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方法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是实施德育教育最直接的阵地,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点,还需要以有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基础和支撑。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构建融洽师生关系、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关注分组讨论教学、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和引入信息技术手段三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便成为广大教师所关注的核心和重点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变得更加凸显,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需以科学的观念和先进的思想为指引,来推进教学方法的全面革新,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一、构建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为基本的关系,师生关系间关系是否融洽、和谐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和心理。所以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从积极地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转变高高在上的教学姿态,不再以师道尊严为指引,实现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彻底转变,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尝试以真诚的态度和亲切的话语来和学生进行沟通、互动和交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和消极心理,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小学阶段的学生很注重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他们与哪门课程的教师关系越好,他们便越喜欢某一门课程,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在课堂上,笔者会主动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们的内心,通过对话的形式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学生们对学习的排斥心理。另外,在课上,笔者还会给予学生们自主学习和质疑的空间,让学生们感受到课堂的平等,逐渐改善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这样,笔者通过构建融洽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二、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活跃学生学习思维
问题是基础理论知识的有效凝练,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可以有效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从而助力有效教学的达成和实现。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转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尝试依据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并选择恰当的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以此来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制造悬念,不断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动机,促使学生主动活跃思维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和探究。例如,在教授《家庭的记忆》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家庭成员的称呼,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为了活跃学生们的学习思维,笔者在课堂中设置了提问环节,通过问题的激活学生们的思维。如,比较自己和父母的童年,你发现了什么?在春节来临之际,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那么年夜饭是从何而来?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们围绕问题进行思考,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待学生们得出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展示,笔者借此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这样,笔者通过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活跃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关注分组讨论教学,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分组讨论是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环节,既能优化学生间的关系和状态,又能促进学生的互帮互助和共同发展。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并巧妙地运用分组讨论教学,以此来改革教学的结构和体系。首先,教师应将全班学生科学地分成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确定组内成员的具体职责和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其次,教师需鼓励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问题和知识点的探讨、互动和交流,实现思维上的碰撞和优势上的互补,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最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授《安全记心中》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等知识为了促进学生们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笔者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首先,笔者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然后,笔者再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们布置探究任务,任务下发后,笔者将课堂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通过讨论的形式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这样,笔者通过关注分组讨论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四、积极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生活是知识产生的源泉和最终运用的归宿,道德与法治更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生活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善于观察、挖掘并搜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案例、素材和资源,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来,有效创设出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情境,促使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去感受、体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价值,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例如,在教授《生命最宝贵》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体会生命的可贵,实际上,本节课程的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了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笔者融入生活元素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以孕育生命进行介绍,让学生们认识到母亲是如何将自己孕育成人的,然后,笔者以生活中的现象为例,让学生们结合生活经验分析这些事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另外,笔者还通过生活中出现的危险进行讲解,增强学生们的安全意识。这样,笔者通过积极创设生活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五、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应用和普及,对知识呈现方式的革新和教学容量的拓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为了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不断提升的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尝试将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数字化、动态化的加工和处理,并以图片、动画、影像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其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从视觉和听觉的层面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优化学生感性认识,加快学生知识理解,提升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四通八达的交通》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和劣势,感受不同交通方式带来的不同体验,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上课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一组场景,让学生们初步认识信号灯的作用,然后,笔者再播放一些其他交通工具,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不同交通工具所遵守的交通规则。这样,笔者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
总而言之,有效教学的达成和实现是各个学科必须要完成的目标,也是通向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所以,广大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具备清醒的观念和认识,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把握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

趋势和要求,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性和学生学习特点,来推进构建融洽师生关系、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关注分组讨论教学、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和引入信息技术手段等方法和策略的巧妙运用,优化学生学习过程,唤醒学生学习潜能,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参考文献:
[1]陈孙义.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放性[J].当代教研论丛,2018(01:88-89.[2]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2017(06:49+5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14c4fdd7a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e.html

《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