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的消极意义

发布时间:2011-10-29 14:34: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新文化运动的消极意义:1.完全否认儒家思想的积极意义和排斥古人的积极思想!消极影响之一历史的、文化的虚无主义。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以堪称愤青鼻祖的顾颉刚、钱玄同为首的疑古派派,对中国上古史全盘否定,称三皇五帝史为伪古史,夏也是不存在的。甚至西周初年也被看成是本无信史””的传说时代。流毒至今,仍然有人否认夏代的存在。既然这些历史是不存在的,那以此为基础产生的《诗》《书》诸文化经典也就是伪经典了。   

  就连以小心求证求学术的胡适,也说,东周以前的历史没有一个字是可信的。这里,我们看到的只剩下他的大胆怀疑了,而全盘西化就是这位小心求证的胡适老先生提出的。

  在这种学术气氛下,可想而知,作为传承中国文明精髓的诸经和其建立的历史实践基础的被打倒,中国人的精神,就失去了其自强不息的源头动力了,经典失去了其解释系统,其存在不过是活的化石而已,只能让人欣赏。而经典及其历史实践的被打倒首先是中国人自己倒下了,失去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往往会产生对其它文化盲目崇拜。于是,出现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者,居然闹出了将孟子当外国人崇拜的笑料。

消极影响之二以偏激代替理性。

  新文化运动,标榜科学和理性,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但事实上,新文化运动挟庸俗的进化论观点,宣扬优胜劣汰,偏激偏进,几无理性可言的。

  新文化运动标榜反对专制,提倡民主;反对儒家,歌颂法家。新文化派的主张:

  一、废除汉语

  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刘半农、钱玄同)。

  二、废除汉字

  欲使中国不亡,非取消记载道教妖言的汉字不可(钱玄同);

  汉字不废,中国必亡(胡适);

  三、废除中国戏曲

  四、废除中医中药

  五、文学革命

  1917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首先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学代替仿古文学。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改良变而为革命,标榜所谓国民文学,将传统的文学等同于贵族文学,封建主义的文学。陈积极鼓吹他的所谓文学革命军的三大主义,即: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 消极影响之三反道德主义。

  新文化派反礼教,打倒孔家店。在鲁迅看来,中国的书中,就三个字――“人吃人 藏在仁义道德的缝里。中国几千年唯一不变的就是道学家虚伪的仁义礼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d3a181b964bcf84b9d57b7e.html

《新文化运动的消极意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