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儿胡同调研

发布时间:2022-11-10 07:10: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被遗弃的“合院形式”的复萌与创造四合院在50年代后的规划中是易引起争论的问题、全盘保之若有之,全盘否之者有之。在规划实践中从50年代学苏的周边式与行列式之争,以至当时作为“先进”的小区规划的推行„„已经不怎么采用“合院形式”,它被遗忘了,被遗弃了。上述这一过程并不是中国的孤立现象,还要从西方近现代城市建筑史上的思潮谈起。(从城市肌理的被忽略到寻找失去的肌理现代建筑学派的历史功勋这一点从住宅建设也可以看得比较清楚,就住宅设计本身来说,在现代建筑学派影响下,它逐步在改进,但也有其时代局限性,它经历了下述的历程:—由于近代城市化带来住宅问题的严重性,一些旧的街坊沦为民窟,粗制滥造的廉价工宅充斥于各工业城镇。经“工业慈善家”等提倡,出现各种工人新镇的理想,住宅的建设在改进,如芝加哥帕曼企业城镇(ComPanyTown等。—一些杰出的建筑师代表人物开始投入住宅与居住区设计这一域,井作了一定的推动,例如1917年的向勺斯特丹规划等住宅的兴起,推进住宅建设。(二).寻找失去的城市秩序和机理从房屋脱离街道.到对传统城市空间的不屑一顾,忽略城市的整体性和历史的连续性,差不多走了几十年扭长的过祖。这不是一种孤欧洲周劝式住宅的复翁。当然,这时立的现象,而是近代建筑在这个历的周边式无论住宅单元本身与院内史转折前进过裸中的片面性。二次大战前后城市建设的复杂性,捉也在这一时期前后,无论建筑徽见肘,应接不暇。建筑与城市设与规划界逐步认识到CIAM所倡导计脱节,失去了城市的整体观念和的机械的概念化的“功能分区”空间组合的艺术。(原因当然多端,所带来的恶果,很合分区(Mixed从这一侧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Zoning的思想重新被认识。由此建般。虽然早在1904年在世纪转折之筑的形态学、类型学、城市建筑学交,CamilloSitte就提出城的种种思想逐渐形成。1979Rot市的空间艺术原则与城市的设计问Krie『着眼于广场和街道研究,题,40年代Saarinen总结古代城再塑造城市空间,提出城市规划与市与中世纪城市的创造原则,对更新必须要从属于城市的整体的逻Sitte理论重新予以提倡,呼吁城市辑。用设计术语来说,要求新建设计的重要性。但所有这些还处于必须对原先存在的空间状态要相正理论的准备时期,到了60年代才较好地呼应为广泛地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是基于上述认识的必
然发展。同时,LeonKrjer对街坊街建筑学者们继续在作新的探索。道拱廊周边式房屋与街区重靳阐1953年,C1AMIX当时青年一代释,用以创造“城市中的城市,建筑师已开始认识到“归属感以上的分析,仅仅从纷繁的历(Belonging是人的基本情感的需史过程中,就与本文有关的问题作要”,从归属感中,“人们可以得到富一些回顾,大体理出点线索(并非有成果的‘邻里意识’,这些“在系统的总结,足见:贫民区内狭窄而不长的街道中,倒—否定一件事物,不是偶然的,可以取得成功,而宽阔的改建方案似乎在顺着一定的逻辑发展着,但却往往遭的失败。问题远远没有完结,而要在新的情1966年,英国剑桥时‘马丁中心”况下重建新的一套就要困难得多。(MartinCenter对周边式建筑重—这种对旧城整体性和传统新进行了研究,予以一定的肯定:城市空间艺术的否定与否定之否定,即日照角相同,可建筑面积、院落正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反映了认要比塔楼式为大(7。差不多10识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仅年后,在柏林威丁区由JosefP.仅孤立地满足于住宅本身的要求,kleihu设计了周边式住宅,这是还要结合城市环境的再创造。当然这是困难得多复杂得多的任务。就以上分析,回过头来看中国,看北京。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城市发展,在大的现代化住宅建设中,新住宅类型逐步普及、“定型化”了起来,这无疑是一进展;但也暴露出来住宅形式与空间的单调、贫乏,对传统城市空间的艺术的破坏。在严整的街坊中突然一条行列式或一幢高塔楼异军突起,破坏了里巷环境也破坏了城市轮廓线(9。但对后者的认识是普遍不够的,这是由于对旧城环境的艺术价值认识不够,因而对我国优秀的传统城市艺术的追求和对城市空间艺术的再创造所作的努力也就不够。
(三)“类四合院”的特点(l从目前的试验看,在23层情况下,合院式建筑是可以得到较高的容积率的。在探索过程中曾经被认为这种类型“注定”得不到较高的容积率,但逐步改进.并通过理论研究.才得出上述的结论。如前述L.MarchL.Martin的“土地利用与形式”的研究也说明了这一点。本文定稿时,接到加拿大华裔规划家梁鹤年教授的一篇文章,他是在参观了菊儿胡同后寄给我的。该文叙述在一定地段中,高层与多层可以得到同祥的面积,而多层院落式建筑还有高层所不具备的种种优点。参加这课皿的研究成员刘文杰同志曾就以23层的合院建筑,在不同进的组合中,研究不同进深密度变化规律,并证明相同进深和层教的公离住宅相比,特定条件下“类四合院”在密度上有明显的优势(12;(2可以利用23层建筑上下错落,形成比一般行列式建筑的阳台为宽大的室外或半室外空间,如花园式平台(GardenTerrace(3在不影响日照条件下作坡屋顶,并可争取到有用的楼阁空间,它对增加建筑容积率很起作用(在一期工程试验成功后,二期设计作了较大幅度的采用。(4由于建筑平面的错落,可以在有限的地面作大小不同的院落,底层空间得到充分用;(5利用院落式布局可以有较多的余地保留大树;(623层建筑施工不需要大型机械,适宜技术可以得到利用和发挥;(7低层院落可以获得较好的小气候,利于节能。“类四合院”还可以形成体系这还有赖于继续创造,从已有的规划设计看,例如:基本院落与附属院落的组合,、基本院落的可能变化与排列组合;沿街院落与院落体系。在新建设区中还有可能利用间隙空地或对虽属“新”建但质t较差的房屋局部改造,插入类四合院,形成“嵌入式院落”(“邻里交往”的失落与发扬新的邻里情谊1.邻里是古老的社会内容之一孟福德(L.Mumford说,“邻里是一种社会事实”。从老舍笔下《四世同堂》的小羊圈胡同,夏衍的《上海屋枪下》,以及《城南旧事》《夕照街》《钟鼓楼》等电影电视剧中可以看到,一般民巷邻里间没有等级观念,职业不同,文化有别,但相互尊重,极少歧视。“一人得喜,普天同庆”,一家有忱,更不乏同情关照。居民很多生活是在胡同、院落的“交往空间”Com-monLand中进行的,它可以是在住房附近大树的绿荫
下,可以在水井旁(如聊斋主人蒲松龄住所附近的“柳泉”水井,并设有茶馆,这些都是邻里交往的良好所在。从四合院转变到大杂院,邻里熙熙攘攘,有些却也沮情脉脉,相互关心,但是它是以失去私密性为代价的。现代社会生活中邻里的重要性比传统社会的小多了,近代公离式住宅的发展,私密性是加强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失去了邻里。2.重新认识邻里对邻里的再追求是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羞于社会改造思想下的内容之一,也是近代规烟家探索的新翻城。近代规划建筑重新认识邻里,并努力有意识地组织邻里,可以追溯到社会学家C.Perry19091929年中以20年的观察调查思索所得的报告。t“’然后与C.SteinH.Wright合作,在美国新泽西州的Redburm规划建设了划时代的“邻里单位”。但社会学家发起的邻里单位,由于在其以后的实践中建筑规划上的公式化、概念化,多少年来未能继续从生活中继续吸取营养,反而僵化不前,被批判为“抽象的邻里”概念,复遭到社会学家JaneJacob和具有社会思想的建筑家的批判。如:C.Alexender认为城市结构不是树状的层次,而呈错综复杂的居住结构(ComplexSettlementStrueture,对程式化邻里单位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但是他仍然提倡居住组合,强调需要邻里,需要有公共交往空间,这一点在他的《模式语言》和其后《住宅生产》书中提到的实验工程等对此是反复说明的。3.环境规划需考虑便于发扬邻里情谊从简单的历史回顾说明了:—居住既需要私密性,以保持家庭生活的宁静,并要求有较定的领域性;—居住也需要有邻里交往,需要一定的交往空间。规划设计中上述两者都应该予以考虑,并得到一定的满足。菊儿胡同的试验就是力求从规划布局及环境设计上能作到两全,并且试图以新的积极情神促进邻里间新风尚的建立(当然这还需要继续作大t的其他社会工。在保持私密性方面:底层每家有小院,二层尽可能有较大的阳合,三层尽可能利用二层屋顶作平台(GardenTerraee,增加活动的空间。对菊儿胡同的调研菊儿胡同住宅工程项目是20世纪90年代北京旧城改造的成功典范。自一期、二期工程完工之后,该项目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1993年获得了联合国世界人居奖,其知名度达到了定点。事隔十多年,居民们今天的感受如何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到菊儿胡同做了调研访谈。居民一:约50.现居住于菊儿胡同规划中的三期申院位置(现仍为旧平房.从小在菊儿胡同长大,从事小卖部生意对于菊儿胡同的现状相当了解。据他介绍菊儿胡同已经基本上没有原来回迁的住户.现在的住户以外来富商和外国人为主.还有一些国家机关(经调研考证均为实际情况。同时这位居民很期待他们所在的院子能够早日盖成像一期、二期那样的房子,原因是“可以高价租出去“。居民二:70岁女现居住于菊儿胡同甲院,属于菊儿胡同原住民从9岁开始在菊儿胡同生活,现退休在家。她对于菊儿胡同改造项目基本持否定态度,对于建筑形象、邻里关系均有很大意见。认为以前那种邻里和睦的关系已经不存在了,“人太杂“,“架子、花坛什么的都是个摆设还挡阳光.设计的人没有考虑居民的切身利益“,“房子设计的一点也不好用““屋子太小洗衣机都不知道放哪里“,“改建后的唯一好处就是不像以前那样下雨就积水一。但她“坚决不出租房子,坚决不搬走‘‘,因为“从小就在这有感情,干嘛搬走啊!居民三:40.现租住于菊儿胡同戊院,外来人口。对于个人情况她一再闪烁其词.但她说房子的租金是两居室每年4万元住着基本比较满意,但“房间有点小’‘。
居民四:30.女,现租住于菊儿胡同戊院希腊人,在北京从事外语教育工作。来到中国已经三年多,两个多月之前刚搬到菊儿胡同因为“朋友们介绍这里很有名.外国人很多“所以认为这里“很安全、很安静.缺点是家里“过了十一点就照不到阳光了(她住在一楼空后招待所服务员:20岁女.她没有谈论太多的情况.仅表示该招待所约有20间客房.均为套房.负责接待军队的高级干部。主要发现与结论新四合院的心理感受新四合院和旧四合院相比.从建筑形象以及空间尺度上来说.虽然两到三层的院落式住宅比起那种行列式板楼来说,对于城市肌理的保护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差距还是很大。主要是表现在空间尺度上,院落面积比一般的旧四合院略小但空间界定的高度又比旧四合院高的多.容易产生压抑感。
此外北京旧城的胡同和四合院为人所津津乐道的一大特点就是邻里间的融洽关系。然而如前所述.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内的邻里关系和一般的楼房居民已无异,邻里间来往很少。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院落的尺度偏小.截面高宽比略显压抑.不是很适合交流的空间而且在院内晒不到太阳(1‘因而院内户外活动受到了限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菊儿胡同以北的寿比胡同平房区内.阳光明媚,几位老人一边聊天一边晒太阳,神态安详,令人顿生温之情(2。原因二是由于院内居民的成分与原有住户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目前以富人为主他们大多选择自我封闭所属社会阶层的不同使新搬入的住户与原有住户之间很难保持旧四合院住户之间那种平等互助的邻里关系。菊儿胡同的设计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总的来说菊儿胡同改建后和改建之前相比是有天渊之别的即使是上述那位对现状颇多微辞的居民二也承认了这一点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菊儿胡同的设计管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尚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住宅的要求。关于住宅标准这是20世纪90年代设计的住宅建筑的通病.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民反映的厨房、厕所偏小的问题确实存在,厨房内仅容一人操作.而厕所内如果放个洗衣机.就连人站的地方都没有了(3关于日照根据访谈以及现场切身感受.日照确实存在不足,一层院落后排以及院落东西侧的房间更为严重.在冬天基本没有日照的机会。关于停车位设计这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十多年来,北京小汽车的发展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在十多年以前无需着重考虑的问题现在成了老大难。根据采访所见,小区内并无专门设计的停车位,
小汽车一般沿路边停靠.有的直接停在院落过道,使原本并不宽裕的院落空间更加局促。关于绿地和开放活动空间的不足由于地段限制.这里难以设计开阔的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居民锻炼身体或者儿童嬉戏的场所也都略嫌太小。当前设计的住宅小区都已经将供锻炼的绿地和开放空间视为最低配置是营造居民健康生活的必备条件。如何在旧城改造的小区内增加这样的场所我们认为可以考虑增加屋顶花园等措施以提高绿化率开拓活动空间。关于环境管理问题目前院落内环境卫生问题比较严重私搭乱建的情况已经开始发生。由于院落空间的利用率不高,而且公私界限不清,同时住户普遍反应居住面积不够使用.因此已经有住户开始侵吞本属于公用的过道走廊,其他住户亦不甘落后纷纷效仿,这不免令人担心新四合院又会像旧四合院那样变成一个大杂院。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加强管理《图45平面的合理性笔者调研时发现,大部分家庭对住宅的面积感到不满意,甚至两口之家都认为自己的房屋面积过小(一室一厅,面积约30m0,很难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要。客厅的面积不大,大部分都只是一条狭长的过道。在空间划分上,家庭成员比较多的住户反映不尽人意,希望改进。被调查的住户对房屋的流线设计也是褒贬不一,大部分住户持满意态度,有少部分居民觉得“门开得过多”“白山选择性不强“。另外,居民们普遍对厨厕的面积不满意,多数人觉得厨房过小,使用略有不便,“采光不好,白天需要开灯“,lfi!厕所虽然比以往院子里的公共厕所条件要好得多,但使用面积还是太小,不能放进一个浴缸,只能容纳一个蹲位,不适应现代人在家中洗浴的要求。居住性
关于采光和日照,只有一户对采光表不满意,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不满,其中最严重者,其房屋“只有一间有“半天的阳光”,住在一层的有些住户反映室外的“遮挡比较多,自然光很少“。一些户型比较好的家庭在夏天能享受到“穿堂风”一些平屋顶的住户则感觉“比较热,需要装空调”。对于噪音的干扰,大部分用户还是持满意态度的,个别用户表示,只有当“隔壁装修”和“外国人开party时“才会感觉到噪音的干扰。出乎笔者意料一的是,100%的被调查户都认为院子比较安静,儿乎听不到噪音,‘对于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发出的噪音,他们并不介意。不少一层的用户都反映下水道经常堵塞,对于采暖设备,一部分人表不“冬天比较冷,供暖不足“,其中包含一些老年人。关于中庭的使用绝大多数人很喜欢中间有庭院这种布局形式,认为它“集中了平房和楼房的优点”“可以搞各种活动”“与原来的四合院类似,安静“。对于中庭面积的评价则非常不统一,有认为面积过大的,是因为白己的房间太小,中庭占用了本可以属于白家的面积。也有认为院子小的,还有一些居民认为院子面积虽大但使用率并不高。不过对于这种带有中庭的集合住宅,居民们普遍还是给与了很高的评价,‘受到了来访亲戚朋友的称赞“。对于围合型平面存在的视线干扰问题,多数是不介意的。其实,中国人对于私密性的要求还介意的。其实,中国人对于私密性的要求还是要求很高的,居民们之所以没有这方面的抱怨,一定是设计者当初考虑的比较周全,并有其独到之处。在被问及邻里间的交流情祝时,基本上所有人都表示非常满意,“虽然不如老四合院,但比起一般的单元楼,碰面的机会比较多“,“有时出来晒被子都能聊上儿句”从过去的老四合院到现在的“新四合院”居民们在感觉和交流上的变化还是明显的,笔者对此也作了调查,在交流上“不像过去,一出门就是院子,现在(交流相对少了,不太爱与新居民交流,生活上有居委会的照顾,也不太需要邻居们的帮忙了“。其次,“现在居住在胡同里的外国人也非常多,虽然语言上有一些障碍,但还是能形成‘胡同里的联合国‘并与一些外国朋友交往甚密“。“虽然住在院内不觉寂寞,但少了以往四合院的领属感,觉得‘私‘到‘公’的领地还是不便“。另外,也有居民反映“过去的院子太小、太挤,现在环境好了,老人们还能在一起交流“,“生活也变得方便了“。3.几点思考本次调研采访的几户人家对现有的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都有着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不满,这也给菊儿胡同未来的改造以及立体空间院落住宅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就此谈儿点看法。(1关于房间而积和房间数量的集合住宅可以通过扩大面积或者增加的增大,立体的空间院落住宅不像一般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比例和尺度是否宜人,房间面积和数量的增大会带来整栋建筑尺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不能简单地考虑扩大使用面积或者单纯的增加房间数量。评价建筑好层数的办法来扩大容积率。如果硬要把它加高会使中庭变成一口“深井”既不安全,也不实用。一般来说,此类带有中庭的集合住宅限高应控制在四层以下,二至三层为最佳。如需扩大则可沿横向叠加,扩展成为跨院。当然,这是在用地相对充裕的前提下,fi!当前,全国大部分城市的住房用地都比较紧张,加之开发商想的都是用最小的基地面积取得最高容积率的效果,因此这也是立体空间院落住宅不能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菊儿胡同坐落在老城之中,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也是北京城市肌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随意的加大尺度不仅不能和周围环境相协调,设计上也违背了规范,造成采光和通风条件的恶化,人居于此不会感觉到舒服。因此,尺度的扩大还需视情祝}fi!定,当然适当的增加一些使用面积,特别是厨房和卫生间的使用面积不会影响到整体效果。
(2关于居住性由于院落式布局的缘故,采光不可能照顾到所有朝向的房间,势必会有好的与不好的。今后可以将采光质量好的房间平均分配给各单位住户,采光不理想的可以用作公共设施或分配给单身、年轻的双职工。室外的庭院也不宜种植过高的植物,以免阻挡阳光。内立面的设计应力求简洁,尽可能为底层住户的采光创造条件。菊儿胡同中存在的采暖和上下水等问题,可以通过市政有关部门加以解决,同样此类问题也屡现于其他形式的住宅。因此,不能把它定义为立体院落空间不能得以广泛推广的原因之一。但提醒我们注意的是,在今后旧房改造中,不仅要考虑局部的改造,而风要与大的市政设施结合起来考虑。(3关于交流交流问题是因人而异的。建筑师的职责不过是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交流空间,在这个问题上,人的因素是很明显的,正如一位居民所说:“能否与他人交流的关键在于白己做人的态度,人际关系的好坏也决定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立体院落住宅的好处是既能保证人的私密性,又能在最大限度上给人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这一点是其他形式住宅所不能比拟的。应该站在住居学的立场对户内的起居、流线、家族构成、空间划分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内部进行真正的改善。但是菊儿胡同的改造工程毕竟是一个试验性的探索,既然是探索就不能苛求他的完美无缺,当时仅仅是阶段性成果,是有时代局限的,毕竟在20年前,经济条件有限,人们对住房质量、面积和数量的要求远没有现在这么高。这就给予我们一个提不,就是在今后的住宅设计中,一定要考虑住居的动态性,增加住宅的可变性和可改性,根据家庭人口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做“加法”或“减法”,以适应动态的生活。诚然菊儿胡同在理论上的意义远远超过试验中取得的成绩。对今后的更新和改造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总之,儿胡同的改造项目面对的是百姓,无疑是有益而成功的尝试。瑕不掩瑜。菊儿胡同商品化和高档化的思考菊儿胡同似乎正在转变成为高档商品房。这对于北京市的危旧房改造提出了一个新的、无法回避的问题。菊儿胡同商品化和高档化的现实根据调研以及资料显示.目前菊儿胡同的二手房价格在每平米80009000元,租金一居室约为每月20003000元二居室约为每月30004000.三居室4000元以上,在整个北京市范围内都属于高价.并远高于附近其他住宅小区价格‘。在市场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原住户逐渐搬走.陆续搬进的都是外地富商或者外国人。菊儿胡同商品化和高档化的经过早在菊儿胡同住宅项目工程设计之初.吴先生已经对这个问题有所考虑,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他认为“一定数量居民不能搬回并不能全然看作不合理“.至于所谓“富人挤走穷人,使部分人离开原市中心的居住地‘’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菊儿胡同项目设计的初衷是改善原住户的居住条件,落成之初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但随之而来的盛誉使得菊儿胡同行情一路看好.很多富商、外国人慕名而来。目前北京市的危改小区名气如此之大的仅此一家.属于特例.将来如果这种模式得到推广,这种现象可能会有所减少。菊儿胡同商品化和高档化的弊端随着价格的上涨,这种危改小区项目在开发商看来就会变得有利可图,很有吸引力。
.这种危改小区越来越高档化.将使其逐渐转化为社会特权阶层和特殊有产者的居住区,既不符合我们的社会制度.也很难为原住户和一般的市民在思想感情上所接受.违背了城市社会学的原则,也违背了危改的初衷。另外,越来越多的富人阶层成为这里的住户,他们之间交流不多.与原住民之间也不愿意相互交流这样新四合院所提倡的邻里关系就成为一句空话,设计师精心设计的交流场所—中心院落也成为一个摆设。菊儿胡同商品化和高档化的对策从相反方面来说如果主张危改小区100%回迁原住民虽然肯定会受到当地居民大力欢迎,但是可行性不大.毕竟城市在变化社会在进步.单一的居住结构难以适应时代变化的潮流。同时.危改小区也要考虑到经济效益.部分出售可以收回一部分资金弥补不足。另外.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没有任何理由限制居民出售或者出租房屋,堵塞不如输导.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复杂的,我们认为,应该紧紧抓住文化感情这个关键因素,积极引导.不论是原住民还是新住户.加强感情的联络.提倡和发扬社区精神,以期营造更加融治的邻里关系。思考与感想(用“特殊”的例子来显示“一般”城市是一个十分复杂、不断运动的有机体。城市内外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都要求我们对城市进行及时的调整。对城市的研究永无止境,通过对“特殊”问题的研究,获得带有规律性的“一般”理论,并运用这个理论去解决更多的“特殊”问题,如此往复,螺旋上升,就能持续保持城市的旺盛活力。在城市规划上,我们面临着许多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譬如说,如何分析城市的发展前景,确定城市的人口规模?目前常见的那种由地方首长主观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随便划一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甚至“特殊旅游区”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不作深入分析的做法会有什么严重后果?如何对待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多少地画多大图的“极限规划”会产生什么负作用?不少城市水资源不足,又想有大发展,都提出要“南水北调”,是否可行?怎样使城乡之间建立良性循环?图城市发展不顾农村发展的思想,以及粮食全部靠外购的经济发展思路,究竟有多大危害?这些都是有关全局的大问题,不可能由少数人用就事论事的办法去解决。如果没有有关当局的支持,不组织一定力量下大功夫去进行长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就会使城市规划这项事业失去科学性,从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当前,社会上拜金主义的盛行,城市规划几乎也变成一种纯商业活动,不少城市规划方案不顾城市的整体利益和群众利益,单纯以投资者的意志为意志,使城市规划的理论研究已经接近毁灭的边缘,人员寥寥,后继无人。《菊》的出版对于至今仍然坚持理论研究的少数人多少是一种鼓励和支持;但愿它对那些至今还只顾赚钱、目光短浅、轻视理论研究的决策人能起到一服“清醒剂”的作用。(通过持续的“有机更新”走向新的“有机秩序”产业革命后,西方城市恶性膨胀,引起有识之士的思考:19世纪初叶,产生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一批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19世纪末叶,产生了以霍华德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城市规划理论家。在这种基础上,刘易斯.芒福德于1938年提出了“有机规划”的概念,伊利尔.沙里宁于1943年提出了“有机分散”论。作为沙里宁的学生,作者在《菊》中又提出了“有机更新”和“有机秩序”的论点。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其联系的核心就在于“有机”二字。因此,我想谈一点个人对“有机”的认识:“有机”概念的提出是对“无机”“片面”“机械”现象的批判和否定。城市是一个有机体,“有机”是城市的本质特性。所谓“有机”可以理解为诸多因素的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城市的产生和诸多因素、功能的形成是出于社会的需要。因此,就城乡关系而言,它们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就城
市内部诸因素而言,它们应该是共同运作、缺一不可的;就城市内部某因素而言,其内在结构必须是协调一致的。然而,由于少数人的干扰,在许多方面出现了为了少数人的利益而不顾社会需要、群众需要的现象。因此,在本来是“有机”的城市中出现了“无机”“片面”“机械”的现象。于是,芒福德提出:“研究城市要象生物学家对待自然环境那样把城市纳入更广阔的区域环境中去“;沙里宁提出:“整个城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整顿,„只有通过有机的分散,才能获致持久的健全成果”;《菊》的作者提出:“历史城市的构成,童象是一件生活中永远在使用的绣花衣裳,破旧了需要顺其原有的纹理加以‘织补”„,这样,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即使已成了‘百钠衣’,但还应该是一件艺术品,仍蕴有美。··„各类建筑既有如此动人的表现力,文都不是各自为政,而是融合在宏大的浑然整体之中”。显然,判断一个城市环境是“有机”还是“无机”,唯一的标准是看它是全面地着眼于人的需要还是片面地着眼于物的追求。在当今的时代,我们不应该还象封建时代的帝王建设巴黎和北京那样,或者象西方世界的金融家建设曼哈顿那样,去追求炫耀权力或财力的宏伟,而应该深入细致设法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当然,象巴黎、北京那样的文化古城是必须认真保护的,曼哈顿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有保存价值,这是为了保持人类文化的延续性,为了教育人和培养人。保护它们和炫耀权力、财力无关;但是倘若继续模仿它们,就难免使人产生这种联想了。前几天,我因事每天多次经过一座宏伟的三层立交桥。我见到地面层的环岛给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造成不少冲突点,不得不再加信号灯控制,顶层的大桥在过桥以后一百多米又设置了信号灯,大桥造成的混凝土墙常常引起地面层车辆的堵塞„„这样的立交桥究竟是为了什么?在我的印象中,只是得到了一个区别“有机”和“无机”的例证。(寻找失去的城市肌理菊儿胡同整治方案的具体构思万来源于“寻找失去的城市肌理”8.2公顷的菊儿胡同,几千平方米的住宅建设,对于北京来说,真可谓“沧海一粟“。它却让一位建筑学教授、科学院院士,带着他的研究生,花了好多年的精力。难道这真是“杀鸡用牛刀”?其实,在这平凡的工作中包含着不平凡。因为他们要在这个小小的试点中体现出北京旧城空间结构的肌;他们终于在北京旧城中发现了多层次的“鱼骨式“交通体系和“院巷体系”。这就是它们的设计依据,也是使这块弹丸之地和整个北京旧城发生有机联系的依据。这样的工作不仅有现实意义,而且也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他们的精力没有白花。肌理说本是一种论诗主张,肌理指的是义理和文理,要求作诗以学间为根底。《菊》中借用肌理这个词,既是原意的延伸,也是对英语fabric的汉译,也许可以把它理解为事物的“内在结构体系”“本质联系”如果我的理解不错,那么任何事物都应该有其自身的肌理,这也是合理安排事物的基本依据。按照事物的自身肌理来安排事物,就能使它与所在环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保护应有的活力,否则,就会丧失活力。既然每一种事物都有自身的肌理,那么依据就在足下,只看你愿不愿意去发现。譬如说,如果当地有发展养鱼业的条件,就应该研究在鱼饵生产、鱼病防治、鱼种培育以及鱼产品的收购,储运,销售和深加工等等方面需要创造什么条件。如果当地产棉,要发展棉纺业,就应该研究在棉花的收购、储运、粗加工以及纺、织、染的配套,机械维修,产品设计,市场信息和销售等等方面需要创造什么条件。此外,棉籽、短绒的利用,又需要有一系列的研究。如果要想发展当地某种传统工艺品,首先就应该研究市场前景,研究在组织民间生产、原料供应、改进产品设计、产品收购以及打开销售渠道等等方面需要创造什么条件。有了这种研究,城市规划就有了切合实际的内容和依据;城乡之间就能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良性循环体系。近来,有些人在遇到一些看上去似乎“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问题时,常常喜欢说一句时髦话:“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治理。”这句话本来是很有道理的。然而,有些说这句话的人似乎并不知道这句话究竟有多大份量,需要付出多少艰辛的劳动。事后证明,他并没有去研究歼系统工程”,更没有去进行“综合治理”,一切照
旧,顺其自然,只不过是说了一句轻飘飘的托词而已。如果真要在各方面“寻找失去的城市肌理”,确实是一项巨大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只有做好这项系统工程,城市规划才有可靠的依据,除此以外没有捷径可走。这就要求规划人员首先关心的是工作本身,不避艰辛,而不是少做事,多赚钱,投机取巧。现在,编制城市规划方案的手段比过去有很大进步:文字处理、彩色喷墨制图到立体图形封态显示都采用了计算机,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文字、图纸的表现力,再加上精良的印刷、装订技术和声像技术,成果确实比过去好看、好听多了。然而,我经常感到似乎还缺少什么,那就是规划方案的客观依据。我们的规划说明书确实有许多调查数据,从历史沿革、气象、地质、自然资源、人口、工农业现状、城市现状到传统文化和传统土特产等等应有尽有。然而,它们往往是各自孤立的,互不关联,没有分析,因而也没有对规划方案提出什么建议。至于规划图,往往近似于美术作品,其欣赏价值取决于制图者的水平,和规划说明书上的资料很难发现有什么联系。图纸画得再好,也难以掩盖缺乏依据的虚弱本质。这种规划图不能向领导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不能指导城市建设,不能激发起群众关心城市建设的热情,只能供房地产投机商去招摇撞骗、招商引资或骗取抵押贷款,中饱私囊,再不然就只能做“墙上挂挂“的装饰品了。计算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然而它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一种以门电路为基础的、具有严密形式逻辑功能的工具。它信息容量大、运算速度快、提供的数据准确、可以精密地控制机械操作。然而,它并没有进行辩证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实事求是地说,它仍然是“机”,而不是“脑”,需要用人脑对它进行正确操作,才能得到正确结论。因此,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但是不能迷信计算机。做好城市规划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是提高城市规划决策者和专业人员的品德,如果操作计算机的人不愿意认真研究城市、不了解城市肌理,就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城市规划方案。作者在“后记”中引用他的一位研究生的一段话作为书的结束语:“作为一个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建筑师不应该仅是一个画图工具,更不应该成为任何人的奴隶。他必须要有职业的敏感和洞察力,要有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才能真正做到忠于建筑师和规划师的事业,无愧于人民建筑师的称号。„„几年来的研究和学习,使我深切地感到旧城改造工作的艰辛。困难和阻力来自各个方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做成它很难,做好它就更难。它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要有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和孜孜以求的奉献精神„„。“我想,这句话正代表着所有正直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心声。《菊》在旧城改造方面提出了一个极好的范例,它给我国许多旧城,尤其是给许多仍然完整保存着旧城布局框架但房屋破旧的城市,提供了一个极有启发性的活教材。然而,它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以上谈到的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希望它能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菊》有更多的读者,并希望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岗位工作谈出更多的体会。

结语菊儿胡同危改小区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一次尝试.虽然菊儿胡同存在一些不足,但如何从政策上去扶持这种有益的研究设计工作.探讨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旧城改造的道路,是值得设计师们研究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02f052e453610661ed9f40b.html

《菊儿胡同调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