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间真情》主题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8-09-28 08:55: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三单元《人间真情》单元整体备课

【单元教材分析】

生活处处有真情。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主题丛书:《寸草春晖》《父爱无边》《友情无价》《师爱永恒》《陌路情浓》《生灵有情》《真情如歌》。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18个生字,正确读写“勉强、心惊肉跳、忧虑、抱怨”等词语。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通过本组课文学习,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

4.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了美好情感。

5、阅读《三字经》,了解三字经的主要思想,学会自学《三字经》

6、阅读《西游记》前7回,了解

【教学重难点】

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课文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 

【重组单元教材与教学时数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单元导读与识字教学

2

9《穷人》

1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

11《唯一的听众》

1

12《用心去倾听》

1

《三字经》阅读指导

3

回顾拓展三

2

口语交际习作三

3

合计

14

学情分析】

针对本组课文来说,课前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所饱含的爱国之情,提高课堂实效。另外对于六年级的孩子来说,预习不应该只是读课文和自学生字词,更多的是要在资料的帮助下学会自己思考一些东西。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导学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识记本单元的生字生词,能读准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会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读通本单元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人物美好心灵。

3、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学习重点】

1、识记本单元的生字词。

2、难读的句段读通顺,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

一、明确单元主题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生活处处有真情,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组课文---人间真情|

2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

通过阅读本单元导读,我知道了这个单元的关键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四篇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认真阅读本组课文,完成读书单

1)《穷人》:课文讲了一件关于穷人的什么事情?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

(2)《别饿坏了那匹马》: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是场骗局?

(3)《唯一的听众》:“唯一的听众”是指谁?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情?

(4)《用心灵去倾听》: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我”哪些帮助?

2.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

三、学习字词、扫清障碍

1.学生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小组合作认读词语盘点

3.小组汇报认读情况

4.找出难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5.处理多音字,形近字

6.找出难读难懂的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老师检查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的认读

2.学生练写本单元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3.小组听写,互批。

4.集体讨论容易写错的字

5.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6.老师再次听写出错的字,同桌互批

7.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8.交流读书单

五、作业设计

抄写本单元组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把握内容 体会感情

1.根据读书报告单,说一说每一课的主要内容。

【预设】

《穷人》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别饿坏了那匹马》文章记叙了一个摆书摊的残疾青年以“别饿坏了那匹马”的善意谎言成全一个极其喜欢看书但又没有能力看书孩子愿望的感人故事。文章蕴涵着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作者“我”对那个良苦用心的残疾青年万分感激。

《唯的一听众》它记叙了“我”在一位音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用心灵去倾听》:“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文章四篇课文中主人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关心他人 乐于助人)

3.细读文本,画一画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们心灵美好?

A.学生默读在书中批注

B.学生汇报交流

二、明确主题,拓展升华(课件出示):

1.我从这一单元感受到了 ,我知道这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围绕哪个主题来写的,并能说出我的理由。

2.拓展:许多作品都动情地歌颂了人的美好心灵。例如,加拿大作家蒙哥玛利的《绿山墙的安妮》,中国作家曹文轩的《根鸟》,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我们可以找来读一读。

5、梳理问题,贵在质疑:初读课文后,我产生了以下疑问:

三、作业设计

认真阅读本单元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边读边思考,并做好读书标记。

第三课时

9《穷人》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我们学过许多有关"穷人"的课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们记得哪些穷人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伏尔加河上纤夫》等。)

1、引导学生讨论“穷人”。

生活过得穷困,例如生活条件不好,吃不好、穿不好……。

2、过渡

回忆《穷人》一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通过我们前面整体预习课文,谁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来概括桑娜一家的生活。

生:穷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板书: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通过通读课文,你认为桑娜夫妇是什么样的人?

预设: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说一说

三、走进文本,体会真情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感受到桑娜家境贫困、生活艰难?快速从文章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出示: 

a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b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从“补”、“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艰难。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桑娜的善良?从文章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出示:

a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是不是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桑娜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邻居。

桑娜是在自己的亲人安危不知、生死难卜的情况下去关心邻居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关心她人、心地善良。

b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当她看到两个可怜的孩子,她乐于助人的本性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她什么也没想毅然决然地把孩子抱回家里,通过动作描写充分体现出桑娜的善良。

c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由于善良心的驱使桑娜抱回了孩子,之后作者通过一系列心理描写说明了桑娜的善良。没有征求丈夫的意见,他会同意吗?这是她第一个不安的地方。“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又加上两个,今后生活怎么办?这是她第二个不安的地方。她觉得愧对丈夫,“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说明桑娜为救人之难,宁愿自己皮肉受苦,甘愿承担一切后果,充分体现出桑娜的善良。

3.思考:渔夫的善良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出示: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作者通过简单的语言描写,充分表现出了渔夫的人物性格。“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从这句话可看出渔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孩子同死人呆在一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一事当前先为别人着想,充分体现渔夫的美好心灵。“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不仅同意把孩子抱来,而且催促桑娜把孩子抱来,怕孩子醒来知道妈妈死了,心灵受创伤。母亲死后的惨相不能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待醒来之后,让他们感到有一个温馨的家。渔夫完全为孩子着想,至于自己负担如何完全置于脑后,看渔夫的心地多么善良。“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回到现实中一想,我们的日子的确很苦,如今又加上两口,真是雪上加霜,日子难熬,从“熬”字上可以看出渔夫的苦日子,度日如年,备受煎熬,同时也表达了渔夫的坚强精神,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这些足以说明渔夫同桑娜一样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小结:文章题目为《穷人》,但文章中一个“穷”字未提,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如此贫穷的一家,文章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及善良,桑娜夫妇的善良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就是作者通过描写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人物语言等句子,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真情。

四、、动笔操作,活学活用(根据时间安排,时间不够,放在课下)

课后小练笔(二选一):

1.仿写《穷人》第9自然段 。要求:1.注意心理活动的描写,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2.字数100字以上。

2.续写课文,进行合理想象,适当运用通过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描写来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

课下推荐读主题阅读丛书中的《一瓶矿泉水》。

【板书设计】

穷人

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描写手法:神态 动作 心理 语言

第四课时

10《别饿坏了那匹马》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一、课前展示 谈话导入

1.小组自主学习展示。

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爱的名言警句,交流你最喜欢的一句及感受。

2.孩子们,爱是关心,爱是理解,爱是帮助……爱在生活中有很多种形式。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来共同感受另一种爱。这是一场欺骗,却是一场得到感激的欺骗,充满爱的欺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故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板书课题)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组课文,讲述了一个个人间真情的故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欺骗谁?为什么欺骗?怎么欺骗?)

本文记叙了一个摆书摊的残疾青年以“别饿坏了那匹马”的善意谎言成全一个极其喜欢看书但又没有能力看书孩子愿望的感人故事。

(板书:爱的欺骗)

三、走进文本,体会真情

1、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场骗局?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的句子。(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同学间交流,体会人物情感)

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一愣”为什么?“一亮”又说明了什么?)

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为什么“茫然”?为什么要“命令”?)

“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摇着轮椅,想阻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提!”(为什么“急”?从“拼命”“想阻住”可以看出什么?)

他这样的煞费苦心又赚不到钱,为什么还要这样费尽心机?(为的是让我能读到书)

你觉得“我”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了吗?从哪看出?(第1315自然段的两次哭。)

2、课文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板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

爱的欺骗

残疾青年

【阅读链接】

快速浏览学习短文《快乐与感触》并完成有关问题

快乐与感触

依稀记得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儿班代课。课间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我手中或嘴里塞干粮的。他们一听到铃声嘴里 ”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于是我便一人悠闲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一步一步地踱到东边看看美丽的花儿;爬到西边的球台上翻着晒晒太阳;听到南边教室里悠扬的歌声,于是又跑到窗户下踮着脚使劲地仰起头向里看;仰倦了头嘴里嘟嘟地哼着,若无其事的来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如今,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那时一切不懂的,今天都明白了。那时的快乐依在,那时的天真依在。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钻透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无数只鸟儿横着或倒挂在柔柔的柳条上凑响清脆的晨曲。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上班去了。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我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踮脚仰头地去向往了。我尽心地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享受着群体的温暖与关爱。

课间,我们三三俩俩去拉着或牵着幼儿班的那些小娃娃,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他们手中或嘴里塞泡泡糖的。有一天,我把三四个小娃娃牵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学着老师的样子摇头晃脑、指着地图比比划划地讲:这是中国,这是长江、那是黄河……,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要记住,别忘记。看我的手好大,把一个省都罩住了。 小娃娃们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我也笑得前俯后仰。

上课铃响了,我们———”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那天我们进了教室,唱完了一首长长的歌,没见老师来,于是我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先读读书吧,我去办公室看看。话音刚落,只见李老师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同学们注视着他的脚。原来他脚上缠着一圈大大的药纱布。我们明白他的脚受伤了。他开始给我们讲课,和往常一样站着,不时还转去转来。一会儿,我从他变化了的语调中感到:他的脚疼痛难忍了。我忍不住环视一下四周,发现所有同学的眼里都水晶晶的,此刻我心头一热,眼泪夺眶而出。这天我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许正痛苦着;在我们获取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奉献着;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消亡着。

太阳依旧从东边升起,灿烂的阳光总是洒满校园。当我的年龄到了是现在的若干倍的时候,我会依然记起今天的快乐与感触。

1、作者的感触是什么?答:

2、在文中找出拟人的一句话写在下面。

3、用~~~标出文中照应的句子。

4、在文中找出三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5 ——”中的 ——”号起  作用。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 中的”号起    作用。      

 6、把你对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的理解写在下面。

7、第 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文字。

第五课时

11、《唯一的听众》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一、课前展示,谈话导入

1.小组自主学习展示开始。

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爱的名言警句,交流你最喜欢的一句及感受。

2.:孩子们,爱是理解,爱是帮助……爱在生活中有很多种形式。今天,我们来共同感受另一种爱。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主题《真情如歌》。(板书,师引领学生读课题)

二、研读探究 体会真情

本组课文,讲述了一个个人间真情的故事。有的直接,有的含蓄。现在我们来学习文章《唯一的听众》。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敬佩、感激之情。

师:孩子,你概括的真全面,你真会读书!

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的句子。(同学间交流,体会“我”心理与行动上的变化)

师:再次读文,联系上下文,思考“我”发生变化的原因。

(通过交流,理解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好品质,懂得老教授谎称自己是聋子的良苦用心,从而领会文章的思想和写作特色。)

师:孩子们,刚才,大家抓住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这是学习语文的又一种好方法。下面,就让我们用自己美妙的声音和真挚的感情再次来感受老教授对“我”的帮助。(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体会真挚情感)

师:音教授用善意的谎言激励着“我”,我们为之深深感动。

三、交流感悟,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找出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A:一开始,我的父亲和妹妹都认为我是个音乐“白痴”,我感到沮丧和灰心,我不敢在家里练琴,躲到了后面的小树林里练琴,这时,老人对我说了什么?

指导朗读。

老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为什么要溜走?

这时,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 )的老妇人

再读老妇人的话。

B:当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引说──(齐读句子)

(出示):“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指导朗读。

C:你还找到了哪句?

(出示):“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2、让我们再一起来读5-8自然段,体会老人对我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鼓励我,催我上进。

1)你有什么问题吗?

2)老人的鼓励,给我了信心和力量,很快,我就发觉我变了,家里人对我的变化,也流露出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

3)有一次,她竟说──引说

这时,老妇人又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体会这是老妇人再次给我信心和力量。)

4)为什么我会忘记老人是一个聋子?为什么我会觉得老人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

3、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个老妇人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呢?

)的老妇人 (由外貌上升到品质)

4、此刻,小伙子有多少话想对这位“耳聋”的老妇人说啊!所有的话,都凝聚在他的琴声中,(相机出示12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了这段话,你能体会到小伙子此刻的心情吗?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小结我在学琴的过程中,心理和行动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6、文中哪些句子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三、总结课文。

1.情感升华:“我”,从老妇人这里,找到了自信,并由此获得了成功,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这都要感谢这位慈祥的老妇人,感谢老妇人的热情鼓励,感谢老妇人的真诚关爱。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世界上最具感染力的催化剂,它能使人振奋,它能激人奋进,从而获得事业的成功。这也是我们同学要学习的一种精神:懂得鼓励,懂得帮助,懂得关爱。

2.同学们,在你生活中,是否也有一些像老夫人一样,一直默默地鼓励和支持着你的人? (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等)

3.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设计。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板书设计】

11、唯一的听众

老人给我鼓励、信心、力量、帮助

爱心 无私、博大

信心 活力四射

第六课时

12、《用心灵去倾听》主题学习教学设计】

一、谈话揭题

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苏珊给了小时候的哪些帮助?

二、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学生质疑。

1、根据学生质疑,罗列问题。如:怎样的听是倾听?用心灵怎么去倾听?……

2、确立主要问题:

“我”和苏珊为什么要用心灵去倾听彼此的话语?

3、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勾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三、研读感悟,并总结读书方法

1、根据学生自己的读书体验,交流感受深刻的语段。

如: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总结读书方法:

读书时根据题目,带着自己渴望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读书时根据以往类似的文章理解方法在移位中获取读书收获,如: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读书时边默读边勾画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情感

四、作业设计

抄写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12* 用心灵去倾听

苏珊 ——心灵——倾听

交流——快乐成长

【阅读链接】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习题。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就像一个个小镜头。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它们使我受到教育。然而,我最喜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了图书馆。紧接着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小心翼翼地取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

不一会儿,图书馆里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小。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不时地扶扶那滑落在鼻梁上的眼镜;一位留披肩发的姑娘,顾不得去整理那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头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悄悄地离开图书馆。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却怎么也忘不了。它好像在告诉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照样子填空。)(光滑)的(脸蛋) 

     )的(            )的(      

(温柔)地(抚摸)

     )地(          )地(    

2、短文中具体描写了哪几个人物,请写在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人物的表现,告诉了我们什么?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读书吗?你读书时最关心书中的什么?这学期你读了哪些书?请任选一本介绍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珠在自己家的书房里挂了一幅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名言,你想在自己家的书房里挂一幅什么名言呢?请写在下面。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至九课时

【《三字经》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阅读理念】

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核心,形成鲜明的课外阅读教育特色,引导学生与书为友,积极营造“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书香校园阅读氛围。在与经典、名著的对话中,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净化我们的精神家园。

【活动目标】

  1、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2、激发学生阅读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感悟经典内容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阅读《三字经》片断,学习三字经里介绍的知识,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勤奋学习的道理。

【活动准备】读背《三字经》,了解其中的人文故事。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七课时)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三字经》

  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我们学校今年举行了读书节,这届读书节的主题是诵读百家经典。

  这次活动,学校向我们每位同学推荐了《三字经》这部经典。《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都能背上几句。你们会背吗?这样吧,老师背一句,你们背一句。

  师生接背。

  那关于《三字经》这部书,你了解什么呢?(作者、书的内容等)

  师随机评价,师补充简介《三字经》:

  《三字经》流传到现在,已经八百多年了,版本可多了。虽然版本有所不同,但主要结构都没有改变。全书虽只有一千多个字,但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道德、名人故事等各方面的信息。《三字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专家们对《三字经》也非常推崇,他们说三字经是“千古一奇书”,如今,《三字经》被翻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有意思的是,浙江和广东两省还为《三字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起了争执。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部奇书《三字经》。齐读主题。

  二、读《三字经》,讲人文故事

  1、说《三字经》是一部奇书是因为书中有很多名人,而且这些名人的故事也已经成为千古佳话。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从《三字经》里认识了哪些人?

  指名学生说。

  2、相信你一定知道这些人——这些句子中讲到的人你熟悉吗?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学生讲故事)

  出示填空:

  _____?_,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ù)。(做父母的真是用心良苦啊,听了你的故事,我知道了孟子之所以能成为大学问家,跟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

  _____?_,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能友爱兄长、友善对人,也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的。)

____?_,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准则。)

  3、师:此时,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的情景,我们怎能不感动呢,带着感动的心情齐读。

4、师:读《三字经》,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名人故事。这些名人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相信你们读了之后,一定会明白。再齐读。

(第八课时)

读《三字经》,学史地知识

  说《三字经》是一部奇书,不仅是因为让我们知道了那么多名人故事,而且还可以从中读到各种各样的知识。

  1、出示片断:

  (1)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2)稻粱菽(shū),麦黍(shǔ)(jì)。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shǐ)。此六畜,人所饲。

  2、这里有好多的生字,你能读准吗?自己读一读。指名读。齐读(有滋有味地读一读)读得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3、了解知识:

  这两段话里,藏着许多知识呢,接下来我们分四队进行PK,问题的答案都在这两段话里面,好好地读一读,读完还可以与同桌议议。

  宣布比赛规则:分四队竞答,答对一题得一颗星,答错不得星。看哪组的星星多。

  比赛之前,咱们先来热热身,用朗读来给自己鼓鼓劲,看哪一队士气更旺。(四队读课文,比谁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比赛开始。

(比赛过程中随时点拨知识要点:)

  什么叫三才?什么叫三光?

  三纲?

  四时?(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四方?(东、南、西、北,这叫作“四方”。)

  五行?(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可真复杂,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推算出来的,真了不起。)

  六谷?(稻粱菽麦黍稷,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五谷杂粮,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六畜?(马牛羊鸡犬豕,这所谓豕的是什么东西呀?)

  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知道了这么多知识。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看来我们很有必要把这两段含金量极高的话背下来。

  试背,指名背,齐背。(不能背的可以跟着读。)

  这些知识还比较浅显易懂,《三字经》里还有更多的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

(第九课时)

读《三字经》,明勤学道理

  1、 说《三字经》是一部奇书,还因为它至今流传着许多名人勤奋好学的故事。请仔细看图,你知道图上说的是谁的什么事呢?

  逐一出示名人勤奋读书图片,请学生说故事。

  (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孙敬悬梁、苏秦刺骨)

  师随时点评引导:哪一点令你特别受感动?

  车胤囊萤:就着萤火虫的光看书,能看清吗?(这样微弱的亮光,看书时间一久就会眼睛发酸,甚至会头昏脑胀的。)

  孙康映雪:他不冷吗?(天寒地冻,别说跑到屋外边了,即使在屋里头也是很冷的,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哪来别的取暖的东西呢?)多冷啊!得受多大的罪啊!可没有苦,哪来的甜呢?

  孙敬悬梁:这倒真是一个克服困意的好方法。可惜我们男孩子没有机会了,老师倒是可以一试,女孩子也可以试试哦。

  苏秦刺股:那是尖锐的锥子啊,疼吗?

  2、这么多感人的故事,老祖宗用了最精练的语言,记录在《三字经》里。你能找到这些句子吗?(出示)

  头悬梁,锥(zhuī)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chuò)。

  师:没有灯油,就抓萤火虫照明,就着雪光读书;读书困了,头悬梁锥刺股,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他们的故事感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怀着这份感动,带着这份敬佩,我们再来读读他们的故事。(齐读。)

  3、如今我们不再需要囊萤映雪,也不用学悬梁刺股,这样的方法显然已经过时了,但什么是永不过时的呢?(勤奋学习的精神)

  学生交流。

  4、同学们说得真好,虽然表达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声音是一样的,那就是珍惜时间,勤奋学习。老师这儿要借用《三字经》中的两句金玉良言送给你们。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指名读。齐读。

  五、背诵经典

  结语: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近经典,读了《三字经》的部分内容。虽然只是部分,但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三字经》真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正如专家评价的那样,《三字经》真是“千古一奇书”,值得我们去看,去品味,去研究,最好能够背下来。

【阅读链接】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昔孟母,

2.香九龄,

3.曰春夏,

4.自羲农,

5.夏传子,

6 ,师项橐。 ,尚勤学。

。读《鲁论》。彼既仕,

7. 披蒲编,削竹简。

8 ,锥刺股。

9.如囊萤,

10.蚕吐丝,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       )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3.“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       )。

A.小米      B.高粱      C.大豆   

4.《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      

A.乐器    B.精美    C.器皿

5 “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      

A.岳飞    B.吕蒙   C.杨六郎

6.“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7.“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

8.“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9.“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        

A.孙敬和苏秦  B.李白和杜甫  C.毛泽东和周恩来

10.李白是受了(         )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 .老爷爷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李白和杜甫。(      

2.《论 语》共有20篇。(         

3.已成圣贤,仍向孩子学习的人是孔子。(      

4.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是“有余力,则学文 ”的意思。(      

5.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子不学  非所宜 ”的意思。(      

6.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苟不教  父之过”的意思。(      

7.春季是四时之首。(        

8.李白小时候十分助人为乐。(        

9.周朝持续了八百年年。(        

10.“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指苏辙。(         

回顾拓展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的描写。

2、读背并积累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搜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A、“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B、“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C、“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2、回忆本组课文,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交流各自的体会和感受。

3、交流自己在习作中是如何运用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

4、课后积累相关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天我们一起欣赏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交流句意。

5、学生自由吟诵。

6、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名言警句。

三、课外书屋。

1、自由读。

2、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3、交流课外阅读的其他歌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

4、拓展阅读:《绿山墙的安妮》(片段)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三项活动,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各自总结一下吧!

五、作业设计。

继续阅读《绿山墙的安妮》。

【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又告结束,回顾这单元的语文教学工作,我感叹良多,静下心来,反思自己这教学工作如下:

   是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这方面,我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字词句篇开始,点点滴滴打下基础。还有一点就是忽略了个别学生的变化,比如杨清芳同学,这个学期的学习状态有变化,变得比之前木讷,思维不够灵敏,我觉得应该与家长沟通沟通了,了解一下身体状况等各方面的情况。

学生的学习态度。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表现的就不够端正。主要表现在作业方面。一部分学生作业虽然能按时按量完成,但书写较差,比如黄馨、陈丛伟、黄舒妍等同学,反复强调,但字总是写不工整,虽然及时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与家长联系过,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其次,课堂上学生听课的有效性较差。很多时候我发现班上有很多一部分学生上课听得不认真。虽然,这些学生中并不全是思想开小差的,很多都是不积极参与的,感觉课堂与他无关。

是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这个比较难,这个单元我虽然安排了专门的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阅读《三字经》,并鼓励学生借阅其他的课外书箱阅读,但还不够,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读,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去读,让他们在书中去陶冶,在书中去积累,在书中去自我提高。本单元我用

是要继续教育教学的思考,不断探索、努力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喜欢你的语文课,并且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尽力让学生能够学得轻松而又学得扎实。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兴趣得到激发,语文基础知识得到提高,语文能力得到增强,这些虽然有所成效,为下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今后我在工作中将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b29b47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c1.html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间真情》主题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