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26 11:27: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夫放赘 2年1月号下旬刊 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诗经・蒹葭》的四种英译文 李巧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河南洛阳471003) 要: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诗经・蒹葭》 白处”进行具体化,对诗的意义作出了不同的阐释,因而 的四种对英译文,解释译者做出翻译的原因。不同的译者 产生了不同的译文 由于自身期待视野的不同以及出于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 2.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 的考虑.必然对原诗中的“未定点”、“空白”作出不同的阐 “期待视野”是姚斯接受美学理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 释,产生多种译文。本文认为不应该按照“信”或者“忠实” 概念,然而姚斯并未在其著作中给“期待视野”一个明晰 的标准来评价译文的优劣.应该着重探讨译者的翻译过 的定义。后来研究接受美学的学者根据姚斯的论述.给这 程;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应该鼓励多种译文的产生,不 个术语赋予不同的意义.Rober C.Holub认为“期待视野” 断丰富原诗的意义。 指的是“一个超主体系统或期待结构,‘一个所指系统’或 关键词:接受美学《诗经・蒹葭》四种英译文 个假设的个人可能赋予任一本文的思维定向”(1987: 341),周宁和金元浦认为“期待视野”指的是“阅读一部作 1.引言 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者先在结 接受美学(eceptonaesthetcs),又称接受理论,于20 构”(1987:6)。笔者根据姚斯著作中提及的有关“期待视 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于德国,后来发展为一个重 野”的描述,认为“期待视野”可作两种理解。狭义上而言. 要的文艺流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汉斯・ 指的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标准或者诗学传统,由 罗伯特・姚斯(Hans Roben Jaus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 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主题、形式、叙事角度等组成。这 (Wolang ser)。接受美学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重 是接受者在以往的阅读体验中所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 建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姚斯认为,“文学史的更新,要求建 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广义上而言,它指的是接受者的 立一种接受和影响的美学”(姚斯,1987:26),文学史不应 生活经验、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思想、道德、行为规 该局限于研究作家生平及作品.而应该考虑读者对作品 范等,这是由其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决定的。它决定了读 的接受、理解及阐释。传统的翻译研究或者是以作家为中 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以及他阅读的重 心,或者是以文本为中心,而接受美学强调意义来源于读 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 者和文本的相互作用.翻译研究应该重视译者这个特殊 姚斯更多地借鉴了阐释学的理论.接受美学的另一 的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接受 领军人物伊瑟尔则更多地受到了茵格尔顿的现象学美学 美学的视角来分析《诗经・蒹葭》的四种英译本,以探讨译 的影响,伊瑟尔提出的“空白”这个概念就来自于茵格尔 者的翻译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译者所发挥的主体性。不 顿提出的“未定点”(places ofindeterminacy).他认为“空 同的译者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对诗中的“未定点”、“空 白来源于文本的未定性”(译自Iser,1978:182)。首先来探 语。这类成语有46条,占总数的11.64%。如: 趣盎然,意义内容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感染 ①“鹬蚌何须争不已,沧桑曾阅几多年。”(《岭南杂事 力,使竹枝词呈现出独特的文学风貌。另外,成语的活用 诗钞》) 也显示出作者对成语掌握的熟练程度.因此.作者运用成 ②‘莫怨陈平真盗嫂,兄能圆镜愿同偿。”(《闽南竹枝词》) 语,不只是死板地将成语嵌入诗歌中.而是将成语根据表 ⑧“不敢吞声还饮泪,女儿临去重徘徊。”(《岭南杂事 达需要活用处理后入诗中,是把成语当作一种工具来抒 诗钞》) 发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以上例①是成语“鹬蚌相争”的插入和节缩的混合, 例②是成语“破镜重圆”的移位和节缩的混合,例③是成 注释: 语“吞声饮泣”的插入和替换的混合。 ①本文竹枝词均选取自丘良任等编.中华竹枝词全 三、结语 编[Z]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汉语成语具有丰富的意义内容和相对稳定的结构 形式,适当运用成语能达到言简意赅的表达效果.增强 参考文献: 语用的表现力,表现出作者丰富强烈的情感。从语用的 [1]倪宝元,姚鹏慈.成语九章[M]杭州:浙江教育出 角度来说,汉语成语的活用更能加强成语的固定性,因为 版社.1990. 活用后的“结构”语义指向还是需要通过原始成语来唤 2]史式.汉语成语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起,因此,成语活用对成语原有的意义内容和结构特征 1979. 并没有影响。 [3]向光忠.成语概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成语灵活多变的运用方式使华南竹枝词显得更加意 1982. 21 
■匪  理雅各(JamesLegge)的译文,既提到了芦苇的颜色, 又提到了芦苇的形态,颜色是墨绿色(darkandgreen),形 讨一下茵格尔顿提出的“未定点”,“未定点”指的是“文本 中所描述的对象没有具体确定的部分或者方面”(译自 Ingarden.1973:50)。这种未定性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 作者是不可能穷尽对人或者事件的方方面面的描述的。 态是高大浓密(thick and al1).极言其茂盛状.他所描述的 季节,从芦苇的色泽——绿色来看,当属春季。 庞德(Pound)的译文,用“dark”一词,可能是墨绿色 的芦苇密密匝匝连成一片,使人觉得色调很暗.虽然只用 “未尽之言”总是存在的。伊瑟尔受此启发,进一步发展了 “未定点”.提出了“空白”,他认为,“空白”指的是“文本整 体系统中的一个空缺”。空白“打破了文本的可联系性”, 造成文本中内在联系的中断(译自Iser,1978:182—183)。 “未定点”针对的是文学文本局部具体某个点的理解.而 “空白”针对的是文本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个色泽词,确也表述了芦苇丛密集的形态,用词精练。 而后面用“chi”来修饰芦苇,季节转入秋季,芦苇在瑟瑟 秋风中带来阵阵寒气,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从春季转入秋 季。庞德的翻译与他自己的期待视野有关,庞德是意象派 这些“未定点”、“空白”是刺激读者发挥自己想象力 的催化剂.也是读者参与文本意义构造的开始。读者要想 理解文本的意义。就必然要填补这些“未定点”、“空白”, 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翻译也带有鲜明的意象派的风格。 意象派要求诗歌必须凝缩、精练,呈现的意象准确鲜明, 用词简洁明了 庞德仅仅用“dark”一词,简练地表达了芦 苇的茂盛和色泽。 许渊冲的译文则有别于传统的解释,他只是描绘了 芦苇颜色的变化.从春季的绿色(growgreen),到秋季的 也就是读者的“具体化”过程。“未定点”必然伴随着未定 性,而“未定性则指语言、结构、意象和主题等方面的不确 定性和模糊性”(胡开宝、胡世容,2006:l1),读者在阅读 的过程中,必然对于文中的模糊歧义处具体化,消除歧 义,变未定性为确定性。“空白”意味着联系的中断,文本 的连贯性也遭到了破坏,同时也提供了多种联系的可能 白色(turnwhie)。“蒹葭苍苍”和“蒹葭萋萋”之间的联系 中断了,构成了“空白”.许渊冲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重建它 们之间的联系,认为联系在于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体现了 寻觅“伊人”时间之漫长、寻求之艰辛。 汪榕培的译文中,芦苇的颜色始终都是“绿色”,形态 是“茂密高大”(thick,dense,al),似乎描绘的是春季的芦 性,不同的解读方式,读者依据自己的美学体验、生活经 历、思维方式、观察习惯等来重新连接这些中断的联系, 来获得文本的意义。 3.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诗经・蒹葭》的四种英译本 蒹葭 蒹葭苍苍,自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苇,“蒹葭苍苍”、“蒹葭萋萋”和“蒹葭采采”之间是并列的 关系,没有时间的变化。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千古传颂的佳句,自古以 来存在多种解释。主要是“伊人”对于读者理解来说,是一 个“未定点”,“伊人”究竟是男是女?“伊人”相貌如何?“伊 人”与诗人的关系如何? 从四位译者的译文来看,理雅各和庞德把“伊人”的 性别理解为“男”。而许渊冲和汪榕培则理解为“女”,叙述 者的性别是“男”。 理雅各的译文:“Him,he man  have n mind,By hi water I should nd.”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金启华,1984:274—275) 《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意境优美,意蕴深厚。但 也是颇有争议的诗篇之一,因其含糊歧义,意象模糊,其 中一些“未定点”、“空白”也刺激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他 们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来填补这些“未定点”、“空白”, 理雅各曾在译这首诗时说过,“这首诗读起来很像谜 语”.“有人告诉他,如何去找那个人,看起来容易找,就是 给予这首诗不同的阐释。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四位译者是 如何阐释,翻译这首诗歌的。 这首诗歌分三小节,每个诗节的第一行分别是“蒹葭 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蒹葭指的是芦苇,这一 找不到”(许渊冲。1992:58)。理雅各把“伊人”的性别理解 为“男”(him,heman),叙述者的性别是“男”。如何理解这 两个人的关系呢?如果这首诗是谜语的话,那么理雅各的 谜底,从他的翻译来看,这个“伊人”应该是圣贤之人。之 点四位译者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关键是其后的“苍 苍”、“萋萋”、“采采”,古书上的解释大多是说形容芦苇茂 盛,陈奂:“《广雅》:‘苍苍,茂也。”’(金启华,1984:275), 而其后的“萋萋”、“采采”的意思同“苍苍”.都是用来形容 芦苇的茂盛。但是后来有的学者认为这三个叠词是对芦 苇色泽的形容,因此,这三个叠词是“未定点”,既可指芦 所以作出这样的理解,与他的期待视野有关。他来中国传 教时.发现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基督教很难渗入 他们的思想,他决定先了解儒教的经典著作《诗经》,“只有 彻底地掌握了中国人的经书,亲自考察中国圣贤所建立的 道德、社会和政治生活基础的整个思想领域,才可以说是 与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担任的职责相称”(Legge,《中国经 典.前言》,转引自顾长声,1981:189),因此“理雅各所看重 苇的形态,也可指芦苇的色彩。若指形态,具体指的是芦 苇的高大.还是指芦苇长的密集?指色泽.具体指的是哪 的是诗经的文化价值,即《诗经》中所蕴涵的伦理道德价值 体系和政教功能”(李玉良,2005:63)。倘若翻译为爱情诗, 那这首诗歌的政教意义何在?理雅各的理解,贤良之才难 种颜色,绿色、黄色、白色,还是其他颜色?译者在翻译 时,不得不对这些“未定点”进行具体化。 蒹葭苍苍  James Legge zra Pound 蒹葭萋萋 ant rse 蒹葭采采 hick and tall 觅.上下求索而不得,暗喻统治者应重视人才。 庞德的译文:“What manner ofman  his?Lost?” 庞德的译文把“伊人”的性别理解为“男”,好像是在 寻找一位迷路的人,叙述者和“伊人”的关系不明。 Reed and九】h are da andgeen Reed and n】sb】uxuri Reed and rh grow Dm.dark be reed and Chil1.chill be the Ever falls dew on sh reeds brght reeds 许渊冲 The eds grw gren e eedstmwhi The reds s ther 汪榕培,任 Green reeds ae thick and Green reds m thik Gren reeds grw 秀桦 dens and hi hick over hee 许渊冲的译文把“伊人”的性别理解为“女”,叙述者 和“伊人”的关系是恋人关系。这体现了译者自己的审美 
 果 以《红楼梦》诗歌翻译为例 敏 221008)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江苏徐州要: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语用学和翻译学 受者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即共知信息,信息发出者 不需要对隐含信息进行明示,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 信息接受者和译文信息接受者具有不同的语言文化背 景.原文中许多不需明示的隐含信息此时需要明示,以避 免译文读者的阅读障碍,更好地传递原文的信息,达到文 化交流的目的。 的密切关系引发了空前的跨语用学和翻译学研究热情。 本文通过《红楼梦》诗歌译例的分析,旨在发现翻译过程 中语用预设对等效翻译的影响,以期拓展跨语用学和翻 译学的研究视角,为翻译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等效翻译语用预设诗歌翻译《红楼梦》 二、等效翻译与语用预设 引言 1.等效翻译的基本概念 预设(presupposon),又叫“前提,先设”,它的研究 起源于哲学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起语言学家们的 十八世纪末.英国文艺理论家泰特勒(Alexander Tyter)明确提出了两种接受者的感受应该相等,他提出: “好的翻译应该是:原作的长处完全移注在另一种语文 里.使得译文文字所属的国家的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 兴趣,开始从语义角度研究预设,但是预设与语境有着千 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可取消性和语境依赖性。越来越多的 语言学家认识到预设是一种语用现象而非语义现象。语 用预设这一概念是由Stalnaker(1970)Ⅲ最早提出来,并且 感受,正像用原作的语文的人们所领悟的、所感受的一 样。” 其后.我国学者瞿秋白、茅盾明确提出等效问题, 茅盾认为“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得到了大发展。之后语言学家们对 预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引入翻译领域。我们知道翻 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翻译过程涉及作者、译者、读者 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 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而瞿秋白的等效概念则 更为全面:“翻译应该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 Aeshetc Response[M]Bal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原文的信息发出者与原文信息接 体验,他说:“大多数中国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 至于描写的那位恋人是男是女,意见不统一。杨译本用 他’.而我的译本用‘她’,大多数中国评论家和我的观点是 [2]Ingarden,Roman.The Cognion ofthe Lierar Work 样的。”(许渊冲,1992:58)许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自己 ofArt[M].Evanston:Norhwestern Universiy Press,1973. [3]Legge,James.The Book of Poety—Chinese Text wih 的理解,对“伊人”的外貌也给予了补充,他认为,“寻觅之途 愈加艰辛和遥远,他的寻觅就越显得无望,佳人愈不可接 近.她显得越美丽”,据此理解,许用“brght”、“fai”来形容 Englsh Translaton[M Shanghai:he Commercial Press, 1931. 佳人的美丽。对伊人外貌长相的填充亦在情理之中。 汪榕培的译文把“伊人”译为“mylove”、“she”,可见 “伊人”的性别是女,她与叙述者的关系是情人关系。这与 [4]Pound,Ezra.The Classic Anthology Defned by Con— ucius[M].Cambridge,Massachusets:Harvard Universy Press.1954. 译者对这首诗的期待视野有关,汪认为“这是一首怀念情 人的恋歌。诗人向往意中人,但可望而不可即”(汪榕培、 任秀桦.1995:518)。 4.结论 [5]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无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 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许渊冲译.诗经(中英文版)[Z].长沙:湖南出版 社.1993.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比较了《诗经・蒹葭》的四种 英译.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的译者由于自身期待视野的不 同,对原诗中的“未定点”、“空白”了作出不同的解释.在 翻译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性,丰富了原诗的意义。 7]许渊冲.中诗音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2. 8]汪榕培,任秀桦译.诗经(中英文版)[z].沈阳:辽 宁教育出版社,1995. 9]金启华.诗经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因此,翻译研究不能按照传统的“信”或者“忠实”的标准 来评判译文的质量,应该鼓励多样化的译本.把重点放在 追寻译者的翻译过程上,而不是孤立、静态地比较译者的 原文是否忠实地再现了原文、再现了作者的意图。 参考文献: 『lOJ胡开宝,胡世容.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 释力[J].中国翻译,2006,(3):1o_14. [1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1981:l89. [12]李玉良.理雅各《诗经》翻译的经学特征[J].外语 教学,2005,(5):63—66. 23 [1]Iser,Wolgang.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6726b3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2.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