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热恋的故乡

发布时间:2020-04-28 11:25: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热恋的故乡

——《故乡》上课手记

枞阳县后方初级中学 章中平 联系电话:0556-*******

一、课型选择

我把它定为文学欣赏课。其理由有:首先,《故乡》是鲁迅生一篇经典短篇小说,它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表现手法及主题的深刻等都是值得学习、借鉴的。其次,教材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就是探讨小说主旨,领悟课文思想内容及艺术形式。基于上述两点,选择两课时的文学欣赏课,让学生以讨论探究的方式,赏析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而探讨作品的主旨。

二、问题设计

设计思路:用一个“主问题”和几个“分问题”,把课堂变成一个个“读书——发现——思考——表述”的活动板块。

1、主问题设计

细读作品中的描写和叙述,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观察与着笔角度均很独特巧妙。课堂上,我把同学们分成四—五个小组,自由讨论和积极探究。

[合作方案:从侧面进入课文,间接到达主题的主问题,不是以问句的形式呈现的。教师只作伙伴式的谈话,微笑地期待学生畅谈自己的意见,特别是那些具有探究精神的见解。]

2、分问题点拨。

(1)景情不同,情景交融

作者善于运用不同色彩的语言描绘环境,烘托气氛。写今日之故乡,语言低沉、冷峻,勾勒了一幅荒凉衰败的农村图,令人厌恶。写昔日之故乡,语言明朗、热烈,勾勒了一幅神奇的月下瓜地图,令人神往。而所有这些描写,又无不和人物的心情交相辉映:冷峻的环境衬托出人物心情的悲凉;明朗的环境恰是少年闰土和迅哥纯洁友谊的绝好背景,真正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境界。

(2)对比的着笔点:先看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的表情对比,一个是“浑身瑟索着”,“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一个是“突然大叫起来”,“显得鄙夷的神色”。再看这两个人物的前后变化,除了描写他们的面和手之外,还特别浓墨重彩地将少年闰土的敏捷、活泼与中年闰土的迟钝、麻木相比;将青年杨二嫂的“坐”与老年杨二嫂的圆规式的“站”,甚至飞也似的“跑”相比,角度极巧,对比的效果极强烈。可让我们看到人性的扭曲以及扭曲的社会根源。

(3)虚实的着笔:写故乡的过去、现在、未来,作者只实写了现在。对故乡的过去“我要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只是在回忆闰土时,虚拟了“沙滩”“圆月”,最后写故乡的未来,更是一幅虚幻的月夜图“朦胧地展开”。作者用实写展示给读者的只是苦难的现实,而过去和未来究竟如何,是作者难以说出又正在寻求的东西,只能以艺术化的虚笔处理。

[合作方案:以上三个问题,并没有按顺序在课堂上出现,而是视学生讨论的进程与走向适时地穿插,在学生主动阅读的基础上点拨。尽量避免了散问、碎问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用涩问、浅问影响学生的讨论热情。]

三、课堂练习

拟题要旨:第1题让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夯实双基,学习语言;第2题旨在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第3题积累语句,并由课内向社会延伸。(运用多媒体展示)

1、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渐近故乡时,天气又了。

②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着。

③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而生活。

2、联系课堂讨论的内容细读文章和首尾部分,在横线上填写。

(横线上的答案是供学生参考或选择的)

文章开用了一组冷色词,它们是阴晦、呜呜、苍黄、萧索、荒、悲凉,其中悲凉一词为全篇的写人叙事定下了感情基调;文章结尾有一个词使“我”的心情有了亮色这个词是希望

3、一分钟背诵“希望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两句,并结合具体事例谈谈对这段哲理话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7aca820a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3.html

《我热恋的故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