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原文

发布时间:2020-06-05 15:42: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风筝(鲁迅著散文)

《风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首先由北京冬季天空中的风筝联想到故乡早春二月时节的放风筝开始描写,流露出淡淡的乡愁。然后自然地从风筝想到儿时往事:作为兄长的他对所谓没出息的酷爱风筝的弟弟的惩罚。成年后的作者为自己幼时的无知,对弟弟儿童天性的扼杀行为充满了内疚和自责。更令作者痛苦的是他已无法求得宽恕,因为弟弟对这件往事已漠然忘,这里照应了文章一开头作者见到风筝时“惊异和悲哀”的情绪。这种惊异和悲哀并不仅仅在于作者内心的深刻自我反省,而在于他从弟弟的“全然忘却”中体会到中国老百姓对封建道德奴役、家长式的专制制度的不觉醒,因而倍感改造“国民性”任务之艰巨,点出作者心情沉重的内在原因。文章叙事与抒情紧密相联,在叙事的基础上,抒发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此文以白描写景、写人,舒事与感叹、议论相结合,渗透着一种深沉的理性精神。 [1] 

作品原文

风筝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1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2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3,而久经诀别4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5,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6,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7的什物堆中发见7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9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10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11,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12。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2] 

词语注释

1. 丫叉:树木两枝分歧处。此处作动词用,即丫丫叉叉的意思。

2. 伶仃:孤单单的样子。

3. 肃杀:冷酷萧条,毫无生气。

4. 诀别: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5. 他:在“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第三人称代词一般都用“他”,后来才有“他”、“她”、“它”之分。这句中的“他”是指“放风筝”。

6. 小兄弟:这里指的是作者鲁迅的三弟周建人

7. 尘封:被灰尘封住。

8. 发见:同发现。

9. 瑟缩:身子发抖畏缩,惊惶的样子。

10. 苦心孤诣:为了达到目的而费尽心力。

11. 论长幼:封建伦理道德宣扬“长幼有序”,规定幼小者必须无条件服从长者,因而弟弟必须服从兄长。

12. 天使:西方神话中把某些帮助人们实现美好愿望的神仙称为“天使”。作为幸福、欢乐的象征。这里是指儿童所希望得到的最美好的东西。 [3] 

创作背景

写作时间

此文写于1925年1月24日,发表于同年2月北京出版的《语丝》周刊第12期,后收入散文诗集《野草》,副题野草之九。 [3] 

生活背景

作者鲁迅于1919年9月9日在《国民公报》上发表过散文诗《我的兄弟》,在《我的兄弟》一文中详细记述了风筝事件,作者年少时对放风筝不屑一顾,故嫌恶小兄弟(周建人)喜好风筝,但是在作者长大后了解到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因此对年少时抹杀小兄弟的爱好感到深深的自责,且写此文的时候正值农历正月初一,作者有感于内心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战便做了此文。[4-5] 

社会背景

1925年,中国北方各省正处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之下,在意识形态上极力强化封建教育。1925年11月,段祺瑞政府的教育部通过了学校“读经”的决议,规定自初小四年级起必须读经。一些封建文人和买办知识分子紧相配合,高唱“尊孔读经",竭力推行奴化教育。作者鲁迅的这篇文章,正是对这种不合理状况的揭露和批判。 [3] 

作品鉴赏

整体鉴赏

全文共十二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即景生情,写作者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感到“惊异和悲哀”,引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包含两层意思,写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和作者压制小兄弟放风筝的往事。第二部分可分两层,第一层(第二段),写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故乡“春二月”,是杨柳发芽,山桃吐蕾、风筝争盛的季候,“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人们仰头便能看见空中荡漾着“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螟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它们样式各别,色彩艳丽,高低不等,点缀着春意盎然的江南风光。这幅画面和开头描写的北京冬日的风筝画面形成鲜明对比。这既是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现实社会的有力象征。“我现在在那里呢?”一问,强调了“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条”的现实,显示了当时封建思想统治的黑暗与冷酷。在这样的环境中,“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就很值得怀念了。它不但自然环境优美,社会环境也没有弄到这般恶劣的地步。这段描写寓含了作者对封建统治的憎恶之感情,而要推翻用来巩固军阀统治阶级地位的封建传统思想,必须进行坚决的斗争,这与下两个自然段自己摧残小兄弟的描写,在思想上有内在联系。第二层(第三、四段),追忆对小兄弟的“精神虐杀”那一幕情景。文章以“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一句为转折点,开始了对儿时有关生活的回忆,当时作者深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教育思想的影响,以为放风筝“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和小兄弟喜欢风筝正好相反。小兄弟具有一般儿童天真活泼向往自由快乐生活的天性,他虽然“多病’’、“瘦得不堪”,然而对放风筝这种游戏却很热心,常常“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甚至为别人放风筝“惊呼”、“跳跃”。同时,他还具有一般儿童的聪明才智,“自己买不起”,便“苦心孤诣”地亲自动手作。这些正当的愿望和行动本无可指责。可被作者认为是“笑柄”、“可鄙”的指导思想下遭到了压抑和摧残。在文章当中,小兄弟那般天真地喜爱风筝游戏,而作者因为不喜欢风筝,就以已律人,也不准他爱好。终于寻找到他,“破获”了他的秘密,折断了他已经扎好的蝴蝶风筝一支翅骨,还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对作者的无情的摧残,他“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是一副被压抑者的神情。这些地方,文章刻画细致入微,显示出封建思想对儿童心理的严酷损害。这一部分的两层描写,都是回忆文字,具体写出了作者的“惊异和悲哀”的原由。

第三部分(第五至十一段),包含两层意思,主要写作者的思想认识提高之后,内心所受到的谴责。第一层(第五、六两段),写作者认识到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错误之后的悔恨心情。“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紧承上文,写作者的内心自责。“惩罚”一词颇有韵味。本来,幼年时毁过自己小兄弟的风筝,即便是错了,知错改错就是了;小兄弟不介意,别人不知道,谁也不会再来“惩罚”。然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惩罚。其原因:一是“我已经是中年”,有了相当的社会实践,认识到封建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的危害;二是“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勾起了“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这一幕”。从作者的叙述中,看出了作者在思想认识提高以后内心的深刻自责,这说明为什么前一段写得具体细致的原因。这一层写得越深刻,越能受教育,也越便于解脱作者的沉重心情。而作者的心“很重很重的堕下去”,却没有“至于断绝”。又说明自我批评的认真、深入。第二层(第七至十一段),写寻求补过的方法。沉重的心情不得解脱,自我批评又那样认真,便要想方设法来弥补前面的过失。文章写了两种补过的方法,一是“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但天真烂漫的幼年时代已经过去了,“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显然,这种补过的方法行之无效。再一种办法是讨他宽恕。可是当作者与他谈起儿时“糊涂”的时候,“他什么也不记得了”,“无怨的恕”,当然也不会填补过失。在这两种补过方法都失败的情形下,“我的心只得沉重着”。这一层写作者想到种种补过的方法,正是作者对过去错误的否定与批判,这种自我批评的精神,反映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品质。

第四部分(第十二段),全文总结。“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照应第二段第一层,“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照应第二段第二层和第三段。最后,作者为了摆脱不能卸掉的重负,表示要“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但“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里与上文一样,同样是以自然气候喻恶劣的社会环境。二十年前,封建传统观念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二十年后,社会现实仍然腐朽不堪,毒害和窒息着中国人民的精神。这“寒威和冷气”使作者为彻底摧毁封建统治而奋勇战斗,表示了作者憎恶黑暗现实和不屈战斗的鲜明态度。

此文通过作者回忆自己幼年时代对小兄弟喜爱风筝的一次精神虐杀,深刻揭露了封建的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对儿童心灵的束缚和摧残,表现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的自我批评精神,和同封建势力战斗到底的决心。 [3] 

艺术特色

描写细致

此文的主要内容是抨击和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对儿童身心的摧残。但是这种抨击和批判不是凭说理,而是靠细致的描写,在描写中融汇着叙述与抒情。文章开头,作者从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见一二风筝浮动,引起了一种惊异和悲哀。“惊异和悲哀”的是什么,全文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接说明,但紧接着插入了一段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这段回忆凝聚着对故乡的深切热爱,而更主要的还是使作者想起幼时欺凌小兄弟一事,现在仍感到心情沉重。这就回答了“惊异和悲哀”的原因,实际上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悔恨心情是交织在一起的。再是把作者欺凌小兄弟,不准他放风筝的具体过程描绘得细致详尽,衬托了作者悔恨难过欲求补过的心情。 [3] 

笔法简洁凝练

这是鲁迅散文的独特风格。作者鲁迅写人物,不用多余笔墨作累赘的说明,只几笔就把人物神彩、表情、心理勾画出来。比如对小兄弟的刻画,呈现出一个天真活泼,喜欢游戏的少年形象。再如写作者的威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凝重有力,感情色彩浓厚,含意深蕴,对表现作品的主题有重要作用。 [3] 

对比手法

一是环境的对比:北京二月的肃杀寒冷和江南二月的热烈温和,增强了文章的浓烈的悲情和深重的无奈。二是人物的对比:小兄弟的弱小和我的强大,构成文章叙事的主体贯穿文章的始终。三是时间的对比:一是作者的前后的变化,一是小兄弟的前后的变化。作者的变化是主要的,小兄弟的变化是次要的方面。但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三个层面的对比交织成深沉的叙事点,使文章含蕴极深。 [6] 

情感线索

此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呈现出清晰可寻的脉络,和三个层面的对比交织成一个浑然的整体。作者的感情变化的线索是:对放风筝的“嫌恶”,对小兄弟看放风筝的“可鄙”,看到小兄弟做风筝时的“愤怒”,折断风筝离开时的“傲然”,反思后的“沉重”和不得原谅后的“悲哀”。 [6]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be490e8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7.html

《风筝原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