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播剧

发布时间:2012-11-21 11:49: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电视直播剧是最早的电视剧节目形态。本文拟从概念界定、历史源流与差异元素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探究。

一、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概念界定

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是指将在演播室演出的戏剧,经过多机拍摄、镜头分切等艺术处理,运用电视直播的方式,通过电视屏幕传达给观众的电视剧节目形态。

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表演、播出、观赏是同步进行的。演员一面为看不见的观众表演,一面要配合忙忙碌碌的摄制人员,小心翼翼,免得走出景框;摄制人员既要考虑构图、角度、焦距,又要顾及自身的位置与声响,竭力避免弄出杂音或走入镜头,紧张忙乱,形同战斗。电视直播剧更接近舞台剧而不是电影。由于现场直播,节目无法保存,各台之间也难以交换,重播意味着重演。

中国电视工作者在电视直播剧这种节目形态初创时期,经过商讨,将其定名为电视剧,这一称呼遂沿用至今。而在英国,电视剧被称为电视戏剧;在美国,电视剧被称为电视戏剧;在苏联,电视剧被称为电视故事片;在日本,电视剧被称为电视小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剧概念自然早已不局限于电视直播剧的狭义范畴,其内涵方面不断拓展、延伸,其形态不断衍生、裂变。

二、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历史源流

中国的第一部电视直播剧,是19586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一口菜饼子》。该剧由陈庚根据当时《新观察》杂志上的一篇同名短篇小说改编[1],胡旭、梅村导演,文英光、冀峰、化民摄像,中央广播实验剧团演出,时长20分钟。表演、摄像、录音、合成全都是在北京电视台直播间完成,采取黑白图像直播方式。

在叙事上,该剧采取第一人称的串讲方式。剧中的姐姐,即是角色的扮演者,又是串讲人。这种由串讲人引导观众进入剧情的形式,在当时苏联、匈牙利、波兰等国的电视剧中经常运用,被认为是播映效果较好的一种形式。故事讲的是解放后的农村,一个小女孩吃过饭后,拿着一块丝糕小狗玩,姐姐发现后制止了妹妹,并给妹妹讲述了旧社会他们一家穷苦、悲惨的生活遭遇。那时,父母双亲带着姐妹俩出外逃荒,父亲病死在路上,母亲也病倒在一个破草棚里。姐姐到地主家去讨饭,又被地主家的恶狗咬伤了腿。姐姐销路逃回草棚后,看见年幼不懂事的妹妹正哭着要吃的,病危的母亲从怀里掏出仅有的一口菜饼子给妹妹,姐姐上前让妹妹把菜饼子留给母亲吃,在推让之中,母亲含泪死去。听完姐姐的回忆,又看到妈妈留下来的那一口菜饼子,妹妹痛悔自己忘了过去的苦难。

现在看来,这部电视剧显得相当粗糙幼稚:一是虽然场景安置在室内摄影棚,可它仅仅起到戏剧舞台的作用;虽然用的是电视摄像机,但全剧均采用了电影的摄像处理方法,这也预示着未来电视剧与电影之间的剪不断的联系;三是不能存储制过的摄像,重播等于重

尽管如此,《一口菜饼子》依然标志着电视剧这种在电子技术基础上出现的全新的屏幕演剧艺术形态的出现,显露出与传统舞台剧不同的全新特征:一是它突破了舞台剧的时空限制,在演播过程中插入了电影《智取华山》中风雨摇撼树木,闪电照亮夜空的空镜头;二是按剧情需要搭制了布景,真实地表现了房屋漏雨的情景;三是演员的调度与表演都按照镜头艺术的要求进行处理,譬如注意捕捉人物表情的细部、突出关键动作等。

195894日,北京电视台又播出了第二部电视直播剧《党救活了他》,反映的是上海广慈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全力抢救为保护国家财产而大面积烧伤的炼钢工人邱财康,终于使他转危为安的真实、感人的事迹。该剧是中国第一部电视直播报道剧,改编自195893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通讯,从报纸刊出通讯到电视直播剧播出,总共只用了约30个小时。

这部电视单本剧虽然从内容来讲与《一口菜饼子》一样,也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而且也是直播形式,但还是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首先,与《一口菜饼子》不同,这部电视直播剧动用了两个演播室、一段走廊、三个景地,由三部摄像机拍摄而成;其次,在镜头剪接中也运用了实景与布景的结合。这些技术上的改进使其有了较为鲜明的电视色彩。如果说《一口菜饼子》尚未摆脱舞台剧的痕迹的话,那么,《党救活了他》从电视的本体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方面在结构布局、场景衔接上都更符合电视传播特性,另一方面发挥了电视传播迅速及时的优势,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大大拓展了电视直播剧的影响力。

1959129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火人的故事》,这是对“电视诗剧”的初次尝试。该剧讲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占某高地的故事。剧中的志愿军只是做出各种形体造型,没有任何台词,代之以一位朝鲜老大爷与三位儿童4个角色用诗朗诵的形式来串讲故事,因而称为“电视诗剧”。

19593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女状元》,歌颂人民公社大办食堂的情况,编剧耿明良,导演孟浩、王维超,摄像文英光,主要演员宋亚芬、于孜健、沈玲、马加奇等。

19594月,北京电视台播出《辛大夫和陈医生》,导演王扶林,主要演员王显、王昌明、郝爱民等。这是一个为了宣传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而创作的喜剧,剧中人的姓名具有谐音的双关效果。陈医生墨守成规,对盲肠炎病人坚持开刀治疗,而辛大夫却用针炙的新方法为病人减轻了痛苦。

19598月,北京电视台播出《我的一家人》,该剧根据陶承的同名长篇革命回忆录改编。

1959930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生活的赞歌》,编剧高方正,导演王扶林、梅村,摄像庞一农、王明远,主要演员徐恩祥、高志煌等。该剧反映了工业战线的技术革新运动。

1959101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新的一代》,全剧播映70分钟,是当时规模最大、播出时间最长的电视直播剧。编剧高方正,导演王扶林、远怀,摄像文英光、王明远、庞一农,主要演员王健、陈铎、邹道语、车等。这部向国庆10周年献礼的剧作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多场景大型电视直播剧。该剧反映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工农出身的大学生,在参加首都“十大建筑”设计中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他们争为新中国作贡献的先进事迹。全剧场景多、容量大,共有十余个人物,需转换六七个场景,并且横跨三个季节,这给当时的排练与演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开辟更丰富的表演区域,在当时直播场地较狭窄的情况下,在演播室外的走廊以及与走廊相通的一间屋子内都搭了景;利用16毫米胶片到清华大学、颐和园乃至建筑工地上拍了一些外景,直播时适时地插入,用于回忆、倒叙、转换场景等。

1959年除夕,北京电视台播出《守岁》,编剧、导演胡旭,摄像文英光,主要演员王昌明、梅村、赵玉嵘、胡家森。全剧由一个小女孩充当串讲人,她看着自家的大门楼,等待着从不同岗位回家的亲人们,最后全家人在除夕之间团聚。

19593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女状元》,歌颂人民公社大办食堂的情况,编剧耿明良、导演孟浩、王维超,摄像文英光,主要演员宋亚芬、于孜健、沈玲、马加奇等。

196026日,北京电视台播出《老列兵站岗》,讲述了将军下连队基层锻炼的事迹。

1960326日,北京电视台播出《刘文学》。该剧讲述了不畏强权恶势力、坚决与地主斗争的少年英雄刘文学的英雄事迹。

1960103日,北京电视台播出《青春曲》。该剧为配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而作,讲述一个农村姑娘在城里中学毕业后拒绝留城里工作,坚决要求回农村建设自己家乡的故事。编著曹惠,导演王扶林、梅村,摄像文英光、王明远,主要演员李燕、梅承藻、马加奇等。

196134日,北京电视台播出《长发妹》。该剧取材于民间传说,讲述了美丽善良的长发妹为了替乡亲们夺回被山妖霸占的清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为民初害的故事。

196132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桃园女儿嫁窝谷》,蔡骧根据冯忠谱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导演白羽、梅村,摄像王明远、王喜明,主要演员冯英杰、余琳、刘湛若、王昌明、车等。故事讲述的是:富裕的桃园村姑娘爱上了贫困窝谷村的年轻生产队长。自古以来,当地有流传“有女莫嫁窝谷汉,嫁到窝谷吃不上饭”的说法。姑娘的父亲——一个“老把式”对此坚决反对,父女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窝谷村的生产队长人穷志不穷,以新时代年轻人的勇气与决心,带领社员开荒育林,种植果树。他的意志与行为感动了“老把式”,最终同意把女儿嫁到窝谷村。结婚时,女儿带来的嫁妆是300株桃树苗,固执的“老把式”也来到窝谷村现场指导果树栽培。全剧由马连登用评书形式串讲,风趣、幽默,生活气息浓厚,播出后受到好评。

1962113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根据美国作家马尔兹同名话剧改编的《莫里生案件》。该剧按照当时芝加哥法庭审判记录,以高超的技艺将被告与证人在审判中的话“一字不改”地压缩在三小时之内,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上著名的“芝加哥审判”。

1962224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明知故犯》。该剧源自根据克夫小说改编的独幕剧,再由晓苗导演加工成电视剧,讲述了是沙俄时代,农民杰尼酷爱钓鱼,因为从铁轨上拧下了一个螺丝帽来加工鱼具而受到了法官的传讯。为了确定对他的行为该定何罪,法官们不断翻阅法典,寻找依据,最后杰尼被判“明知故犯,破坏铁路”罪投入监狱。

19624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绿林行》。该剧根据梁斌的长篇小说《播火记》改编。

1962820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根据李季同名叙事诗改编的爱情电视诗剧《海誓》。全剧由冯英杰郎诵贯穿。这一故事在日本民间广为流传。大海对面的小岛上居住着贫困而英俊的少年右近,他不敢相信美丽的阿初姑娘会爱上他。为了考验姑娘,右近告诉阿初,他每晚会在小岛上燃起灯火,如果她能连续100天渡海相会就成婚。阿初对大海起誓,每夜都要不辞劳苦地游向小岛。就在第一百天的夜晚,天气突变,海上黑浪翻滚,阿初同海浪英勇搏斗,终因体力不支,带着梦幻般的希望葬身大海深处。右近也在这一天被恶势力杀害,因而未能为她点燃灯火。

196321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相亲记》。该剧根据柯岩写的话剧剧本改编而成,以喜剧的方式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饭店服务员沈林与纱场女工于显祖相爱。由于于显祖的父亲是饭馆“跑堂的”,并被恶势力欺压而死;所以于显祖的母亲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执意要把女儿嫁给一位记者,母女因此僵持不下。于显祖的好友便为她出主意,在一场接一场的误会中发生了妙趣横生的故事。该剧“播出后受到服务行业职工的热烈欢迎。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号召服务员都看看这部电视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率领有关人员到电视台开座谈会,称赞电视剧是‘文艺的轻骑兵’”[2]。经观众强烈要求,《相亲记》又重播过4次,成为那一时期播出次数最多的电视剧。1964年,《相亲记》与另一部直播电视剧《岭上人家》还曾经到广州电视台进行直播。

196338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江姐》,该剧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长篇小说《红岩》改编。导演为蔡骧,主要演员有胡加林、殷亮等。该剧采用诗配画的形式,讲述江姐与敌人斗争的故事,塑造了她的英雄形象。

1963817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火种》,讲述黑人雇工汤姆在工作时哼唱进步歌曲,被惹怒的白人老板要绞死汤姆。汤姆逃到母亲曾经做到奶妈的参议员家里,请求蒂小姐允许他打电话向一个白人教授求救。但蒂在诱骗汤姆说出真相后,反向他开枪。汤姆在中枪后才清醒过来,夺过枪,投身到为争取自由而斗争的行列中。此剧的播出,正是20万美国黑人举行盛大示威游行、抗议种族歧视和迫害的日子,因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该剧还因其多角度、多层次的场景调度与摄像机镜头运动的连续处理,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1964928日,北京电视台播出《战斗在顶天岭上》。故事讲述的是:顶天岭的冬天,大雪阻断了上山的路,青年气象员面临着断电、缺粮的困境,但他们努力克服了困难,将天气预报如期发送,表现了青年气象员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不畏艰苦、努力工作的精神。

1966226日,北京电视台直播长达100分钟[3]的电视直播剧《焦裕禄》。全剧6个场景,是当时最大型的电视直播报道剧,也是最后一部直播电视剧。此后,占据屏幕的,除了“文革”宣传,就只剩下革命“样板戏”了。

北京电视台播出第一部电视直播剧后不久,其他地区也相继播出了自己的电视直播剧。

19581025日,刚成立25天的上海电视台播出了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电视直播剧《红色的火焰》,编剧为李尚奎、沈西艾,导演为周峰,主演为王家驹。该剧描述上海耐酸搪瓷厂青年工人李志祥百折不挠,经100余次的努力,终于试验成功以石灰代替电石的先进事迹。1958年至1966年,上海电视台共播出了39部电视直播剧。

1960年元旦,广东电视台播出该台第一部电视直播剧《谁是姑爷》。以“文革”结束前,电视台还播出了《长征路上》《杨柳春风》《黑掌柜》《一百分不算满分》等30余部电视直播剧。

1960716日,长春电视台与哈尔滨电视台联合创作的电视直播剧《三月雪》在长春电视台播出。剧本由长春电视台提供,演员来自哈尔滨电视台广播电视文工团。该剧描写的是女共产党刘云在解放前为革命壮烈牺牲。解放后,她的女儿小在大学入党时,知情的党委书记向其讲述了刘云烈士的故事。继《三月雪》后,两家电视台还联合推出了《快马加鞭》《江岸》《家庭问题》《亲人》等电视直播剧。

天津电视台、沈阳电视台、西安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也相继播出了自己制作的《搬家》《雷锋》等电视直播剧。

1966年“文革”开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电视直播剧制作陷入停滞状态。在此期间,北京电视台只在1967年播出了一部电视直播剧,是由王景愚、康静修编剧,杨宗镜、金元成、康静修导演的《考场上的反修斗争》。讲述了中国留苏学生在一所大学的考场,就如何正确评价反法西斯战争的问题与老师展开激烈争论,其导火索是肖洛霍夫的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全剧对以往电视直播剧形态没有任何突破,镜头语言的运用上都没有创新。但此剧的唯一亮点来自于对传统技术的突破,在中国首次采用了录像设备拍摄电视剧。因此,《考场上的反修斗争》以中国第一部不采用直播而采用黑白录像设备录制的电视剧而载入中国电视剧史册。1975年,在彩色电视试播两年后,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神圣的职责》成为中国最早播出的彩色电视剧。该剧讲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扎根农村的故事。

由于电视机数量极少,直播次数又有限,虽然电视工作者进行了可贵的艺术探索,但一过即逝的电视直播剧没有给观众留下太深的印象。

三、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的差异元素

电视直播剧节目形态具有如下差异元素:

(一)题材的现实性

电视直播剧大部分是现实题材,基本上是为配合政治形势教育而制作的,因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从主题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忆苦思甜教育,譬如《一口菜饼子》;二是缅怀革命先烈,譬如《江姐》《三月雪》《火人的故事》《小八路》《活捉罗根元》《红缨枪》《我的一家》《绿林行》等;三是礼赞时代楷模,譬如《党救活了他》《焦裕禄》《雷锋》《刘文学》;四是倡导新人新事新风尚,譬如《女状元》《青春曲》《新的一代》《辛大夫和陈医生》《一家人》《三条黄牛》《相亲记》《战斗在顶天岭上》《桃园女儿嫁窝谷》等。

(二)传播的时效性

许多电视直播剧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往往具有很强的纪实性与时效性,譬如:根据上钢工人邱财康抢救国家财产被烧伤,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的事迹,创作了《党救活了他》;根据与地主阶段做斗争的少年英雄刘文学的事迹,创作了《刘文学》;根据人民的好儿子焦裕禄的事迹,创作了《焦裕禄》等。《党救活了他》从报纸报道到电视播出,相距不过30小时,由于时间紧,没有固定台词,演员只能根据连夜赶写的提纲边琢磨台词边排练。它的成功播出引起了强烈反响,使它成为中国电视剧史上第一部电视直播报道剧,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焦裕禄》剧本定稿到正式播出只用了13天时间,迅速及时地表现了真实感人的英雄事迹。该剧播出后反响强烈,人们深深为主人公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所打动。这部电视剧是“文革”前拍摄的最后一部电视直播剧。

(三)形式的舞台性

电视直播剧遵循戏剧的模式,以戏剧的美学观念为基本支撑点,它以戏剧的矛盾冲突为基础,采用戏剧结构原则,具有开端、纠葛、发展、高潮、结局等要求,遵循时间、地点、动作同一的“三一律”,戏剧情节高度集中,首重刻画和表现人物,带有较强的舞台假定性[4]。由于当时条件的简陋,电视直播剧的演出与播出同步进行,需要各部门的协作,一气呵成,因而带有浓厚的舞台剧的痕迹,制作也比较粗糙,用当时人的话来形象,就是“一条主线,两三个场景,四五个人物,七八场戏,六十分钟,二百个镜头”。

北京电视台初期只能播出一些场景单一、情节集中、人物简单的电视直播剧。如《一口菜饼子》的背景是一块灰天幕,场景只是一个草棚子与一些简单的道具。随后播出的电视直播剧《党救活了他》《我的一家》等都是“一个剧一个场景”。因此,早期电视直播剧在场景的安排上多以室内景为主,类似舞台独幕剧的形态。1960年春,新的600平方米的大演播室启用后,多场景、多人物、播放时间长达两至三个小时的电视直播剧开始出现,譬如《新的一代》《南方汽笛》等。此后,镜头切换与摄像机机位运动又给场景设计提出了摆脱舞台独幕剧布景模式的要求,电视布景的特色日益鲜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96cafe1856a561252d36f56.html

《电视直播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