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

发布时间:2013-06-12 01:45: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电影魅力止于侯孝贤、青春魅力止于《童年往事》

评《童年往事》

夜深人静,看了《童年往事》。

童年,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生命历程,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记忆、不同的长度、不同的影响程度。往事,总是印刻在所有人的成长旅程中。童年与往事,是不同记忆的不同描述,是不同长度的不同表达,也是对生命不同程度的影响力的概括。

最近一直在读《世界电影史》和《中国电影史》,电影思想随着这两部书籍的影响慢慢的扩充,从卢米埃尔兄弟、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到德西卡、罗伯特罗西里尼、黑泽明、基耶斯洛夫斯基这些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电影大师,慢慢的品读他们的影像魅力,感受生命在银幕流淌的风格,银幕有不同的风格表达方式,正是因为这样的表达,让我领悟到了不同的类型。再看《童年往事》之前,我觉得:原来这就是电影。看了《童年往事》之后,我发现:原来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进入大学之后,我给自己定了很多关于电影的计划。当然,我对电影的计划从来不敢懈怠。我可以不去泡妞晚点去厕所晚点去吃饭睡觉睡得昏天地暗,电影是我的生命。正是因为有这份对电影计划的诚意,我奋战六个多月,终于写完了自己的第一部长剧本《陌生》,这是一部不成熟的作品。于是我就希望能在所有的优秀影片中汲取营养,苏牧老师的《荣誉》是每个学电影的学生必须看的电影教材,我津津有味的抱着600多页的它看了两遍,不分昼夜。在讲到《美国往事》一章,苏牧老师讲到长镜头与侯孝贤,之前我看过很多优秀影片,但是从来没有看过台湾电影,以至于《海角七号》竟然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台湾影片。我觉得台湾影片充满晦涩以及压抑,一个字就是闷。侯孝贤、杨德昌、吴念真、万仁、李行这些名字对我来说也是如雷贯耳,可是我始终对台湾电影雷打不动。不过,因为苏牧老师的一条微博,我认真的第一次看了侯孝贤的电影,《童年往事》,并且,彻夜不眠的连续看了三遍。

《童年往事》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部侯孝贤的自传体电影,讲述从小到大生活中的经历,身边的朋友亲人,生活环境,生活的时代宿命,时代影响下的个人生存状态,以及对生命成长的关怀,亦属于一个时代的特殊记忆。这些当然不能构成一部艺术电影的全部,真正组成这部电影风格魅力的莫过于影片中的三次死亡。

故事在缓缓流淌的镜头语言中开始了独特魅力的叙述,从画面深处传来的旁白:这部电影是我童年的一些记忆,尤其是对父亲的印象。”静谧的村落、大树、桥口,让人想到了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混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诗意的风格从电影的第一个镜头得到了总体的概括,音乐从画面的各个角落慢慢的溢出,视听效果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这就是电影的魅力,从第一个镜头奠定了整部电影的风格魅力。全片虽环绕著阿孝咕的成长推展,却一直未脱离这个自片头就设立的政治基调,而且隐约呈现对这些年代的惋叹及悲哀。我们可以说。其讯息虽较为悲观消极,却是迄今台湾最诚实也最富人文气息的回溯。是什么原因便一个自传式的题材能够成为典型的时代纪录?我想大致应该将其归功於全片结构之完整与细节的丰富。该电影虽是一种散文式的片段组合方式,然而每个片段从未远离时代背景而单薄地累积戏剧效果。所以,即使看似不重要的背景或细节,如晚间睡觉听到隆隆的坦克车过街,或是全家吃甘蔗时听到的米格机被击落的广播,或是少年打撞球与老兵冲突的原因,却都触及每一个时段的社会情境。这种强烈的真实性,使整部电影宛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毫无虚假地招引每个属於那个时代的人对过去的回忆。如果单是留在纪录与真实的层面,《童年往事》也许只能算是台湾文化的写真罢了。侯孝贤的优点是他在形式及美学上,也做了原创性的表现,堪称台湾至今隐喻性最强、寓意最丰富的电影语言。其是他对生与死这两种意象的交错处理,光从电影中几个段落组成就显示他掌握语言的功力。年轻人的成长以及老一代的凋零,一直是本片交错交错运用的重要意象。比如阿孝咕在厕所偷读禁书《心锁》,被母亲叫出买酱油。同时母亲在镜中查看舌上的小瘤。这样明显的将生死并列,马上在下一场戏又如法炮制。阿孝咕半夜遗精,起床冲浴及换衣服,却看到母亲流泪在灯下向女儿写信报噩耗。这个死亡的意象,并巧妙地由母亲悲哀的脸叠映在父亲的遗照上暗示出。除了片段的意象之外,死亡也是全片相对于成长的结构。生与死,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资格去评判。

不可磨灭的并非往事,只不过往日情怀,人事已非,模糊的是谁与谁的影子,沉积下来的是对往日的倾诉而已。总是后知后觉,否则,如果知道那就是童年的话,如果知道那就是依恋的话,如果知道那就是纯真的话,谁还会傻到长大成人的地步。童年的记忆真的很会骗人,它尽用天真美好的情趣装饰无聊的成人世界。所以总有些人来来回回,死活不会断绝我对他们的丝丝点点。体味这个拒绝怀旧的时代,相看俨然的表情随着身影颠沛流离的狼狈麻木得面如死灰,回忆里连副自己的笑颜都难寻着,激荡过的胸襟已渐渐平息,踏上梦想的列车才能从轰隆的呼啸中看到童年往事。

“我们都在成长,路途是充满无尽的挣扎与彷徨的,永远都不能知道下一站是什么风格的停泊店。我们慢慢的经历人情世故、慢慢的体验世间烟火、慢慢的与我们最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这段话是我为我的剧本《陌生》中的一个人物写的旁白,放在这里作为总结再适合不过了。童年里,我们的伙伴弹珠弹弓都不再有,已经变得陌生;童年里,我们在青春期对梦遗月经的惧怕也不再有,已经见惯司空;童年里,我们对我们梦寐以求的王子公主的激情也慢慢消逝,诚意早已被岁月打磨。《致青春》和《中国合伙人》这两部电影或许会让我们泪水颠覆,可是我们没有想过,我们的青春还没有过去,有必要感概万千吗?

童年里,我们的世界很寂静,阿孝咕的世界比我们还要寂静。他的世界里有一把武士刀,那把刀让我们看到了他的青春躁动,当阿忠被砍,而他却选择在家陪自己的妈妈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感受到的是他的青春是那么的寂静。一把刀,有两面。童年里,我们没有网络游戏没有虚拟的网络世界没有先进的苹果三星大屏幕没有白富美高富帅没有跑车住房四方块,那是我们真的很寂静,悄然无声的等待这遇到这个世界最值得拥有的一部分。于是,我们长大了,童年没有了,少年耶慢慢走向成年。我们拥有的是什么?

这部电影,让我反思,让我沉重。

电影魅力止于侯孝贤、青春魅力止于《童年往事》。

希望我的所有朋友都能看到这部电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e29b30b10a6f524ccbf85d2.html

《童年往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