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面。树林里枝叶茂密成荫,鸟雀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就开心了。然而鸟儿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一同游玩而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是把人们的快乐当作快乐。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用文字来记述这件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

词语解释:

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滁州在安徽省东部。环:环绕。

2.皆:全、都。

3.林:树林。

4.壑:山谷。尤:格外。

5.蔚然:茂盛的样子。

6.深秀:幽深秀丽。

7.山:名词作状语,沿山路。

8.行:走。

9.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10.回:回环,曲折环绕。

11.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2.临:靠近。

13.作:建造。

14.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15.谓:命名(太守自谓也。);为,是(太守谓谁?)。

16.辄:就。

17.号:取别号。

18.曰:称为。

19.意:情趣。

20.乎:相当于“于”,介词。

21.得:领会。

22.寓:寄托

23.若:像。

24.夫:那。

(若夫:文言文里承接上文而引出里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像那...”)

25.而:就,表顺承的连词。

26.林霏:树林里的雾气。霏:雾气。

27.开:散开。

28.云归:烟云聚拢。

29.岩穴:山谷。

30.暝:昏暗。

31.晦:阴暗。

32.朝:早晨。

33.暮:傍晚。

34.芳:香花。

35.发:盛开。

36.佳:美好的。

37.秀:草木茂盛(标准)

38.繁:浓郁的。

39.高:高爽。

40.穷:穷尽。.

41.负:背着。行:走路。

42.休:休息。

43.应:应答。

44.伛偻提携:伛偻:驼背,这里指代老年人。?提携:搀扶,带领,这里指代小孩子。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45.临:来到

46.渔:捕鱼,名词作动词。

47.酿泉:用酿泉,名词作状语。

48.为:制。

49.洌:清澈。

50.山肴:野味。

51.野蔌:野菜。蔌,蔬菜。

52.杂然:交错的样子。

53.前:在前面。

54.陈:摆开,摆放。

55.酣:尽兴地喝酒。

56.非丝非竹:不在于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

57.射: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即以箭投壶中,以能否投进决胜负,叫做投壶。也有可能是猜谜,古时亦叫射覆。

58.弈:下棋。

59.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60.觥:酒杯。

61.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62.苍颜:脸色苍老。

63.颓然:醉醺醺的样子,形容醉态,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

64.乎:相当于“于”。

65.从:跟随。

66.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67.翳:遮盖。

68.?鸣声上下:意思是到处是鸟叫声。

69.?上下:树的上部和下部。

70.乐其乐:第一个乐,以...为乐。第二个乐,感到快乐的事情。

71.醉:喝醉

72.乐:欢乐

73.?述:记述。

74.谓:为,是。

75.庐陵:庐陵郡,就是吉州。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76.诸:那些。

77.望:远望。

78.故:所以。

79.在乎:在于。

80.归:聚拢。

81.去:离开去.

82.而(云归而岩穴暝):便

83.已而(已而夕阳在山):不久

一词多义

乐:①不知太守之乐其乐:(第一个乐)以……为乐:(第二个乐)乐趣

②山水之乐:乐趣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

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云归而岩穴暝:?聚拢?

谓:①太守自谓也:命名

②太守谓谁?:是

也:①环滁皆山也:表陈述?

②山之僧智仙也:表肯定

③在乎山水之间也:语气助词,无实义

 秀:①蔚然而深秀者:秀丽

②佳木秀而繁阴:繁荣滋长

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高居,坐落在高处

②临溪而渔:来到

而:①而年又最高:表并列,并且

②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然后

③朝而往:表修饰,不译

④溪深而鱼肥:表递进,而且

⑤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然而

赏析:

1.全文围绕一个“乐”字,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心情。

2.全文第一段由滁州写到琅琊山,再写琅琊山的泉,最后写到了泉边的醉翁亭。由远及近,层层递进。描写形象,富有动感。并解释了“醉翁”的由来,为下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做铺垫。

3.第二段写了山间景色朝暮的变化,四季景色的变化,作者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安静,和平。?

4.第三段突出了一个“乐”字,渲染出一幅恬静的画面——滁人游山之乐于太守宴游之乐。

5.第四段,曲终人散,宴后也有乐。体现了作者与自然界,与人之间的和谐,含蓄地点明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词类活用

1)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3)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杂然而前陈者(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5)翼然临于泉上。(翼:名词作形容词,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活用作动词,称呼)

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

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颓废的样子

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香花

今义:芳香

中心思想:全文以“乐”字为线索,层层深入,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乐民所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

各段段意:第一段:交代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及得名的缘由

第二段:早晚的景象变化和四季的不同景色

第三段:滁人的游山之乐和太守的宴游之乐

第四段:作者日暮醉归,在议论中含蓄点明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文章成语

【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峰回路转】?亦作「山回路转」。①谓山势曲折,道路随之迂回。②今常以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后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风霜高洁】?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指天气高爽霜色洁白,秋高气爽。

【水落石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本谓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后用以比喻事物真相完全显露。

【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往来不绝】:来来往往而不停绝,络绎不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3ddb0c90c69ec3d5bb758c.html

《欧阳修生平及其作品醉翁亭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