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类微信公众号运营

发布时间:2018-08-17 23:14: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微信公众号如何赚钱

做得早定位精 有清晰盈利模式

从1做到580万,微信公众号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可是从580万上升到近1000万,微信公众号只花了八个多月。特别是2014年底以来,微信公众号几乎有泛滥成灾的趋势。

   “爱读童书妈妈小莉”的负责人方洁莉。

   “儿童哲学”的负责人林东明。

   “严肃八卦”的负责人萝贝贝。

   从1做到580万,微信公众号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可是从580万上升到近1000万,微信公众号只花了八个多月。特别是2014年底以来,微信公众号几乎有泛滥成灾的趋势。

   李女士的朋友圈里只有500多名好友,可就在前后三天时间内,竟然就有8个朋友推出了自己的公众号,而且,每个朋友都向她发出了推送邀请。“感觉现在没有一个公众号都不好意思出席饭局了。”

   然而,一家名为“微指数”的公司对500万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实时分析,得出这样的数据:97%的公众号粉丝不过万,73%的公众号阅读量在1000以内,86%的公众号广告价值还不值100元,粉丝10万以上的大号只占0 .28%……虽然这只是一家公司抓取的数据,但你的公众号“躺枪”了么?

   如果说,最初不少人还是抱着兴趣来开号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开号者则是冲着“赚桶金”的想法杀进这片“红海”的,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公众号能赚钱呢?

  无心插柳型:粉丝30万的大号

   方洁莉在创办公众号的最初从来没有想过赚钱的事。“爱读童书妈妈小莉”几个执拗的词组拼接成的微信公众号名称,便可以看出当年创办时的草率。“我就想着,每天能节约那么几分钟,找一些育子心得和自己朗诵的故事分享给身边的妈妈们。

   但是如今,她已经辞职在家,全职经营她的微信公众号,粉丝量已经超过了三十万,靠着每月推荐童书,已然能让家人在经济上过上舒心的日子了。

   方洁莉开公号的时间在2013年12月,因为对育儿感兴趣,她每天都在公众号中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读过播音主持专业的她很快因为这种“读童书”的新颖形式,在半年时间内吸引到了5万粉丝的关注。

   “讲故事是我喜爱的事,生命应该浪费在这样的事情上,并不是机械式的工作。”方洁莉说,她当时的公号其实是没有盈利的。

   但当她决定辞职回家,全心运营公众号之后,市场就变成一件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此时,有书商开始找她商量新书首发的事情。“第一批书原价100元一套,我跟书商砍价砍到了63元。”方洁莉说,最终该批书一共卖了1000套,“我终究是能靠我自己的公众微信号生存了,这是令人欣慰的。”不过,显然方洁莉对盈利的要求不高,“经济方面只是这样就够了,我还是比较倾向于这是一个分享平台。”

  单凭兴趣型:不愿迎合微信阅读节奏

   因为数量的极速增长,只是凭着一腔热情,只做内容的公众号已经越来越难成功。

   去年11月起,中山大学一群哲学系研究生开始推出“儿童哲学”的公众号。“儿童哲学”的灵感来源于团队带头人林东明一次义教的路上。“原本为孩子们准备的是电影课,配合电影讲了些哲学知识”,但他转念一想,不如干脆就上哲学课吧。他们的团队从去年3月底开始给儿童上免费的哲学课,一共开了8节。

   为了宣传儿童哲学课堂,同名公众号上线,“但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想大家多了解儿童哲学”。

   初开公众号的时候,团队只有2个人,从设计头像、制定推送排版格式、撰文等都是他们2人负责。“那时候感觉自己像在创业一样,一砖一瓦地建公号这个房子”。

   公号推送了第一篇文章“蹲下来,和孩子一起面对令人困惑的世界”。这篇文章也是公众号阅读量最高的一篇,已有超过1000人次阅读。1个月内,公号推送了“比写论文更难过”的14篇原创文章,其余4篇是同领域前辈的经验分享。

   不能说林东明的团队不认真,每次写推送之前,团队会根据每周的项目成果或者学术论文来制定主题,然后分配给1个主笔、1个帮手辅助主笔的工作。林东明说,可能是由于经常写论文或者是哲学讲究逻辑顺序的特性,大家每次都要花一周的时间写。

   内容方面,他们希望处理得更加浅显易懂。“要知道哲学系学生写的文章很多时候都会让大家直呼‘好高大上啊!看不懂啊!’”林东明认为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经常会在文章中加入很多哲学行话;而且我们的文章主题小众而篇幅很长,读者不一定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读完”。所以他们尝试着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而这需要反复斟酌和仔细修改,“一篇文章就像一场战役一样,比写论文更难过”。

   这个团队曾经因为商量推送频率,起过争执。“我认为每周一推就够了,但团队有些人希望做成杂志形式,一周几推”,但试水后团队也发现,每周更新几篇文章的工作量太大了,“硬撑了半个月就把大家磨得没脾气了”。

   篇篇原创的文章只为儿童哲学微信公众号吸引到580余粉丝,而且只有不到一半,是学生家长这个目标群体。

   在收到的反馈中,有很多人说“文章太长了,也有很多人说文章好难懂啊,要简单一点”,可是林东明对读者也有要求,希望他们也要为此花费些工夫,“不然也就不是阅读了”。

   “这是文人的傲气吧”,林东明说,“很难让我们完全迎合‘短平快’的微信阅读节奏”。

   林东明团队现在的工作重心在于线下课堂。而微信公众号今年以来已经停更了。林东明也想过用更好的形式来做公众号,但苦于目前仍是学生自发组织,技术人才很难招揽,“可能如果有资金支持,发展会更好。”

  实体运作型:线下实体店“借东风”

   如果说,有不少个人创办的公号还有着明显的“兴趣”初衷,那么大量的企业公众号则是抱着明确的市场目的而来。2014年,微信针对公众号的动作频频,开放了很多重要的接口和功能,比如服务号每月4次群发、微信支付接口、微信小店、智能硬件接口、账号体系、打通A PP等等,让“O 2O +会员运营”瞬间火了起来。

   “O 2O +会员运营”是现在用微信谋求转型的各行业都比较火的做法,即“线下零售实体店+线上运营”。广州一家商业公司,就巧妙地利用微信功能,在半年时间内就把粉丝运营到了50万。

   这家公司原来也是传统门店模式,拥有2.5万家传统门店。它利用每一个门店通过微信服务号的推广,发展属于自己门店的会员,这不仅调动了门店的积极性,也迅速发展了庞大的粉丝群。

   他们在微信渠道的交易量上升得非常快,微信O 2O业务月度销量平均3000万元,去年8月份针对线下门店的新版微信上线后,数据更是增长迅猛。

   无独有偶,开在天河的传统蛋糕小店小西家作也搭上了微信公众号的东风。一方面,它通过微信群发功能,讲述每一款蛋糕背后的故事;通过朋友圈讲故事的方式,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小西家作蛋糕店的公众号就如同一个小型A PP,实现了微信内下单的O 20闭环。从人工登记、PC官网、手机网站到微信支付,随着支付方式的进一步便捷,随性的订单也更多,目前小西家作微信支付占总支付的6成。

  迷惘观望型:10万粉丝不做营销

   当然,还有一些公众号仍在观望。

   两周前,微信公众号“严肃八卦”的创立者萝贝贝刚刚在北大做完自己的讲座。她的公众号每天会推送三篇娱乐报道,还不定时会有穿衣指南等文章推送。

   这些文章每天可以收获10万点击量和一些新的粉丝。上线虽然不足一年,但是这个纯个人运营的账号如今已拥有近10万粉丝。

   萝贝贝本名张自言,其本身是《vista看天下》的娱乐记者,开设微信公众号,对于很多如萝贝贝这样的自媒体人来说,起初的想法大多为兴趣所在。

   在公众号上线之初时,选题大多是和朋友聊天时迸发的点子。但是上线后,文章5分钟内就被转到了自己的工作群上,同事和领导们纷纷转发。在微信号这个平台上,很多时候,抱着今天要“洗粉”、今天没人看、今天等着被骂的心态去完成一次次推送,但是结果却让萝贝贝惊喜。

   3月26日,“严肃八卦”推送了一条《任泉悄没声儿地到博鳌跟国家领导合影了》的微信。这条并没有太多尿点的文章的传播力度让萝贝贝吃惊,阅读量首次达到百万,有7000多点赞,公众号两天之内增加了5000粉丝。

   不久前,有投资人找到萝贝贝,希望投资“严肃八卦”但是被萝贝贝拒绝了,“我坚信,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是我的动力。”她仍然希望这个小小的平台是自己兴趣主导的舞台。

   在这个人人都创业的年代,萝贝贝的坚持似乎颇为让人意外,她说每次别人找她谈媒体运营心得,自己都不会回答,这让自己看上去像一个“强调心向艺术的八线艺人”,“假极了。”

   如今,“严肃八卦”虽然偶尔会承担一些广告和约稿,却依旧没有稳定收入。而且,从来没有做过一次商业品牌所需要的推广营销。

   目前,仍然兼职从事公众号的萝贝贝对于微信和公众号的未来并不清楚,未来,她也有可能会成立团队去继续做这件事,但她始终相信,认真做内容总是硬本事,有实际意义的事值得努力去做。

   要赚钱?

   粉丝多少不是关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9849b5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3.html

《教育类微信公众号运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