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攻略之二南山寺

发布时间:2018-08-08 14:47: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五台山攻略之二南山寺

南山寺北距台怀约2公里,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占地6公顷,规模之大在五台山首屈一指,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伟气势。南山寺整个建筑群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上三层叫做佑国寺,中间一层称作善德堂。该寺创建于元代,当时叫“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募得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终于形成今天的规模。去南山寺要爬一段山路,踩着被磨光了的粗石,缓缓行进在这无人的幽静的绿林之中,除了蝉吟、鸟鸣和我们的呼吸声,再无其它杂音,真有一种走进世外桃园的感觉。一抬头发现南山寺的寺门就在眼前,让人恍然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感。进前门,匾额:“大乘门”。南山寺的前门很是古朴、低调,进门之前怎么也想不到里面的寺院居然是那么的宏伟。是南山寺最大的影壁,宽173米,高约8米,当心间高大凸起,次间偏低。照壁顶部是砖磨斗拱,单檐五脊,青色通板瓦盖顶,石砌束腰须弥座,砖磨壁身。与人相比,就知影壁有多大!壁身中央,正面镶嵌汉白玉雕刻题字三块。中间一块题字是:“当初以来,混元一气。天地回覆,日月光明。分形变化,大道虚空。万赖圣人,性中觉灵。迷悟解决,善德无穷。悬机高钓,老主无生。”两侧:“风化神中梦迷路天作合”“了道心圆地真光上明天”。了道:指通晓了佛家之理。 圆地:谓佛家所谓的圆融无碍的境界。 明天:光明智慧之天壁身背后中央镶嵌砖雕题字:“大方光明”。照壁对面是砖砌拱形门,门的额上前后均嵌一块砖制牌匾。正面为:“化日光天”,背面为“万象维新”。穿过拱门便是气魄雄伟的108级石阶和石牌楼。108级台阶在五台山不只一处,但比较而言,菩萨顶的台阶是以陡峭著称,而南山寺的台阶则以宏伟宽大闻名。台阶分三段,每段36级,象征道家36洞天、72福地,直抵尽头的牌楼。坡度很大,陡峻挺拔,仿佛似一架天梯,从人间通往九霄。南山寺的这座牌楼同样以气势取胜。这座牌楼宽达128米,厚16米,高9米,四方石柱中券三眼拱洞,上覆三面楼头,中间大而高,两旁稍低矮,比例匀称,主次分明,清一色的白石雕构更使牌楼气度不凡。中券洞上方的“信天由命”石刻匾额更令人玩味。信天由命:很多事情不是争来的,命中注定,该是你的,就是你的,是天意,不用争也是你的。牌楼的正背面梁柱上皆雕有题词与对联。楹联:“山色远 海月空 圆顿分明同上帝青天望水镜中悬真法正性光灵 ”和“万圣今朝清真地五岳光中自在天”。横题是“苍松无毁,智转云中,飞腾万里山水平”牌楼前有一块平台,供游客休息。正中有一座精美的石雕桥。我后面栏杆上的石猴神态活泼可掬。牌楼背面也有题字,右边“月色天空”;左边“大理方明”;中间“不灵有神”。不灵有神:很多事情不是求来的,命中没有,不是你的,求也无用,神的旨意不可违背。背面竖楹联:“善真无德 完成礼乐修大道 明哲则贤振动朝元独一天”。“道德灵圆居仙境 心波性祝乐天明”。横题是“上天有应,善德良心,清凉五台山地生”。横楹联:“生死因果修先定,善恶同须今日好后天不老落成真,他贤我愚未来明”。牌楼之后的大钟楼兼作山门,下面是方台石券门洞,上面是两层木楼,高大而稳健。门洞两边,嵌有“大法无生”的石刻。额上嵌两块石匾,横刻着“三摩地”,竖刻着“光玄天”。楹联:“有福方登三宝地无缘难入大乘门”。洞门口饰以汉白玉浮雕,刻着“福禄寿三星”、“八洞神仙”等图案。后门洞装饰与正面一样。只是对联、石匾的内容不同。后面的对联是:“明仁德,达地天,高明、化悬空界;大法船,回月宫,慈大灵圆光中成。”石匾上的题字是:“善性同缘”、“灵山地”。钟楼上层为木构建筑,二檐歇山顶,四出廊,围以汉白玉栏杆。整个钟楼,下层墩厚,上层美观。背面的门洞两旁又砌有两个小石洞,有28级石阶通往楼上。楼上四周围以石栏,围栏上刻各种花草树木,雕工纯熟。凭栏远望,清水河谷的风光,中台、北台、南台的雄姿可尽收眼底。只见青山如黛,白云悠悠,远处一汪池水宛如一块金边宝石镶嵌在山峦间,波平如镜。穿过钟楼,向右拐,就来到极乐寺。极乐寺,共有四处院落,以天王殿、千佛殿、大雄宝殿和祖师堂为各院主要建筑。其中大雄宝殿院、祖堂院内的殿堂集中,塑像最多。极乐寺大门对面也是一座砖砌照壁,壁身中央嵌着一块用汉白玉制做的竖匾,上刻“佛国善地”四个大字。极乐寺大门。匾额:明朝世宗皇帝“勅建极乐寺”,蓝底金字,巨龙走边,显得华丽庄严。进门后是一处四合院,正南为千佛殿,前檐下嵌一块石匾,刻着“为善修德”,是阎锡山手迹。殿内有新雕的释迦牟尼佛1000尊,高30厘米。正中是三佛和观音菩萨。正东是十方堂,上房下洞。洞有三间,洞门额上嵌一石匾,刻“十方堂”三字。门旁有石刻对联,联日:“十方善,十方缘,十方结果;同修道,同修德,同修成仙。”上有五间木构房屋,为僧舍。现辟出财神殿一间。院中心立着一个高3米的新铸铁香炉。正西有房五间,其中一间为通道,是去天王殿院的必经之路。正南有天王殿,殿两旁建掖门和钟、鼓二楼。钟、鼓楼由砖砌而成,小巧玲珑。天王殿前立有石狮一对,木旗杆一对。大清光绪九年(1883)立的印公碑一通。这通碑虽立于大清光绪九年,但碑文是元至元五年(1339)写的。其内容是记叙弘教大师的生平事迹。这块石碑是研究南山寺历史、弘教大师生平的重要资料。弘教大师是仁宗皇帝诏居佑国寺的第四代住持。英宗让弘教引见他一睹文殊圣容,这无疑给弘教出了一个难题。从昔至今,有几个人能得见菩萨?弘教内心踌躇,表面非常镇静,第二天,他同英宗来到山花烂漫的南台,天空一碧如洗。不一会儿,山峦间就滚起一团浓云,那朵云白透金,迅速变幻着各种形状,弘教急忙跪地,对着那团云双手合十,虔诚祷告说:“当今天子欲见大圣宝面弟子在此祈求,万望大圣指点。”接着又频频点头,那样子,好像在听从文殊教诲。英宗十分纳闷,只见弘教对着那云朵再度礼拜,然后转身跪在他面前说:“启奏陛下,文殊大圣已经光临,请陛下上前叙话。”接着又说:“文殊菩萨只见有德能的人。”英宗皇帝见弘教行止礼拜,非常严肃认真,对自己又十分恭敬,只好硬着头皮对着那团云瞻仰礼拜,跟随的人看到皇帝礼拜菩萨,就激动地欢呼起来。其中有的人说,他自己也看到了菩萨。然而英宗心里明白,他看到的不就是一朵云彩吗?因此心中好不痛快,但他再三思量,想到原本是自己荒唐,弘教大师以此良苦用心待圣,也足见大师的一片真诚了。由此化释了心中的不快,回到京城后,派人赐给了弘教大师玉石文殊像一尊、七宝念珠一串。天王殿前廊门额悬挂木匾一块,上书“性空门”三个大字,蓝底金字,十分醒目。空门是三解脱门之一,与无相门、无愿门合称三门,是通往解脱之道的三种法门。性空为十八空之一,谓众缘合成的一切事物,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可得。楹联:“补处上生兜率天会启龙华授记先”。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讲,弥勒出生在印度南天竺一个大婆罗门家庭,后为佛门弟子,先于佛入灭,上生到弥勒净上——兜率天,经56亿7千万年以后,弥勒下生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佛,广传佛法。天王殿中佛像塑制的体例与其他寺庙有别。正是悬塑为弥勒佛龙华树下说法。殿两壁除四大天王外,加了封神演义中的哼、哈二将。弥勒佛背后塑的韦驮菩萨。殿门左角还塑制了一尊原是儒家人物的关羽,桃园三兄弟大哥和三弟换了个位置,因为关羽死后加封珈蓝菩萨尊号大。这样,释道儒三家的关系就轻而易举地被确定下来,确定得既有充分的理由,又那么顺理成章,类似这样的情况,在这个寺可说比比皆是。过了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院。该院是南山寺的主院,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院内中心有一砖石构建高105米的舍利塔,这座塔是该寺僧人曹魁祖的墓塔。塔基为四角三层砖砌基台,边长4米。上为四角束腰平台,其束腰部分设有四个方门,是存放舍利的地方。上置四角束腰须弥座,座下反叠涩二层,座上为叠涩二层,束腰部分的四角设有方形倚柱,四面没有什么装饰,乎整光洁。上为三层反叠涩收分的平台,承托着坛形覆钵,塔身子上置一八角束腰须弥刹座,上置九级相轮,第九级上又设双层仰莲办,承托着仿木构的椽、飞、钩淌、瓦垅组成的圆形宝盖,上为刹杆、宝珠,现今宝珠已毁。宝盖周围挂有风锋,风吹铃响,音韵无穷,因其塔上书有。“舍利佛塔”,故名。通身砖砌,外涂白垩,是一座覆钵式的白塔。大雄宝殿位于正东,面宽3间,202米,进深135米,单檐硬山顶。檐下六色彩绘,金碧辉煌,巍峨壮观。殿前檐下,悬木匾一块,上题“大雄宝殿”,柱上挂木刻对联:“万法皆空,无我无人观自在;一尘不染非空非色见如来。”这副对联是台湾的一位居士赠送的。大雄宝殿内,垂吊着锦缎横幅和条条宝幡。佛坛上泥塑着庄严高大的释迦牟尼佛。他披着袈裟,作说法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头上有肉髻、螺发,双耳垂肩,两眼微睁,慈悲善良,端庄肃穆。背后着华丽的背光,显得威德远震。释迦牟尼佛的前侧,站着头陀第一的迦叶和多闻第一的阿难泥塑,他俩凝神注目,虔诚恭谨。再前为石雕文殊骑狮像。佛坛前的供桌上,宝鼎焚香,佛灯常明,还有供佛的水果、点心、糖块、鲜花。其他桌上放着钟、磬、铛、鼓、木鱼等佛教法器。供案前,地面宽敞,摆着蒲垫和华丽的莲花垫。在释迦牟尼两侧,左有石雕送子观音像,高14米,观音菩萨慈爱地把一个赤身小孩放在膝上,一手抱小孩,一手拉着小孩的手,显示出观音菩萨富有母爱的神情。右侧为木雕十八臂普贤菩萨,他脚蹬莲花,亭亭玉立,好似展臂欲飞。两只栩栩如生的小象紧紧地跟在普贤的身旁。普贤菩萨面带笑容,体态秀丽,肢体圆润,婉丽动人。这尊像为木雕精品。殿两壁筑佛台,置佛龛,装玻璃,里边供着18罗汉。这组罗汉均为泥塑,塑得生动传神,无一雷同。从姿态上看,有坐,有躺;有前倾,有后仰;有悄悄说话,有侧耳细听;有泰然自若,有疾恶如仇;有敞胸露怀,有正襟危坐;从年龄上看,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老态龙钟,有的神彩奕奕,有的咧咀獠牙.有的体态丰腰,有的骨瘦如柴,个个栩栩如生。其中有一个睡罗汉,最引入注目,他头枕膝盖,睡姿优美动人。站在他的面前,似乎还能听见鼾声。显然,他太劳累了。这组罗汉中,有摩耶夫人和弥勒尊者,与其他寺庙的十八罗汉有点不同。另外,还塑着达摩祖师,显然,这座寺院曾是禅宗丛林。总之,这组罗汉雕塑艺术高超,连行家看了都赞口不绝,称为五台山第一名塑。光线太暗,拍摄效果极差。殿内悬挂大清慈禧皇太后赐予普济和尚的一块御匾。匾为横匾,横173米.高O82米,上刻“真如自在”,字为O4米见方,气势雄健,笔力老成,为书法艺术珍品。上款为“慈禧皇太后御笔恩赐”,下款为“大清光绪十八年谷旦”,中上方有御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一八九零年初春,普济和尚到达京城,受到慈禧的接见。慈禧问他:“你是五台山南山寺的和尚吗?”普济和尚回话: “贫僧正是南山寺的普济和尚。”慈禧又问:“听说你可以打坐七天七夜,不吃饭不喝水依然精神焕发?”普济和尚连连点头,并拍了拍胸脯说: “贫僧久慕佛地五台山,虔诚皈依南山,在那文殊道场常练禅功,坚持禅净双修,不仅可以坐禅七天不食而能活,还可以达到七七四十九天静坐不食而活命。听了普济和尚的话,慈禧不禁为之一动,命人将普济关人一室,里面无水无食,空空荡荡。但普济和尚在里面一坐就是四十九天。这天,慈禧太后带领三十多名侍从官员,来到普济和尚所在的坐静室。打开坐静室的门一看,众人都惊了个目瞪口呆。只见普济和尚依然体态肥胖,容光换发。他慢慢睁开微闭的双眼,口中念道: “阿弥陀佛,贫僧礼见太后!”慈禧急步上前,把刚脱禅定的普济和尚搀扶起来,心想,天底下果真有如此道行的神僧,高兴得不能自己,脱口说道:“您可真如自在!”又命人取来纸墨笔砚,当场亲笔写下“真如自在”四个大字,赐与普济和尚。院里西楼和南楼连在一起,各有两层,下洞上房,下面窑洞为客堂,西楼楼上有五个殿堂,依次为普贤殿、地藏王殿、千手观音殿、玉皇殿、送子奶奶殿。西楼的千手观音,所谓的千手实际只有四十二臂,除了当胸合十的双手,两边各有20只,共40只手,乘以佛家的二十五有便称为千手观音。观音两侧站着善财童子和龙女,两壁及后墙塑着两层小佛像,上层32尊,下层80尊。代表小乘佛教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送子奶奶玉皇大帝:因三教合一的倾向,民间常将帝释天等同于道教的玉皇大帝。并以正月初九“天帝诞辰日”当成帝释天的生日。但事实并非如此,帝释天和玉皇大帝并不在同一个界中,帝释天位于忉利天界,玉皇大帝早已脱离轮回,地位有所不同,不可混淆。普贤殿。地藏王殿南楼楼上为三教主殿,即孔子,毗卢遮那佛和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玉皇大帝是道教的神,孔子是儒家的始祖,送子奶奶是民间的神,可见这里多教合一,众神齐聚,可以按需跪拜。毗卢殿。殿内供毗卢遮那佛,也称法身佛。左右塑大梵天王、帝释天尊。两壁塑像三层,上层塑十大明王,中层塑三十二观音化身,下层塑二十四诸天。极乐寺大雄宝殿后面有一块汉白玉石碑,方方正正,还立了个台基,上面的题字与殿内挂着的“真如自在”匾额一样。祖堂院:院内主要建筑有罗汉殿、接引佛殿、光中天楼、衣钵法塔、三光楼、六角亭。罗汉堂,面宽5间,单檐硬山顶,前出廊。前檐柱间的木制券口缕空雕刻“二龙戏珠”,精细华丽。门额上悬黄色横匾一块,上书“罗汉堂”,字体从左到右排列,应该是今人所写。第二间院子中间有一座普济和尚的衣钵塔,塔座为双层四角束腰须弥座,边长39米。束腰部分雕有狮子、花卉等图案,上下两层均雕有仰覆莲办,座上承托着覆钵形的塔身,塔高7米。塔身正面雕有火焰形佛龛,龛内塑有大肚弥勒佛像,塔身上为十字折角刹座,承托着十三级相轮,其上刹顶已毁,只有刹杆高高矗立于天空。该塔雕工精细,线条柔和。塔前立小石碑通,上书“衣钵法塔”。此碑是研究普济和尚的实物资料。此塔是存放普济和尚生前用过的衣服、袈裟、食钵等法物之塔,是民国二年(1913)建的一座覆钵式的汉白玉衣钵塔。塔对面还有一块大石碑,依旧是“真如自在”四个字。最后一间院子,主楼两层,上房下洞,门额镶嵌石刻横匾,上书“光中天”,两旁对联刻着:“月象光悬清风露;白云飞升乐地天”。楼对面有个门,影壁上写着“清明天远”。上80级阶梯是南山寺最高的一座寺院了----佑国寺。俯瞰祖堂院。进寺前,先要穿过一道不二门,门左边写着“以戒为师”,右边写着“即心是佛”。“不二门”是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一般寺庙都开一道门或三道门,总之不会是二,一门为空;三门即佛教的三种解脱门,所以人们把佛门称作“不二门”,或“空门”。佑国寺为纵线排列的三进院落,一院比一院高,仰望佑国寺,朱墙壁立,檐牙高耸,宝刹森严,颇有点登峰造极的意思。要入寺庙,先登上望峰台,这是一座由汉白玉砌成的工字平台,平台和台阶的栏杆上都饰有精雕细琢的栏板和望柱,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而站在平台上,就仿佛站在南天门上一样,只见群山飘渺,层峦叠嶂,凭栏远眺中西南北四台,尽收眼底。栏杆石台上精美的汉白玉石雕是佑国寺的精华所在,据说全寺浮雕多达1400多幅,均出自民国时期,其造型生动,雕刻细腻,技艺精湛,数量之多,令人目不暇接,被誉为“现代石雕艺术宝库”。高台建筑的所有边缘,连同大院的前沿,都有石栏杆和石立面围着,上面共雕着三百一十六幅图案。在平台的两侧,有五幅大立面石雕,刻有各种人物。正中的一幅为“福禄寿三星”;左右两侧为“琴棋书画四长者”;表现的均是二老者骑驴在桥头相遇的情景,取材相同,刻画却各呈异彩。右边一幅,二老者在桥头相遇,陆地上的老者立即勒住了缰绳子,静立等待,回头吩咐挑担的童子让开一条路,桥上的童子见了,便抱琴飞快奔跑而下,并回首示意主人快点过,桥上老者便放开缰绳子策马而下,左一幅是:桥下的清水河细流翻腾,桥上一老者骑驴行路,毛驴见前面有人走来,即使童子拉绳使尽了气力,那毛驴刨蹄弯头就是不肯走,直把骑在背上的老者颠簸得伏身俯首颤悠悠。这两幅石雕,童子跑动衣袖飘扬的姿态,桥上的老者笑容可掬的神态,毛驴趑趄不前的神态和老者弯腰伏在驴背上的神态,被刻画得逼真传神,可谓意趣横生,回味无穷。北端的边幅为“穆桂英挂帅”;南端的边幅,刻四武士护卫二老者,其中一老者手握宝葫芦。栩栩如生的老人。第一进:山门天王殿。匾额:“佑国寺”。中门的拱券上是鱼跃龙门,两个侧门的拱券上都刻着双凤朝阳,左窗墙石面上刻着一幅有树、花、桥、水和人物的风景画。两边门也是精美的石雕。门神天王殿内中间供着弥勒佛。造型与现代的无异了。殿两侧是四大天王。背后是韦陀,韦陀杵尖朝上,说明这又是一座皇家寺庙。大殿背面。楹联:“心发菩提德被群机登净城 手擎宝杵护持正法住人间”。大殿背面两侧墙基石的石雕。大殿居于院中间,两侧山墙旁有两个侧门。左侧门背面槛两旁的石面上,雕有两幅“天女散花”。松树下,天女脉脉脉含情,体态袅娜,衣带飘卷,手端花盆,倒出各样花来,足称雕刻艺术佳品。右侧门背面门槛两旁的石面上,雕有两幅“高山流水”图。画面上,俞伯牙坐在树下,一手抚琴,一手攀枝,雅兴正浓,好一幅”“伯牙抚琴”图。后院有坐北向南的房屋六间,在码头墩的石面上,雕着“苏武牧羊”图。第二进院落和大殿前又有一高台建筑,样式与第一个高台建筑相同,有石雕三百六十幅,内容也与第一进院落略同。1米见方的“寿星公”浮雕。第二层殿是大雄宝殿,大殿左边是客堂,右边为念佛堂。美仑美奂的木雕。这是龙门。这个缕空雕刻的盘龙壁,里面的龙身和外面的祥云纵横交错,里深外细,真不知道凿里面时会不会把外面的碰断。这技艺之高超,手法之精妙,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连柱基石都如此精致!大殿门口的螭陛(龙道)。大雄宝殿背面。大雄宝殿凤门。大雄宝殿凤道。大殿里供着释迦牟尼佛,两壁为十八罗汉。这座大殿的基座四周,有四十幅浮雕,都是花卉。大殿正面右侧,有一幅“牛角挂书”浮雕,描绘三国时李密年少时的读书情景。“牛角挂书”下面,有一幅“孟母择邻”的浮雕:一老人在前面走,身旁跟着一条狗,一中年人挑着担子,拖着孩子随在后面。大殿正面左侧,有一幅“太公钓鱼”浮雕:太公头戴斗笠,下颔长着长须,在垂柳下盘腿而坐,手举钓鱼竿,身后有一樵夫拍打他的肩头,象要询问什么。在大殿背面右侧,有一幅“吹箫引凤”浮雕“箫史教弄玉吹长箫,箫声引来了凤凰,凤凰双脚直立,把头弯到了腿间,构图很美。另外,大殿四壁还有许多其他人物花卉浮雕。第三进院落开始,还是同一样式的高台建筑。台壁上,有块1米见方的“福禄寿三星”浮雕。福星居中,一手握腰带,一手握羽扇,老寿星在右,拄龙头拐杖,眉须髯髯,额头隆起。他们的神态各异,福星矜持,寿星欣喜。第三层主殿是雷音宝殿,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为名。殿中门前一块石雕,四周有栏杆保护,想必是珍品,不知什么含义,上面被扔满了硬币。里面供着毗卢佛。左右立着骑青狮的文殊和骑白象的普贤。这里高台建筑的石阶,上刻294幅浮雕,都是各种花卉和鸟兽。后高殿和两侧配房的石面上,有三国故事”三顾茅庐”还有根据《西游记》故事雕刻的“孙悟空、猪八戒登仙山”。坐南向北的配房石面上,有一幅“松下问童”的浮雕,画面为唐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中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写意。还有一幅“买臣负薪”描述朱买臣一边砍柴卖,一边挤出时间读书的情景。实在对不上号,以后有机会再加文字说明,直接上图吧。雷音殿左边还有个文殊殿,里面供着五方文殊。殿外有一口铸铁大钟,显然是新的。登上雷音殿,就已经是南山寺最高处了,站在这里听听山风,赏赏山花,还有飘荡在山林间若有若无的佛乐,似乎佛国天堂,也就此近了。五台山佛乐是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五台山有梵音佛教文化艺术团,不少寺庙有佛乐队,佛教音乐成为寺院僧人每日研习的功课之一。南山寺是五台山佛乐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有着代代相传的师承方式,师父不但教徒弟参禅礼佛,同时也要传授吟诵经文的曲牌和演奏乐器的技艺,其它寺庙的弟子也会到这里的佛乐培训班来学习。佛乐所使用的乐器有:笙、管、笛、云罗、铛子、木鱼、引磐、忏钟、鼓、钗、铙、钹等。南山寺的和尚大多是能用多种乐器进行演奏的高手。下一站龙泉寺。

分享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d75fb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7.html

《五台山攻略之二南山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