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主题及人物形象分析

发布时间:2018-09-10 20:38: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故乡》主题及人物形象分析

一、《故乡》中作者揭示主题的两个方面
  小说中鲁迅主要表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作品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 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
  这个方面在教学中一般都要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学生也能较轻松,较容易的接受。
  另一方面,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人性探索的意义。作品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古训筑成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拯救
  这个方面是教师容易一笔带过而学生又不易理解的方面。
  鲁迅做起小说来是要拯救国民愚弱的灵魂,即拯救国民性,鲁迅所说的国民性是专指中国民族的 精神弱点和劣根性。《故乡》中塑造的三个人物:,闰土和杨二嫂,在一定程度上都患有 ”的痼疾,都是鲁迅要拯救的对象。小说中在船上的思索,正是鲁迅在拯救国民性道路上的苦苦求索。
  要想不至偏废主题思想的这个方面,教学中还需要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部分句、段的解释入手。
    二、《故乡》中塑造的三种人物类型
  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故乡》中的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自然也是集个性与共性 于一身的类型化人物。
  第一种类型:以闰土为代表的,生活在当时社会最下层的,受苦难最重,受压榨最深的农民形象 ,是属辛苦麻木而生活的一类。他们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沉重负担和压迫下, 苦得象木偶人了。他们对生活没有什么抗争,有的只是逆来顺受;他们对未来没有什么希望,若硬说有,也 只是一幅香炉烛台,他们在积重难返的封建传统观念束缚下,在心灵与心灵间个个筑起古训的高 而相互隔膜起来。
  第二种类型:以杨二嫂为代表的,同样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小市民形象,是属辛苦恣睢而生 活的一类。他们依然逃不过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压迫,与闰土的勤劳,善良不同的是他 们多了一份尖酸与刻薄,多了一份游手好闲等卑俗的习性。在鲁迅笔下,如果说对闰土类的人物是哀其 不幸,怒其不争的话,那么对杨二嫂类的人物更多的就是痛斥和批判。
  第三种类型:以为代表的在沉闷铁屋子中被惊醒的,开始独立思索人生社会,是已经觉醒了的 ,但在生活重压下又难免软弱,在黑暗现实中又难免彷徨而无路可走的小知识分子形象,是属辛苦展转 而生活的一类。在小说中,并非仅是一个线索性人物,因此在教学中忽视不得对的形象分析。
  这类形象中,鲁迅多渗入了自己的影子,他们开始对现实不满,开始向往和求索不同于前人的美好未来, 开始思索人生的重大问题,以至开始思索国家,民族的前途。可是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又常常困惑不前,有的甚 至迷失方向。有时也难免带上理想主义色彩——“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 轮金黄的圆月。显得好不茫远,缥缈。因而也难免产生退缩的心理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鲁迅在这三类人物身上,不单要反映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疾苦,更主要的是揭示病痛,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三、杨二嫂及闰土人物形象的主题意义

主题是通过人物形象展现的。在《故乡》这篇小说中,重点写了童年时代和少年闰土的愉快的交往以及20多年后回到故乡与闰土重逢的场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辛亥革命 后十年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这个主题显然是鲁迅小说的主要视角。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肯定是不够的。如果说闰土的命运代表了20世纪初中国广大贫苦 农民的共同命运,闰土身上的遭遇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破产的社会现实的话,那么杨二嫂这一形象则是另一群破产者——城镇小市民的代表,她的命运和遭遇,从城镇小市民的角度揭示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衰败、萧条 和没落,反映了社会破产的广泛性。从而,杨二嫂的形象在更深的层面上开掘了《故乡》的主题。
  当年的杨二嫂,在的印象里显然同20余年后重新见到的杨二嫂是有着天壤之别的。从前的她, 年轻美貌,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是这个小镇上出了名的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而今,这位昔日的豆腐西施竟然变成了凸颧骨、薄 嘴唇、张着两脚,活橡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且又尖嘴利舌、自私庸俗贪利的丑老太婆!这是多么惊人的变化!与闰土的巨大变化相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说通过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巨大变化,透视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闰土的变化在小说中可以找到比较明确的答案: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的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但是,促使杨二嫂产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何在呢?似乎年纪大了,人老珠黄是唯一的原因 。上课的时候,许多学生就是这样回答的。在小说的情节表层中确实找不到更深层的理由。然而,只要我们引导学生运用自身已有的政治、历史常识深入分析,就不难知道,杨二嫂这个小市民的命运与闰土这个破产农民的命运,本来就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尤其在旧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的社会经济的主要经济命脉是农村经济,农村经济的破产无异于釜底抽薪,势必导致城镇经济的破 产。闰土们拆了本收成又坏,口袋空空,杨二嫂们自然也做不了小本生意,自然也无法维持自己的生计。这样的故事,我们在《春蚕》《多收了三五斗》《林家铺子》等小说中已经不只一次看到过了。沉重的压力使闰土变成了未老先衰的木偶人,畸型的艰难生活自然也会将昔日美女杨二嫂变成辛苦恣睢的丑女人!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无论是农民还是城市小市民都摆脱不了贫穷、破产的命运。
  作为思想战士,作为先驱者,鲁迅时常感到孤军奋战的苦闷与寂寞,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 ,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即使回到久别的故乡,这寂寞仍然像大毒蛇一样紧紧地缠住。而 揭示人与人之间可悲的隔膜,正是《故乡》主题的另一重要视角。这种可悲的隔膜像一道厚障壁 ”隔断了和少年时代的朋友闰土的心灵沟通。闰土的一声老爷使打了个寒噤,使 非常悲哀。而在此之前,和杨二嫂不期而遇时,杨二嫂一番尖酸刻薄的胡言乱语,对 说,更是匪夷所思:
    “啊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台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 都瞒不过我!
    “啊呀啊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二十多年疲于在辛苦辗转挣命,对于这样不讲理的胡话除了无话可说,还能怎样呢?!当然,这种可悲的隔膜决不是闰土、杨二嫂和之间先天就有的,我们本来是很一气 ,比如这样的话:
    “可惜正月就要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呢!
    这种隔膜,是旧中国特有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造成的,是闰土、杨二嫂们在现实生活中饱受阶 级压迫、政治统治、经济剥削的深刻反映,鲁迅在《故乡》中所表现的对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的悲哀,正 是对造成这种隔膜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愤恨和尖锐批判。也正因为如此,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才更具有现 实主义的强大穿透力。
    闰土和杨二嫂无疑是一把剑的双刃,在《故乡》的主题显示上,具有同等的力度。鲁迅将找寻闰土和杨二嫂身上失去的东西的期望,寄托在新一代身上,寄托在新的时代,宏儿、水生乃至杨二嫂的后代,正是走 向这个新时代的一代新人。鲁迅热切地希望他们将过上亲密友爱的新生活,并愿意为这一代新人去开辟前人尚未走过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使成了路

四、问题设计

  1 主问题设计。

  细读作品中的描写与叙述,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观察与着笔角度都是极其独特、巧妙的。同学们可分成四人一组,自由讨论,发现一点读一点。

  [合作方案:从侧面进入课文,间接到达主题的主问题,不是以问句的形式呈现的。因为不能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被动(被问)的状态,不能影响学生主动意识的充分发挥。教师只作伙伴式的谈话,微笑地期待学生畅谈自己的意见,特别是那些具有探究精神的见解。]

  2 分问题点拨。

  (1)观察对象:小说主人公是一男一女。一个农民,一个小市民——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典型人物。一个麻木得可悲,一个泼悍得可恶。但两个人物的命运又同样是可叹的。在作品中的“我”为之叹息的时候,同学们会感叹些什么呢?

  (2)描写人物的聚焦点:写闰土,是先见其人(“这来的便是闰土”),写杨二嫂,是先闻其声(“哈!这模样了!”);写闰土的面部:眼睛——红,脸色——黄,写杨二嫂的面部:颧骨——高,嘴唇——薄。角度各异,变换有致。而他们曾经是鲜活、生动的,使他们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仅仅是无情岁月吗?

  (3)对比的着笔点:先看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的表情对比,一个是“浑身瑟索着”,“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一个是“突然大叫起来”,“显出鄙夷的神色”。再看这两个人物的前后变化,除了描写他们的面部和手之外,还特别浓墨重彩地将少年闰土的敏捷、活泼与中年闰土的迟钝、麻木相比;将青年杨二嫂的“坐”与老年杨二嫂的圆规式的“站”,甚至飞也似的“跑”相比,角度极巧,对比的效果极强烈。可让我们看到人性的扭曲以及扭曲的社会根源。

  (4)照应的着笔点:作品中前后照应的地方很多,教师作为讨论的参与者,只需提示两点。一是开头借母亲的口说出“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可到了见面时,一个“没有做声”,一个“也说不出话”,“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一前后照应加强了悲剧效果,对读者有震撼力量。二是由宏儿和水生的相约,照应前面“我”和闰土的哭别,使作品的主题更深刻。因为作品结尾的“我”是抱着“希望”离开故乡的,“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这显然是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0a4ea55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9.html

《《故乡》主题及人物形象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