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历史

发布时间:2023-05-21 22:37: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宜昌还以三国故地而著称,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三十六个故事发生在这里。夷陵之火烧连营七百里,赵子龙大战长坂坡张飞横予当阳桥关公败走麦城被擒回马坡等等故事和遗迹俯拾皆是。这里还是埋葬关公正身的五阳之地,建有气势恢弘的关帝陵。同时也是关公文化的考察研究之地。夷陵是巴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古属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代是楚国的西塞重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册。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郡县天下,改夷陵置巫县。西汉复置夷陵县。三国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八月,东吴在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史称夷陵之战。三国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改西陵为夷陵县,属宜都郡,郡治夷陵。南北朝时代,宋、齐皆为夷陵县,梁称宜州,西魏改拓州,北周改硖州。隋改硖州为夷陵郡,领夷陵县。唐武德四年平萧铣后置硖州,领夷陵,夷道,远安三县,唐天宝元年改为夷陵郡,唐乾元元年复为硖州。宋、元代为夷陵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为夷陵州。清顺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置东湖县为附郭首邑。民国元年(1912年)废宜昌府,改东湖县为宜昌县,先后隶属于荆宜道、湖北省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716日,宜昌解放,县城及城郊划出设宜昌市。宜昌县隶属湖北省宜昌专区,县直机关仍设宜昌市内。19707月,因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县城迁至小溪塔。2001728日,撤县建区,称宜昌市夷陵区。宜昌古名夷陵。《史记·楚世家》载:(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夷陵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夷陵的命名当与其山川地理形势有关。应劭在《前汉书·地理志注》中记载:夷陵在西北,以为因夷山故名夷陵。夷山即今西陵山。又据清《东湖县志》载:长江自奉节下,两岸层峦叠嶂,江中水高浪急,一出南津关,险势顿减,水至此而夷(平缓),山至此而陵(低矮),故名其地为夷陵。此说起于何代,出自何人,无可考。清顺治五年(1648)改夷陵彝陵宜昌之名始见于晋。晋永宁元年(301年),分夷道(今枝城市)、恨山(今长阳县)之地设宜昌县,与夷陵、夷道、恨山同属宜都郡。隋废宜昌县。郦道元《水经注》上说(宜昌)治江之南岸,北枕大江,与夷陵对界。清雍正十三年(1735,置宜昌府名。其寓意大约宜于昌盛夷陵区(原宜昌县)古属荆州。据《通典》载,周代为楚国及夔国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郡县天下,改夷陵置巫县,西汉置夷陵县,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魏分南郡枝江以西立临江郡;建安十五年,蜀改宜都郡;郡治均在夷陵。三国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晋太康元年(280年),改西陵为夷陵县,属宜都郡,郡治夷陵。南北朝时,梁改宜州,西魏改拓州,后周(指南北朝北周)改硖州。隋大业三年(607年)复夷陵县,并改硖州为夷陵郡,郡治夷陵。唐武德二年(619年)改夷陵郡为硖州;天宝初,复改硖州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再改夷陵郡为硖州,领夷陵等县。州、郡治均在夷陵。五代,硖州与荆、归二州同为南平国。北宋,硖州属荆湖北路,领夷陵等县。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州为峡州。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夷陵
等县,路治夷陵。至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攻取峡州路,改峡州路为峡州府,省夷陵县。旋降峡州府为峡州,直隶湖广行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升彝陵州为宜昌府,并立东湖县为附郭首邑。明代,全县改编为9里,亦称9乡,即:宣化、境上、新兴、新安、安福、仙受、东上、东西、西下。清初,按完粮簿将全县改编为538铺,后增为48铺,即:广仁乡,辖社林、深溪、大峰、小峰、三隅、楞演、樟村、高升8铺;乐义乡,辖东关、峰溪前、峰溪后、龙泉、双泉、大泉、天峰、北关、果园、袁家、雾渡11铺;崇礼乡,辖河西、桃茶、望州、石牌、三斗、。黄牛、三溪、乌石、五陇、磐石、龙门、纸坊前、纸坊后13铺;德智乡,辖南关、青草、蹇家、九溪、界岭前、界岭后、临江、西坝8铺;善信乡,辖周全、新兴、下坪、大溪、咸池、普溪、大旺(亦名大王)、院庄8铺。同治三年(1864,划城区为12段:子字段,括县府路、星街、墨池巷;丑字段,括东岳庙街、南正街、艾家巷,寅字段,括大东门外正街、得胜街、萧家巷及周全铺;卯字段,括鼓楼街、中营街、东门正街及双堰塘附近一带;辰字段,括白衣庵街、所堂街及小北门顺城街、天后宫巷;巳字段,括学院街旧文庙坝、中书街附近一带;午字段,括大南门外正街、后街、正街至天官桥、滨南湖四周;未字段,括大北门内正街、二架牌坊及太平街附近一带;申字段,括天官牌坊、璞宝街及杨树松巷一带;酉字段,括镇川门、中水门外旧上下河街;戍字段,括西坝;亥字段,括大北门外正街、尚书巷、旧教军场附近各里巷。附郭北关、东关、南关、西坝、周全等铺裁并于城区。光绪末年,全县改设为龙泉、青草、高升、云池、河西、望州、社林、新兴、黄牛、普溪、雾渡、黄柏、城区共13乡。民国元年(1912年),废宜昌府,改东湖县为宜昌县,先后隶属于荆宜道,湖北省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五年(1916)设团防,清代乡铺制改全县为13区团。民国十七年改为18区团,团下设保、甲、牌:10户为1牌,10牌为1甲,10甲为1保。民国十九年并全县为5区团,14乡、25镇,139个联保,844保、8394甲。民国二十四年4月,全县设4区、6镇、27乡,即:第一区,辖中南镇、南大镇、北东镇、古城镇、姜孝乡、烟收乡、广化乡、土城乡、西峡乡、黄牛乡;第二区,辖盘青乡、峰溪乡、龙泉乡、高升前乡、高升后乡;第三区,辖新溪镇、普咸镇、社林乡、登云乡、新柏乡、罗泗乡、南院乡、果园乡、三溪乡、纸坊前乡、纸坊后乡、纸坊中乡;第四区,辖雾渡乡、秀水乡、河峰乡、大峰乡、楞演乡、黄柏乡。四区总辖794保、8243甲。民国二十九年(1940,全县设4区,4镇、31乡、20联保。民国三十年,非沦陷区缩编3区、27乡镇、454保、6806甲。民国三十六年,县辖28个乡(镇)353保、478甲。19493月,宜昌县政府成立,设雾渡河、邓村坪(驻地太平溪)、莲沱溪、分乡场、晓曦塔、龙泉铺场、鸦鹊岭场、土门垭场、巴芒店、三斗坪10区,依次以110区数字称呼,区下设行政村和自然村。716日县城解放,全县设行政村258个。19497月,以宜昌县城及近郊葛洲坝、黄草坝、西坝共43平方千米设宜昌市,县区地域范围多次变动。19513月,划第九区安安村、五龙村和第八区杨岔路入宜昌市。195111月,增设土城寺、南边、蛟龙寺为第十一、十二、十三区。1952年,划汉宜、东山两村和东山园林场入宜昌市。19529月,增设樟村坪为第十四区,同时将行政村改为260个乡。1953年,秭归双红乡部分地方约133公顷划归宜昌县。19533月,根据湖北省政府民字第568号通知区不作一级政权,一律称区公所1954年,划土门区鸡子山乡给宜都县。19552月,撤销龙泉、南边两区。19565月,全县并为7区,辖81乡、64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8607a9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2.html

《宜昌历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