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方法

发布时间:2018-07-01 16:47: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那么,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那么,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那么,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4、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1、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2、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3、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

现将全文摘抄如下: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1、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2、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3、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1、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2、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3、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4、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导学生阅读记叙文应抓住以下几方面:

.各种表达方式。

1)记叙。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是阅读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分清记叙的顺序与人称。

2)描写。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表现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突出中心;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准确、更易懂、更形象。

3)说明。理清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分清说明方法。

4)议论。分清议论的要素和议论的方式,分析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5)抒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须因人因事因物,从对人、事、物的叙述和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线索及作用 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主题为线索。 2、以人物为线索。 3、以事物为线索。 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5、以“情”为线索。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四、怎样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色?

1、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2、分析文章的顺序与结构。记叙文常用的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3、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记叙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烘托法、欲扬先抑法、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情景交融等。

4、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记叙文在语言的运用上有两种类型,一是朴实无华,二是优美生动。分析时应把握不同类型的语言特色,还要结合作者的感情和态度。

可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朴实无华、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五、某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结构方面:总领全文、总结上文、为下文作铺垫、引起下文、承上启下、线索、照应前文。

内容方面:点明中心、深化主题。(需结合具体内容来讲)

第一段的作用:

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六、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七、怎样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分析文章的题目 2、分析文章的开头 3、分析文章的结尾 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段落 5、分析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些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者……的感情。

八、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体)。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九、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拟人: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强语势,条理清晰,节奏鲜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引人注意与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给人以不可辩驳的力量.

(9)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十、小说的三要素?

1、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情节可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3、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4、环境描写的作用有:(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5、描写的种类: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6、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

十一、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小见大、铺垫、烘托、衬托、对比、象征、人称,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卒章显志、联想、想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照应、巧设悬念、夸张、比喻、拟人、叙述、描写、抒情、讽刺等等。

十二、散文的一般知识

1 如何概括抒情散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思想感情

1)借景抒情的散文:运用“描写了……抒发了……”格式

2)借物喻人的散文:运用“描写了……赞美了……”格式

3)托物言志的散文:运用“描写了……启示了……”格式

2、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散文经常运用:想象(无中生有)、联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征(托义于物)、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方法)、对比。

故乡的火车

初旭东升,慵懒的晨曦洋洋洒洒地直射在水泥路上,耳畔略微响起一阵作金石声的鸟啼,诗意的春风徐徐而来,徐徐而去,不着痕迹,却余留下一阵沁人心脾的幽香。又一个曼妙的清晨!  

  我正欲推门而出,一声火车汽笛却意外地在门外乍响。回眸,只见褐色的窗框外,一列火车慢条斯理地向前缓缓驶去。薄纱似的烟雾,从车头的烟囱里袅袅升起,随后悠悠地弥漫,消散……我的心猛地一颤,不由得忆起了故园,忆起了故乡的那列火车……  

  故园处一郊区,环境优美。一条小巷里,稀稀疏疏地坐落着一排瓦屋。提及故园,不得不说的,便是那列行色匆匆的火车。  

  “妈妈,快点快点,带我去阳台看火车!”孩提时代的我,每当耳廓捕捉到了火车汽笛声,总第一时间吵嚷着,软磨硬泡地让母亲带我去观看。但倘若让我直说爱恋火车的缘由,恐怕,我仅能回你一个无奈的开颜一笑。这种情愫,或许是源于对火车的崇敬和向往吧。因为每当火车依附在钢的铁轨上,宛如一位大雅的绅士般款款而来时,所有来自“穷乡僻壤”的桥车,无一不驻足,呆滞地痴望,瞻仰。那一列如骁勇战神般的火车:那钢制的骨架支撑起流线型的外壳;螺栓组装起的部件,让整体的“意志”不再动摇;车厢与车厢连接处的牵引臂,像一个个灵活自如的关节。再搭配上飞驰的钢轮,故乡的火车就有了与风疾驰的筹码,有了驰骋万里的气魄和自由!这种独特的,磅礴的气势魅力,令我深深地,迷恋上了这列气冲霄汉的火车。  

  长大些,枯燥无味的作业,成了我主要的生活内容。每日伏在书桌前,被迫倾听着铅与纸的摩擦,心中不免百般寥寂。心情的“一蹶不振”,导致日常的兴致削减,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观望火车……  

  又是一个平凡无华的午后,我端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累了,倦了,于是决定起身走走。就在这时,耳畔又“奏响”了那熟悉的火车汽笛。然而这次,我并没有表现出一如既往的积极,只是闲庭信步地步至窗前,静静地观望。  

  日光依旧慵懒,火车头依旧如导游一般牵引着车厢。然而一反常态的是,火车头往昔的天蓝色喷漆早已斑驳,取而代之的,是不堪入目的褐色铁锈。当年站在车头的引导员,现也已衰老,但却仍然卖力地履行职责。这一场面,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思念的泪,安详地在眼眶中慢慢酝酿,欲哭的冲动,涌上心头……  

  故乡的火车!曾几何时,多少向往,多少梦想,全然寄托在你的身上。故乡的火车!你是我生命中,挥不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是啊,时境变迁,我与故乡的距离愈来愈远。然而,心与乡土的距离,却未曾改变……  

温暖

母爱,是正夏的风,驱散心头的炽热;母爱,是初冬的阳撒下一片金色的温暖。   ——题记  

打开灯,书桌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把小小的房间点缀得格外温馨。我并不奇怪,一点也不,奶茶在每天的这个时候出现在书桌上,风雨无阻。况且此时的我正为另一件事而烦恼。  

曾经,我可以挥笔如行云流水,开卷成文。可如今,一篇小小的《温暖》却让我的思绪停滞不前,心中莫名的产生了一种可怕的空白。  

提及温暖,恐怕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那由叮咛,规劝凝成的母爱,却也就是母爱二字,令我手中的笔始终无动于衷。  

“是妈妈不够爱你吗?”“不,不是。”“是她为你做的不够多吗?”“不,也不是?”那是为什么?我扪心自问:难道妈妈多年的付出还不够我一纸文章?一个“爱”字,难道就那么难以表达吗?  

无尽的问题将头弄得涨痛无比也没有答案。抬手间,指尖触及到了奶茶,视线移至茶杯,方才想起这杯被淡忘的浓浓的奶茶。一仰脖,奶茶顷刻入肚,一股暖流立即自下而上升起,我浑身一颤,顿时一切烦恼,抛之于九霄云外——我顿悟,母亲知道我需要的一切……  

刹那,我顿觉思如泉涌。莫非这便是母爱?常言母爱伟大,有怎会仅仅如一杯奶茶之平凡?但或许,母爱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它的平凡!  

我含笑,将满心温情暖意,凝注于笔尖,挥手,写下这一篇饱含母爱的《温暖》。  

我们之间真的出现隔阂了吗?我想不是的。那是我的错。我总一味去思考学习,而轻视甚至忽略了生活,使生活等价与了学习。我想去学习生活,人生中前半辈子是与父母同行的,我应该更多地去沟通,这样才不是一个遗憾的人生。  

在这里,还有一个建议望接受。我现在已经俨然一个大人了,清你们不要太多的付诸爱,每天早晨你们都要贪黑起早为我做早餐,我想我有能力自己处理,你们不用担心吃不营养,人是需要锻炼与磨砺的;晚上,我学习的时候,总是将剥好的水果送与我手中,我想这些小事就让我自己来做吧,不会耽误功课的,也是中途的一个小休息;半夜有时都能感觉到你们为我提被子,把我裹严实,然而这样不影响你们的睡眠吗?我应该有一个自己的空间去闯荡,去飞翔,去放飞梦想,不要帮与护,只靠自己,你们可以松松心了。

青春

青春滋味自己体会!谁都会在这样青春年纪里经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快乐,这样的疼痛,这样的忧伤,通通由自己去承受,自己才会真正明白成长的意义。 

总感觉自己长大了,其实是“幼稚”的表现。小时候对父母惟命是从,现在是“我有自己的想法和作法,你们好烦!”“叛逆”一词随之出现。 

曾经多次和老爸争吵,吵到最后已经麻木。他在我眼中已不是父亲,而只是个只在乎我的成绩,不体谅我的感受的“坏家伙”。我在他眼中也早已不是那个乖巧的女儿了。麻木之后的我们相敬如宾,和他的谈话也越来越少,我也很少开口叫他老爸。总之能躲他多远,就躲他多远。 

其实我明白他对我的关心以及在乎我的成绩都是为我好。在深夜,我经常会反省和老爸的关系,想了很久,似乎明白了错的更多的是我。我也明白和爸之间的代沟是我造成的——因为我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他对我的爱。可是,我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却死不改正的人”,所以和老爸的关系一直都好僵。 

我也试着和老爸谈心,可是结果却……从此我便否定了这种方式。也许我的表达方式不对,又或许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才致使我们之间无法沟通。总之,我们之间存在代沟。心里挺难受的,在寒假里曾尝试着回到以前那种父女关系,但效果似乎不理想。 

他依旧非常在意我的成绩。来校报到那天是他陪我来的,看着他从口袋里抽出一张张钞票,我的心好痛。站在身旁看着他,发现他头上多了少许白发,脸上也有了若隐若现的皱纹。他有些老了,我心里有了一丝丝的感动。之后,他又陪我和老弟一起去了超市,结帐时的帐目让我们几个都吓了一跳,他愣了一下,最后还是掏出了钱。我嘀咕了几句,有些歉意,他却有些尴尬地说:“没关系,知道了就好!只要你们到学校之后好好努力就行了!”提着那一袋袋商品,我的心好沉重。爸回家了,我回学校,在回校的路上想了很多,有和爸之间的不快,也有和爸之间的快乐回忆。我真的想对爸说一声:“女儿爱您。” 

还是那句话——不成熟的我们总有不成熟的想法和作法。我想我不能再以“代沟”为借口而把老爸对我的爱否定!从爱到不爱,再从不爱到爱其实都是我的错误理解。老爸一直都爱我。我为自己幼稚的想法表示歉意!

      我渴望飞雪

当天空飘飘洒洒落下那一朵朵小花,当洁白的雪覆满大地相信每个人的心中会有一份小小的欣喜,甚至雀跃也不足为奇,因为那些雪精灵美得让人心醉。  

雪,是纯洁的化身,是冬季的使者,有了它冬天才会完美。但在这个夏天,我渴望着,渴望着,渴望着下雪,下了雪,世界变白的那一瞬间成为永恒。我知道这是个遥不可及的童话,夏天怎能下雪呢?等待吧,等到冬天到了,也许我就可以看见那翩翩起舞的飞雪了。  

内心的那一份渴望最终一定会变为心中悄然而生的快乐。闭上了眼睛,我想象着自己在雪中旋转,小心翼翼的伸出手接住雪花,看着它在手心慢慢融化成一滩晶莹剔透的水,内心体会着那摄人心魄的凉爽,然后,雪越下越大,我会蹲下身子,用手揉出一个洁白的雪球,在雪地里滚雪球,看着它越滚雪大我心里也会越来越开心。对了,我还会从家中偷来一个胡萝卜几块煤来做雪人。  

当然我也会和小伙伴们打雪仗,最后当然是被妈妈揪着耳朵骂一顿,洗个澡后喝姜汤。回忆着,遐想着,总觉得下雪的时候是那么有意思。  

人们都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我要说,夏天到了冬天还会远吗?冬天到了飞雪还会远吗?  

生活是一味药

罕见的瓢泼大雨,骇人的闪电闷雷,给这宁静的午后蒙上了一片深灰色。同母亲一起,为生病的我去医院诊治。  

凝视着柜台上琳琅满目的药物,忽地回忆起,电台曾经报道过一个病人曾因医师的疏忽开错药而致死。我的心猛地一颤,千万根神经不自觉地纠缠在一起,绷紧,绷紧,再绷紧……垂头轻叹,叹世事无常,叹生命脆弱,叹生活——其实就是一味药。  

生活是一味药,一味毒药。毒到令你措不及防,难以招架。医学上的错误用药,无论严重与否,总是有害而无益的。这亦如生活中的种种挫折与磨难。它们蛮不讲理,无论你心情如何,欲做什么,正做什么,只要一有机会,它就会顽固地冲击你,骚扰你,以至于——击溃你!此类现象可谓数不胜数。犹如当下,每年就有数万计的学生,因无法承受学业的压力,选择了结生命。  

然而,生活又是一味良药——医治你,锻炼你,成就你!一味良药,消除病情。这亦如生活中人们战胜困难,走出困境的表现。例如霍金,当他刚刚生长到人生的“黄金时期”——青年时,却被诊断出患有使肌肉萎缩的的疾病,这是何等的打击!院方声明他不可能再活过五年,然而他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活了一个五年,两个五年,三个五年……并且成为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刚入初中,我的成绩曾遥遥领先。但好景不长,随课本深入,学习上的漏洞越发变多。效率,成果,直线下滑。曾有一段时间,面对试卷上的红叉,我只是抓耳挠腮,一肚苦水。后经父亲指点,终于认定目标,化被动为主动,力挽狂澜。果不其然,期中考试之后,我的成绩明显回升,同学羡慕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我身上!  

生活是一味药,或苦或甜,或好或坏。但只有都去尝试过,人生才有意义可言!试想,倘若人生只为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那么生命的意义又何在呢?  

从思索中走出,望着柜台上琳琅满目的药物,我默念道:生活是一味药……  

冬日的阳光总携带着丝缕的温情,缀着点滴催人入睡的暖意,瞄准我的窗扉——长驱直入。谈不上空虚,但心中却总充斥着几分空落落的淡泊,一种令人心慌的淡泊,仿佛周遭所涌现的一切都与自身无关。迫于让自己这“一潭死水”活跃,我停下手中转动的钢笔,步至窗前,将所有的忧恼寄托给碧蓝的苍穹……  

此刻,那扇扇斑驳的窗扉忽的闯进我的视线。窗户并不大,单调的墨绿色与几块沾满尘土的玻璃就是它的组成机构。正因它,将我牢牢束缚于此,一扇窗,一块玻璃,里里外外,风景迥然。  

恍惚间,一只色彩艳丽的燕形风筝闯入我的视线,沿风筝线向下俯视,一个十余岁的女孩子,正一松一紧地拉着淡紫色的风筝线……呵,多美!且百忙之余,回眸此窗,心头总泛起阵阵感动的涟漪!那是因为,它曾告诉我,什么叫做——爱。  

那,是一个暮色苍茫的午后。人们行色匆匆,轿车雷厉风行,一切一如既往。然而,十分钟后,开始起风。又逝五分,风势加剧。树叶开始摇曳,花瓣在风的诱骗下,“背井离乡”,狂风开始肆意作乱。而不久,第一颗雨滴的“登陆”结束了这段“序曲”,相继,雨势愈来愈大。顷刻间,暴雨一触即发。路上行人纷纷疾行避雨。  

大雨滂沱之中,我忽然瞅见一个花甲之年的老者,手持木制拐杖,朝避雨处前行。见此情景,在车站避雨的年轻人中,有一个身着黑色便服的人忽然冲向雨中,毫不迟疑地奔向老者,并搀扶着他一步一步艰辛地走到避雨处。这一举动,使这冷清的午后,徒增了几分温暖。  

不免感叹!近来,“舍己为人”一词,倘若不谈那些灾害中救援者的身影,只论社区中小人物与小人物之间,恐怕只有在回顾多年之前的怀旧文章中才会有所出现吧!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趋向物质化,然而,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变得自私,变得只顾及自身的利益。人,永远是贪婪的。  

然而庆幸的是,并非所有人都已被自私殃及。如上述所言,我们之中,仍有部分人未被自私自利所吞噬。那个年轻人,正是一个强有力的表率!转念一想,其余的人在做什么?是啊,他们只是蜷缩在那间“避难所”,若无其事地翻阅报纸而已!我猛地一颤,双臂瞬间麻木,随后慢慢好转,好转……但我心头的麻木——再所难愈!  

仰颈望天,雨依旧,风依旧。不同的,是观望者的心……  

好好——珍惜

人潮中,一个又一个陌生的面孔飘然而过,一句又一句听不懂的方言在耳畔回响,一种又一种复杂的表情闪过,我回头,望着背影,在秋风中踌躇。与我擦肩而过的人实在太多,我竟连一个都记不起来,陌生,陌生……

有时候,看着一个个天真的孩子找不到父母,心里忽然很痛,总会设想,若是我遇上这样的情况,我又会怎样呢?我想,我当然同那些无知的孩子一样,哭,使劲的哭,但,哭过了,喊过了,他们仍是哭,我呢?我会自己去寻找,想尽一切办法,而不是无助地等待别人的同情。

生活中,我遗忘的事很多,可能,大部分都是可以去遗忘的吧——生活的残酷,现实的悲哀,实在太多,这么多的担子,压下来,让我痛得无法呼吸,于是,我选择遗忘。遗忘心里的痛心里的伤。

那天,我却在医院看见一个孩子,身上的病历卡告诉我,是绝症。我忽然笑了笑,也许死,真的是一种解脱。我以为,那个孩子会流泪,会恐惧,然而,那个孩子说:“有那么多爱我、珍惜我的人,我才不会哭类!我要笑,笑得让他们开心!”我怔住了,这是所谓的乐观吗?难道不是吗?

是啊,想想,有许多珍惜我的人、我珍惜的人,我还有什么理由去悲哀呢?上帝夺走了一根发丝,却回报给了我全部。

马,我为你哭泣

忠诚,是狗身上的光环;机灵,是鸟儿身后的彩虹;勤奋,是公鸡头顶的皇冠。而你呢?我亲爱的马儿,农场里,你成了他们的奴隶;赛马场上,你只是他们赌博的工具;显赫的房子里,你沦为了他们的玩物,你的称赞是什么呢?是勇猛?是刚毅?还是强健?马儿,我为你哭泣!  

我喜欢内蒙古大草原上优哉游哉的马儿,他们身材匀称,肌肉结实,步态悠闲,若无其事地咀嚼甘甜的草,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人。我也同情内蒙古大草原上沦为赚钱工具的马,他们身体瘦弱,双眸没有丝毫神情,只是羡慕地看着悠闲的马。他们虽然很是驯良,但是没有了马应有的野性。  

你们是一种有灵性且稀少的动物,可是人们却把你们当成赚钱的工具,甚至有时不让你们吃东西。从你那没有神采的双眸里,我仿佛看见你对自由的向往、对主人的怨恨、对命运的叹息……即使如此,你都不在抱怨。  

马儿,我为你哭泣,但不再是因为你的遭遇,而是因为你的坚持,我的哭泣也挂着笑涡……  

享受冬风

冬天的风,是个爱吹口哨的淘气的小男孩。他一会儿吹到东,一会儿跑到西,他到了哪儿,哪儿就会活跃起来,一阵阵的寒风,没有春风的缠绵,没有夏风的闷热,没有秋风的清爽,却有着独特的凛冽,而我,酷爱着这凛冽的冬风。  

走在大街小巷中,任呼啸的风从我脸上刮过,或在我脸上歇息,虽然冬风是刺骨的,我却独爱这冬风。走到一处,我停下了,湖水被冬风吹的水波粼粼,树木被冬风吹的摇头晃脑,花儿也被冬风折服了,被压得喘不过气……  

隆冬的太阳似乎怕起冷来,穿了很厚的衣服,热气散发不出来了,所以,整个世界成了冬风得天下。他似乎在和人们玩着捉迷藏,一会儿南下,一会儿北上,有时还绕着圈玩。  

冬风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坐在庭院里,和伙伴们玩着游戏。在他那明亮的双眸中,可以看见早春的青葱,盛夏的热情和晚秋的收获。空气里浮动着梅花的淡雅清香。他伸出稚嫩的双手,召唤母亲给他们讲过去的故事,母亲絮絮讲述起从前的故事。那些故事里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也有冰解河开,燕子归来。她的话语时高时低,时而情辞激动,时而慢条斯理。那些飞逝的岁月仿佛又被拉扯了回来,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渐渐的,母亲的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遐思的眼神和恬淡的微笑……  

窗外,暮色四合,隐隐传来冬风的歌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1a0d284bceb19e8b8f6ba7c.html

《记叙文写作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