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范围及重点《运动生理学》《教育学》《体育概论》

发布时间:2015-04-14 08:05: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范围及重点《运动生理学》《教育学》《体育概论》

运动生理 

绪论

1兴奋性: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

2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及表现,称之为兴奋。3应激性: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有兴奋性的组织必然具有应激性,为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有兴奋性。

.4反馈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中,控制部分不断受受控部分的影响,即受控部分不断有反馈信息返回输入给控制部分,并改变它的活动,这种控制系统称为反馈控制系统。

5负反馈:如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能减弱控制部分活动,这样的反馈称为负反馈。在人体正常体温、血压、心率和某些激素水平等指标的维持过程中,负反馈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6正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反馈信息能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活动,这种反馈称为正反馈。

第一章 骨骼肌机能

一、概念

1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肌纤维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肌小节。肌肉安静时肌小节的长度约为2.0~~2.2微米。

2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夸膜电位、膜电位)

3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4收缩藕联:通常把以肌细胞膜的电变化为特征的兴奋过程和肌丝滑行为基础的收缩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兴奋收缩藕联。

5阈刺激:引起肌肉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刺激。

6肌肉收缩时,长度缩度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又称为等张收缩。

7肌肉在收缩时,其长度不变,这种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又称为静力收缩。

8一个a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所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9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动员,也可称运动单位募集。

二.判断,选择

1、肌细胞是肌肉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按一定规律排列成。粗肌丝主要有肌球蛋白(肌凝蛋白)组成。许多肌球蛋白的杆状部分集束构成粗肌丝的主干,其头向外突出,形成横桥。横桥部具有ATP(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可分解ATP而获得能量,用于横桥运动。细肌丝又要有肌动蛋白,(又肌纤蛋白)、原肌球蛋白(又称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又称原宁蛋白)组成。

3、由于静息电位主要是K+由细胞内向外流动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所以又把静息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由于动作主要是Na+由外向内流动达到平衡时的电位值,静息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

4、骨骼肌的物理特性,伸展性、弹性、粘滞性。

5、阈刺激可以作为评定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刺激小表示组织的兴奋性高,阈刺激大示组织的兴奋性低。

6、等动练习是提高肌肉练习的有效手段。

7、肌肉做持续最大收缩时运动单位的动员达到最大水平,肌肉力量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运动单位的动员基本保持不变。肌肉用50%最大力量持续收缩时肌力与运动单位动员的关系随着收缩时间的延长参与工作的运动单位会发生疲劳,要保持力量不变就需要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因而运动单位的动员会逐渐增加。

8、肌纤维类型的划分:根据收缩速度,可分为快肌纤维、慢肌纤维。根据收缩及代谢类型,可分为快缩、糖酵解型,快缩、氧化、糖酵解型,和慢缩氧化型。根据收缩特性及色泽,也可为快缩白、慢缩红和慢缩红三种类型。一 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肌纤维大,含有较多的收缩蛋白。快肌纤维的肌浆网也较慢肌纤维发达。慢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二 生理学特征。1 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2 慢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 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3 肌纤维类型与疲劳 和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但容易疲劳。慢肌纤维抵抗疲劳的能力比快肌纤维强的多。三 代谢特征。 慢肌纤维中作为氧化反应场所的线粒体大而多,线粒体蛋白的含量也较快肌纤维多;快肌纤维中线粒体的体积小,而且数量少,线粒体蛋白含量也少。快肌纤维的无氧代谢能力较慢肌纤维高。

9、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依运动强度而定。在以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而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研究发现,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具有项目特点。参加时间短、强度大的项目的运动员,其骨骼肌中的快肌纤维百分比较从事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高。而从事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慢肌纤维百分比却高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既需要耐力有需要速度项目的运动员,其肌肉中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

第二章 血液

一、概念

1、细胞比容或压积:在血细胞中主要是红细胞,它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红细胞比容或压积。男子约为40%~50%,女子37%~48%

2、环境:血液和组织液都是细胞外液。他们的化学组成和理化特性,如酸碱度、渗透压以及温度的变化,都将不同程度的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因此,为了区别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3、碱储备: 血液缓冲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浆的碳酸氢钠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

4、运动性贫血、经过长时间的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里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安静时,其红细胞数量并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底于正常值,被诊断为运动性贫血,又叫假性贫血。

二、选择,判断

1、血液是一种粘滞的液体,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内环境被称为细胞外液。

3、血液渗透压由两部分组成,由晶体物质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重要为晶体渗透压,胶体物质所产生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与血浆正常渗透压近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0.9 Nacl (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

4、红细胞在高渗的Nacl溶液中,由于高渗溶液吸水力强,红细胞失水发生皱缩,功能丧失。在低渗的Nacl中,由于水分进入红细胞内较多,引起膨胀,最终破裂,红细胞解体,产生溶血。

5、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为7.35—7.45。平均值为7.4

6、血液中主要的缓冲对是NaHco3/NaHco3 比值为201时缓冲效果最好。-

7、正常成年男子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有红细胞约为450—550万个,女子约为380—460万个。

8、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白细胞数约为每立方毫米4000—10000个。

9、运动引起的白细胞增多称为肌动白细胞增多,分为三个时相,淋巴增多时相,中性粒时相和中毒时相。淋巴细胞增多时相在肌肉始动工作时,短时间轻微体力活动后及赛前状态都可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时相是有训练的运动员在进行长时间中等强度的运动或大强度运动后出现的。中毒时相是没有训练的人在进行长时间的、大强度的力竭运动时,引起造血器官机能下降的不良反应。

10、血红蛋白的含量,正常人,男子12—16克,女子11—15克。运动不能超过17克。对运动员血红蛋白的评定可以帮助判断有氧工作能力(受遗传影响),可用于选材。选材标准波动小、血红蛋白值高。

11、一次性运动可以引起红细胞数量的增加。

三、简述(一般了解)血液的功能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作用  血液能维持水、氧和营养物质的含量: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体温和血液有形成分等的相对稳定。二 运输作用  血液不短地将从呼吸器官吸入的氧和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处,又将全身各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运输到肺、肾和皮肤等器官排出体外。三 调节作用  血液是神经-体液调节的媒介,通过皮肤的血管舒缩活动,血液在调节体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防御和保护作用  白细胞对于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和体内的坏死组织都有吞噬分解作用,称为细胞防御。血小板有加速凝血和止血作用。

第三章 循环机能

一、概念

1自动节律性:是指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兴奋和收缩的特性。心肌自律性起源于心肌的自律细胞,自律细胞存在于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内。

2窦性心率:在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中以窦房结的自律细胞自律性最高,为正常心脏活动的起搏点,从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窦性心率。

3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舒张一次,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4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人安静时,心率约为60—100次之间。

5心输出量:一般是指每分钟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每分输出量。

6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

7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开/分每平方米)

8心指数:以每一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3.03.5L/min•

9心力贮备:心输出两随机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原功能贮备,或心力贮备.

10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形成的条件是心血管内有血液充盈。

11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

12减压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静动脉和主动脉弓的传入冲动分别经窦神经和神经进入延髓后,一方面使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另一方面,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血管壁中枢活动减弱。这种中枢通过改变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兴奋性来调节心脏和血管的活动,其总的效果是使心脏活动不致过强,血管外周阻力不致过强,血管外周阻力不致过高,从而使动脉血压保持在较底水平上。因此这种压力感受性反射又称为减压反射。

二、选择,判断

1、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

(一)自动节律性:窦性心率的正常范围在60—100次之间。超过100次称为窦性心率过速,慢于60次称为窦性心率过缓。

(二)传导性: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和与普通心肌细胞相连的浦肯野氏纤维。兴奋在房室交接处传导的速度较慢。传导延搁时间较长,这就使心房收缩后,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一起心室的收缩,因此,心房收缩可进一步将血液挤入心室,使心室在收缩前有充分的血液充盈,有利于心室的射血。心房内和心室内兴奋传导的速度较快,这就使兴奋几乎同时传到所有的心房肌和心室肌,从而使心房肌或心室肌产生同步收缩。

(三)传导性: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心肌的兴奋性(同骨骼肌一样)都要经历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但和骨骼肌细胞相比,心肌细胞兴奋性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正是这种特点是心脏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强直收缩。

(四)收缩性:心肌收缩的特点,1由于心肌细胞的肌质网终池很不发达,所以,对细胞外液的Ca+浓度有明显的依赖性。2全或无同步收缩。心房和心室内的特殊传导系统传导速度快,心肌细胞间闰盘处的电阻有低,从而引起心房肌或心室肌同时收缩。3、不发生强直收缩。和骨骼肌细胞相比,心肌细胞兴奋性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正是这种特点是心脏不会像骨骼肌那样产生强直收缩。

2、每个人的心率增加都有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叫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

3、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较厚,含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所以从功能上说,主动脉和大动脉可称为弹性贮器血管.

4、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扁平内皮细胞构成,其外层又有一薄层基膜,故通透性很大,成为血管内血液与血管外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因此毛细血管又称为交换血管。

5、正常人安静时,收缩压为100—120mmhg,舒张压为60—80mmhg.脉压为30—40mmhg。安静时舒张压高于95mmhg,即可认为是高血压。舒张压低于50mmhg,收缩压低于90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

6、运动时,每搏输出量增加,故收缩压也升高。

7、支配心脏的传出神经为交感神经中的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中的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的作用: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它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它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量减弱。

8、延髓的心血管中枢是调节控制心血管活动的其本中枢

三、论述

1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1 心率和每搏输出量 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使每分输出量增加。但是心率过快时,每个心动周期缩短,特别是舒张期缩短时更加明显,因此,心室没有足够的充盈时间,以至使每搏输出量减少。心率加快了,但由于每搏输出量显著减少,每分输出量仍然减少了,故一般体力较差者,当心率超过140-150/分时,每分输出量减少。反之,如果心率过缓(低于40/分),虽然舒张期延长了,心脏能获得足够的血液充盈,是每搏输出量有所增加,但因心率过低,每分输出两同样会减少。运动员、特别是耐力项目运动员,虽然心率较低,但由于心肌发达,收缩力强,每搏输出量高,从而能保证正常的心输出量。2  心肌收缩力  心肌纤维收缩力与心肌纤维的收缩前的初长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心室舒张时充盈量越多,则心肌纤维的被拉长的程度越大,心室收缩力也越强,从而使每搏输出量增多:反之,则心室舒张时容积小,每搏输出量少。3 静脉回流量  心脏输出的血量来自静脉回流,静脉回流量的增加是心输出量持续增加的前提。

2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1 心脏每搏输出量  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升高不多,故脉压增大。反之,当每搏输出量减少时。则收缩压减低,脉压减小。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运动中,每搏输出量增加,故收缩压也升高。 2 心率 如果心率加快,而每搏输出量和外周阻力都没有变化时,由于心舒期缩短,在心舒期内流至外周的血液也就减少;所以心舒期末,贮存于大动脉中的血液就多,舒张期血压也就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则舒张压减低,脉压增大。 3 外周阻力(自己总结)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4 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自己总结)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可扩张性和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的作用,也就是有减小脉压的作用。5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关系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相适应才能使血管足够地充盈,产生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3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窦性心动徐缓  运动训练,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安静时心率减慢。某些优秀的耐力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至40-60/分,这种现象称为窦性心动徐缓。这是由于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作用加强,而交感神经的作用减弱的结果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即使安静已降到40/分的优秀运动员,停止训练多年后,有些人的心率也可恢复接近正常值。 一般认为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经过长期训练后心功能改善的良好反应,故可将窦性心动徐缓作为训练程度的参考指标。 运动性心脏增大  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病理性增大的心脏扩张、松弛,收缩时射血能力弱,心力贮备低,心肌纤维ATP酶活性下降,不能承受哪怕是轻微的体力负荷。而运动性增大的心脏,外型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其重量一般不超过500克。因此,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以静力及力量性运动为主的投掷、摔跤和举重运动员心脏的增大是以心肌增厚为主;而游泳和长跑等耐力性运动员的心脏增大却以心室腔增大为主。 心血管机能改善  1从事最大运动时,一般人和运动员的心率都可达到同样的高度,但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可增加,运动员每搏输出量的增加是心脏对运动训练的适应。2经过训练新心肌的细微结构回发生改变,心肌纤维ATP酶活性提高,心肌肌浆网对Ca2+的贮存、释放和摄取能力提高,线粒体与细胞膜功能改善,ATP再合成速度增加,冠脉供血良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3 也可使调节机能得到改善。有训练者在进行定量动作时,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

第四章.呼吸机能

1、概念

1呼吸:人体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都是,通过氧化体内的营养物质获得。为此,

人体必须从外界不断的摄入氧气,同时不断的将体内的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

这种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呼吸。

2呼吸:安静状态下的呼吸,其特点是:吸气时,依靠膈肌和肋间外肌的收缩使胸廓扩大,完成吸气过程,呼气时,依靠膈肌和肋间外肌的舒张使胸廓恢复,完成呼气过程。

3气量: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潮气量。

4补吸气量:平静吸气后,再做最大吸气时,增补吸入的气量,称为补吸气量。正常成年人1500-2000ml

5深吸气量:补吸气量与潮气量之和。

6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肺活量为潮气量,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或为深吸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男3500ml,女2500ml

7肺通气量:单位时间内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一般以每分钟为单位计算:故也称每分通气量。每分通气量=呼吸深度*呼吸频率。安静时成年人的每分通气量为6—8L

8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

9解剖无效腔:每次吸入的新鲜气体,有一小部分将留在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腔内,由于这部分的管腔因其解剖特征没有气体交换的功能,其管腔内的气体就气体交换来说是无效的,故这部分管腔称为解剖无效腔。

10生理无效腔: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之和称为生理无效腔。

11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时间肺活量是一个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动态指标。它不仅反映肺活量的大小,而且还能反映肺的弹性是否降低、气道是否狭窄、呼吸阻力是否增加等情况。

12最大通气量:以适宜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进行呼吸时所测得的每分通气量,称为最大通气量。是衡量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评价受试者的通气储备能力。

13Hb的氧容量:每100毫升血浆中Hb与氧气结合的最大量。

14Hb的氧含量:每100毫升血浆中Hb与氧气结合的量。

15Hb的氧饱和度:Hb的氧含量所占Hb的氧容量的百分比称为Hb的氧饱和度

16氧离曲线:又称Hb解离曲线是表示Po2Hb结合氧气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17氧利用率:每100毫升动脉血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氧气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

18氧脉搏:心脏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所提取的氧量。可作为判定心肺功能的综合指标。

19肺牵长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

20呼吸当量:每分钟的通气量(VE)与摄氧量(VO2)的比值,安静时的呼吸当量为20-28

21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间的比值。当Va/Qc =    084时此时通气量与血流量匹配最合适,肺换气的效率最高。

二选择 判断

1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外呼吸:在肺部实现的外部环境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它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

气体运输:气体由血液载运,血液在肺部获得的氧气,经循环将氧气运送到组织毛细血管,组织毛细血管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组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经循环将二氧化碳运送到肺部。

内呼吸:组织毛细血管中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组织细胞间实现的气体交换。

2呼吸肌是呼吸的原动力。

3用力呼吸的特点是吸气过程和过程均有肌肉的收缩活动。

4膈肌舒缩时,腹部随欺负,以膈肌活动为住的呼吸运动称为膈式呼吸或腹式呼吸。肋间肌的活动使肋骨发生提降移动,胸部也随之起伏,以肋间肌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称肋式或胸式呼吸。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成年人一般都是混合式的,但女性偏重胸式呼吸,男性偏重腹式呼吸。

5胸内压指的是胸膜腔内的压力,为一种负压。

6余气量:尽最大力呼气之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称为余气量,正常成年男性1500ml,女性1000ml。能余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存留于肺中的气量,称为功能余气量。安静时正常成年男性2500ml,女性2000ml

7肺通气机能的指标:肺活量,连续肺活量,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

8分压差是实现气体交换的动力。

9人体内的氧气存在于人体肌肉的肌红蛋白中。

10运动时胸部固定时用腹式呼吸,运动时腹部固定时用胸式呼吸

11运动时的合理呼吸,一 减少呼吸到阻力,安静是用鼻呼吸,运动时口鼻并用,减少呼吸道的阻力。二 提高肺泡通气效率,慢而深的呼吸呼吸效率高。三 与技术动作相适应运动时胸部固定时用腹式呼吸,运动时腹部固定时用胸式呼吸, 

合理运用憋气

论述

1影响换气的因素?

1气体的分子量和溶解度  气体扩散速度越快气体交换越快。气体扩散速度与分子量的平方根成反比,于溶解度成正比。 2呼吸膜  呼吸膜的厚度、面积及通透性都会影响非换气的效率。 3 通气/血流比值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毛细血管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比值为0.84,此时通气量与血流量的匹配最合适,肺换气效率最高。4 局部器官血流量  血流量大有利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如肌肉活动加强时,需氧量增加,组织细胞需从血液中吸收更多是氧。

2氧离曲线特点、生理意义和影响因素。

氧离曲线或称HbO2解离曲线是表示PO2Hb结合O2量关系或PO2与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呈S”。S”型氧离曲线的上端显示,曲线坡度不大,形式平坦,这种特点对高原适应或有轻度呼吸机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出。氧离曲线的上段,对人体的肺换气有利。曲线逐渐变陡意味着PO2下降,是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氧离曲线的下段,对人体的组织换气大为有利。因素:血液中PO2升高、PH值降低、体温升高以及红细胞中酵解产物23—DPG的增多,都使Hb O2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从而使血液释放出更多的O2;分之,血液中的PCO2下降、PH值升高、体温降低和23—DPG的减少,使PHO2亲和力提高氧离曲线左移,从而是血液结合更多的O2

3为什么说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加有效

11肺泡通气量(为什么说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有效?)

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在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官腔内,称为解剖无效腔。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一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解剖无效腔与肺泡无效腔之和称为生理无效腔。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肺泡的血液循环,减小肺泡无效腔,提高肺泡通气量。 每分肺泡通气量=(呼吸深度生理无效腔)*呼吸频率  肺泡通气量总是小于肺通气量,浅而快的呼吸比深而慢的呼吸,肺通气量可能是一致的,但肺泡通气量由于无效腔的存在,结果是不一样的。深而慢的呼吸对肺泡气的更新比浅而快的呼吸要多。安静时,呼吸采用适当的深度与频率次数,既节省用于呼吸肌工作的能量消耗,又保持了一定的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气体交换。运动时,呼吸不仅要深而且要适当加快,这对进一步提高肺泡通气量是有帮助的,但由于用于呼吸肌工作的能量消耗增多,所以只有在进行剧烈运动、对氧需求大的情况下才采用这种方式的呼吸。

第五章 物质与能量代谢

一、概念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称为消化。

2吸收:经过消化的食物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3糖酵解:是指糖在人体组织中,不需耗氧而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出一部分能量的过程。每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乳酸。

4有氧氧化:糖原或葡萄糖在耗氧的条件下彻底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称为有氧氧化。产生30ATP是糖酵解产能的19倍。

5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20-25度条件下。

6基础代谢率:是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况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这种能量代谢是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

7呼吸商:各种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所消耗的氧的容积之比称为呼吸商。呼吸商,糖为1,脂肪约为0.71,蛋白质约为0.80

二、选择,判断

1人体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又被称为三大能源物质。,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2消化过程,唾液分解淀粉。胃分解蛋白质,大部分在小肠消化。吸收过程,小肠面积大,比较长,便于吸收。

3肝脏和肌肉中以糖原方式贮存的糖类约有350—400克。

4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为血糖,正常人空腹浓度为80-120mg

5每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时,产生38ATP,为糖酵解产能的19倍。

6一般认为,运动前3—4小时补糖可以增加运动开始时肌糖元的贮量。

7人体脂肪的贮存量很大,约占体重的10%--20%。男性为体重6%--14%,女性为10%--14%,男性体脂》20、女性》30属于肥胖。

8脱水是指体液丢失达体重1%以上。失水量为体重的2%左右为轻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4%左右为中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的6%--10%为重度脱水。

9为改善和缓解脱水状况所采用的补水方法称为复水。

10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当量,可以用于评价机体运动时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

11人体处于安静时,肝、肠和肾等内脏器官的产热量占机体总产热量的50%,运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可占机体产热量的90%以上。

三、简答,论述

1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简答)

1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任何轻微的活动均可提高代谢率。2情绪影响,人在平静地思考,能量代谢所受的影响并不大,但在精神紧张如恐惧、或情绪 激动时,产热量显著增加。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安静状态下摄入食物后,人体释放的热量比食物本身氧化后所产生的热量要多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4环境温度。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度环境中最稳定



2三大能源系统的特征?

人体在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磷酸原系统、酵解能系统和氧化能系统。1磷酸原系统 又称ATP—CP系统肌肉在运动中ATP直接分解供能,为维持ATP水平,保持能量的连续性供应,CP 在肌酸激酶的作用下,再合成APTATP-CP在肌肉中贮存量很少,磷酸原在运动中的可用量只占1%左右。磷酸原系统作为极量运动的能源,虽然维持运动的时间仅仅6-8秒,但却是不可代替的快速能源。2酵解能系统 又称乳酸能系统,是运动中骨骼肌糖原或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酵解,生成乳酸并释放能量供肌肉利用的能源系统。在极量运动的能量供应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维持运动时间2-3分钟。酵解能系统与磷酸能系统共同为短时间高强度无氧元旦提供能量。中距离跑等运动持续时间在2分钟左右的项目,主要由酵解能系统供能;而篮球、足球等非周期性项目在运动中加速、冲刺时的能量亦由磷酸原及酵解能系统提供。3氧化能系统 又称氧能系统。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氧供充分时,可以氧化分解提供大量能量。但其储备良丰富,维持运动的时间较长。成为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源。

第六章 肾脏机能

概念

1排泄: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进入机体的各种异物,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2肾单位:肾脏基本的机能和结构单位。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3有效滤过压: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呀-(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4肾糖阈:我们把尿中不出现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正常肾糖阈为160—180mg%

5运动性蛋白尿 :正常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检测运动性蛋白尿可以用作1评定负荷量和运动强度;2观察肌体对负荷量的适应能力;3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6运动性血尿:正常人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显微镜下或肉眼可见的血尿。

判断 选择

1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经过两次小动脉和两套毛细血管网。

2尿的生成过程包括三个环节: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3通过滤过作用在肾小囊形成的溶液称为原尿。原尿和血浆的最大区别在于原尿没有蛋白质和血细胞。

4重呼吸作用:是指滤液(原尿)流经肾小管与集合管时,其中水和某些溶质全部回部分地透过肾小管与集合管上皮细胞,重新回到肾小管与集合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去的过程。分为主动重吸收和被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不消耗能量

主动重吸收消耗能量。如葡萄糖、氨基酸、Na+K+Ca+等都是主动重吸收。

5滤液与原尿比较:滤液每天的生成量为180升,终尿为1.5升,为滤液的1%液中的水有99%重吸收,葡萄糖全部纳和绿大部分及尿素部分被重吸收。

6在进行长距离跑、游泳、自行车、足球和赛艇比赛中运动性血尿的出现频率较高,体操、举重和射箭等项目中运动性蛋白尿的出现频率较低。

简答

肾脏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维持体内水平衡的途径主要有两条: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当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于是丘脑部视上核及视上核周围区域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一起垂体后叶分泌抗利尿激素,其结果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从而保留了体内的水分。相反,大量的饮水,起结果是尿量增加,排出多余的水。2 循环血量的改变。当血量过多时,刺激了心房和胸腔内的大静脉处的容量感受器,从动沿迷走神经传入中枢,反射性的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第七章  内分泌机能

概念

1内分泌:内分泌腺所生成的激素并不能通过导管直接输送到作用部位,而是直接分泌到血液成淋巴液中,而后又血液运送全身。由于这种方式并为借助导管的输送作用,故将其称为内分泌。内分泌调节称做体液调节。

2激素,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经体液运输到某组织或器官而发挥其特定调节作用的高效能生物火性物质称为激素。

3应激反应:当机体突然受到创伤,手术,冷冻,饥饿,疼痛,感染,惊恐和剧烈运动等不同的刺激时,均出现血中ACTH浓度的急剧增高和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这一现象称为应激反应。

4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是最明显表现为血糖升高,超出肾糖阈,糖随尿排出,称为糖尿病。



选择 判断

1激素又被称为第一信使。

2激素的分类,类固醇激素和非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3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表现在1促进生长。分泌不足将出现侏儒症,分泌过多将出现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2对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加强对糖的利用。加强对脂肪的分解作用。

4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1对代谢的影响。甲状腺激素促进体内糖和脂肪的分解。不超过生理剂量时甲状腺素对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大剂量则促进蛋白质分解。甲状腺素能提高能量代谢水平,增加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2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甲状腺素主要影响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甲状腺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甲状腺素可使心薄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大,外周血管扩张。

5肾上腺包括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盐皮质激素球状带分泌的激素主要参与体内水盐代谢的调节

6应急反应:当机体受到有害刺激时,交感肾上腺髓系统的活动也大大加强,称为应急反应。

7引起应急反应和应激反应的刺激是相同的,但反应的途径是不同的,前者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的增强,后者是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的增强,

8甲状旁腺激素具有声升高血钙、减低血磷的作用。

第八章 感觉和神经机能

概念

1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

2感受器官: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同构成的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

3视力(也称为视敏度)是指眼对物体微细结构的分析能力。

4视野:单眼不动呈现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5立体视觉:双眼视物时,不仅能看到物体的平面,还能看到物体的深度,从而形成立体视觉。

6前庭功能稳定性: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

7牵张反射: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

8姿势反射: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中枢不断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张力,以 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通躯体各部分位置。

9状态反射:头部空间位置改变时反射性的引起四肢肌张力重新调整的一种反射活动。

选择 判断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适应现象。

2感觉信息的传导:特异性传如系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形成特异感觉,

非特异性传如系统不产生特异的感觉,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3视觉器官是视觉系统活动的基础它可分为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两个部分。前者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后者指视网膜。

4视调节:正常人眼球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能够随物体的移近而相应的增强,使物象落在视网膜上,而看清物体,这一调节过程称为视调节。视调节包括晶状体调节和瞳孔调节。晶状体调节:当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向前后凸出,增加曲率,是物像前移到视网膜上。瞳孔调节:看近物时,可反射性的引起瞳孔缩小,瞳孔的大小随光线强度而改变的现象,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当强光刺激视网膜感受细胞后,瞳孔缩小,以防止强光对视网膜的刺激。

5视网膜的感光机能,人的视网膜上存在两种感光细胞,即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凹处,能接受强光刺激,形成明视觉和色觉。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性较高,能接受弱光刺激,形成暗视觉。

6不同颜色的视野也不一样,白色》黄色》红色》绿色。

7内耳又称迷路,包括耳蜗、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后三个部分统称为前庭器官。

8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其感受器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椭圆囊、球囊其适宜的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三个半规管的适宜刺激是旋转正负加速度。

9本体感受器(肌梭和腱梭),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所产生的躯体感觉,称为本体感觉。肌梭是一种感受长度变化或牵拉刺激的特殊感受器。腱梭是一种张力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肌肉舒张。

10运动神经元池:一块肌肉往往受许多运动神经元的支配,支配某一肌肉的一群运动神经元

11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腱反射,一种是肌紧张。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紧张性收缩。牵张反射的反射弧特点是感受器和效应器都在同一块肌肉中。牵张反射主要生理意义在于维持身体姿势、增加肌肉力量。

12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增加。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和腹肌的肌紧张性增加。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增强,对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例如,在做体操的后手翻、空翻及跳马等动作时,若头部的位置不正,就回使两臂用力不均衡,身体偏向一侧,导致动作失误或无法完成。

13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动作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为翻正反射。体操运动员的空翻转体,跳水运动中转体及篮球转体过人等动作,都要先转头,在转上半身,然后下半身。使动作优美,协调、迅速。

14直线运动反射:人从体操器械上掉下来是用手撑地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15小脑对动作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节肌紧张、控制身体平衡=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

16锥体系:一般是指由皮层46区大锥体细胞发出的神经纤维,经延髓锥体后下达脊椎的传导系。其下行的途径有两种,一条在延髓锥体交叉到对侧,然后下行至脊椎形或皮质脊椎末,支配肢体运端肌肉的精细运动,另一条从皮质运动下行至脑干,形成皮质脑干束,分别支配面部肌肉的运动。

锥体外系:指除锥体系外皮下行调节躯体运动的另一条传导束。由于它们的通路延髓锥体之外,因为称为锥体外束:例如:过路不小心脚踩东西,另一脚加力使脚抬起。

17条进反射的抑制可分为非条件性抑制和条件性抑制。非条件性抑制是先天性的分为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外抑制:在动物进行条件反射的实验时,突然出现一个新异刺激,会导致原来条件反射活动减弱或消失。由于引起条件反射抑制的刺激是在条件反射中枢以外,所以称为外抑制。超限抑制:由于过强的或过长的刺激超过了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工作承受能力,为防止皮质细胞受损害而产生的保护性抑制,被称为超限抑制。

18条件性抑制是后天获得的,它需要逐渐训练使之形成和巩固。包括:消退抑制、分化抑制、延缓抑制、条件抑制。

19第一信号是指现实的具体的信号,如声、光、味、触等。第二信号是现实的抽象信号,是表达具体信号的信号,如表示某物体的词语等。对第一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质系统称为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刺激发生反应的皮质系统称为第二信号。

第九章 运动技能

概念

1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2运动动力定型: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内支配的部分肌肉活动的神经元在机能上进行排列组合,兴奋和抑制在运动中枢内有顺序地,有规律地和严格时间间隔地交替发生,形成了一个系统,成为了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条件反射系统。大脑皮质机能的这种系统性就称为运动动力定型。

3自动化:就是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 条件下完成。

判断 选择

1人体运动技能就是形成复杂的、连锁的和本体感受器的运动条件反射。

2运动技能的形成可划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过程: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

3运动技能的分类: 运动技能可分为闭式和开式两类。闭式运动技能的特点是:1完成动作时,基本上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2在运动结构上多属周期性重复动作。3完成动作时,反馈信息只来自本体感受器。多数单人项目属于闭式运动技能。开式运动技能的特点是:1完成动作时往往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2在运动结构上表现出多样性或非周期性特征。3完成动作时由多种分析器参与工作,并综合总的反馈信息,其中往往以视觉分析器起主导作用。对抗性项目属于开式运动技能。一般来说开式运动技能比闭式运动技能的动作复杂。

论述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1泛化过程。由于人体内外界的刺激,通过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细胞强烈兴奋,另外,因为皮质内抑制尚未确立,所以大脑皮质内的兴奋与抑制都呈现扩散状态,使条件反射暂时联系不稳定,出现泛化现象。这个过程表现在肌肉的外表活动往往是动作僵硬,不协调,不该收缩的肌肉收缩,出现多余的动作,而且做动作很费力。这些现象是大脑皮质细胞兴奋扩散的结果。2分化过程。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由于抑制过程逐渐加强,特别是分化抑制得到发展,大脑皮质的活动由泛化阶段进入了分化阶段。因此练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错误动作得到纠正,能比较顺利地和连贯地完成完整技术动作。但定型尚不巩固,遇到新异刺激多余动作和错误动作可能会重新出现。3巩固过程。通过进一步反复练习,运动条件反射系统已经巩固,达到建立巩固的动力定型阶段,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和精确。此时,不仅动作优美准确,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出现自动化,在环境变化时技术动作也不易受破坏,完成练习时也感到轻松和省力。但是动力定型发展到巩固过程也不是就一劳永逸了。一方面,还可在继续练习巩固的情况下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使动力定型更加完善和巩固。另一方面,如果不再继续练习,巩固了的动力定型还会消退。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促使动作达到自动化程度。

第十章  有氧 无氧工作能力

概念

1需氧量是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需氧量约为250毫升/MIN

2摄氧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

3氧亏:在运动过程中,集体摄取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称为氧亏。

4运动后过量耗氧:将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成为运动后过量耗氧。

5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里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素哦能摄取的氧量。

6乳酸阈:在若干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强度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

7个体乳酸阈:将个体在渐增负荷中乳酸拐点定义为个体乳酸阈。(先答乳酸阈概念)

8最大氧亏积累: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是衡量集体无氧供能能力的重要指标。

8无氧功率:是指人体在最短时间内,在无氧条件下发挥出最大力量和速度的能力。

二.选择 判断

1最大摄氧量是反映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生理指标。

2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目前用于发展有氧能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持续训练法、乳酸阈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高原训练法。

3最大摄氧量与有氧耐力的关系及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一)作为评定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生理指标

(二)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

(三)作为制定运动强度的依据

4无氧工作能力: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和评价指标是无氧功率

 论述1最大摄氧量的生理机理及影响因素?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它反映了机体吸入氧、运输氧和利用氧的能力,是平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因素1氧运输系统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是影响人体吸氧能力的因素之一。肺功能的改善为运动时氧的供给提供了先决条件。心脏的泵血机能及每搏输出量的大小是决定最大摄氧量的重要因素。2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当毛细血管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肌组织从血液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是影响最大摄氧量的重要因素。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主要与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有关。慢肌纤维的百分组成与最大摄氧量有密切关系,优秀的耐力专项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并出现选择性肥大现象,使其摄氧和利用氧的能力增加。3其他因素对最大摄氧量的影响。(1)遗传因素。最大摄氧量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2)年龄性别因素。最大摄氧量在少儿期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青春发育期出现性别差异。(3)训练因素。长期系统进行耐力训练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的水平

2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学基础

(一)能源物质的贮备1ATPCP的含量:人体在运动中ATPCP的供能能力主要取决于ATPCP的含量,以及通过CP再合成ATP的能力。一般来说,人体内每千克肌肉中含ATPCP15—25毫克分子之间,在极限运动中,肌肉中的ATPCP10秒内就几乎耗竭,因此,这一时期的最大输出功率可用于评估ATPCP的供能能力。2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是糖无氧酵解能力的物质基础。糖无氧酵解是指由肌糖原分解为乳酸时释放能量的过程主要取决于肌糖原的含量及其无氧酵解酶的活性。

(二)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及运动后恢复过程的代谢能力

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包括参与代谢过程的酶活性、神经与激素对代谢的调节、内环境变化时酸碱平衡的调节以及个器官活动的协调等。血液缓冲系统对酸性代谢产物的缓冲能力,以及组织细胞尤其是脑细胞耐受酸性代谢产物刺激的能力都是影响糖无氧酵解能力的因素。

(三)氧亏在运动过程中,集体摄取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体内氧的亏欠,最大氧亏积累:是指人体从事极限强度运动时,完成该项运动的理论需氧量与实际耗氧量之差。是衡量集体无氧供能能力的重要指标。



3 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

(一)发展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 1最大速度或最大练习时间不超过10秒。2每次练习的休息时间不能短于30秒,因短于30ATPCP在运动间歇中的恢复数量不足一以维持下一次练习。3成组练习,组间的休息不能短于3—4分钟。

(二)提高糖无氧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采用一次1分钟左右的超极量负荷不可能达到高水平的血乳酸。为使运动中能够产生高浓度的血乳酸,练习强度和密度要大,间歇时间要短。练习时间一般应大于30秒,以1—2分钟为宜。

(三)乳酸耐受能力:乳酸耐受能力一般可以通过提高缓冲能力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活性而获得。一般认为在乳酸耐受能力训练时以血乳酸在12mmol/L左右为宜。

第十一章 身体素质

一概念

1反应时:从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沿反射弧传递开始,到引起效应器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2动作速度:是指完成单个动作时间的长短。如排球运动员扣球时的挥臂速度。

3位移速度:是指周期性运动中人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4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运动能力,也称抗疲劳能力。

5无氧耐力:是指体机在无氧代谢的情况下较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进行强度较大的饿运动时,体内主要依靠糖无氧酵解供能,因此,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无氧酵解供能能力,缓冲乳酸能力以及脑细胞对血液PH值变化的耐受能力。

6灵敏素质:是指人们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7柔韧素质:是指用力做动作时扩大动作幅度的能力。

选择 判断

1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主要通过协调各肌群活动、提高中枢兴奋程度、增加肌肉同步兴奋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来提高肌肉最大肌力。

2常用最大重复次数(RM)来表示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

3运动量=平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总量=(平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训练频度。

4速度素质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周期性运动的位移速度。

43有氧耐力:是指人体在长时间进行以有氧代谢功能为主的运动能力。

论述

1 决定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有哪些?

1肌纤维的横断面积。力量训练引起的肌肉力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增加造成的。2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肌纤维类型和运动单位大小直接影响到肌肉力量。对于同样肌纤维数量而言,快肌纤维的收缩力明显大于慢肌纤维,单位时间内可完成更多的机械功。同样类型的运动单位,神经支配比大的运动单位的收缩力强于神经支配比小的运动单位的收缩力。3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当需克服的阻力负荷小时,主要由兴奋性较高的慢肌运动单位兴奋收缩完成,此时运动员的肌纤维数量较少,随着阻力负荷的增加,兴奋性较低的运动单位也逐渐被动员,兴奋收缩的肌纤维数量也随之增多。4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极大地影响着肌肉最大肌力。肌纤维处于一定的初长度时,会使收缩力增加。另外肌肉被拉长后收缩,所产生的肌力远大于肌肉先被拉长、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收缩所产生的肌力。5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主要通过协调各肌群活动、提高中枢兴奋程度、增加肌肉同步兴奋收缩的运动单位数量来提高肌肉最大肌力。6年龄与性别。肌肉力量从出生后随年龄的增加而发生自然增长,通常在2030岁时达到最大,以后逐渐下降。在性别方面通常在进入青春期后差异增大。7体重。体重大的人一般绝对力量较大,而体重较轻的人可能具有较大的相对力量。除了上述原因,肌糖原和肌红蛋白含量以及毛细血管分布密度也会影响肌肉力量。

2力量训练的原则

(一)大负荷原则(二)渐增负荷原则(三)专门性原则(四)负荷顺序原则(五)有效运动负荷原则。(六)合理训练间隔原则。

3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及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1最大摄氧能力。最大摄氧量是反映心肺功能的一项综合生理指标,也是衡量人体有氧耐力水平的重要生理指标之一。凡是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均能影响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心脏的泵血机能和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都是影响吸氧能力的重要因素。2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肌组织利用痒的能力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肌纤维类型及其代谢特点是决定有氧耐力的重要因素。3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神经调节能力的改善,可以提高肌肉活动的机械效率,节省能量耗费,从而保持长时间的肌肉活动。4能量供应特点。耐力项目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运动中的能量绝大部分由有氧代谢供给,所以,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与有氧耐力素质密切相关。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及高原训练法等。

第十二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

概念

1赛前状态:人体参加比赛或训练前,身体的某些器官和系统会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我们将这种特有的机能变化和生理过程称为赛前状态。

2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地进行躯体联系。

3进入工作状态: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人体的机能能力并不是一开始就达到最高水平,而是在活动开始,后一段时间内逐渐提高的,这个机能水平逐渐提高的生理过程和机能状态,叫进入工作状态。

4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植物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时,人体的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变得均匀自如,这种机能变化过程和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5稳定工作状态: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运动功率输出保持动态平衡,生理机能保持相对平衡。这种机能状态称稳定工作状态。

6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的水平上的生理过程。

7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过程。

8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

选择 判断

1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加强、

体温升高及内脏器官活动增强。

2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可以用条件反射机理解释。

3准备活动的强度以45%vo2max强度、心率达100-120/分、时间在10-30分钟之间为宜。 

4准备活动一般不超过15分钟,在一般教学中以2-3分钟为宜。

5进入工作状态所需时间长短取决于工作性质、个人特点、训练水平、工作强度及当时机体的机能状态。 

6疲劳的分类;根据疲劳发生部位分全身性疲劳和局部疲劳;根据疲劳发生的机理与表现分中枢性疲劳、外周性疲劳和混合性疲劳。

论述

1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调整?1准备状态型。准备状态型的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得到一定的克服,使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适当缩短。2起赛热症型。起赛热症型的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表现为过度紧张,常有侵食不安、四肢无力、全身微微颤抖等不良生理反应,因而使运动员工作能力和运动成绩下降。3起赛冷淡型。特点是由于赛前兴奋性过低,进而引起了超限抑制,表现为对比赛淡漠、浑身无力,不能在比赛时充分发挥机体工作能力。针对不良的赛前状态,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一,要求运动员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对待比赛。第二,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增加比赛经验。第三,进行适当形式和强度的准备活动。

2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和产生机理。1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调整赛前状态(2)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3)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4)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正式比赛时体温过高。2准备活动作用的生理机理。通过预先进行的肌肉活动在神经中枢的相应部位留下了兴奋性提高的痕迹,这一痕迹产生的生理效应能使正式比赛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处于最适宜的水平,调节功能得到改善,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得到克服,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机体发挥最佳机能水平。但痕迹效应不能保持很久时间。另外,在每次训练或比赛前做准备活动,也会形成条件反射。

3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和原因。 1 “衰竭学说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质的耗竭。(2 “堵塞学说 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由于某些代谢组织在肌组织中堆积造成的。(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机体内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所致。(4保护性抑制学说 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5突变理论

肌肉疲劳时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改变三维空间关系,提出了肌肉疲劳的突变理论,认为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三维空间关系改变所致。(6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化学性活泼,可以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物质发生反应,因而造成细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和破坏。

4恢复过程的阶段特点及超量恢复的实践意义?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阶段和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第一阶段:运动时能源物质的消耗占优势,消耗大于恢复,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第二阶段:运动停止后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第三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超量恢复的程度和出现的时间与所从事的运动负荷有密切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超量恢复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5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1)磷酸原的恢复 磷酸原的恢复很快,20~30秒合成一半,2~3分钟可完全恢复(2)肌糖原贮备的恢复 高糖膳食46小时即可完全恢复(3)氧合肌红蛋白的恢复 氧合肌红蛋白存在于肌肉中,运动后几秒种可完全恢复。(4)乳酸再利用 乳酸是糖酵解的产物,其中蕴藏着大量的能量可以被利用。

 概念

1教育学——就是通过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它事物之间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4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5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教育的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他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

7六艺——是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主要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

8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以通过设科考试,以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隋唐废除于清末用了1300多年。

9七艺――僧侣封建主的教育是通过教会学校,其教育内容是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称七艺

10骑士七艺——是欧洲封建社会骑士教育的主要内容,有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11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12环境——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13社会环境——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一定的制约作用。

14教育的生产性——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

1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能动作用。

16教育结构——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17义务教育——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18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19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教育目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20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21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2终身教育——由法国、保罗、郎格朗、1965年提出的。是指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永远和接受教育联系在一起。

23课程——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4教学计划——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出全面安排。

25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6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7智力——指各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

28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的基础上,由赖因席勒提出的,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

29五步教学法——由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构的五步叫做五步教学法。

30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过别人的帮助之后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31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教学过程的各个发面和始终。

32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3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34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的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

36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37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38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39教学手段——是指为提高教学方法效果而采取的一切器具和实施。

40谈话法——亦称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4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42演示法——是教师通过演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43传授接受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44问题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

45程序教学——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提到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学生集体上课。

46班级上课制——是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班级。根据周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班学生集体上课。

47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一般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的、另一种是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来分的。

48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包含那些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49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50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51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质的过程。

52说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53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54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55陶冶――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56美育——有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找美的能力的教育。

57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育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58素质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按照高我国教育目的基本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的身心潜能进行开发,使他们的基本素质获得全面协调发展和提高的教育活动。

59应试教育――特指一些中小学脱离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了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活动。

60学科基本结构——即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法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工作规律性.

6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62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中外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点,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简答

1.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政策是有区别的?

答:1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指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2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根据科学的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教育客观规律。3教育方针政策只是反映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创造教育规律。因此,教育学也阐明了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方针政策不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和最终依据。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经验汇编?

答:教育经验汇编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体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教育规律。当然教育学离不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际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发展教育学。

3.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一些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都散记在他们的哲学著作和语言记录中。例如我过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论语》和

和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过》一书。在人类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过的《学记》

(二)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的进步,资产阶级为了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学上提出了他们的主张,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本教育学著作。系统的论证了班级授课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学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实证主义者斯宾塞。德过的拉伊和梅伊曼。19世纪末20世纪出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创立,从此,西方教育学出现了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

(四)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力的开发和运用成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引起了世界范围的新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

4.教育产生的根源及社会职能?

答: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儿女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2年老一代为了维持和延续人们的社会生活,使新生一代更好的从事生产劳动和适应现存的社会生活,就把积累起来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给新生一代。3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来说,一个嫩弱无知的初生婴儿要成长营谋社会生活的成员即从一个生物实体的人转化为一个社会实体的人,也需要成年人的富裕和培养。社会职能: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成长。

5.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答: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有些动物在养护幼小上虽与人类抚育子女上有些类似但它们是 一种本能活动。2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界即不会制造工具,自觉地改造自然,没有什么改造自然的经验,也没有语言传授经验,因而不能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3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客观世界的认识,自觉地去支配世界,改造世界,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教育活动。

6.怎样理解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三者之间的关系: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它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7.怎样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功能?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它的特定功能就是促使受教育者从无知转化为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不会做到会做,从没有某种道德品质转化到具有某种道德品质,从身体软弱转化为身体强壮,以及将知识转换为行为、习惯等。一句话。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和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8.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答:1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9.环境在人发展中作用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的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环境具有必然性、多质性、无意性、多重性的特点。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身。

所以,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0.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青年以大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答: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1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也称做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影响及其作用。学生个体的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需求性和活动性。

(一)    需求性:客观环境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当这些客观要求为人们所接受,就引起了人们的需求。

(二)    活动性:离开了人们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现实。

(三)    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的,它们是一个整体系统,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来分析每一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12.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规律?

答: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驾御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3教育要适应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13.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或为什么教育具有生产性)(1)教育能把可能的来到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14.为什么说教育具有生产性

教育能把可能的来到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

1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答: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16.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及表现?

答: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表现:(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过程(2)教育具有历史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7.在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上有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答:1个人本位论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 最近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2社会本位论者相反,他们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求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3马克思提出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认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

18.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为历史过程所制约?

答: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2)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还很尖锐(3)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社会才能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19.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答:1培养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要求全面发展 3具有独立个性

20.普通中小学的性质和任务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是基础教育,他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21.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的依据?

答:1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的状况2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了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清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4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5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22.现代学校改革的趋势?

答: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高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面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23.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答;1总趋势是课程的现代化2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3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4重视智力开发和学习能力的培养5重视个别差别

24.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由四部分组成?

答:1学科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5.教学大纲的结构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答:1说明部分2本文部分3其他

26.我国普通教育学校的教学任务有?

答;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基础

27.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答;1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但是它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在出发点上有所区别,人类认识客观出发点是实践而教学过程的出发点是理论知识2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1)间接性(2)引导性(3)简捷性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过程

28.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答:1引起求知欲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29.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对进行指导教学具有指导意义运用时注意几点?

答:1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2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3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30.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关系

(一)    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有依赖与知识的发展。

(二)    引导学生自觉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的发展他们的智力。

(三)    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1.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一)    学生思想的提高要以知识为基础

(二)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

(三)    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的学习知识。

32.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一)    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二)    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的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三)    在教学中,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通过改进教学本身,使教学的内容和过程都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毅力、信心、抱负。

33.贯彻直观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答: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4.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 

35.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答: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36.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择的主要依据有?

答: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过程规律和教学原则3本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学法特点4学生的可接受水平,包括心理、生理、认知等5教师本身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和物质设备等7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和可利用的时间8预计可能取得的真实效果等

37.传授-接受教学的优缺点

答:优点1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能很好调动学生个人的积极性2能按学科的知识逻辑系统循序渐进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3能在单位的时间内培养更多的学生,以提高教学的功效4能使学生简捷有效的掌握知识。缺点:1不易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因缺乏教学 ,启发诱导而强迫命令压抑学生的主动性2以学习书本为住而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3往往教师讲的多而学生活动少4注意面向集体而忽视个别指导,不能使每个学生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5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和学生死记硬背。

38.问题发现教学的优缺点?

答;优点:1从问题入手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进行独立研究,需要学生自己计划和探索,有利于他们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研究获得知识理解得更深,记得更牢4由于多半采用和小组进行也便于因材施教。缺点:1主要是因重视学生独立作业,难免不能成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主要靠枕自己探索获得知识则所学知识费时过多3若无高水平教师的及时指导学生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失去自觉的主动性、积极性。

39.为什么我国还用班级授课制?

答: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2以课为单位比较科学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课知识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0.备课必须作到三方面内容?

答:1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观教科书2了解学生,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等3考虑教材,就是解决把以有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掌握教材等。上

41.一节好课的标准?

答:1明确教材目的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3调动学生修学习的积极性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5组织好教学活动6布置好课外作业

42.教学评价的意义?

答:通过教学评价,对学校来说,可以记载和积累学生学习的情况的资料,定期向家长报告他们子女的学习成绩并作为学生升留级和是否毕业的依据,对教师来说,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分析自己教学的优缺点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来说可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和不足,以长补短,对领导来说,可以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及其意变化,以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运用它来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本身的功能,不正确的评价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43.德育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答:1道德品质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过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2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3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有所偏废,我们应该使三者相互促进,以发挥它们在培养学生品德中的最佳整体功能。

44.德育的作用?

答:1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德育能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施加思想影响,引导他们的道德实践培养他们的品德,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向导作用尤其重要2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德育的性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教育的性质3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5.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

答:1德育过程是教师的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46.美育对学生智、德、体、方面的发展也起促进作用?

答;1美育可以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精神2美育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美育可以促进身体健美发展,具有提高形体美的健康性和艺术性的价值4美育有助于学生劳动观点的树立,技能的形成,具有技术美的价值

47.美育的途径?

答: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1)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进行美育(2)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1)欣赏大自然的美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2)要启发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理解欣赏自然美的比德畅神的审美观念3在日生活中进行美育(1)利用家庭环境进行美育(2)组织学生参加美化学校环境的活动(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美

48.课外活动的一些特点?

答:1灵活性2开放性3综合性4兴趣性5自主性

49.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

答:依据我国教育目的和当前学校的教育任务,协调各方面学生的要求与影响,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学生的教育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他们的学习、劳动、工作、课外活动和教育活动等全面负责,把班培养成为积极向上的集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

50.培养集体的方法?

答:1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2健全组织,提高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3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4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1.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1强烈的示范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2独立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更具有灵活性。是由教育现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仅限于学校,既然学生受外界影响没有时空的界限,教师劳动自然也无时空的界限可言。

52.布鲁那教学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1提出学科结构和发展法2提出儿童智力发展的三个阶段3提出学生掌握知识的三个过程

53.教学过程中的几种必然趋势?

答: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4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5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54.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答: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直接经验为基础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55.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答:1治理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发展2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视能力的发展。

56.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答:1学生的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2引导学生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的思想得到提高3学生思想的提高推动积极学习知识

57.按教学需要调节非智力活动要从两方面进行?

答:1通过改进教学本身,使教学的内容和过程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和 2通过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答:一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中的影响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的特点等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体态、感觉器官方面,也表现在神经活动的类型上4遗传素质的可塑性.例如:(略)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并对个体的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就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略)

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例如(略)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需求性,客观环境对人提出新问题,当这些客观要求被人所接受时就引起了人们的需求,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例如:(略)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答: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办教育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证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比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发展的速度快、规模大,其根本原因是采用机器生产社会财富增加,同时要求具有一定文化科学知识的人去从事生产,就必定促进教育发展(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培养什么样的人,受到生产力的制约例如从工业发展史来看,文盲可以从事手工劳动;利用蒸汽机进行生产,要求工人有初等教育的文化水平;电气生产时代要求工人有中等教育的文化水平;进入自动化时代要求工人有高等的文化水平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随着生产力发展,学科增多例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教学训练的组织形式改革例如:体育有了高原训练、模拟训练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 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当人没有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教育能为人提供劳动技能使之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例如(略)(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例如:前一辈积累的科学知识(包括先进的体育的科学技术)就是通过教育传给下一代的。(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高校表现尤其重要。因为高校有许多学者和专家会集有利于科学研究发展。

3.历史上课程论的评述?

答:1学科课程论(1)学科课程论,主张分课教学(2)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有关科学中选取一定材料,组成不同学科,分科进行教学(3)代表人物:捷克的夸美纽斯,德国的赫尔巴特,英国的斯宾塞(4)优缺点,缺点:a重视成人的生活的分析和准备b重视教材的逻辑分析c强调训练的价值缺点: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5)例如: 2.活动课程论。(1)活动课程论,是和学科课程论相对应的课程理论(2)主张:课程的内容要适应儿童的需要和接受能力,在他们看来教育即生活,生活离不开活动,所以他们要求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叫作活动课程论3)代表人物,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4)优缺点:a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b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c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缺点:夸大儿童的经验,忽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教学质量(5)例如:

3.形式教育论。(1)形式教育论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有认知官能和欲求官能。每一个官能均可以单独训练(2)主张中学应该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形式学科,因为学校的任务在于斗争学生的智力。智力有迁移作用(3)代表人物:英国的教育家洛克(4)优缺点。优点看到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和学科的知识训练作用。缺点:片面强调古典学科和教材的实用性,曲解了智力发展和知识掌握的关系,使学校脱离生活(5)例如:

4.实质教育论。(1)主张:他们主张学校应开设现代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天文、化学、商业、法律等具有实用意义的所谓实质学科(2)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斯宾塞(3)优缺点,优点为实科中学的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缺点:具有功利主义性质,忽视了发展智力(4)例如5.学科结构论。(1)主张:a以学科为中心,学科又要以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基本结构即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基本法则等b提出发现法(2)代表人物:美国的不鲁纳(3)优缺点。优点融合了学科课程论和活动课程论的一些思想,是课程论的新发展,不仅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时代精神缺点:片面强调理论化,不注意联系实际使课程内容过深过难,使学生难以接受(4)编写了新的教科书,提高了理论难度,改革虽未成功,但对世界的影响很大

4.结合实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智力和非智力的关系?

答:1智力活动——主要指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的活动。2a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b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3)体育教学中以非智利因素为非智力因素为辅。例如:5.联系体育教学实际谈教师5.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答:1.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教师是教的主要方面:a教师是教育者受社会的委托b他受过专门训练精通所教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c连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正确发挥都赖于教师的引导。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a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b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他们不只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主体。3.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动作用的偏向。这就要把对立的两种学派即传统派和现代派有机结合,取两者的优点。4.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教师的主导作用。

6.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答: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品德又是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组成。1.知情意行的特点及其培养。a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官。b情,即道德情感,指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c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是抗干扰能力。d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为。2.德育要相互仪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a德育要注意全面性。要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全面而和谐地得到发展。b德育要有针对性。知情意行四因素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的快,有的慢,容易出现薄弱环节。举例来说:对行为规范认识不高的学生要提高道德认识,增强自觉性:对能说会道而不力行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加强行为的培养与训练,克服言行脱节现象:对情感冷漠意志薄弱的,要给他们关怀和爱增强其情感。

7.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答: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即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供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我们必须深入具体地促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产生与积极转化,并为此而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1.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是积极转化。a认识性质矛盾,学生是有错不知错b能力性质矛盾,学生是犯错不知错c思想性质矛盾,学生是知错也犯错2.要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主要是指学校德育的要求同社会、家庭等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a是家庭教育或有关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对学生要求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b学校教育与环境对学生产生的各种自发影响的矛盾。学校的行政领导人、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以及其他职工之间对学生的教育要求不一致或不连贯、不衔接而产生的矛盾。解决: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a学校要主动同家庭和有关社会机构联系,互助协作,及时交流  b学校要联合家庭和社会有关机构利用好的环境,除去不良的环境的影响。c学校要提高学生自身的识别善恶和抗腐蚀的能力。

8.结合  学的实际,谈谈如何认识教师的素养?

答:1.高尚的师德。a教师的道德首先表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上,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b热爱教育事业必须体现在热爱学生上。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c教师的师德还突出表现在自身的道德修养上。2.现代人的素质。教育要促使人的现代化,取决于许多条件,其中自身个性品质的现代化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首先,自己要有进取意识,而不是促使学生品质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搞好教育是重要条件教师必须自觉加强各方面修养,抛弃积淀在头脑中的陈腐落后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更上时代精神步伐。3.渊博知识和多方面才能。a教师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的所掌握的知识必须从超出大纲的要求。b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c教师还应有广泛的文化修养d教师还应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4.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现代教育不再需要只有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且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

补充题:

1体育健康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注意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课程改革目标: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5)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健康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

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想一致的,就是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大工业发展,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了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相结合。

唯一途径:教育同生产劳动的相结合。

含义:1)指人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2)人的本能的全面发展。

      3)人的自身的全面发展。

      4)人的自由发展。

3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构件和谐教育?

内容:1)育人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促进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具有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全面素质,为学生在学习和社会中,为学生在终身学习中打下基础。2)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方面:要树立均衡、协调,以及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自己总结题:

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有的素质?

2如何构件理想师生关系?。

绪论

1体育概论研究对象;(1)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体育学院一门专业理论课程。(2)从整体上揭示体育的本质特点及发展规律。

2体育概论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自己方法论的基本原理,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文化、教育的论述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体育与体育科学

1.广义的体育亦称体育运动,广义体育的上位概念。是文化,它的下位概念,它包括了狭义的体育(身体教育),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概念体系。

2现代竞技运动的特点;(1)具有激烈对抗性和竞赛性(2)竞赛具有国际性,有明确而正确的规则,(3)公认性,竞赛结果被世界所承认,(4)参加竞技的人往往代表一个组织或团体,加强了活动的严肃性,(5)竞技运动的目的是讲究功利的,它不像娱乐和游戏

3 体育(广义概念)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4 体育(狭义) 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它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

5 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6 身体锻炼是指以健身、医疗、卫生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7 身体娱乐是指以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审美能力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8 广义体育的3个组成部分:竞技运动、狭义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同点:(1)都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2)都要求全面发展身体(3)都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4)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是三者共有的,如篮球既是竞技运动也常常作为体育、身体锻炼、身体娱乐的手段。不同点:

                   主要目的不同                      形式方法不同

体育        增强体质、掌握技能技术,进行教育        体育教学和锻炼

竞技运动       创造优异成绩                         运动训练与竞赛

身体锻炼

和身体娱乐    增强体质、休闲娱乐                     玩和锻炼

9 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有系统的学科群

10 体育与体育科学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研究对象,后者是对前者规律的总结、研究和概括

11 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分为几个部分:(1 指导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2)基础科学是由一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所构成,如教育学,社会学等(3)体育的应用学科是体育科学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a自然科学类,如运动生理,运动解剖等b社会科学类,如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c人文科学类,如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d管理科学类,如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等(4)体育的专项技术学科

体育科学体系是一个开放的而不是一个封闭体系,随着现代科学和体育科学的发展,必将有更多的新学科不断诞生

第二章 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1 体育产生的动因或为什么会产生体育

从需要的理论来分析体育产生的动因(1)是为了谋求而进行的身体活动,如狩猎,捕鱼等(2)是为了防卫而进行的武力活动的技能如攻,防,格斗等(3)是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技能如走,跑,跳等(4)还有一些不属于生产活动又高于一般的生活技能活动如游泳,竞技等。这些不同需要就由此构成了体育产生的动因

2 体育产生的社会根源

1)原始体育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的萌生

当时为了生存和防卫采取狩猎,捕鱼,格斗,刺杀等,这些目的是生存而不是锻炼身体,人们当时的跑,跳,投等,既是劳动动作也是基本生活技能,也是现代体育活动的前身(2)体育是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手段,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通过学习和培训学会使用和制造更为有效的劳动工具,并提高劳动技能,同时由专人对年轻一代实施教育,传授技能及身体培训,因此在原始教育中,体育是主要的内容和手段(3)原始的体育和军事,医疗卫生,宗教祭祀和娱乐活动都有密切关系a战争推进了武器的演进以及提高军事训练和身体训练b原始为了治疗疾病而进行的身体活动既是医疗手段又是健身活动,这些更接近于体育c原始娱乐主要形式是舞蹈,它与体育有很多的共同点,包括祭祀活动也是舞蹈形式

3 外国体育发展概况

1)古希腊和斯巴达最盛时期古奥运会(2)中世纪封建社会的骑士教育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跳棋、吟诗)(3)十四五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4)战争对体育的发展,重视体育,德国,瑞典体操,英国发展了户外运动

4 中国体育发展的几个阶段

1)初建基业阶段(49—56年) 

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52年贺龙为体委主任,51年颁布第一套广播体操

2)两个高潮,一个低谷(57—66年)第一个高潮59年第一界全运会,低谷见奇峰60年起三年困难时期,两个奇峰一是60年登上珠峰,二是61年,26届世乒赛三项冠军,第二个高潮65年第二届全运会(3)十年动乱,十年挫折(66—76年)(4)迅速恢复,阔步前进阶段(76年后)

5本章结论语

1)体育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2)体育与教育的发展相辅相成,密切相关(3)体育与军事的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4)体育与医疗卫生、休闲娱乐更是水  融,并行不悖。

第三章 现代社会与体育

1体育的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1)体育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重视a政府部门中的体育机构b体育政策法令的制定c把体育纳入教育制度之中d各国政界人物重视体育、参与体育、把体育放在显赫位置(2)体育正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a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b竞技运动迅速进入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感兴趣的社会活动之一c体育在我国已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包括运动员的精神。

2对体育社会地位的社会学分析

1)现代社会需要体育a现代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科技发展对健康的不利b都市化生活给人体发展带来不利条件;包括人口增长、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交通与信息现代化,减少人们走路的机会、电气化减少了体力劳动、食物改变,热量越来越多。(2)现代社会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现代化促进了生产力增长,使人们物质产品丰富了,余暇时间增多了。 a 物质产品的丰富为体育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提供了比要的物质条件,包括体育经费的保证,场地设施的兴建规划 b 经济发展是人们闲暇时间增多了:闲暇时间是除了工作、满足生理需要、必要的家务劳动以及照顾和教育孩子等时间以外,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用于自学、交往、娱乐和体育运动的时间,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包括体育运动。

                                   

第四章 体育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

1体育与政治的关系

理论上:(一)体育是受政治制约的,也要为政治服务,发挥其一定的上层建筑的职能,体现体育的目的任务的确定。(二)由于体育有一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它可被不同政治所控制,所以它们有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三)体育不只为政治服务,还有其他社会职能,如增强人民体质。

实践上:(一)政治干预体育,体育受政治制约a 各国政治和政治家通过体育来灌输他们的哲学及价值观。b 许多国家利用运动员和运动队出国访问作为提高国家地位的手段。

(二)政治渗透到体育,体育为政治服务。国际体育被不同国家利用来实现各种各样的政治目的。

2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体育运动的发展对经济有一定的依赖性。经济是基础,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体育也是如此。(二)体育运动能促进经济的发展a 体育运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第一,体育能增强体质,调节情绪,提高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劳动能力。第二,体育可以减少劳动者病假率,提高出勤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b 体育运动的开展能推动整个建设,体育是一个群众性的,一旦广泛开展,尤其大型赛会可推动各行业的繁荣,同时体育本身也能发挥经济效益。

 3体育与教育的关系

(一)体育是全面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二)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和技术教育的关系。注:第二点答下面几个关系 (三)教育使得体育得以延续和发展。        

4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体育能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如勇敢、机智等品质(二)体育可以培养集体意识。(三)体育可以培养竟争意识(四)体育可以培养规范意识,遵守规则。

5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体育与智育是对立统一的,体育对智育有积极促进作用(一)体育能提高大脑皮层反应的灵活性和工作能力,可以保证发展积极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的注意(二)进行积极性休息,消除大脑的疲劳,恢复和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6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一)体育促进身体外在美、姿态美,发展人美的素质(二)体育可以促进对动作美的感知和体验,体验运动的美,来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五章  体育的功能

1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运动对人和社会具有的影响作用。

2体育功能的七个方面: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社会感情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其中前两个是体育本质功能。

3健身功能的具体表现及作用

(一)体育运动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二)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运动能力(三)能促进人们内脏器官构造的改善和机能的提高(四)能调节人的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五)能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六)可以防病治病,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但是体育不是万能的,需要与营养、医疗、卫生等相互配合。

4娱乐功能:体育运动成了人们余暇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作用,我们称此为体育运动的娱乐功能。

5体育运动的娱乐功能是通过(参观)和(参加)两个途径来实现

6娱乐功能的作用

(一)在体育运动当中体验自由感,因体育本质是游戏(二)在体育运动当中感受生命的活力(三)在体育运动当中体验自我实现感(四)在体育运动当中获得美的享受

7个体社会化即人是社会化,它是指由生物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

8继承社会化:完成了基本期社会化的人,为了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继续学习的过程。

9再生社会化:社会化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人进行重新教化的过程。

10个体社会化功能的作用

1)教导基本生活技能,体育运动是人们获得基本活动技能的基本途径。(2)教导社会规范,发展人际关系。(3)传授科学文化知识(4)提供角色体验的机会和场所及提供体验角色扮演的机会和场所。角色三要素:权利、义务、行为规范。

11教育功能作用

1)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即学校体育教育(2)社会教育广泛的教育,体育运动是进行价值观传播和教育的理想载体。

12政治功能作用

1)为国争光,提高民族威望,振奋民族精神。比赛的胜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荣辱,如果获胜,能提高国家的威望,如果失败,也往往令人感到沉重。(2)促进对外交往,为外交事业服务。其一:通过体育交往可以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团结。其二:体育运动被用来作为反对或抵制某一个国家,某一项活动的政治手段。像198060多国家不参加奥运会,因苏联入侵阿富汗。(3)促进国内政治一体化。一体化就是使人同集体达到和谐的联合化为一体。这个集体小至一个班、一个队,大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体育是促进这种一体化的有效手段。

13经济功能的作用

体育运动的经济收益主要由以下两个途径:(一)在同意赛事中获取收入的措施(1)出售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权(2)发行纪念币(3)发售体育   4)组织门票收入(5)收纳广告费(二)在日常体育活动中增加收入的措施(1)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2)经常举办热门赛事比赛(3)举办娱乐体育

第六章 体育的目的任务

1体育目的任务提出的三点依据

(一)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体育目的任务的制约或称社会需要。

(二)    必须反映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后称人的需要

(三)    体育的特点和功能,它是确定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依据。

2体育的目的

现阶段我过体育的目的应该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我国体育的任务

(一)    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延长工作年限,使人健康长寿,有四个方面a促进体格健壮b全民发展体能c提高适应能力d促使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

(二)    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

(三)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攀登世界体育高峰。

(四)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什么是体质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5什么是体格

体格是人体形态、结构的发育发达水平,它主要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水平、体型及身体姿态。

6什么是机能

机能是指器官系统的功能。例如脉搏、血压等是反映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的指标。

7什么是体能

体能是指机体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8什么是适应能力

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在适应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它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9体质的好坏受(遗传变异)(营养条件)(身体锻炼)(生活环境)和(生命规律)的影响。

10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体育教学)(身体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

11什么是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和学校的教育计划与要求,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技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

12体育教学和其他课程教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 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指导学生。

不同点 其他课程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和演示,通过学生的思维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体育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讲解、示范还需要学生身体直接参与活动来掌握技能技术。

13体育教学的任务

体育教学的任务主要承担着增强学生的体质,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题解学生的精神,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和发展个性,进行品德教育的任务。

14什么是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通过身体运动和自然力的作用发展身体、娱乐身心的过程。

15运动训练与竞赛是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特别是竞技运动的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它是不断发掘运动员的技能能力潜力,提高专项运动能力,以期创造优异成绩的一种专门组织的教育过程。

16运动训练与竞赛的特点

(一)具有专项化特点。(二)具有个体差异性特点。(三)运动训练要求运动员能承担不断加大的训练负荷直至最大负荷。

第七章体育的组织机构和制度

1体育制度是指负责管理体育事业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以及有它们制定和实施的各种体育法规制度和措施的总和。

2我国体育的组织领导机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的政府领导机构和社会体育组织相结合统一领导体制。

3判断  我国体育的政府机构是我国体育行政组织。

4我国体育的社会组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奥委会)

5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全国性的群众体育组织,它的团体会员包括(各行业体协)(各系统体育协会)(各项全国性运动协会)

6我国体育的学术组织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是体育科学技术工作者全国性的群众学术关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下属组织。

7体育工作者包括

8培养体育工作者的几种形式 

(一)    高等体育院校、高等学校的体育系、科和体育科研所是培养高、中级体育专业人才的主要场所,另外由体育院系派出国留学生也是一个重要途径。

(二)    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中学、师范专科学校的体育班和重点业余体校是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一般体育管理干部、体育积极分子的重要基地。

(三)    各种短期学习班、是脱产、半脱产或不脱产培训体育干部的形式。

9培养运动员分三个层次

(一)    初级形式 主要任务是打好基础,扩大选材范围、建立与动员梯队的三线队伍。

(二)    中级形式 侧重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和向优秀运动队输送后备人才,建立而线队伍。

(三)    高级形式 集中省、市和全国精华 代表其最高水平,是我国运动员梯队的一线队伍。

10《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我国体育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组织好青少年身体锻炼的一项重要措施

11《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的目的在于鼓励运动员勤学苦练,迅速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12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 国际健将、运动健将、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三级运动员、少年运动员。

13裁判员技术登记称号分为 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另设荣誉裁判员称号,还有国际级裁判。

第八章  体育手段

1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和。

2体育手段的一般特点(一)具有历史性特点。(二)具有民族性的特点,初期采用的健身手段与一个国家或地区传统文化和习俗有关。(三)具有国际性的特点,它是跨国文化,跨时代的项目。(四)体育手段地域性特点 与一定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有关。(五)体育手段是开放性发展的。

3为什么说体育手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

(一)    体育手段来自生产劳动的动作和劳动工具的转化。

(二)    体育手段来自军事防卫技能和武器的移植

(三)    体育手段是日常生活技能的规范化。

(四)    体育手段来自娱乐活动。

(五)    体育手段来自模仿动物的动作。

(六)    体育手段来自对大自然的向往和挑战。

4体育手段的分类 (一)健身类手段 ,如健身走、跑、气功、体操练习等(二)健美类手段 如艺术体操、健美操、舞蹈等

(四)    娱乐类手段 调节精神的,如下棋、钓鱼等。(四)竞技类手段。(五)冒险类手段

5人们常用的体育手段有:游戏、体操、舞蹈、竞技运动项目、野外活动和我国传统的武术、气功等。

6游戏的特点:(1)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2)具有虚构和假象成分及非生产性(3)具有竞赛的因素和一定的情节,这就增加了它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7体操的特点:(1)体操动作的可接受性(2)体操动作的全面性(3)体操动作的实用性(4)体操动作的优美性。由于体操运动具有这些特点,因此它是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

8体力劳动与体育游戏的异同点:

不同点:(1)前者直接目的是创造物质财富,具有生产性;后者直接目的是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具有非生产性。(2)前者活动直接与改造自然相联系;后者只是学习控制和征服环境,与改造自然无直接联系。(3)前者活动的内容、强度、时间、场所、环境受生产条件所制约,有时会不利于人体健康;后者活动的内容、强度、时间、场所、环境可以由组织者自行选择,可以控制到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程度。(4)前者活动比较单调、机械并有强制性,易引起机体的疲劳;后者活动有情节性、趣味性、娱乐性,对参加者的身心有积极的调节作用。(5)前者人民在劳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有现实意义;后者人民在游戏中所担任的角色无现实意义。

相同点:(1)都是人类自觉积极的活动(2)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3)都有健身作用。

9野外活动概念:所谓野外活动就是到大自然中去利用大自然的条件进行生活和身体活动。它包括远足、徒步旅行、自行车旅行、登山、露宿、野营、滑水、划船、滑冰、滑雪等活动。

10野外活动的意义

野外活动可以克服现代城市生活对人体发展的不利影响,弥补城市生活的不足。首先,公害的影响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不安和情绪紧张,最好的调节手段是离开工作。其次,城市生活越来越舒适方便,年轻一代生活在这样优裕的生活条件下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缺乏集体生活的体验和独立生活的经历,这对他们的身心和心理品质的培养都是不利的,容易养成怯懦、依赖、无创造性等不良个性。再者,野外活动有助于扩大青少年的知识面,特别是理解自然、热爱自然。同时,通过向高山挑战、游渡江河湖海,迎风斗鱼等活动,学会运用自身的机能和力量,增强战胜自然、控制自然的自信心。

11武术、气功的特点:

1)讲究形神兼备(2)注意动静结合(3)追求内外合一

12身体联系的概念:身体练习是构成体育手段的各种具体动作。它是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或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专门采取的身体活动。身体练习可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13身体练习的技术是指那些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潜力的、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亦称动作技术)。

14一个完整动作的技术结构,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和(技术细节)。

15技术基础:是根据动力学、运动学和节奏性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各种技术环节的总和。

16技术关键:在构成技术基础的各个环节中,总有一个环节对运动的效果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称此环节为技术关键,如跳远的踏跳。

17构成动作的要素一般有七个,即(身体姿势)(动作的轨迹)(动作的时间)(动作的速度)(动作的力量)(动作的速率)(动作的节奏)。

18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它属于动作的空间属性。

19动作轨迹:是指身体或身体的某一部分在做动作时所移动的路线,它属于动作的空间属性。动作的轨迹包括形式、方向、幅度。

20动作速度:是在单位时间里,人体在空间的位移。速度分为匀速、不匀速和加速度。

21动作的力量:是身体移动时对外部物质对象所产生的物理作用。

22动作的节奏:是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收缩与舒张与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

23内部力量 外部力量

内部力量包括(一)由运动器官的肌肉收缩所产生的拉力(二)由于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的弹性所产生的阻力。(三)在加速度动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体各环节相互作用的反应力。

外部力量包括:(一)人体或器材所受的重力,这种力量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二)器械对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这种力有精力和动力两种。如单杠上成正撑就受到单杠的反作用力,这是一种精力;高杠倒立下摆蹦低杠,低杠的反作用力就是动力的。(三)来自客观环境的阻力。如空气和水的阻力,对手的对抗力,人体移动和停止时惯性的作用力。

24动作质量的综合评价

(一)动作的准确性(1)从技术上看动作是否符合技术规格要求(2)从所要达到的目的上看动作的准确性。(3)从动作的形式上看是否准确地完成了规定的动作要求。

(二)动作的协调性:动作协调的标志是动作连贯、节奏合理、各要素配合恰当,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在完成动作时配合协调。

(三)动作的力量性:动作有力是运动动作的一个标志,这是由身体练习本身的目标决定的。

(四)动作的经济性:所谓动作的经济性就是把动作做的好而省力。

(五)动作的弹性:有弹性的动作能表现出人体的活力。

25身体练习分类

(一)    按发展不同的基本活动技能分类可分为:走、跑、跳、攀登、爬越、搬运等。

(二)    按发展不同的身体素质分类可以把动作分成发展速度类,发展力量类,发展耐力类和发展灵巧协调的项目等。

(三)    按发展人体的各个不同解剖分类可分为发展上肢、下肢、头部、躯干及全身的练习。

(四)    按身体练习本身不同的技术结构分类可把动作分成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如体操、田径、游泳、球类、武术等。

在体育实践中运用身体运用身体练习的分类,要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分类。

第九章   国际体育

1国际体育:是指国家之间进行的双边或多边的,以竞技运动为主体的一系列体育文化交往活动。

2国际体育的意义

(一)    国际体育促进了各国家、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

(二)    国际体育促进了文化、科技和经济的繁荣。

(三)    国际体育为各国各民族间的竞争和发展提供了舞台

(四)    国际体育加速了各项竞技运动记录的更新。

(五)    国际体育促进了国际文化模式的形成

(六)    国际体育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积极意义。

第十章 未来体育

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

根据未来社会的特征,未来体育的发展趋势将出现以下特征

(一)    体育运动进一步国际化

(二)    体育运动将进一步社会化、大众化。

(三)    未来体育将更加科学化

(四)    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的广泛性和活动内容的多样性。

(五)    未来体育将是终生化。

(六)    学校体育将由强调健身转为全面育人

(七)    体育场地设施的充裕和体育组织的遍在性。

(八)    人体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将大大提高,寿命将延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d8b90ddb0717fd5360cdcf7.html

《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范围及重点《运动生理学》《教育学》《体育概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