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题材散文

发布时间:2019-06-12 04:22: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军旅题材散文



  篇一:军旅文学作品火爆现象之我见
  军旅文学作品火爆现象之我见
  汉语言文学王凯指导老师莫其逊
  【内容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军旅题材作品非常红火,收获了一大批精品力
  作,以一种更加个人化的姿态灵活多样地融入了当代文学之中。由此带来了军旅题材作品
  的日益火爆。军旅作品的本质特性即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小说和影视等表现形式
  得到进一步高扬,对和平年代军人命运、生活状态的观照,表现了当代军人对存在意义、
  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索。当代军人的内在气质和风貌在英雄主义审美风范下得到了极富震
  撼力的全新呈现。充满了崇高感的军旅题材作品正带领人们走向美好的精神家园,重新点
  燃人们内心的激情和壮志,让理想和信仰在人们的血脉中再次贲张。
  【关键词】军旅文学;发展;现象;使命;出路
  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在改善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阅
  读习惯,影响着人们的精神追求。军旅文学作品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冷热沉浮的过程。可
  以说,当代军旅文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人民军队和人民共和国成长壮大的艰辛历程,在不
  同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与追求,也从侧面体现了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国文学的渐进
  过程。在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中有显著的地位和独特的存在价值。本论文拟对现在的军旅
  文学作品的火爆现象进行分析。
  一、回顾往昔:我国军旅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
  军旅文学作品即以反映战争、军人、军队生活为主要题材,描写与战争、军人、军队相
  关的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种体裁。在世界文学领域和文学发展史上,
  军旅文学作品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当代军旅文学作品与当代文学作品的发展大
  体一致。著名文艺理论家朱向前教授主编的《中国军旅文学50年》一书中将新中国成立
  后我国五十年来的军旅文学发展阶段按照年代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文革”前十七年
  (1949——1966)、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朱教授划分的依据是结合政治上的时间段以及
  文学生态环境的转换,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予以省略,因为众所周
  知的原因,当时包括军旅文学在内的文学创作基本上陷入停滞或荒芜的状态。进入新世纪
  以来,军旅作品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影响下,自身通过磨合适应找到了自己的定
  位,我们可以称之为新世纪时代。
  “文革”前十七年(1949——1966),可以说是新中国军旅文学的繁荣兴盛期。在当时
  活跃的军旅作家们大都在战争年代参加革命,经历过炮火硝烟的洗礼。新中国成立后,伴
  随着年轻的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他们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进行文学创作。刘知侠的《铁道
  游击队》、曲波的《林海雪原》、刘流的《烈火金钢》、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罗广
  斌、杨益言的《红岩》、王愿坚的《党费》和《七根火柴》、徐光耀的《小兵张嘎》、石言
  的《柳堡的故事》、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作品都获得了成功。这段时期军旅作品
  的题材主要以战争生活为主,通过小说,诗歌、散文以及由小说改编成的戏剧,电影达到
  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并以其数量和影响在当时成为了文学的主流。这些作品受战争文化心
  理的影响较深,以其高扬的英雄主义为主旋律,宏大叙事的史诗性追求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基本奠定了我国当代军旅文学创作的审美风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因此也有人称此时
  的军旅文学创作为“战争文学”的繁荣期。
  作为第二阶段的八十年代时期算是新中国军旅文学的复苏发展期,在时间上指七十年
  代末到八十年代末。这一时期的军旅作家们,大都出生于建国前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
  的冲击和破坏,感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现实影响,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变革时期,在
  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在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各种新兴文学空前繁
  荣的文学环境里,军旅文学创作亦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军旅作家们压抑已久的创作冲动
  被释放出来,此时的作品除了极少数描写战争题材外,大部分作品展现了和平时期天南海
  北的军营生活,充满了时代的气息。“两代作家在三条战线上作战”[1]可以说是对八十年
  代军旅文学创作情形的概括。刘白羽、魏巍、徐怀中、李存葆、朱苏进等一批新老作家们
  在和平生活、革命战争以及想象中的历史战争三个方面拓展空间,拉长军旅文学创作战线
  的同时,也深化了军旅文学的艺术创作。《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皖南事变》、《射
  天狼》、《兵车行》等作品以反映时代、张扬崇高,关注当代军人价值,揭示战争残酷、面
  对历史真实,不避讳人生的矛盾与复杂而赢得读者的广泛认同,显示了军旅文学与现实生
  活亲密的血缘关系。加上几次在全国性评奖活动中获奖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兴趣和热切关
  注,构成了新时期文学作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军旅文学与其它题材作品一道,
  铸造了80年代中国文学的真正辉煌。但是到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建设的改革
  发展加速期,军旅文学渐渐淡出了文学和阅读的中心。面对逐渐被“边缘化”的现状,习  

  惯了辉煌和轰动的军旅作家们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了沉寂思索。
  进入90年代,可以算是军旅文学的沉寂期。随着前苏联的解体,海湾战争的爆发,国
  际大环境发生了变化,局部冲突代替了冷战,但是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了时代的主题。我国
  的改革开放也进入了快车道。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社会发展
  的主要课题,国内长时期的和平环境一度使军队的社会地位有所下降。高技术战争在给我
  军带来震撼的同时也引发了军队的变革。军旅文学的生存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改
  革开放,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西方现代思潮的大量涌入也致使人们的价值追求发
  生了变化。当代读者对文学、对军旅文学的阅读与期待视野进一步开阔和复杂,无疑给90
  年代军旅小说的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以新的观念或思维顺应时代的变化,怎样以
  新的文学目光或方式面对与军事生活相关的“现实”,也就成为这一时期军旅文学创作的
  新课题。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军旅作家们一度有点不知所措,值得欣慰的是在90年代
  后半期,一些军旅作家自觉或比较自觉地把新军事时代的新课题摆到了自己的面前,开始
  关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军营生活及军人精神状态的变化了,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军事题材文
  学作品。黄国荣的《兵谣》、陈怀国的《遍地葵花》、柳建伟《突出重围》、姜安的《走出
  硝烟的女神》、徐贵祥的《仰角》均以独特的军旅文学风格和气质,平静地融入了90年代
  中国文学的大潮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军旅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传播的特点。在多元
  文化的选择融合下,军旅文学创作适应时代发展,深入生活实际,呼唤爱国主义、理想主
  义和英雄主义的回归,重新构筑了新时代的英雄形象。军旅文学创作不仅在小说创作上硕
  果累累,在根据小说改变的戏剧、广播、影视上,也赢得了众多读者。《DA师》、《历史的
  天空》、《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等作品开始在社会中形成品牌性的影响
  力,造就出了一定的军事文学读者群。在一批有潜力的军旅文学作家和作品的带动下,众
  多“网络军事文学写手”和“网络军事文学作品”也随之出炉。引发了一种群众性的军事
  文学写作热潮和阅读热潮。同时由这些作品编剧、改编或被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热播不衰,
  显示出了军旅文学的“酵母”作用及其借助影视传媒成倍放大的覆盖力量。种种现象表明,
  一度被边缘化的军旅文学创作,在新世纪多元文化的架构下,正在逐步走向第四次繁荣。
  二、正视现实:军旅文学作品的使命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军旅文学创作在多元文化的架构下开始走向第四次繁荣,军旅长
  篇小说创作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相当水准,收获了一批精品力作,以一种更加个人
  化的姿态灵活多样地融入了当代文学之中。《亮剑》、《历史的天空》、《狼毒花》、《士兵突
  击》等根据小说改编的军旅题材影视剧也走红了荧屏,掀起了收视狂潮。随着军旅文学作
  品的火爆,也引发了一场军旅影视热与军旅小说热的争论,有人认为军旅影视题材热带动
  了军旅小说热,那是影视热的延续,而不是小说热,小说只是分担了影视的殊荣而已。我认为争论的分歧点在于表现形式与传播手段的不同,对于军旅文学承担着弘扬英雄主
  义、爱国主义,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特殊使命来说没有过多的影响,小说通过语言、
  叙述、人物心理描写等手法来给读者提供阅读快感,影视则通过以具体的、生动的、明确
  的物态形式直接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震撼,带给观众审美愉悦,包括视觉享受和
  知识构成的进一步的丰富。军旅小说被拍成影视剧,可以扩大作品的影响,使爱国主义、
  英雄主义精神通过影视这一直观形象的表现形式得到进一步高扬。从而使严肃神圣的军旅
  文学贴近现实生活,更加符合广大基层官兵和普通群众的审美追求。进一步引发社会对和
  平年代军人命运、生活状态的观照,展现当代军人对存在意义、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索。
  进而使当代军人的内在气质和风貌在英雄主义审美风范下得到了极富震撼力的全新呈现。
  军旅文学创作与一般的文学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那就是它的“政治优势”和“主
  流意识形态色彩”。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为政治服务和为工、农、兵服务”的
  “二为”方向[2],邓小平后来又将“二为”方向放宽为“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3]。“二为”方向的提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当时包括军旅文学在内的当代中国文学的
  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也为军旅文学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土壤。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
  经济建设成了一切工作的中心。市场经济的完善,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加快了人们的生活
  节奏,加上西方现代思潮的大量涌入致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广播电视等现代传
  媒手段的普及,当代读者对文学、对军旅文学的阅读与期待视野进一步开阔和复杂,世俗
  化与娱乐化思潮让人们远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主旋律作品。从而使包括军旅文学在内的文学
  创作逐渐被边缘化。一段时期以来,人们面对社会的巨大变迁,在各种价值观、人生观的
  碰撞冲击之下,出现了迷惑、错乱、急功近利的心态,面对金钱、名利不择手段,到处充
  满尔虞我诈,致使人们的安全感日益减少。对于价值观念裂变带来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
  进行深刻的反思,试图找回曾有的美好、高尚、纯真,建构起自己心目中的价值理想。
  军旅文学在新的形势下通过数年的适应磨合,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在多元文化的选择
  融合下,立足于现实的客观需要,适应时代发展,深入生活实际,呼唤爱国主义、理想主
  义、英雄主义的回归,重新构筑新时代的英雄形象。《突出重围》、《DA师》、《亮剑》、《激
  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等作品正是从不同的角度塑造了许多具有时代色彩“个性化”
  的形象。从这些个性化的形象上我们找到了曾失去的理想信念,找回了曾消失许久的激情。
  这些作品改编成的影视剧更是在部队和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反响。《亮剑》中的李
  云龙、《士兵突击》的许三多都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但是这些作品并不是单单来表现
  一个人的英雄事迹。而是通过英雄们的成长历程来反映一种精神,揭示一种信念。从而为
  迷失了价值信念的社会找回人生存在的价值。以描写和平环境下部队的现实生活,记叙了
  一名普通士兵成长历程的《士兵突击》播出之后,在社会中引起极大的轰动,当年就在广
  大年轻人中引发了一场参军热,可以说20XX年底入伍的新兵大部都是在许三多的影响下
  到部队去体验平淡乏味而又充满激情的军旅生活,而且“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和集体
  主义精神在平时的生活训练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单调乏力的训练始终洋溢着青春的激
  情,给当时在新兵连带兵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士兵突击》所体现的精神意义还
  有英雄主义情结的再现、理想主义的坚持等等。《士兵突击》所体现的这些精神意义无疑
  让强调独立、推崇个性、渴望成功、追求自由的80、90后们都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应该
  说,社会在被军旅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所感动的同时,军旅文学作品所提倡的爱国主义、
  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也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人们在汶川地震中创造的抗震救灾精神就
  是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全新诠释。
  三、展望未来:军旅文学作品的发展出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军旅文学创作在走向第四次繁荣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当
  前军旅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隐忧。我们须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军旅文学的发展出路。当今社会,一些专业的军旅作家由于年龄职务的原因远离了部队生活,对新世纪处于
  改革转型期的部队不够了解,甚至产生了一定的隔膜。对处于改革转型期的广大基层官兵
  真实的现实表现、个人目的、精神追求、思想情感、前途命运、家庭关系、社会地位等现
  实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思考,并且也没有兴趣。创作的部分军旅小说从题材
  上看,虽然或多或少地表现或涉及了一些部队的现实生活,却并没有真正能深入到军旅现
  实生活的深部、细部,没有切中时代精神的脉搏,也没有对新一代军人的生活、情感、思
  想、命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所以不能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同。同时随着《亮剑》、《激情燃
  烧的岁月》、《士兵突击》的热播,文学创作也引起了一股跟风之作,由此引发了众多军旅
  作家把创作精力转移到了影视领域。创作精力的缺乏使军旅文学创作产生了小说剧本化、
  情节戏剧化、故事世俗化的通病。改编的初衷本来是让缺乏阅读时间的人通过影视这一形
  式平台了解作品扩大影响,但是出现的跟风之作在思想品格、表现的生活面、人物的塑造
  方面都给人重复的感觉,从而使作品缺乏原创性,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产生审美疲劳。造成
  欣赏者大量流失,这也是军旅文学的潜在危机。
  军旅文学作品肩负的特殊使命,要求军旅文学创作在感受时代发展的同时,必须立足
  军营,在火热的军旅生活中探求军人的精神源泉。“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只有深入基
  层,才能把握广大官兵的生存状况,才能掌握军营的现实矛盾,才能在作品中反映出现代
  化进程中的军人的真情实感。立足军营生活的同时,还要善于挖掘发现,用心体验和平年
  代时期军人对现实命运、生活状态的追求,当代军人对存在意义、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索。
  亲身感受当代军人的内在气质和风貌的全新呈现。唯有此,充满崇高感的军旅文学作品才
  能带领人们走向美好的精神家园,重新点燃人们内心的激情和壮志,让理想和信仰在人们
  的血脉中再次贲张。为我们伟大民族的复兴,为当今变革前行的伟大时代,提供源源不断
  的思想和情感动力。
  [注释]
  [1]朱向前.军旅文学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13.
  [2]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c].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8
  [3]邓小平.在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祝辞[n].人民日报,1979-10-31
  [参考文献]
  [1]朱向前.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XX
  篇二:军旅题材电视剧
  军旅电视剧:英雄新四军特战DR师非常敢死队中国近卫军将门风云走出硝烟的男人归途如虹DA师砺剑中国仪仗兵沙场点兵红十字方队炊事班的故事少年特工垂直打击历史的天空八路军陈赓大将地雷战传奇双枪李向阳敌后武工队狼毒花地下交通站大校的女儿玫瑰绽放的年代陆军特战队梅花档案长征热带风暴石破天惊任长霞远东特遣队武装特警
  红十字星座双枪老太婆戈壁母亲血色浪漫交通警察军歌嘹亮长空铸剑军旅纪录片:防务新观察-猛士艺术人生-士兵突击子午书简—士兵突击他们在国外训练的日子
  新时期军人形象抗美援朝经典战例1999国庆阅兵较量中苏边界冲突中印边界战争鸭绿江记忆
  兵棋上的战争中国将帅录狙击英雄见证·影像志.当兵见证·发现之旅.杀机四伏的天空
  军事纪实-演兵20XX军事纪实-再上太空-月球梦想粟裕大将谭晶-在和平年代(军旅歌曲演唱会)
  中国核武器试验成功的内幕
  大型军事纪录片-使命与光荣20XX毕业歌_青春集合在军旗下·解放军艺术学院
  纪录片、旅游片:骑行在天际情商与智商鸟瞰新重庆33个即将消失的地方
  大理.一生不得不到的地方知识改变命运千秋三峡美在广西映像西湖
  一米摩托万里路东方红卫星传奇电视散文.皖风皖韵为什么不能吃它们
  电视散文诗歌-印象中国.泰山秋思探索·发现-踏浪远望寻访敦煌古城
  岳麓书院中国铁路大提速圆明园(电影,我归结为纪录片)周恩来总理逝世记录片黄山奇观高三红旗渠记录片著名企业音乐电视南极100天
  探索·发现-北洋水师电视诗歌散文-最忆是江南如画江山之锦绣苏杭
  鲁豫有约_再回首·我们的高三华夏文明春茶中国系列电视节目:为你服务诗歌散文中国武警纪事中国文艺社会记录军事纪实海峡两岸幕后新视听晚间军事科技
  个人喜欢的一些视频:可可西里塔克拉玛干翻身石头村的发财记一诺千金无限生机生命列车暖情20XX年公安部春节电视文艺晚会唱音乐会霹雳贝贝生死大营救英雄郑成功
  篇三:军事
  作者:陆文虎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离开全局规模的战争状态也已经60年了。在这段相对和平的年代里,战争文学却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与小说等虚构文学比肩并立的军事纪实文学,特别是有了王树增的《朝鲜战争》、《解放战争》和《长征》,而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水准。
  60年间,纪实战争文学有过几次发展高潮。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量战争的亲历者开始写回忆录。《志愿军一日》从13000篇来稿中选发了400多篇,郭沫若认为该书超越了世界上任何民族的伟大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英雄人物和传奇故事。陈昌奉的《跟随毛主席长征》视角独特、细节生动,曾广受好评。邓洪的《潘虎》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文学、戏剧、电影创作,当时深受茅盾欣赏,曾盛赞潘虎文学形象塑造得成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水浒英雄。收入《红旗飘飘》中的此类作品多颇可观。《星火燎原》从全国3万余篇应征稿件中选发了635篇。作者中有9位元帅、431位将军、62位省部级领导干部。该书印行500万册,30余篇被收入中小学课本,足见影响之大。但是,这些故事和回忆录,绝大部分由于作者文化水平不高,质胜于文,严格讲还算不得文学,今日观之,聊充史料而已。而且作者作为亲历者,囿于经验的局限,笔下难免拘泥于个人闻见;另外,由于可资参考的文字材料鲜见,记述难免杂入想象,因此,有时并不可靠。但它们毕竟是最生动、最鲜活的第一手创作素材,给予读者和其他作家的营养甚多,例如后来的知名作家王愿坚因担任该书编辑,曾获益良多。这时期的群众性创作活动,尽管水平不高,但对于非虚构战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纪实战争文学的第二次发展高潮是一次重要的飞跃。1995年,适值抗战胜利50周年,鉴于当时纯史学著作虽有资料翔实、定位准确的优势,却不为普通读者所喜闻乐见,而纯文学作品固然生动、可读性强,但往往囿于局部或者编造痕迹过重,不能使读者获知抗战全景且影响到对历史的准确把握,总政治部决定出版《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整套图书共22册。全部由部队专业作家撰写。全书多角度、全方位地既记叙了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等的共产党抗日游击战争,也表现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抗日战斗,反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并取得胜利的辉煌历史。这些作家大量采访当事人,尽可能多地利用资料,应当说这批作品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不仅使读者耳目一新,也使作家们认真地体验了一次非虚构文学的创作过程。
  从客观上看,由于种种原因,过去我们所了解的历史,只是片面的、单方面的,敌对方的材料、观点,由于信息隔绝,完全不知道;即使是我方资料,也仅限于用于公开宣传的那一部分内容,很多东西都处于保密状态。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之际,历史大事早已尘埃落定,那些尘封已久的敌、我、友的秘密文书档案纷纷解密。在这还不久远的历史中,有太多读者希望知道的东西,有太多他们曾亲身经历的事件,甚至有太多他们困惑不解的谜团。同时,当代读者对于虚构战争文学由于想象力有限而形成的“五老”现象(老题材、老人物、老语
  言、老情节、老结构)已经感到厌倦时,非虚构文学自然能使他们眼前一亮。国家日益开放,人民日益成熟,此时回首上世纪的革命战争,创作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巨著,便既是应当的,也是可能的了。于是,从虚构文学到非虚构文学,王树增在知天命之年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转身。
  王树增知道,世事喧嚣,人生寂寞,他只有把浓厚的现实情怀、真实的历史叙述、完美的文学手段较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打动读者。他要做的,就是发现并且积累那些有意味的历史碎片,经过缜密思考,最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笔下展示出一种超过生活现实的、极为新鲜有趣而且激动人心的“现实”,他在把一段超常态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度再现。从史料收集和研读开始,《朝鲜战争》、《长征》、《解放战争》三部书的写作,孜孜矻矻持续了十几年之久,在一个众声喧哗、“见异思迁”的时代,如此的定力实属难能可贵。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现实是最伟大的作家。我们的任务,也许可以说是如何努力以谦卑的态度和尽可能完美的方法去贴近现实。”对一名成熟作家来说,写作没有问题,王树增备感困难、用力最劬的是搜集历史细节。由于年代久远,环境恶劣,红军长征时期的原始记述本来不多,现在硕果仅存的老红军大多年已近百,让他们准确回忆当时战事已难有可能。由于战场广阔,参战人数众多,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亲历者遍布世界各地,普遍采访实难成办。尽管如此,王树增还是尽可能地查阅文献、踏勘战场、走访人物,采集、比对、甄别,力求真实。经过海量阅读和精心酝酿,最后完成总计将近300万字的三部大书。长征是失败孕育胜利的史诗,解放战争是新生战胜腐朽的史诗,朝鲜战争是肉体战胜钢铁的史诗。
  非虚构文学对于作家的要求很高,举凡报告文学的纪实、散文的铺陈、戏剧的冲突和小说的巧合,以及史识、哲思、睿智等,缺一不可,而这些恰恰是王树增的强项。他的战争系列新书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不仅鸟瞰式地把握全局,展示司令部的智谋运筹,也一个一个场景地局部展示,一个一个人物地详细描写,具体表现百万大军的沙场肉搏;第二,既葆有今天认识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厚度,又能严格、客观地还原历史,使作品具有强烈的震撼力;第三,在条分缕析地记述历史事件的同时,他写了敌我友形形色色的军人,并且非常犀利地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挖掘人物的现场思想感情,用以给今日读者以启示。第四,他的观察、想象和写作,均切实遵守非虚构文学的原则,只用史料说话,而不去刻意地宣传什么和刻意地批判什么,作为军人的坚定立场并没有使他如许多人那样,让自己的作品到处贴满意识形态的标签。一句话:既是波澜壮阔、高歌猛进的史诗,又是才情旷世、溢彩流光的诗史。美国文学巨子诺曼·梅勒《夜幕下的大军》的副标题是:“作为小说的历史,作为历史的小说。”这是他对非虚构文学最简明的界定,作品的真实性给人以历史感,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令人获得审美满足。我愿借这句话来评定王树增的系列新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bfe524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a.html

《军旅题材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