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 《海底两万里》读书交流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发布时间:2020-06-16 12:07: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让阅读为你插上幻想的翅膀

——《海底两万里》读书交流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交流小说中精彩的情节,读懂主要人物形象。

2.品析小说中精彩的片段描写,把握科幻小说的艺术特色。

3.进行幻想练习,激发学生阅读科幻小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和丰富的故事情节。 把握小说的艺术特色。

【课前准备】

1. 完成阅读《海底两万里》

2. 初步绘制了航海图,坚持写航海日记。

一. 导入

读书使人愉悦,《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们已经读了三周了,很多同学告诉我很喜欢读,读得爱不释手,这就是读书带给你的快乐!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你获得的快乐!(板书 海底两万里)

二. 读出情节

1.在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根据故事的发展制作了自己的航海路线图,现在我们来分享几张。

2.请用下面句式我认为最精彩的情节是 ,吸引我的是

三. 读懂人物

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不只是因为跌宕起伏的情节,还因为他笔下的人物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小说中的灵魂人物尼摩船长是个怎样的人?请你根据作品内容,以最后返回陆地的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的身份,给一个亲密的朋友写一封信,向他介绍尼摩船长其人。

小结:他利用鹦鹉螺号攻击侵略印度的英国侵略者的军舰,他还利用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的民众,支持他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正义的斗争。

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四. 凡尔纳其人

如此精彩的一本好书,到底是谁写的呢?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个神奇的人物,了解他的创作过程。

(屏幕显示)凡尔纳最初的文学创作是写一写剧本,在创作过程中,凡尔纳感到文学创作似乎缺乏出路,而且他发现当时文坛上的人都在试图把其他领域的知识融进文学作品。于是他也开始尝试,这期间,他经常上国家图书馆,开始热衷于各项科学的新发现,同时系统地研究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甚至天文等,为他想写的科学小说积极准备词汇。据说凡尔纳整理了丰富的笔记,他的笔记就有2500本之多,还分门别类,有122569累之多。

所以小说中的尼莫和阿龙纳斯知识渊博,通晓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甚至生物学,能找到答案了吗?(板书:科学)

这样的一本书是不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呢?

五. 读出幻想

1.凡尔纳没有到过那么深的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得如此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身临其境,书中你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什么?

(屏幕显示)

阿龙纳斯先生,这海,这奇妙的、取之不尽的生命泉源,不仅仅给我吃的,并且还给我穿的。现在您身上穿的衣料是由一种贝壳类的足丝织成的,染上古人喜欢的绊红色。又调配上我从地中海海兔肉中取出的紫色。您在舱房中梳洗台上看到的香料,是从海产植物提炼出来的。您睡的床是海中最软和的大叶海藻做的。您使的笔是鲸鱼的触须,墨水是墨鱼或乌贼分泌的汁。现在海给我一切,正像将来一切都要归还它一样!

要知道,这本书发表于1869年,那时根本就没有潜水艇,人类还不能潜入海底深处,海底世界到底如何无人知晓。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才研制出真实的潜水艇。那时也还没有一盏可以照亮的电灯,在小说发表10年之后,爱迪生才发明了电灯,而这本书里的尼摩船长却研制出了一切运行靠电能的潜水艇,并带阿龙纳斯教授一行游览了长达两万里的海底世界,观赏到海底五彩缤纷的美景。凡尔纳是怎么做到的呢?(板书:幻想)

中国科幻作家叶永烈说:科幻小说=科学+幻想+小说,这三者中间,幻想为重。因而,是否有大胆的幻想,是科幻小说的精华所在。幻想长了翅膀,飞去你去不了的地方。

2.那么大家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吧!投影显示:

尼摩船长,风一般的神秘男子,他拥有可以偿还整个法国国债的财富,他精通力学,电学,光学,生物学,能源学等学科的高端理论并能自己设计出全人类都无法想象的工具,他热爱艺术,热爱大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他又远离人类,阴晴不定。他到底是什么背景,到底是什么人,还是说他根本不是跟我们一样的人?他实在是一个谜!

让我们像凡尔纳一样想象一下,尼摩到底是个什么人或者是个什么东西?

大家可以大胆幻想,也可以大胆讨论。

六. 推荐阅读

一本书的结束代表着新的开始,希望《海底两万里》这本书能够开启你们阅读科幻小说的大门,去领略更美好的文学作品的魅力。

《哈利波特》系列

介绍《科幻世界》和银河奖:

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科幻小说,也有人说中国的科幻缺乏幻想精神。其实我们也有我们的科幻。让我们爱幻想的人找到中国人自己的科幻阵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当代中国科幻的阵地——《科幻世界》。这是中国当代唯一一个以科幻文学为主的杂志。每年他们举办关于科幻小说的竞赛——“银河奖”科幻文学征文比赛。一大批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就诞生在这里。比如刘慈欣,代表作《三体》《坍缩》;王晋康,代表作《终极爆炸》《西奈噩梦》。推荐给大家阅读,这是真正充满中国式幻想的平台。希望大家喜欢。

学情分析

目前初中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三种不良现象。

1.电子产品的入侵,正潜移默化地颠覆着传统纸质阅读的习惯。”如今的孩子“正经书”不看几本,整天沉迷于发微博、看贴吧,这种快餐式阅读致使学生阅读碎片化,课外阅读量、尤其是经典阅读量严重不足。

2.许多初中学生每日阅读不足1小时,而相当一部分初中生喜欢看一些“更实用的”书籍,如作文选,考试资料等,这种功利化阅读削弱了学生的思考以及分析能力。也限制了中学生的想象能力。

3.读而不思,应付机械地读;读书的时间管理无规律可言,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型;读本种类单一化。

之所以出现以上几种不良现象,有客观因素,同时也因为缺少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好书。初一的学生还是充满幻想的孩子,而《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这本书恰恰适合初一的孩子阅读,也很容易调动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并以《海底两万里》为引子,为学生们插上幻想的翅膀,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科幻类作品,并做一个充满幻想的人。

基于如此学情设置阅读交流课的教学目标。

效果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课前准备到课后总结环节都设计都非常的完整,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也很准确、到位。具体到每个流程用多少时间,每个时间段里学生都干什么,设计的非常仔细、周到。板书设计也比较灵活新颖。在整个课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课堂氛围很好,这样更能增加学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

但是,明显感觉很多学生还没有读完,尤其是交流的形式比较多,反而为了适应这些形式耗费了精力,所以就出现了上课不太积极的现象。读书交流设置了比较好的切入点,但是没有照顾到更多的学生,前两个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参与的热情没有预设的好。学生活动的设置还可以再多样化。

教材分析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位于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之后,承载着快速阅读训练的任务。这个单元以科幻小说为主。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小说,科学幻想依据科学技术的原理、发展趋势以及科学假说,展示了人类对未来的大胆想象。。

小说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或:鹦鹉螺号)的潜艇,并且他和仆人康塞尔以及一个捕鲸手尼德兰一起被尼摩船长囚禁在这艘潜艇做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

灵魂人物尼摩制造并驾驶鹦鹉螺号,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几乎游遍了海洋上的每一个角落。他利用鹦鹉螺号攻击侵略自己祖国印度的英国侵略者的军舰,他还利用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的民众,支持他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正义的斗争。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名著导读课指导学生了解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快速把握小说扣人心弦的悬念、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全班共同阅读,开展专题探究。

专题一:回执一份简单的“诺第留斯号”潜水艇的航行线路图,标明时间、地点,选择某几个关键的时间点,结合小说的内容,写几则航海日记。

专题二:介绍尼摩船长

小说中的灵魂人物尼摩船长是个怎样的人?请你根据作品内容,以最后返回陆地的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的身份,给一个亲密的朋友写一封信,向他介绍尼摩船长其人。

以上课前读书活动为本节课读书交流课做准备。

由此确定本节阅读交流课的教学目标:

1. 通过交流小说中精彩的情节,读懂主要人物形象。

2.品析小说中精彩的片段描写,把握科幻小说的艺术特色。

3.进行幻想练习,激发学生阅读科幻小说的兴趣。

评测练习

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       (人名)。他的小说动人,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_______      巧妙结合的结果。   

2.《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_________船长、自然科学家_________、仆人_________、捕鲸手_________,“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_________,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3.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一行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在南极。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次经历。

4.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5.大胆想象,尼摩到底是个什么人或者是个什么东西?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的第二节指导交流课。三周前进行了第一次指导课,那节课主要是了解了这本书的故事梗概,指导了快速阅读的读书方法,并且布置了专题探究的几个专题。三周的时间进行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足够了,因为有了专题探究的引领,后面几周的读书活动中,主要是进行专题探究,绘制航海路线图、写航海日记了解主要内容,读完的同学进行专题二的探究。

因为有了第一次的指导课的铺设,本节课教学目标就设置为专题探究的交流;了解这一类小说的艺术特点;进行一定的幻想练习进而引导学生阅读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做一个敢于大胆想象的人。

从上课效果上来看,前两个环节没有想象的精彩,因为这本书中可交流的精彩情节有很多, 但是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这与我的引导有关系。另外引导学生做一个敢于大胆想象的人,应该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和实践的基础上的,大胆幻想并不是空想,应该有一定的科学和生活常识的积累,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因此,“名著导读”这一教学任务是初中语文课文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重要途径。

名著阅读是以经典为主,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思想大师文学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突破原先狭小的心灵圈子,放眼国际多元文化的天光云影,领略别样的异国文化。同时从作品中,领悟言语世界的奥秘,提高语文水平和提升精神境界。

语文能力的培养是通过不同的语文要素的学习与训练加以落实的,包含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名著导读”位于“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的终端,贯彻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倡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c05eb7c5b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4.html

《初中语文 - 《海底两万里》读书交流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