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9-03-14 08:27: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红色教育心得体会

精心整理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红色教育心得体会##1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贺敬之的这首耳熟能详的诗歌《回延安》是我一直以来对延安最真实感情的流露。
  小时候由于父亲在延安工作的关系,我虽然曾去过延安两次,但因为当时年龄太小,都没有什么印象。长大后,总想有一天能再去一回延安,瞻仰伟人的风采,感受革命老区人民质朴的风貌。
  2017723日,我终于圆了这个长久以来的梦,我同医院第一批赴延安接受红色教育的166位党员一起踏上了赴延安的列车。站在孕育了中国革命伟大基石的黄土地,我看到了想时时双手搂定的宝塔山和奔流不息的延河水、感慨于延安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心中的激动和兴奋溢于言表。
  延安革命纪念馆,是我们此次红色教育的第一站,该馆位于延安城北王家坪,始建于1950年,展出面积5500平方米,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大型革命纪念馆之一。该馆集中反映了193510月至1948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在馆内,我和医院党员一起一边走,一边跟着讲解员听讲解,认真地观看着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实物,再次重温了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历程,从中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特别是当看到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靠亿万人民群众的拥护用小米加步枪了敌人的飞机大炮、取得胜利之时,我感到心潮澎湃,心中的激动难以抑制。参观结束后,我和一同来参观的党员一起在老一辈革命家塑像前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永不叛党。
  杨家岭与枣园作为红色教育之旅的第二、三站,都曾经是中共中央驻地,党中央于19401947年间曾在杨家岭和枣园之间多次搬迁。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在杨家岭指挥共产党人在敌后战场上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曾在此写下了《学习和时局》、《关于重庆谈判》等著作,并发表了不朽的讲话《为人民服务》。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好像变成了一幕幕活灵活现的画面,生动地再现出来。正是这些住在陕北窑洞里艰苦奋斗的革命者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良作风令我们每一个党员都深受教育。
  此次延安之行,虽然时间短,行程紧,但却使我受益良多,通过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的高贵品质,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这次“两学一做”活动中,一定要努力弥补自身不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生活中多读书,在工作上多思考,在业务上多钻研,在思想上多追求,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发扬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红色教育心得体会##2
  723日,我带领支行全体党员踏上了红色之旅,寻找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的摇篮、红色之都——湖南韶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这次活动让我们既感受了韶山冲的历史文化,又领略了韶山冲的山川秀美、更重温了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豪情壮志、丰功伟绩,受益匪浅。
  23日下午韶山红色教育学院给我们举行了开班仪式,开班仪式上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并由支行行长陈瑞做学习动员讲话,我荣幸的担任了本班的班长,并从授旗领导手中接过了班旗。最后由李屿与崔亚给我们开展了《毛主席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情景教育。教育片由“不尽思念、韶山朝圣、鱼水情深、人民万岁”四个章节组成。教育片再现了毛主席光辉的一生,也表达人民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和怀念。课堂上大家积极发言,感触很深。毛主席用近30年的时间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战争年代,韶山人牺牲了1598位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仅毛主席一家就牺牲了6位亲人——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杨开慧,还有毛楚雄、毛岸英,听这些闪光的名字,和可圈可点的事迹,我灵魂深处被触动。韶山人壮怀激烈、视死如归,书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战斗史、一曲荡气回肠的正气歌。他们与韶山精神一样永垂不朽,人们永远铭记在心。
  24日上午9时,我们列队前往毛主席铜像广场,举行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当天尽管气温较高,但支行全体党员,特别是几位年老的同志,克服困难,在两位献花礼兵同志的带领下,敬献花香并绕主席铜像一周,缅怀主席。站在毛主席的铜像前,大家久久不愿离去。一代伟人毛主席开启了20世纪新中国历史的伟大篇章,以其卓越才能和盖世功勋在世界舞台上确立了世纪伟人的崇高地位,他的崇高精神、伟大品格、科学思想、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永远鼓舞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民族人民不断奋勇向上。这里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向主席铜像敬献花圈、鞠躬,通过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来祝福、纪念、缅怀、传承……
  没有英烈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和平的生活,对我们来说,这次学习不是一般意义的特色旅游,韶山文化、韶山精神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它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它的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以及自然风光,都会对我们产生永久的魅力,给我们留下宝贵财富。作为革命的后继者,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我们要把红色的革命传统带回来,代代相传,成为以后工作中的永久动力。“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我们如何把韶山精神、伟人思想融入实际,做一名合格党员,这是我们要真正思考的话题。
  红色教育心得体会##3
  在医院党委的组织下,723日,我们来到了延安。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地方,我对她的了解仅限于书本的只言片语和影视剧中的寥寥画面。
  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红军长征落脚延安后,生存条件极其艰苦,缺吃少穿,土里土气,区区几万人怎么就把装备精良,衣着光鲜,洋气十足的几百万国民党军队给打败了。
  来到延安,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开始了我的求解之旅。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枣园和杨家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简朴的文物,讲解员讲述的那一段段故事,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那段火热的革命年代。
  在这里,缺吃少穿,革命先辈们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延安的一道道梁,一道道沟,都留下了开荒大军辛劳的汗水,播种的足迹。
  在这里,诞生了以“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延安精神,正是这种延安精神,吸引无数热血青年,进步知识分子冲破各种阻力投身延安革命。
  在这里,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和普通群众一样简朴,他们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实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田间、小院,军民水乳交融,在这里没有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蒋家王朝。
  激动人心的实景剧《延安保卫战》,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惊心动魄,硝烟弥漫的年代,实景剧真实再现了人民军队在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下,以少胜多、英勇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精彩画面。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托起了中国革命的巨轮,埋葬了蒋家王朝,只有紧紧团结在人民群众周围,才能取得革命的巨大胜利。
  延安之行,我解除了困惑,懂得了更多,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延安带给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弘扬延安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f1185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1.html

《2017红色教育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