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名人事例

发布时间:2020-02-18 10:22: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生命的名人事例


【珍爱生命的名人事例】

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角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蚂蚁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无辜烧死.好几次看弘一法师的传记,读到这个细节,总是为弘一法师对于生命深切的怜悯与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动.

上高中的时候,我家后院的墙洞里时常有大老鼠出来偷吃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残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墙边,趁老鼠出来时候,拿开水烫它.结果,一只大老鼠被滚烫的开水烫着后惨叫着缩进了墙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没有,但那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残忍,因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在人类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个应该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内心最触动和自责的还是两个月后:我在后院又看到了那只大老鼠,它还活着,只是全身都是被烫伤之后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让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还怀着小老鼠,腆个大肚子,动作迟钝地在地上寻觅着食物.我无法表达我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只觉得“生命”这个词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现得那么耀眼,我只觉得我曾经有过的行为是多么的卑劣和龌龊,这种感觉,在别人眼里也许会显得很可笑,但是,对我来说,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逐渐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分量.

法国思想家史怀泽曾在《敬畏生命》一书中写道:他在非洲志愿行医时,有一天黄昏,看到几只河马在河中与他们所乘的船并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爱和神圣.于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蓦然产生,并且成了他此后努力倡导和不懈追求的事业.

其实,也只有我们拥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因此,每当读到关于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总会深切的感受到生命无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水潭里的水而纵身跳进了潭中;老羚羊们为了使小羚们逃生而一个接着一个跳向悬崖,因而能够使小羚羊们在它们即将下坠的刹那以它们为跳板跳到对面的山头上去;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却始终弓起中间的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鱼卵;一只母狼望着在猎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呜咽嗥叫.其实,不仅仅只有人类才拥有生命神性的光辉.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了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至于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确实,我们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仅仅是因为人类有怜悯之心,更因为它们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它们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是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格林尼亚感悟生命的事例一】

著名化学家格林尼亚教授,曾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少年时代,由于家境优裕,加上父母的溺爱,使得他没有理想,没有志气,整天游荡.可是好景不长,几年后他家彻底破产,一贫如洗,昔日的朋友都离他而去,甚至连女友也当众羞辱他.从此,他醒悟了,开始发愤读书,立志追回被浪费的时间.九年以后,他研制出格氏试剂,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贝多芬感悟生命的事例二】

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穷没能上大学,十七岁是患了伤寒和天花病,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受挫折.()在这种情况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逆境不但没有吓倒他,反而成了他获得强大生命力的磁场.

【米勒感悟生命的事例三】

法国画家约翰?法郎索亚?米勒,年轻时的作品一幅也卖不出去,他陷在贫穷与绝望的深渊里.后来,他迁居乡间.虽然他仍然未能摆脱贫困的厄运,但是他并没有停止作画,从此他的画更多表达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的农民.其中《播种》、《拾落穗》等作品,还成为美术画廊上的不朽之作.如果他没有那种不怕不弃、奋勇前进的精神,是永远都不会诞生出不朽之作.

【爱迪生感悟生命的事例四】

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家里买不起书,买不起做实验用的器材,他就到处收集瓶罐.一次,他在火车上做实验,不小心引起了爆炸,车长甩了他一记耳光,他的一只耳朵就这样被打聋了.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使他灰心,他更加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旷世奇才】

贝多芬,国音乐家.生于波恩的一个平民家庭,从小便显露出音乐才华.后来到波恩大学做旁听生,并去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正当贝多芬奋发向上的时候,一个巨大的不幸降临到他的头上……朵一种扰人的“嗡嗡”声攫住了贝多芬,当时他还只是一个26岁的青年.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贝多芬已经受到乐坛的重视,他那动人的音乐清晰明亮,宛若初春大地的一抹新绿,虽然稚嫩,但却生机无限地在18世纪形式主义乐坛上铺展开来.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贝多芬只要把握住这个时机,就会把音乐向前推进一大步,在音乐史上掀开新的一页.然而,这种无休止的“嗡嗡”声日夜缠绕着贝多芬,像一个魔鬼在光明的道路上洒满阴森的迷雾.透过这飘忽不定的迷雾,贝多芬看到了一个寂寞的无声世界,看到了自己最宝贵的不可缺少的财富——听觉已渐渐离他而去,消失在迷雾里.作为一个音乐家,贝多芬十分清楚失去听觉意味着什么.他无法听清楚朋友们轻松的谈笑,美妙的乐音也变得模糊不清.贝多芬秘密地去看医生,尝试着用杏红油和香草油敷在他的耳中,他颤栗着把全部希望都放在医生的手中.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医生已经对治愈他的耳疾表示摇头.恐惧、痛苦、忧伤和愤怒充满了贝多芬那年轻的心灵.在苦难中,贝多芬用尽他的整个心灵,对上苍,对万古不语的星空,悲愤地呐喊;“哦,上帝,上帝呀,往下看看不幸的贝多芬吧……”呐喊之后便是愤怒的诅咒,他诅咒大自然造物主加在他身上的不幸.然而,贝多芬只能在无人的旷野中呐喊,只能撕扯着自己的头发诅咒,因为他害怕.他没有勇气向人们宣告自己是聋子,没有勇气去迎接朋友们的同情安慰和憎恨他音乐创作的仇敌们的讥讽与嘲笑,贝多芬宁愿独自一人忍受痛苦.贝多芬躲开了.他躲开了城市,躲开了人群,躲开了集会,也躲开了音乐.1802年春天,贝多芬搬到了维也纳郊外的小村海利根斯塔特.在这里他经历了一个生死攸关的关键时期.最初,贝多芬残忍地想割断他与音乐的一切联系,他要在这美丽的乡村里做一个农夫.贝多芬写信给他的朋友说:“我要告诉你的就是我一定得和我的事业隔离,我生命中最灿烂的一页亦将随之消逝.也顾不到自己的天才和力量了,我一定得忍受惨痛的遭遇.”贝多芬忽然变得那么软弱,那么无奈,甚至悲观厌世,走到了自杀的边缘.1802年10月6日,他立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斯塔特遗嘱》.在这份遗嘱中,可以看到贝多芬所经历的精神危机极为严峻、激烈,在生与死的搏斗中苦苦挣扎.可是,贝多芬怎么能逃得了呢?正像他自己所说的:“只是艺术啊,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哦,在我尚未把我所感觉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我不能离开这个世界.”他内在的音乐力量是那样的激越澎湃,像风暴中的大海,他怎能逃离它?在他5岁时,在他正受到父亲严厉的教训而站在风琴前暗暗饮泣时,他的泪水、他的幼嫩的手指、他那敏感的思想就已经同音乐永远地融在了一起,他又怎能割舍得了呢?

于,贝多芬紧锁的眉头间流露出对苦难的挑战,紧握的手掌和下垂的嘴唇虽不露出一丝笑容,但会突然地纵情大笑.在这怪异甚至有些疯狂的外表下,那颗流血的心上的伤口正在慢慢地愈合,它就要像汹涌的浪潮一样去击碎坚硬的礁岩.

“我不能再忍受了,我要同命运搏斗,它不会征服我的,啊!继续生活下去是多么美丽呀!——值得这样地活一千次!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把退隐、逃避抛在了脑后,他鼓励自己道:“让你的耳聋不再是个秘密吧,即便是在你的艺术中也不必保密!”外来的灾难带给了贝多芬内在的力量——一种新而坚定的手法,深切而纯洁的景象,践踏了失败的软弱.贝多芬欣喜地感到了他身上产生的这种崭新的力量,他懂得了如何抓住人类精神中最崇高的声音,因而音乐的思想反比从前更丰富地涌起来.

在海利根斯塔特,贝多芬又重新出没在寂静森林的浓荫处,乡村牧场的碧草间.穿过狭窄的翠谷,有一条林中小道,草木葱笼,清涧流淌,这是贝多芬经常散步的地方,后人称之为“贝多芬小道”.在这里,贝多芬漫步、构思、创作,用音乐虔诚地歌颂着大自然的辉煌壮丽.万千气象.也就是在这里.他完成了著名的《第二交响乐》以及一些奏鸣曲、变奏曲.

1803年,贝多芬完成了他著名的《英雄交响乐》.这部交响曲的理想英雄主义是自傲的音乐和个人的经历,宛如一部自传.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塑造的“英雄”是不怕痛苦,不怕死亡,敢于直面艰难险阻,去成就惊心动魄伟业的硬汉.这硬汉,也就是贝多芬自己.他将自己不屈的精神扩大而升华,证明自己胜利地通过了命运的考试.从此之后,贝多芬所创作的一切重要乐曲,无一不是英雄同命运的抗争,无一不是他同世界进行搏击的惊天动地的音响纪录.

《英雄》、《命运》、《欢乐颂》,一部又一部气势磅礴、壮丽雄浑的乐章使整个世界都达到了疯狂的程度,掌声、喝彩声围绕着贝多芬,可是他却无法听到外部世界的信息.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贝多芬在台上低头看着乐谱,打着节拍,监督演奏.此时.他早已全聋.从他创作这部乐曲起,直到此刻,他都是用“心耳”倾听天地人神的回声的.当全曲奏毕,听众掌声震耳,而他毫无知觉,依旧背向听众,低头打着节拍.最后还是台上一位女歌唱家轻轻地拉他的袖子,他才转过身来,看到热烈喝彩的场面,于是含泪鞠躬道谢.虽说贝多芬已扬名四海,但是直到在晚年他也没有摆脱疾病和贫穷的困扰.晚年的贝多芬经常身穿一件破旧的上衣,外表十分寒酸.一天晚上,他跌跌撞撞地在维也纳郊外游荡,被古察误认为是流浪汉而拘留.当时贝多芬暴跳如雷,大声叫道:“我是贝多芬!”警察说:“您是流浪汉,贝多芬有您这副鬼样子吧?”就是在这时,贝多芬还拖着残弱的身子完成了《d大调庄严弥撒》.

在贝多芬57岁时,他已经意识到了死神在敲自己的大门,他新加坡幽默地对人说:“鼓掌啊,朋友们,喜剧收场了!”现在它确实来到了.

真正到来的那一天是1827年3月23日.在贝多芬咽气之前,闪电划破了维也纳黄昏的冥冥上空.3月底在维也纳听到轰鸣的雷声是极为罕见的.就在这时,贝多芬突然睁开了眼睛,抬起右手,久久地凝视着那举在头顶上紧握的拳头,好像在对狂暴的雷鸣闪电疾呼:“我要与你们抗争!我是个英雄,无畏的英雄!”

原创投稿,百度搜索"中国作文网"第一个就是,记住我们的域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1f9318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b.html

《关于生命的名人事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