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绪论
1、地质学
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
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二、矿物
1、矿物
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2、克拉克值
美国地质学家和化学家克拉克根据大陆地壳中的5千多个岩石样品分析数据,求出了厚16km的地壳内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总质量的比值,称为地壳元素丰度。为表彰他卓越贡献,国际地质学会将其命名为克拉克值。
3、同质多象
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下可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矿物。例如,石墨与金刚石。
4、类质同象
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其他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此种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5、解理
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后能够沿着结晶方向成平面破裂的能力。裂开的光滑平面叫解理面
6、晶质体
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分子)呈有规律的排列,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形成规则的几何外形。晶体又分为显晶质体和隐晶质体。
7、非晶质体
内部质点没有规律,不是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又分为玻璃质体(火山作用形成的)和胶质体(沉淀作用形成的)
三、岩浆作用
1、斑状结构

在不等粒结构中,如两类颗粒的大小悬殊,其中粗大者称为斑晶,其晶形常较完整,细小者称为基质,其晶形常不规则。若基质为隐晶质或非晶质者,称为斑状结构
2、似斑状结构
在不等粒结构中,如两类颗粒的大小悬殊,其中粗大者称为斑晶,其晶形常较完整,细小者称为基质,其晶形常不规则。若基质为显晶质,称为似斑状结构。
3、结晶分异作用
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这种作用称为结晶分异作用。
4、结晶分异作用
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这种作用称为结晶分异作用。
5、岩浆作用
岩浆的运移、对流、演化、冷却直至最后冷凝成岩的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根据冷凝的环境不同又可以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6、侵入作用
岩浆侵入地壳但未喷出地表的岩浆作用,根据侵入的深度分为:深成侵入作用(深成岩:>10公里深处形成、中深成侵入作用:中间深度、浅成侵入作用(浅成岩:<3公里深处形成。
7、喷出作用
是指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又叫火山作用。喷出物质有碎屑物质和熔岩流。分别形成火山碎屑岩和溶岩。
四、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1、碎屑结构
岩石中的颗粒是机械沉积的碎屑物。碎屑物可以是岩石碎屑(岩屑)、矿物碎屑(如长石、石英、白云母)、石化的生物有机体或其碎片(生物碎屑)以及火山喷发的固体产物(火山碎屑)等。
2、递变层理
同一层内碎屑颗粒粒径向上逐渐变细。它的形成常常是因沉积作用的发生在运动的水介质中,其动力由强逐渐减弱。同一层内碎屑颗粒从下往上逐渐变粗者,称为反递变层理。
3、层理
沉积岩的成层性,是由沉积物不同部分的颜色、矿物成分、碎屑(或沉积物颗粒)的特征及结构等所表现出的差异而引起,是因不同时期沉积作用的性质变化而形成的层状构造层理中各纹层相互平行者称为平行层理,层纹倾斜或相互交错者称为交错层理。是与岩浆岩、质岩区别的重要标志。

4、沉积岩
是在地表及地表附近不太深的地方,由母岩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等外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层状岩石。
5、水平层理
由一系列与层面平行的细层组成的层理。一般形成于平静的或微弱流动的水环境中,沉积的物质较细。
6、平行层理
由一系列与层面平行的细层组成的层理,是较强水动力作用下的产物。一般出现在急流以及能量高的环境中。
五、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1、片状构造
岩石主要由较粗的粒状矿物(如长石、石英)组成,但又有一定数量的柱状、片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在粒状矿物中定向排列和不均匀分布,形成断续条带状构造。
2、片麻状构造
组成岩石的矿物是以长石为主的粒状矿物,伴随有部分平行定向排列的片状、柱状矿物,者在前者中成断续的带状分布。
3、重结晶作用
不结晶或结晶细微的沉积物因为环境改变(沉积后即脱离大气或水进入到沉积物覆盖下的环境)重新结晶或晶粒长大、加粗,从而使矿物紧密嵌合。
4、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是内动力作用的一种,指原岩基本上在固态下,主要由内动力的作用使其变成另一种新岩石的过程。新形成的岩石无论是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均可与原岩不同,这种新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5、岩石
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由其他岩石碎屑所组成的集合体。按照岩石的成因(形成方式),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6、变质岩
地壳中原来已经存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使原来的岩石在结构、构造或物质成分上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
六、地质年代
1、生物层序律
生物的演变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因此,一般说来,年代越老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越原始、越简单、越低级;年代越新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越进步、越复杂、越高级。

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组合,而在形同时期且在形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只要原先的海洋或陆地相通,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合,这就是生物层序律。
2、标准化石
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称为标准化石。
3、化石
保存在地层中古代生物遗体或遗迹。如动物的骨骼、甲壳;植物的根、茎、叶;动物足迹、蛋、粪、动植物印痕。一般被钙质、硅质等充填或交代(石化
4、岩石地层单位
以地层的岩性特征岩石类别作为划分依据的地层单位,包括群、组、段、层四个级别。
5、相对年代
根据生物的演化顺序和岩石的新老关系,确定地质体形成或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绝对年代
地质事件发生的距今年龄。由于主要是运用同位素技术,所以又称为同位素地质年龄。
七、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
1、岩石圈
地壳与上地幔的刚性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都是由固态岩石组成的,统称为岩石圈。
2、地震震级与烈度
震级是衡量地震绝对强度的级别;地震对地面破坏的程度,称为烈度。对于同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烈度则随离震中的距离远近而不同。
3、软流圈
地下从平均为50km深处开始到大约250km深的地带,物质是固态和液态的混合物。液态物的含量为1%-10%由于混有液态物质,所以这一地带的物质比较“软”易于发生塑性流动,故称之为软流圈。
八、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
1、新构造运动
一般是指晚第三纪及其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变动,表现为垂直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表现形式。
2、背斜
是一种褶皱构造,岩层向上突出的弯曲,核部地层较老,两翼地层较年轻的褶皱。

3、向斜
两翼基本对称,核部地层较年轻,两翼地层较老的褶皱。
4、节理
是指岩层受力后没有发生显著位移的裂隙,根据受力不同又可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
5、断层
岩石受力变形,当变形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就会发生断裂。若岩层受力后沿破裂面两侧的岩块发生显著的位移,使岩层失去连续性和完整性,就叫断层断层规模不等,小者在手标本上可见,大者可以切穿岩石圈,叫深大断裂。
6、构造运动
由于地球内力所引起的岩石圈的变形、变位以及洋底的增生和消亡的地质作用,称为构造运动,又称为地壳运动。其结果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发生变形和变位。一方面引起地表形态大规模变化:如山脉形成、海陆变迁、大陆分裂与大洋扩张等;另一方面,使岩石圈中岩石发生变形:如地层的倾斜与弯曲、岩石块体的破裂与相对错动等。
7、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组织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力的强烈作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弯曲且未丧失连续性的构造(。简言之,岩石受力发生的弯曲就称为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
8、岩层走向
走向线指岩层面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岩层层面上的任意一条水平线)。走向指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以方位角来表示。表明岩层的水平延伸方向。
9、地层倾向:沿着地层斜面与地层走向垂直,所引的线叫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
10、平行不整合
指两套地层重叠,产状基本一致,但时代不连续,其间缺失某些时代的沉积物(或地层)这种接触关系说明其间发生过升降运动,而且变为陆地遭受侵蚀,使两套地层之间出现凹凸不平的侵蚀面,这个面叫不整合面。缺失的地层时代,就是地壳上升的时期。
11、地质构造
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石,在地壳运动动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的行迹叫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
12、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同、呈角度相交的不整合接触关系。
九、板块构造
1、板块
由地壳和软流圈之上的固态上地幔构成的岩石圈,以洋中脊、俯冲带和转换断层为界,分成

若干个刚性块体(即板块)
2、软流圈
地下从平均为50km深处开始到大约250km深的地带,物质是固态和液态的混合物。液态物的含量为1%-10%由于混有液态物质,所以这一地带的物质比较“软”易于发生塑性流动,故称之为软流圈。
3、地壳
从地表到莫霍面,由各种岩石构成的圈层,是指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康拉德界面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按分布范围又分为陆壳和洋壳。
十、风化作用
1、风化壳
不整合的标志,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残留难分解的物质,一般是铁和硅质物。
2、地质作用
由自然动力引起的使地壳或岩石圈甚至整个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3、物理风化作用
是指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岩石、矿物在原地产生的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
4、化学风化作用
指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在大气,水以及水中溶解物质的作用下,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化学变化而分解并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十一、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1、河流袭夺
一条河流向上坡加长的结果可以交切另一条河流,将后者上游的河水截夺过来,这种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2、三角洲
河口部位的沉积体。当河流入海(湖)时,流速骤减,河水和海水混合,把动能转输给海水,最后因摩擦作用使能量消耗而停止运动,河水即行消散。河水消散后失去了搬运物质的能力,遂发生沉积,从而形成三角洲。
3、河流二元结构
河漫滩沉积物和下面的河床沉积物一起构成了河漫滩二元结构。
4、堰塞湖

湖盆的形成是因河谷被山崩所形成的岩块或火山喷出的熔岩流阻塞,或冰川谷被冰川终碛堵塞。
5、河流搬运能力
河流能够搬运多大粒径碎屑的能力称为河流的搬运能力,它决定于流速。
6、搬运量
河流能够搬运碎屑物质的最大量称为搬运量。它决定于流速和流量,更重要的是流量。
7、均夷化
河流削去河底的突起,填平凹地,达到平衡的过程称之。
8、去均夷化
当侵蚀基准面(海平面)下降,陆地上升时,平衡会被破坏,河流就会重新下蚀,此过程称为去均夷化。它可形成:1深切河曲(深切基岩的河流2河流阶地。
9、夷平面
当后期地壳抬升时,海拔高出平原,河流再下蚀,起伏增大;导致原先被松散沉积物复盖的平地抬升,形成一系列起伏的山地。其相邻的平坦山顶位于同一高度,代表当时准平原的表面,作夷平面。
10、侵蚀基准面
河流下切到一定深度,当河水面与河流注入水体(如海、湖等)的水面高度一致时,河水不再具有势能,活力趋于零,下蚀作用停止。注入水体的水面即为侵蚀基准面。可分为最终侵蚀基准面和局部侵蚀基准面。陆地上大多数河流最终都注入海洋,所以海平面应是河流的最终侵蚀基准面。
11、溯源侵蚀
河流或沟谷发育过程中,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下切侵蚀不仅加深河床或沟床,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并使其向上游源头侵蚀后退的现象。又称向源侵蚀。溯源侵蚀又称为向源侵蚀。它是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加长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河谷沟头。
12、冲积扇
山区河流在出山进入平原后,河流摆脱了侧向河谷的约束,且坡度骤降,水流突然分散,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就要形成一个从出山口向外展开的扇形堆积体,称为冲积扇。
十二、冰川的地质作用
1、鼓丘
是一种冰碛地貌,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流线型丘陵,平面上呈丘状,长轴与冰流方向一致一般高度数米至数十米,长度多为数百米。鼓丘在山岳冰川作用区中很少见,但在大陆冰川区则往往成群的分布于终碛堤内不远的地方。鼓丘两坡不对称,迎冰坡陡,背冰坡缓。
2、波筑台

波筑台为海洋沉积地貌,发育在滨海地区、通过海水对岸边的侵蚀,其崩塌的碎屑在水下堆积成的平台称之。
3、羊背石
羊背石为冰川侵蚀地貌,是指流动的冰川冰磨蚀基岩,形成椭圆状的小丘,貌似羊背,称羊背石。其长轴平行冰川流向,冰川从缓坡向陡坡流动。
4、冰川
大陆上缓慢流动的巨大冰体。
十三、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
1、地下水
是指埋藏于地下地的水,即地表以下的松散堆积物和岩石空隙中的水。
2、透水层
能透水的岩层。孔隙大,且相互连通的石灰岩和白云岩以及孔隙大的砾石层和沙层是良好的透水层。
3、隔水层
具隔水性的岩层。粘土岩、粉砂质泥岩及节理不发育的岩浆岩和块状变质岩可视为隔水层。
十四、海水的地质作用
1、波切台
是海洋侵蚀地貌的一种,由于海蚀崖及其下部新的海蚀崖的继续形成的这种反复作用,使海蚀崖不断向陆地方向节节后退,海岸带不断拓宽,结果海蚀崖底部至低潮浅之间形成一个向海洋方向微倾斜的平面。
十五、湖沼的地质作用十六、风的地质作用十七、块体运动十八、行星地质概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0328835ed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69.html

《地质学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