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作文素材

发布时间:2014-06-02 13:41: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朱自清

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1989~1948

《背影》写于1925年,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第二年。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文章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父亲当时正处于丧亲、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然而即使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爱护着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那都是些怎样的事情呢?有的并不是非他去做不可的,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非他去做不可,也不是他力所胜任的,如爬过铁道去买橘子。但在父亲的心目中,这些事都是非他亲自去做不可,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做便于心不安。他一一竭尽全力去做了,做得那么认真、自然,又那样甘之如饴比如过铁道,爬上爬下,明明是那么吃力艰难,然而做完之后,他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为了照顾好儿子,什么灾祸、劳累,他都置之度外了。父亲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父亲的背影便不同于随处可遇的普通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是朱自清任教清华大学时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描写了朱自清夜晚在清华园中散步,所见到的月光笼罩下荷塘的美景。“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跳跃。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在叙永县城设有西南联大叙永分校。朱自清早已是中国学者了,但他在叙永的那段日子里,仍是按时作息,孜孜不倦地治学。随身带的行李中,这箱是书,那箱也是书。午夜,人们都已呼呼入睡,而他仍俯首案前,在煤油灯下翻书查资料。
  朱自清非常热爱和关心青年一代,曾先后应叙永县立初级中学、私立培根小学的邀请,给学生作学术演讲和抗日演讲。特别是朱自清在叙永县立初级中学的一次抗日演讲,仍是叙永人激励后生的教材:日本人侵略中国,占去很多地方。国家已到危急存亡关头。青少年应有爱国家、爱民族、爱自由的伟大志气。不要辜负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将来担负起挽救国家民族的伟大使命,打败敌人,收复失地,誓雪国耻……”

1946年朱自清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1947年,朱自清在《十三教授宣言》上签名,抗议当局任意逮捕群众。 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年)8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表现了一位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尊严和气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01daa5998fcc22bcd10d77.html

《朱自清作文素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