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

发布时间:2020-02-20 02:02: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月光曲》教案

张村小学 王海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2、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重点:了解《月光曲》创作的经过,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人民的音乐家。

难点: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法:引导法

学法:自学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美好的音乐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月光曲》去感受音乐的魅力。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贝多芬吗?你对贝多芬有哪些了解?

生:自由谈。

总结: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大音乐家,他的传世作品有许多,其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曲子叫《月光曲》,关于这首曲子的谱成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了解这首曲子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二、前提测评:

1、我会读:

贝多芬 入场券 激动 乌云

仿佛 微波粼粼 安详

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感受贝多芬的人民性。

学习内容:自由读2----7自然段,然后思考一下问题。

1、 贝多芬在旅行途中经过小镇时听到了什么?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然后出示穷兄妹俩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感悟盲姑娘对音乐对生活的热爱,引起了贝多芬的同情。

1)、盲不娘说:这首曲子真难弹 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得,哪有多好啊!

2)、哥哥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等我所作几双皮鞋,多挣点钱,一定给你买一张票。

3)、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会谈好这首曲子的

2、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是怎样说的?贝多芬的感受是什么?于是他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为了让学生明白贝多再一次弹曲原因,师出示下面重点句子让学生再次品读。

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的说:弹的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四、精读感悟。

自学内容:8—10然段。

1、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第二个曲子时,当时的环境怎样?

2、听着琴声皮鞋匠眼前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3、想一想《月光曲》 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4、贝多芬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么美妙的《月光曲》

出示“月亮出升、越升越高,穿过微云、刮起大风”图片及音乐伴奏,让学生在情境中边读边感受《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旋律。

五、齐读结尾段:

这一段让你明白了什么?

六、总结全文:

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穷兄妹俩带来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的收获,。本文通过记叙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表现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以及他在音乐方面所具有卓越才华。

板书

月光曲

聆听谈话(同情)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创作《月光曲》(感动) 月亮升高 卷起巨浪

月光照耀 包涛汹涌

课堂检测: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薄云。

二、课文《月光曲》通过记叙( )的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 )和音乐的(

三、文中的贝多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月光曲》教学反思

张村小学 王海丽

《月光曲》一文是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故事。文章生动地记述了贝多芬谱曲的经过。

对于《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情感,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表达出来。天高云淡、月朗星稀,平静的海面上“洒遍了银光”,这时月下的一切是那么幽静。月亮“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着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个自然段是本文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怎样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呢?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谈收获;然后以一个问题为转折:同学们,我们读了这么久,那我们在兄妹俩美妙的联想中感受到了乐曲怎样的旋律和节奏呢?我先让生欣赏乐曲,再谈感受到的音乐的旋律,兄妹俩联想到“月亮升起微波粼粼”的部分,这乐曲的曲调应该是比较轻柔的,而且也是比较缓慢的。而联想到 “月亮升高穿过微云”的部分,应该是比较轻快的,因为他们感觉到了快乐。在他们联想到“月光照耀巨浪奔涌”的部分,则应该是比较热烈、激昂的,因为只有这激昂的音乐,才能让他们有这样的联想。最后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这段,感受音乐的魅力。当然读的形式多,读的效果也比较好。

《月光曲》的说课稿

张村小学 王海丽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月光曲》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2主体课文。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既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展现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像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文章不仅语言美、而且情感也美,极富感染力。

2.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

3.教学重点:

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4.教学难点:

理解“人物的心境与乐曲的意境”的统一。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把演示法、情境教学法、倒叙教学法、以读促讲、读中感悟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展开本课教学。

在体会乐曲意境时,多媒体更是体现其现代教学手段的优越性,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乐曲的意境,轻松地解决了文章的重点内容,为突破难点做了铺垫。

学生则通过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带着积极的学习欲望去质疑、解惑、合作学习,在读、思、评、议、悟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流程:

(一)、调动情感、激发兴趣。

(二)、质疑问难、互助解惑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相当重要。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用自己方式去读课文,然后互相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促进学生想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对学生提出的解答不了问题我首先要有预设,如贝多芬为什么创作出《月光曲》,当盲姑娘猜出为自己弹琴的人是贝多芬时,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贝多芬要通过《月光曲》表现什么等。学生质疑提问时,教师帮助梳理有价值的问题,以学定教。从而体现学法中的“读、议、悟”。

(三)、讲述重点,体会意境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我把皮鞋匠产生的联想这一段作为重点是了解《月光曲》的旋律,感受曲子的意境,可文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乐曲的琴声、节奏、旋律、而是通过皮鞋匠兄妹的联想而表现出来的。为此,在这一段我采用了以读促讲的教学方法,请同学们自由地、深情地朗读,感受皮鞋匠兄妹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再读,展开想像试试自己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指生投入地读,其他同学再体会自己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然后请大家说一说在自己的头脑中出现的画面,教师板画:

板书有效的提炼《月光曲》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月光曲》的意境美。继而我进一步引导:“兄妹俩真的看到了这美好的画面了吗?”“不是,是想象出来的,”“是根据什么想像出来的?”“是根据贝多芬弹奏的曲子想象出来的”“曲子什么样的旋律使人产生这样的想象呢?”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曲子的旋律变化。单纯凭借文字去想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概括的不一定太准确。

这时,我再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现“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汹涌澎湃”的画面,并配上相应的三个片断的乐曲,把视觉的画面与听到的乐曲旋律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这样再引导学生概括曲子旋律的特点,即舒缓柔和、渐强有力、高昂激越就准确和容易得多了。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画面和音乐有感情的朗读这段文字。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音乐沉浸情景、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降低了学生理解意境的难度,结合多种方式的朗读引导他们的情感与文本乐曲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感悟到乐曲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轻松地突破了文章的重点,同时也教会了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展开联想的方法,使学生的积累,感悟逐渐内化,为突破课文的难点做了铺垫。

、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想学生能够了解到《月光曲》的创作过程及内容,体会到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感受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身上卓越的艺术才华和特有的人格魅力,能够学会根据实在的事物,展开适当的联想,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完成知识,能力与情感的主动建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e120078a26925c52cc5bfb6.html

《月光曲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