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大赛教案(获市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3-10-11 15:30: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一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设计 第一节课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设计思想


以新课标 “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
生物科学素养 ”的基本理念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行了本课的教学设计。这课教学
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 它是通过科学方法, 从客观世界中找出规律性 知识。 高中生物教材通过科学研究过程地呈现出科学知识的不多。
而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
因此在
使学 发展
节》中的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其中对于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 学研究的全过程。 是一个能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很好机会。 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过程中,
引导学生设计一系列实验对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探究,
生亲身经历“发现的过程” 。这样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直接经验,从中初步学会了科学方法, 培养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同时也符合新课标所强调的 “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 能力、 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的要求。 另外,通过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以多种方式、
多种途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问题难度层层递进,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目标。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相对独立,教材并没有将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的概念相联系,属于个体层次生命系统调节的内容, 但是生物体能够生存下来就需要自身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
适应的反应。在绪论中已经提到“能够适应环境” 是生物的一个基本特征。 但对“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特别是“植物如何适应环境?”这些问题学生过去很少接触。本课是高中生物第一册 ( (人教版)第四章《植物激素的调节》中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中的一 部分,它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向学生逐一介绍了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的合成部位、 的知识。
本课教材以三个问题导出了“植物的激素调节”,并以向光性与向重力性设问,引导学
生思考。把知识过渡到“植物的向性运动”上,并阐述了植物的向性运动及意义。接着重点 介绍了达尔文、 温特、郭葛等科学家的实验过程, 通过学习, 通过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科学的思考方法及发展的科学观。
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与第八章中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内容有
关,对学生理解适应性等有重要意义。
经过 50 多年的时间, 逐步发现了生长素。
培养



产生影
响的部位、 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规律、 化学性质、 生理作用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等多方面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及发展历程,
(二)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 以及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身边日常现象中发现问题、
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等过程,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提出假设、 设计


学生能通过体验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和实验方法,概述出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关键实验和科学家设计该实验的思路、方法及原因。
2 能力目标
(1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设计植物的向光性实验及生长素的发现实验,让学生学会对生命的现象进行思考。
.





.




(2 通过生长素的发现实验学会假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 通过对实验设计的评价,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3 情感目标
(1 通过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未知领 域的科学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通过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原因的解释让学生学会“从现象到本质”进行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
3)利用目前科学家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还有争议,启发学生明白科学永无止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既是掌握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基础,又是理解生物激素调节作用的关键,更是综合能力培养的好材料。
2、教学难点:
1)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2)对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探究。
该课涉及到的科学家和实验都较多,且有些内容比较抽象。高二学生尚未进行实验设 计方面的训练, 缺乏科学方法的系统培养。对实验设计过程中的科学性、严密性、 难以把握;对涉及到的一些实验材料(如胚芽鞘、锡纸、琼脂、云母等)缺乏感性认识。
可行性都






三、学情及学法指导


(一)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起点: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体验,如:植
物向光性、向重力性,简单而不规范的实验设计等。
2、学习障碍:对于我校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基础较弱,对于实验设计的思路和严密
性都很欠缺, 而该课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体的实验中,抽象并归纳出相关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定的难度。 但由于是小班化教学,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较浓,
侧重于训练学生从已知知识和具
得出结论或作出判断,这有一
讨论的积极性比较高,愿


意参与。只要教师由易到难,做好预习等工作,并充分引导、激发,学生会主动去探索,并在探索中收获掌握知识。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根据科学研究的线索,学会运用理论知识于实验设计中。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去讨论,鼓
励学生敢于讲出自己的观点。 在讲的过程中教师要仔细聆听, 不仅要及时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自己去纠正, 而且尽量从学生的观点中发现闪光点, 不失时机的表扬鼓励学生, 创造一个愉悦的氛围。
3、通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和练习,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渠道思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通过对几位科学家和他们所进行的实验的探索,使学生体验科学史,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适时地引导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 体会知识。 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探究知识的过程统一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c1aa23d17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62.html

《教学设计大赛教案(获市一等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