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日志

发布时间:2019-03-25 22:50: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扶贫日志

扶贫日志1

时间已是上午九点。列车绕九朝古都洛阳而过,自洛阳而下南阳襄阳。目驰神州大地,不由思绪万里.深藏在心底许多年,具体筹划近一年的赴西部贫困山区扶贫支教的活动而今终于成行。队员们都在硬座车厢,自己独自在卧铺车厢。回想前前后后所经历的种种,不由不唏嘘连声。

自小出生在农村,七个子女的成长耗尽了父母的心血。终于得益于社会的改革和进步,上大学,登讲坛,从乡巴佬变成城里人。从准乞丐到吃皇粮,个人和家庭得益于社会的太多太多。尽管今天自己的物质生活在城市中只能算勉强度日,妻子下岗,女儿正读书,二老已是古稀,但总觉得应该为那些至今依旧生活在封闭和贫困环境中的父老乡亲做些什么。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一种幸运,我当感谢上苍和父母。但一生几十年匆匆而过,一生中的安身与立命则必须感谢社会。每当在温暖舒适的冬夜、凉爽宜人的夏日享受现代文明的沐浴,心中总有太多愧疚。我从来不认为自己今天的衣食基本无忧是自己的本事,作为右派的儿子,若非高考机遇,自己而今命运如何实在是个未知数,所以总在自己吃饱之余为黎元所忧。总想为那些至今依旧生活在边远贫困地区的父老们,那些同样拥有童稚和天真,但却因贫困而无缘现代文明,不得不继续着父辈延续了数千年封闭落后生活的孩子们,做点什么。

我知道自己不是上帝,救不了别人。很多情况下,甚至连自己也救不了。但身为社会一员,有义务为社会做点什么;身为一名教师,有责任为每一个孩子点燃人生梦想;身为一个父亲,有责任为下一代铺路垫石;身为一名民革党员,又必然肩负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庄严使命。所以许久以来,都想到西部去,到贫困地区去,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帮那里的父老们,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吃的每一粒粮食中都有他们的血汗;帮帮那里的孩子们,他们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使我们老来生活的保证。但却苦于人生的蝇营狗苟,工作和家庭的诸多因素一直未能得偿夙愿。今天,终于在自己近一年的具体指导安排和操作下,我们这支20多人的赴贵州扶贫支教团队终于成行。心中欣慰,着实难以尽述。

我们是一支完全本着自由、自愿、自费原则而组成的队伍,是一支真正的志愿者队伍。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贫穷,都力单势微,没有官方的支持,没有企业的资助,我们队员的钱大多来自打工和勤工助学收入,我自己的钱来自于40度高温下拼命讲课的收入,为此的代价是连输五天液,也许挣的钱还不够这次活动的开支。但对我和所有队员来说,再多的困难都无所谓。我们拥有这个世界上绝对最宝贵的财富——满腔激情,一身的热血。我们一点都不高尚,我们也都会有自己自私的时候,但我们却都愿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愿意用热血回报社会感恩母亲的人。于是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尽艰辛,终于成行。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用双脚丈量祖国,用热血回报母亲,用激情点燃梦想,用行动感恩社会。 我们的力量很有限,但我们的热情无限;我们的服务时间有限,但我们的感恩之路永远不会终止。不知道这些二十岁的孩子十年、二十年后是否会变得和父辈们一样的世俗和功利、麻木和冷漠,但此刻他们的血绝对是热的,他们的心绝对是真诚的。人都会随着社会和自己生存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我想此次贵州之行一定会使他们的人生发生一些积极的变化,而且我敢肯定这种变化一定会有助于社会和他们自己的成长。

无论如何,我是决然不会变的。不论别人不解也罢,嘲笑也罢,讥讽也罢,无论生活艰苦也罢,安逸也罢,我已沿着这条路走了二十多年。自己的付出从学生那里得到了那么丰厚的汇报,自己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刚刚车过洛阳,即将下南阳,渡汉水,涉长江。心有太多感慨,突想起杜子美当年之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向洛阳,自己此行方向正好相反,但心情何其相似。于是随手赋诗一首,以为记行。

扶贫日志2

2015912日,中秋节,在遂溪的几个驻村干部相约晚上到县城聚一聚。虽然同在一个县,但大家分散在不同的镇区,平时难得相聚在一起,有这么个活动自然很高兴。我所负责帮扶的草潭镇东港村离县城有70公里,下午3点多,我便出发往县城赶。当到达离县城还有16公里的岭北镇时,手机响了,一开始还以为是先到达县城的驻村干部的催命电话,看号码后方得知是村里养猪场一名饲养员的来电。电话里头传来急促的声音:喻科,不好了,有一头猪病了,麻烦你快过来看看。简单几句询问后,我立即开车沿线折返。

回猪场时已经是晚上6点多,村干部和饲养员都在。大家一起反复检查。接着,我们在猪场开了个短会,把这批猪出栏前的注意事项梳理了一遍,重申了猪场的各项制度,要求相关人员打醒精神,严控各种疾病发生,让这批生猪健康顺利出栏,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实现农民增收。

回到宿舍,天色已暗下许久,身心俱疲的我爬到电脑前,悄悄地将自己的QQ签名更新为猪快乐,我快乐

这是深圳驻村扶贫干部喻强一篇普通的日记。

主持修建水塔、修乡道,来回奔波为农村贫困小学聘请支教老师、赠送电脑,还主动联系外地客商,帮助当地农民高价卖出番薯、火龙果等作物……虽然远离城市的繁华于喧闹,深入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基层,但他无怨无悔,他常对身边人说,只要当地百姓生活改善了,对他们工作满意了,在这里再辛苦都是值得的。他的猪快乐、我快乐的口头禅一直在深圳驻遂溪的扶贫干部中广为流传。

20155月,38岁的喻强从深圳来到东港村挂职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在异地他乡的偏远农村,一呆就是1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东港村发生了可喜变化:通过建立农户北运蔬菜基地、建设养猪场等24项措施,这个北部湾畔乡村的174户贫困家庭实现100%脱贫。

在扶贫活动中,喻强坚持写扶贫日记,将自己在帮扶工作的过程、效果和感受一一记录下来。通过他的日记,我们认识到到这个曾经整体较为贫困的乡村。

深圳扶贫单位因地制宜,筹建良种猪生产基地,为群众提供优质番薯、辣椒种苗,赠送化肥、农药,捐献电脑、桌椅、书包、文具,修缮学校窗户设施等,兴建水塔解决1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贫困村庄发生可喜变化的过程中,喻强的身影紧紧相随,他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

经历了一年多的基层扶贫工作,喻强对扶贫工作也有了自己思考和认识,他说,身在基层不是受苦受累而是增长见识和实现价值,扶贫不是走走形式,做做面子工程,而是应投入责任和全部的感情,用心感受扶贫工作和乡村生活的喜怒哀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2250a60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d0.html

《扶贫日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