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神州智达高三第三次诊断性大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发布时间:2019-05-31 08:07: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届神州智达高三第三次诊断性大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 孟子指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韩非子提出“夫拼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可见二者

A.提倡“以民为本”___________ B.以人性为出发点探讨问题

C.主张儒法家思想合流________ D.探讨的根本问题是一致的

2. 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十一月,真宗诏论监司失察罪时说:“分天下为郡县,总郡县为一道,而又总诸道于朝廷.委郡县于守令,总守令于监司,而又察监司于近臣,此我朝内外之纪纲也。”材料侧而反映了宋代

A.监察制度的弊端 B.分权制衡的体制

C.君主专制的加强________ D.大一统局面形成

3. 明清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了新的发展,下列能体现其新发展的是

A . 会子则公私买卖支给,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尅日可到

B.夜市暄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

C.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D.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4. 《每周评论》刊载:“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宣言。下列图片与该言论直接相关的是





5.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之际.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国签字于共同宣言,罗斯福特别对子文表示:欢迎中国列为四强之一。此言闻之.但有惭惶而已。”蒋介石惭惶的原因是

A.中国未能起到遏制日本南下的作用

B.中国综合实力与世界强国相差甚远

C . 美国、英国拉拢中国遏制苏联

D . 蒋介石预见到战后两极格局制约中国发展

6. 邓小平讲到:“我国有这么多省、市、自治区,一个中等的省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大国,有必要在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之下,在经济计划和财政、外贸等方面给予更多的自主权”。由此我国

A.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B.进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开展了农村和城市经营改革

D.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7. 1935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一批简体字表》 ,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 ,但未能推行;1956年1月,新中国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前者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 后者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立

C.二者都是为了扫除文盲,提升国民素质

D.二者都迎合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8. 古罗马法学家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相吻合,适用于所有的人,是稳定的,恒久的,……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将适用于所有的民族,适用于各个时代。”

A.罗马法具有自然理性特征________ B.平民与贵族诉求日趋一致

C.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________ D.罗马法法律体系已经完善

9. 马克思说:“大工业使妇女、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家庭范围以外,在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也就为家庭和两性关系的更高级的形式创造了新的经济基础。”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A.扩大了政治参与的广泛性

B.促使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

C.使男女地位已经达到平等

D.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10. 纸应用于多个层面:现代教育、经济活动、通讯、政府事务和家庭生活。1937年美国人均产纸103磅,德国和英国各92磅,法国51磅,日本17磅,而苏联仅有11磅,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________ B.德英成为西欧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C.日本致力于改善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

11. 美国历史学家R.R.帕尔默说到:“多少年来,世界银行慷慨地投资建设道路、水坝、桥梁和发电厂 ,但只是按照数量来判断其是否成功。……不合实际的项目很多,有些甚至是不可思议的失误,……譬如电器设备可能运到那些没有供电可能的村落……”由此可见世界银行

A.未能推动国际经济发展________ B.对贫困地区的援助流于形式

C.其运作模式有待改进___________ D.沦为西方国家推行经济霸权的工具

12. 下图为伦敦一所小学里的孩子们。这一现象反映了



A.欧盟内部经济、文化、人口的交流

B.世界范围内民族融合的蓬勃发展

C.经济全球化导致文化、人口、民族的多元化

D.外来移民增加导致欧盟内部矛盾激化

二、综合题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铜钱外流的现象格外严重,经营海外贸易的商人“以高大深广之船,一船可载数万贯文而去。”当时,日本、朝鲜、交趾等国商品经济发展,但本国货币铸造粗劣,数量不足。而宋朝的铜钱合金成分较为稳定,具有强度大、耐磨性等优点,国家对铜钱的铸造、流通过程的管理与干预,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铜钱的质量和信誉,因此各国都输入和使用宋朝的铜钱。南宋时,在南宋境内一缗钱到了金朝就可抵数贯来用.铜钱在海外诸国的购买力更甚.海外诸国的物品,“凡值一百贯文者,止可十贯文得之;凡值千贯文者.止可百贯文得之。”铜钱外流使得中国境内的铜钱迅速减少,甚至加别了宋朝的钱荒现象,从而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宋朝历代皇帝经常下达铜钱出口的禁令。为了弥补铜钱铸造原料的不足,宋政府实行严格的铜禁,内容包括有铜矿采炼所得原铜一律由国家统一收购,禁止私自制造铜器,禁止携带出境。

材料二________ 17世纪中后期,英国经历了“金融革命”,信货工具、国债制度、银行网络相继产生,英国近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18世纪后半期,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国内产品供过于求,英国政府积极推行自由货易政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逐渐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工业品输出国。与此同时,英镑随着海外货易、对外投资和殖民活动源源不断地输出,在国际化道路上飞速前进。1816年.英国议会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率先推行金本位制,规定l英镑含金量为7.32238克.通过金本位制的确立,英国主导了世界金触体系。19世纪后半期,英镑成为当时世界及重要的国际货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宋朝铜钱和英国英镑大量输出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和英国政府面对货币外流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原因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铁血十八星旗(图1),简称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胜利的标志,表示汉地十八省人民铁血主义精神。五色旗(图2)是中华民国第一面法定国旗,又称五族共和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时期使用的国旗,旗面按顺序为红、黄、蓝、白、黑的五色横条,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图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图1 到图2 的变化,背后隐藏着历史的信息.请至少找出一处历史信息,并予以说明。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________ 西汉建立之初,生产凋敝,民生艰辛。农民被迫卖妻儿或自卖为奴,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状。国库也十分空虚,“天子不能其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高祖“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反秦之弊.与民休息”,采取一些轻徭薄赋慎行的措施。例如:让大量兵士罢归家乡,复故爵田宅,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抑制商人,减轻田租为十五税一。东汉初年,经济凋敝,社会动荡。光武帝采取安抚的统治方法,即以“柔道”治天下。政治方面:对开国的武将,给与优厚待遇,但不给实权;重用节操高尚、熟悉典章而又有治国之才的文臣;扩大尚书台权力,加强监察制度,集军权于中央,进一步加任中央专制集权;经济方面:多次宣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恢复西汉三十税一的田租制度;谴民返乡垦荒种地;削减地方官吏,复员军队,让大批劳动力回乡从事农业生产。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及其理论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东汉初年的“柔道”政策与西汉初年休养生息政策的异同点。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英国议会改革”大事记

1832年,英国第一次进行议会改革:取消一些“衰败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新兴工业城市获得较多议席.同时,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工业资产阶级和富裕农民得到选权。到1832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46个“衰败选区”被取消,贵族地主势力进一步降低;1/ 2的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

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许多农民获得选举权,男子普选权基本实现。1885 年通过法案,重新划定选区,基本实现平等代表制.

1911年,议会又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将议会期限由七年缩短为五年;二是下院议员实行薪金制。

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下院已具有一定程度的民主性。但是上院仍是保守力量的堡垒,成为英国政治进步的主要障碍。

1911年,阿斯奎斯法案获得通过,上院否决权被极大削弱。

1918年,第四次议会改革,30岁以上已婚的有自己独立财产的女性获得选举权;

1928 年,第五次议会改革,21岁以上不分种族、性别、社会地位、职业,所有成年公民普选权实现。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体现的发展趋势。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后,美国挑起“冷战”,以核武器进行恫吓,使世界笼罩着核战争的乌云。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浩劫的人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掀起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的第一个高潮。1949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举行。大会呼吁为各国之间的和平合作而斗争,要求原子能的使用只限于和平目的与改善人类福利。1950年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由各国著名的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和宗教界人士担任理事。随着美苏“冷战”加剧,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战争的危险增大。许多有良知的科学家纷纷挺身而出,反对战争,特别是核战争。1955年,由两位科学巨人发起签名的《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指出热核武器具有毁灭人类的危险,呼吁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罗素还用大量时间领导了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特别是反对英国制造氢弹。……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并不断升级,各国人民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时越战浪潮,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也举行了各种声援美国反战运动的集会和游行,由此形成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又一高潮。……1979年北约通过决议,针对苏联在东欧部署导弹的情况,决定在西欧部署美国的中程导弹。西欧人民的强烈发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强调“欧洲应该置身于超级大国的核冲突之外”。这场规模巨大的和平运动从欧洲迅速波及到整个世界,形成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的第三次高潮。198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国际和平年宣言》 ,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摘编自岳麓版《20世界的战争与和平》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后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学良(1901年—2001年),字汉卿,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人称“少帅”。

“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学良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后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陆军一级上将。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20万东北军不战自退。不到半年,东三省沦亡。

1935年,张学良任西北剿总副司令,到陕西“剿共”。此时,日本侵华日亟.国民政府一再妥协。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简称“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北京)学生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了全国抗日运动的新高潮,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呼声日益高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停战和解。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督战,威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训斥,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遭蒋介石父子长期软禁。1990年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起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病逝于檀香山,享年101岁。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学良被后人关注的原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题【答案】

2题【答案】

3题【答案】

4题【答案】

5题【答案】

6题【答案】

7题【答案】

8题【答案】

9题【答案】

10题【答案】

11题【答案】

12题【答案】

13题【答案】

14题【答案】

15题【答案】

16题【答案】

17题【答案】

18题【答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907484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3.html

《2019届神州智达高三第三次诊断性大联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