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9-12-17 11:43: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风筝》教学设计

北白象镇第七小学 陈碎达

课时目标

1、 师生共读第1-3自然段,紧抓做风筝、放风筝,聚焦“快活”;

2、认识总起句,了解总起句的作用和运用方法,并试着写一写。

课时难点:

聚焦“最快乐”与“快活”,关于总起句定基调的问题解决。

课时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读课题(风筝)

2、 明确朗读任务,美读课文,感受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快乐)

二、读文习文

(一) 聚焦“最大的快乐”

总起句 朗读指导

1、读第一段,指名读(贾平凹回忆美好童年,提示朗读要舒缓)再读强调“最大的快乐”,请生再读,生齐读

2、这段文字虽然很短,却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时什么?

3、板书:做风筝、放风筝 生齐读

(二)聚焦“快活”

1、 生自由读,寻找课文中第二、三自然段中,体现孩子们快乐的语句,画出读读。

2、 交流反馈:反馈、再读,

第二自然段:

精心

什么都不像,却依然快活(板书)把它叫做“幸福鸟”。

憧憬和希望

第三自然段:

放风筝 动作 (唤起孩子们放风筝的生活体验)

快活(板书)地喊叫 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突显羡慕)

三、写法提取

1、出示: 第一段 童年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第二段 做风筝 快活

第三段 放风筝 快活

第二段与第三段相加就是第一段发现认识总起句,介绍总起句作用

2、重点指导,除了事的总起,还有感情基调的铺垫

四、语用练笔

1、 出示两段课余游戏片段,要求给段落加总起段;

2、 反馈展示

3、 小结

五、拓展练习:自己选择一种心情基调,选择事件用总起段的方式写片段。

最喜欢 最害怕 最伤心

《风筝》教后反思

《风筝》是现代作家贾平凹的作品,主要描绘“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找风筝时的伤心。情感描写细腻,是本文的一大重点。

全员赛课开始后,我算了下时间,刚好教到《风筝》,于是我就选择了这篇文章。拿到文本反复诵读,考虑许久却不知道该教教什么。最后想想大家都讲语用,那就上点与语用有关的内容吧。

教材中“选文”的基本定位学习例文,并不在于学习例文本身,而是在于学习那些“共通的法则”和“共同的样式”。某一篇例文到底“例”的是什么“共通的法则”“共同的样式”,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规定的某一个方面,其他的方面则不必兼顾。于是,我选择了总起句(段)认识与教学。希望通过读写结合,达到一课一得的目标。

我内心的期望值很高,实际操作却并不一定理想,希望学生有所得就好。最后上完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学生在写秋景的文章中都熟练的使用了总起句(段),确实让人感到欣喜。

当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就捡紧要的说一说吧。1、朗读指导问题,本堂课的朗读指导,我着重抓两处,先是整抓轻缓柔美,其次是情感基调快活。但课堂朗读指导中,对个别重点词句的引导和追问显得有些浮于表面,并未真正打开孩子的情感世界,孩子对快活的体验不够到位。2、课堂练笔问题,练笔时,要求不够明确,巡视发现部分学生无法完成课堂练笔或出现错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0f96434767f5acfa0c7cd6f.html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