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劝学《荀子》习题(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5-27 14:34: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劝学 《荀子》 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不患人之不己知

3于予与何诛?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不拘于时

9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10士卒死者万五千人

A.(1)(8/2)(3/4)(10/5)(9/6)(7

B.(1)(8/4)(10/2)(3)(7/9)(6/5

C.(1)(6/2)(7/4)(10/3)(5/8)(9

D.(1)(8/2)(3)(7/4)(6/5/9)(10

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D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3.下列句式不属被动句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方法与例句的一项是

例句:而学于师

A参省乎己

B饮黄泉

C余人甚

D学而大遗

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鸡豚狗彘之畜,失其时 没有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 规矩

C.隳名城,杀豪杰 高大的城墙

D.吾从而之 学习

6.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7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我也,岁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树之以桑

C 不拘于时,学于余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为天下笑者,何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下列选项中文言特殊句式类型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A.是寡人之过也 今君乃亡赵走燕 死生亦大矣

B.具告以事 树之以桑 何以知之

C.既自以心为形役 夫晋,何厌之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凌万顷之茫然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 )

A.以手抚膺长叹(徒,空) 一紫台连朔漠(离开)

B.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非能水也,而江河(横渡)

C.而起阡陌之中(突然) 罟不入洿池(多次)

D.此情待成追忆(难道) 坐促弦弦转急(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道所存,师之所存也 欲人无惑也难矣

B.作《师说》贻之 輮为轮

C.而耻学师 不拘时,学于余

D.皆出于此乎 古之圣人,出人也远矣

二、语言表达

1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注明通假字。

1)故不积,无以至千里( )

2)吾尝而望矣( )

3)锲而不舍,金石可( )

4)其曲规( )

5)虽有槁( )

6)则明而行无过矣( )

7)君子非异也( )

12.解释下列各句中字的用法。

1)吾尝终日而思矣( )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4)蟹六跪而二螯( )

三、文言文阅读

13写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_________(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_________

14.翻译下列句子。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的一项是 ( )(2分)

A.声非加也 疾:迅速

B.而闻者 彰:清楚

C.舆马者 假:借助

D.江河 绝:横渡

1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水”的用法的一项( )(2分)

A.沛公霸上

B.吏民,封府库

C.运于渤海之尾

D.范增数项王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1)(8两句属于被动句,1句中“为所”表被动,8中“于”表被动;4)(10属于定语后置句,4应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10应为“死的士卒”;2)(3)(7为宾语前置句,2应为“不知己”,3应为“诛何”;9)(6是判断句,6中“为”翻译成“是”,9中“者……也”表判断;5为状语后置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应先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类型;然后分析句子中的标志。常见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者,……也”、“……者也”、“……也”、“……者……”;2“为”、“乃”、“即”、“则”或否定词“非,未,弗”等表判断。3名词做所谓语直接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被动句:1单独用“于”“受”“见”或组合成“见……于……”,“受……于……”表判断。如:“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徒见欺于王”。2“为”、“为……所……”、“……为所……”表判断;如:“臣闻如姬父为人所杀”3“被”后起用法,如:周公之被逮4意念被动无词语标志:兵挫地削。省略句:1省略主语: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2省略宾语:“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3省略介词:“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注意:“以,与,从,为,因”五介词常省略宾语。宾语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如:“时人莫之许也。”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如:“唯利是图”等。4方位词、时间词做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定语后置:1者: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之……者:“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介词结构做状语后置: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翻译时前置做状语。如:“具告以事。”《鸿门宴》

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中的通假现象。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有”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B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通“悦”,愉悦,愉快;D项“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中“孙弟”同“逊悌”,敬顺兄长。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当把该字或词的本义、引申义等各种意思代入句中都无法讲通的时候,就应该考虑通假。1互相借用。2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严格说,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包括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借“骏”为“峻”;双声通假,如借“祝”为“织”,借“果”为“敢”;迭韵通假,如借“崇”为“终”,借“革”为“勒”。古书多用通假字;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如借“谷”为“谷”,借“吁”为“吁”。3古人在使用文字时,不用表示这个词义的本字,而借用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因为通假是以古音的相同或相近为前提的,所以又叫“古音通假”。在通假中,替用的字叫做通假字,被替用的字叫做本字,又叫做“正字”。如:沛公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中用通假字“蚤”来代替本字“早”。

3.B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言言特殊句式。A、C、D三项均为被动句,被动词为“于”“为”“见……于”。被动句的被动词除此以外,还有“为……所”“见”,还有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B项句式为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的类型有三种: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借助提宾标志词“是”“之将” 宾语提前。B项即属于第三种情况。文言特殊句式有多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考生须结合课内学过的句子理解,归纳总结。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常见的有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等。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是怎么活用的。一个词是不是活用作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所谓词类的活用,是说某词本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在句中临时具有别一词类的性质,并不是说这个词分属于两个词类,否则就成了词的兼类了。例句“耻”,意动用法,以……为耻。A项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名词作状语,向下。C项意动用法,认为……怪异。D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译为小的方面。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准确无误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A项,无,通“毋”,不要;B项,规,圆规;D项,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对于文言实词题,考生应采取如下方法解答:语境分析、句子结构分析、课内迁移、成语迁移、字形结构等。比如本题中,“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这句话是说木匠干木匠活,故可以结合语境理解“规”的意思,应为“圆规”。

6.B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文言句式。例句:定语后置,“蚓无利爪牙,强筋骨”;A项,宾语前置,“不知句读,不解惑”;B项,定语后置,“求可使报秦人”;C项,被动句;D是状语后置,“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文言文句式总分两大类:固定句式、特殊句式。其特殊句式又可分为: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四大类,而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谓语前置句)四类。文言文句式是每年高考语文必考考点之一,也是高中语文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用以对主语进行判断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三、倒装句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古汉语中所谓的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省略现象更普遍。五、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但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中常见的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如“莫”,以及否定性动词如“无”。 七、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该题中考核的都是特殊句式。该题中考核倒装句居多,如A项中的“宾语前置”。

7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都相同的一项,这是考查文言句式。A项,两句都是判断句。B项,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应为利之爪牙”“强之筋骨树之以桑是状语后置句,应为以桑树之C项,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动句,表被动;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应为未有之也D项,为天下笑者,何也被动句,表被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状语后置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分别是判断句,省略句,判断句;B项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C项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D项都是定语后置句。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死生亦大矣”判断句式 “亦”相当于“是”; 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被动。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叫做“定语后置”。常见类型:一、“中心词+之+定语+者”, 二、“中心词+定语+者”, 三、“中心词+之+定语”, 四、“中心词+定语”, 五、“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里的定语“利”译为锋利,“强”译为强健,分别修饰“爪牙”“筋骨”。

9.C

【解析】

试题分析:倔通“崛”,突然举事(兴起)。数(cù):细;细密;细小。这是考核课本中实词的题目,高考文言翻译的大量要点都出自课本中的重点词,对课本中的重点词语一定要加强记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比如本题就可以采取课内知识迁移法解决。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实词的解释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0.A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中考核文言文常用虚词。A项,“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以:表目的连词/把;C项,“于”,向/被。D项,“其”,表反问语气,“难道” /代词。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技巧点拨“之”: ①<动>到……去。《为学》:“吾欲之南海。”②<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之。”④<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之乎?”⑤<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⑥<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防川。”⑦<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⑧<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之利。”⑨<助>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⑩<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之不知。”⑾<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⑿<助>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

11.(1)kuǐ (2)qì (3)lòu (4)zhòng (5)yòu 通“又”;pù (6)zhì 通“智” (7)xìng 通“性”

【解析】字音靠识记,通假字主要有字音相似、字形相近两种情况。

12.(1)连词,表修饰

(2)连词,表转折

(3)连词,表递进

(4)连词,表并列

【解析】本题帮助我们整理“而”字的用法。

13 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有: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依据倒装的成分不同,倒装句又分为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又叫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的标词有四种:之(苟以天下之大),者(寻人可使报秦者),之……者(马之千里者),数词作定语,不用标志词(铸以为金人十二)。考生平时对每种特殊句式要掌握其规律,然后结合语境加推断。(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借助提宾标志词“之”将宾语提前。

14.(1)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2)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是明智的。

【解析】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A

16.C

【解析】

15.

试题分析:这道考查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主要是利用语境来推敲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疾”的常见义项有:快速急速(草枯鹰眼疾),敏捷轻快(春风得意马蹄疾),急剧而猛烈(疾风知劲草),强大,宏大。A项“声非加疾也”在文中前面有一句“顺风而呼”,后面有一句“而闻者彰”,根据语境可以知道,要想听得清楚明白,一是顺着风喊,一是声音加大,由此可以推知此处“疾”,应是“强,加大”。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与词语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有关。例句中的“水”因其前面有情态词“能”,所以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游泳”。A项B项D项都是因为名词后面又跟名词,所以第一个名词做动词,分别解释为:驻军,登记,示意。只有C项是名词放在动词前面,又不是动作的发出者,名词作状语,解释为“用箕畚”。故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e6e764fa1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b.html

《(完整版)劝学《荀子》习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