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画赏析:《洛神赋图》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洛神赋图》赏析

《洛神赋图》,绢本,设色,纵27.1米,572.8厘米,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宋代摹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
《洛神赋图》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绘制,为顾恺之传世精品。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
1/4


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此《洛神赋图》保留着魏晋六朝的画风,最接近原作。《洛神赋》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爱情故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力,富有诗意地表达了原作的意境。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原赋中对洛神的描写,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皎若太阳升朝霞”等,以及对人物关系的描写,在画中都有生动入神的体现。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作为衬托的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
展开画卷,只见站在岸边的曹植表情凝滞,双目望着远方水波上的洛神,痴情向往。梳着高高的云髻,因风而起的衣带,给了水波上的洛神一股飘飘欲仙的来自天界之感。她欲去还留,顾盼之间,流露出倾慕之情。
2/4


初见之后,画家安排洛神一再与曹植碰面,日久情深,最终,神情缠绵悱恻的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中渐去,留下此情难尽的曹植在岸边,终日思之,最后依依难舍地离去。这其中泣笑不能,欲前还止的深情,最是动人。
顾恺之(约344年—405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江苏无锡人,364年在南京为石棺寺画维摩诘像,引起轰动。366年当上大司马参军,392为殷仲堪参军,405年升为散骑常侍。顾恺之多才,工诗赋,善书法,被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画风格独特,被称为“顾家样”,人物清瘦俊秀,所谓“秀骨清像”,线条流畅,谓之“春蚕吐丝”。东晋的大名士谢安认为顾恺之的人物画是前无古人的。后人评论其画: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遒劲爽利,称为“铁线描”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运思精微,神妙莫测。与师承他的南朝宋陆探微、梁张僧繇,并称“六朝三杰”。而“像人之美,张得其肉,
3/4


陆得其骨,顾得其神,神妙无方,以顾为最”画迹有《秋江晴嶂图》《庐山图》《雪霁望五老峰图》等,其中《雪霁望五老峰图》被推崇为山水画开创之作。现存《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均为唐宋人摹本。

4/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8a09b1c44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8.html

《中国名画赏析:《洛神赋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