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每逢佳节倍思亲》

发布时间:2019-12-06 03:38: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每逢佳节倍思亲》



———————————————————————————————— 作者:

———————————————————————————————— 日期:

25、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

山亭区实验小学 邹丽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兴高采烈”“扶老携幼”“思绪万千”“天各一方”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会诗人身居外地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重阳节,了解了王维,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在重阳节这天写下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名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课件1这堂课就让我们借助《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篇美文,共同走进遥远的唐代,走进少年王维的心灵,去感受他的诗情诗意。下面这两组词语你会读么?出示(课件2

重阳 佳节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异乡 异客 天各一方 思绪万千

指名读。每一个文字都有它的感情,有的读来让人高兴、兴奋,心里暖暖的,有的让人很伤感、忧愁,心里凉凉的。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这两组词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感情,指名说。读一读这两组词语,你感觉怎样?读得真好,对呀,带着感情去读书才能把书读得更有味道。谁能带着感情读读课文?二.品读课文,感悟诗意,体验诗情

1. 揭示品读之中心问题

1)从古诗中知道,这里的“佳节”是指什么节日?(九月九日重阳节)

2)简要回顾重阳节习俗。(课件3

2、品“重阳佳节”之“热闹快乐”  

大家看,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 1)、学生观赏,用学过的词语来描述看到的情景。(人山人海、人流如潮、热闹非凡、车水马龙。读屏幕词语) 

(2)、课文中哪些句子也写出了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

(课件11):“一年一度……登高游玩”,指名读,齐读指生读。

3 (点红:“扶老携幼”)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过全家人扶老携幼外出的时候吗?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 点红: “兴高采烈”)能换个词吗?(兴致勃勃 欣喜若狂 欢天喜地 喜出望外

4)除了课文中写的以外,你能联系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想象一下大街上人们还在干什么呢?(课件12):句式练习:节日的长安街头可真热闹呀!人们有的( ),有的( ),还有的( ),真是( )。

5)是呀,这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指名读,齐读。(课件13

2.品“思乡思亲”之孤独伤感

师过渡:就在大家开开心心团聚热闹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孤身一人,漂泊他乡?

1(课件9语段):“唐代有个大诗人,名叫王维。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指名读句,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课件点红:15 两年)  *紧扣“15岁”,“就”体会年纪之小;*抓住“两年”感受离家时间漫长。

2)老师考考大家,王维的家乡在哪?想知道么?

师作简介:王维的家乡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而京城长安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两地直线距离是1300里,中间还隔着高高的华山,王维在华山的西面,亲人在华山的东面,真是:(板书)天各一方。将诗题中的“山东”与现在的山东省加以区分。理解“山东”含义(华山的东面);初步理解“天各一方”。

3)体验说话,感情朗读:小小年纪的少年王维孤身一人在相隔千里之外的京城求学,整整两年,700多个日日夜夜哪。他不能够聆听到父亲的教诲,他不能……他不能……他也不能……他想念父母兄弟却无法相见,他思念家乡却不能回家,王维和亲人真是“天各一方,孤独寂寞——指板书”。感情齐读语段。  

王维独自一人,孤孤单单地在他乡生活,你觉得他一定会感到——  生:孤独,寂寞,忧伤……指导读出这样的情感。

6)重阳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是那么热闹,那么开心,王维看到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课件14):“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佳节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结合生活实际,读出情感。

7)、此时的王维真是触景生情,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是——出示诗句:(课件14)“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

8 王维是不是就今年的重阳节倍思亲?他还会在什么时候倍思亲?

端午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户户插艾草,吃粽子,会吟诵——

中秋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团圆,吃月饼赏月,会吟诵——

春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放鞭炮,贴春联,喜迎新年,又会吟诵——

这些节日就是诗中的“佳节”

9)、理解诗句意思:王维看到这些,更加思念家乡亲人,现在你们知道“倍思亲”的“倍”是什么意思了吗?你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10)、引导学生读出诗句的情感。

3、品王维之“思绪万千”

过渡:“每逢佳节倍思亲”,越是到佳节之时,越是激发起王维思念家乡的心情。可独在异乡的他,只能沉浸在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之中。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自由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交流。

2、交流。(课件15)出示: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

1)“手挽着手”(和兄弟们感情很好)

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的时候,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啊!重阳佳节,王维和兄弟们登高远眺,是多们开心啊! 齐读

3、快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然而如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乡和亲人却在山的那头,那么遥远,不能相会,这就是——天各一方。(课件16)出示句子: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

1)王维想到了过去和兄弟登高的欢乐,想到了现在独自一人的孤独,内心是百感交集。*补白省略号。这省略号好似一声长叹,叹今日重阳佳节不能和兄弟们相会,不能……不能……也不能……(想象说话)从省略号里你读出了什么?(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再读课题 (课件17:“每逢佳节倍思亲”)  

2)能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两名学生读。

过渡:王维还想了些什么呢?(课件18)出示句子

▲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3)看,(课件19:兄弟图)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却发现身边少了一个人。是谁呀?——王维。(点击课件)这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觉得王维的兄弟们遥望长安,心情会怎样?他们也有千言万语要对王维诉说——他们会对王维说些什么呢?(点课件:想象说话) “王维,-----------------------。”

  *是呀,他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是——(课件20:再读课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  

4)多好的兄弟,多深的情谊。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让我们再次走进王维的内心深处,感受那刻骨铭心的思亲之情。(课件21:出示整节文字)配乐齐读。

四、情感涌现,吟诗抒情

1、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又到了重阳佳节,目睹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王维想了很多很多:想到了过去,想到了现在,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个词来表达呢?(课件22:思绪万千)指导感情读词。

2、王维思绪万千,挥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课件23;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让我们用心来吟诵这首诗。齐读。

4、多么动情啊,这就是王维忆山东兄弟的情。一个“忆”字(课件点红:题目中的“忆”),就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让我们再次感受王维“倍思亲”的深情吧!(学生配乐齐诵古诗。)

4、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庭院里,沐浴着轻柔的晨风,你情不自禁地吟诵着。(女生)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遥远的家乡,你无限深情地吟诵着。(男生)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窗户前,仰望着皎洁的圆月,你心潮澎湃地吟诵着。(全体)

5、多么深切地思念,多么美好地情感,千言万语汇成了这句诗,指题(课件24),齐读。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再次指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何止王维一人。身在海外的游子,外出工作的亲人,思念家乡时,会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像这种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1、学生交流。

2、老师出示:

▲李白的《静夜思》(生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生读: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泊船瓜洲》(生读: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3、总结语:(思念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无论亲人离得有多远,思念的情丝就会有多长。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在这饱含浓浓思乡情的乐曲声中,我们也即将结束这堂课了,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

六、课后作业:

1. 搜集一些思念家乡的古诗。

2、把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诵给亲人听,并讲一讲古诗的意思

.板书:

扶老携幼___思绪万千_ 天各一方

兴高采烈 孤独忧伤

23每逢佳节倍思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d4f4ac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e.html

《苏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每逢佳节倍思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