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扶桑

发布时间:17147347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极目扶桑
回首
两天前,是南京大屠杀七十六周年纪念日。防空警报响起的那刻,整个中国都深深沉浸在对逝者的悲痛与缅怀中。我们是后来人,感受不到当年的残忍与血腥,但面对这森森白骨,还保持着生命最后一刻挣扎与痛苦的残证,扑面而来的只是令人窒息的恐怖,让人不敢再想象下去„„
二战结束已经过去六十八个岁月了,在那场战争中,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称不上是胜利者,或者说,这种胜利让人痛心。中国人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三千五百万个鲜活的生命,湮没在八年硝烟中,才换来了密苏里舰上的投降仪式;日本遭受的苦难也是空前的,因为战争摧残的永远是平民,岛上的人遥望大海八年,等来的却是“玉碎”“殊荣”与一抔骨灰,那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然而战争的创痕在这个民族的高层人士中,未免又太易抹平。日本才刚走出战败的阴影,那些政客便着手复活军国主义了。他们把除了他们以外的大和人,当做是他们实现“理想”的工具;他们不在乎和邻国的关系,是因为在他们的心底深处,从来没想过要和这些民族共存于古老的东亚大陆。猖狂,疯狂,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然而历史是无法被抹平的,他们再怎么粉饰,也掩盖不了当年的真相。
历史的深度
日本,日出之国,在岁月的长河中,和中国有着斩不断的联系。可以这么说,明治维新前,日本在复制着中国;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复制着德国;二战后,它才开始有了自己的路。
但给予未必得到回报。日本的侵略性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就暴露出来了。当时日本刚刚结束战国时期,统一了全国的丰臣秀吉便马不停蹄地入侵朝鲜。他的意图很简单,“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东亚,唯欲征服东亚,必先征服满蒙。”而唯欲征服满蒙,自然是必先征服朝鲜了。不过,当年的朝鲜依附的是强大的明朝,丰臣秀吉纵然再怎么杰出,凭日本的国力,是丝毫撼动不了明帝国的。他的征服史,在那次冒险之后宣告结束。
但历史不会只停留在明朝。三百年后,日本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占领了朝鲜,击溃了清国。实力的天平偏向了日本,但这仅仅是开始。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在日本眼中,是一块肥肉。不过客观的分析,当时不只是日本,在其他欧美国家眼中,中国也是一块肉。
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日本做的太绝了。 一战结束后,日本频频“出手”“二十一条”“九一八”事变,华北五省“自治”,这一切,把两个民族推向了水火不容的深渊。
“七七”事变以后,彻底撕破了脸。或许,在当时的日军看来,中国人的抵抗,无足轻重,中国人的尊严和性命,也毋须在意。但中国也会愤怒,我们毕竟是拥有数千年文明的民族,文明的力量,不是武力能够左右的。在此我忍不住想说,正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我们这个民族才挺过了最艰难的那一百年,从种族灭亡的边缘挣脱了出来,开创了一个新世纪。
因为文明赋予了每一个国人责任。

最后日本的嚣张让它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胜利属于我们。
不一样的日本人

在中国,尤其是我们这一个年龄段的人,似乎四处弥漫着“反日”的情绪。就我个人而言,也一度有过这种情绪。但日本不代表日本人。
在抗战纪念馆,有一些特殊的名字镌刻在烈士墙上,他们不是中国人,是日本人。 这里,我要记述一个关于日本人的故事。 1939117日,由杉本一夫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镇发起建立了华北日本士兵觉醒联盟。这是中国战场上,日本俘虏转变立场后成立的第一个日本人反战组织。此后,反战组织陆续建立,遍及敌后抗日战场。
由于工作需要,1958年杉本一夫才回到日本,他被认为是危险的赤化分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好打零工,直到八十高龄,还在做烧锅炉的工作,收入甚微。他经常参加中日友好活动,到处讲他的奇特经历,讲日军侵华战争的罪恶,讲八路军的人道主义,在报刊上写了大量文章。1984年他和另一位反战同盟老战士香川孝志合出了一本书《八路军的日本兵》,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中国的经历。1995818日,杉本一夫作为团长,率“日人反战同盟成员友好访华团”一行8人抵北京访问。
现在,老人已退休,靠养老金生活,生活十分简朴。但是遇到有关抗日战争的书刊,多贵都买,家中这方面的资料堆积如山,他还经常参加各种反战友好市民活动
谈到八年抗战,几乎人人都对日本人咬牙切齿。但偏偏就是日本人,冒着家人遇害的危险,身负着叛国的罪名,为中国人的抗日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频繁的两国往来中,被发现,遭杀害。比起令人惋惜的中国的无名英雄,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名字,甚至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存在?我想他们在选择之前,不会没想到过这些身后之事,当他们在中国大地上四处奔走,撞上中国人的仇恨的眼神,心底泛起的悲伤又有谁能理解。我们不应该只记得白求恩,也该感谢这些日本人。

遥临未来
岁月流逝,硝烟已经飘远,战场变成乐土,但白骨未寒,危机仍在。
中国和日本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我们不得而知。但作为中国人的一份子,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不让历史再度上演。
相比日本,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现在最有价值的,不是争论,更不是挑衅,而是发展。我们应该相信,祖先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祖先没有完成的,将在我们手中实现。
对于历史,我们应当客观,记住的不是恨,该是悔和情。用眼去发现,用心去感受。 未来在我们手上,光明,并不遥远。

江畔风铃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0e2a051e87101f69e3195f8.html

《极目扶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