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和评课记录

发布时间:2020-06-18 01:42: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写“栖、鸦”两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抓住重点诗句,想象画面,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并能找出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学会借景抒情类诗歌的分析方法,体会游子望月怀人的思亲之情。

教学难点

学会借景抒情类诗歌的分析方法,体会游子望月怀人的思亲之情。

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背诵《寒食》《迢迢牵牛星》

二、回顾古诗学习方法指导

(一)解题意,知诗人

(二)释字词,明诗意

(三)想画面,品诗情

(四)熟背诵,学方法

三、走近作者,。

1.王建,字仲初,许州人。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

2.此诗是诗人十五夜望月思友而写的诗,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言绝句。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四、扫除障碍,初步了解古诗。

(一)字词

1.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

2.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3.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

4.栖:歇,休息。

5.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二)诗意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五、品味古诗

1.体会“树栖鸦”三个字的特点。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状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2.可不可以把“落”改为“在”?为什么?

不可以。“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3.本诗最能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是哪一句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因为这句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4.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5.诗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王昌龄《秋思》

6.诗中点明了哪些意象?

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暗含了月的意象。

7.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抄写《十五夜望月》;

2.积累并背诵含思亲之情的诗句。

板书设计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 地白 桂花

想念好友

评课记录:

孙利霞:《十五夜望月》首先在导入环节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第二个环节重点放在了指导朗读上,由浅入深,先断句停顿,标出重读的字词;再注意语气和语调;学生听古诗朗诵视频,激发学生去读。特别是在读熟练了之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画面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想到:洒满庭院的月光、寂寞的乌鸦、被露水打湿了的桂树.....孩子们给这些物象都带了修饰词。于是顺势引导,展开联想,从你学过的古诗中找一句和地白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吧。不少人举手了疑似地上霜”“桂树会让你想到什么?有人说嫦娥,也在想家想念亲人。学生能感受到那种清冷、寂静的氛围,体会到诗人明月之夜不能与家人团圆的孤单。自然后两句的理解就很轻松了。最后品味古诗,积累思乡的古诗,背诵古诗。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后学习诗歌、欣赏优美的诗歌打下基础。

冯静利:环节清晰,层层深入,过程完整。准确的把握学情,从学情出发,然后课堂上重点来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大脑得到解放,个性得到张扬,思维插上了翅膀,发表独具个性的见解。

韩彩霞:重视一个字“实”,是新课标下的真实课堂,真正做到了在新理念新课标下“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落到了实处,既注重了双基的训练,又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重视知识的拓展和积累,丰富教学内容。

范丽娟:教师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和预测,再了解作,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为目的,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质疑探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d37c31933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7.html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和评课记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