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讲课教案

发布时间:2018-12-24 01:15: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一、教材分析

《植树的牧羊人》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彰显了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本单元的要求是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关键语句,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清作者思路。

因此,本课在阅读方法上主要运用默读,在分析文本时主要采用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本课重在学生自身从文本中获得的阅读体验,因此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引导他们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价值取向。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学习本单元,有助于学生美好品质的培养。再加上本单元课文内容浅显,学生都能从文本中或多或少有所收获,因此本单元侧重于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七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也有自己对人生意义和人格品质的思考,因此学习本课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和阅读体验进行,这样对文本会有一个更丰富的感受。

3、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摘取关键词句,揣摩主要人物形象。识记生字词。

2.学会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3.学习牧羊人无私奉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人物形象。

难点: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五、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6、教学准备

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

老师:备课、PPT课件

7、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但假如每一代人都想着后一代人去栽树,何时才能有树乘凉呢?沙漠里想一下子长出大树的想法只能说是痴人说梦,而唯一的结果只能是被活活晒死!所以做人,要具有奉献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位这样的人。

1. 请同学们翻到13课,看本文的题目,本文写了一个“人”,他是一个什么人呢?那这个牧羊人在做什么呢?

板书:人——牧羊人——植树

2. 所以,题目《植树的牧羊人》有什么作用呢?

①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 ②设置悬念,吸引

读者的阅读兴趣。看了题目会让人产生一系列问题:牧羊人为何要植树呢?他的成果如何呢?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 读学习目标

①熟读课文,摘取关键词句,揣摩主要人物形象。识记生字词。

②学会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③学习牧羊人无私奉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写作背景介绍

、作家作品填空。()

本文节选自绘本《植树的男人》。作者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代

表作《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于1953年应美国一本杂志专题“你曾经见过的最非凡、难忘的人是谁?”的约稿而写的。编辑收到这篇让人震撼的故事后,调查得知在普罗旺斯山区的小镇巴农的养老院没有死过名叫布菲的人,稿子就被退了回来。第二年在美国《Vogue》杂志上发表,之后在十多个国家翻译发表。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主人公的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为世界各地的森林再生做出了贡献。

(二)检查预习

1. 记叙文知识填空

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叙述的人称:人称和第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第一人称,便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3)叙述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

4)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5)描写按对象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人物角度有: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

2. 读生字词

kǎi péng xū) hé)

tān)塌 xiào liū)达 chuō)坑

chóu)劳 山毛jǔ) huà)树 xūn)衣草

páo)根问底

3. 解释词语

〔干涸〕干枯,没有水。

〔溜达〕散步,闲走。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地面上的植物。这里用作动词,长出草木。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沉默寡言):形容性情沉静,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沉默:不出声;寡:少。

(3)整体感知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最后结果怎样)

(谁)在(哪里)几十年如一日的(做什么事),把荒漠变为 ),让住在这里的人过上了( )的生活。

2.“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人称,本文通过“我”表现故事的真实性,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理清文章思路

1.默读课文,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了什么?

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总——分—总。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作者对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精神的评价。

第二部分(2--20)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第三部分(21)赞美老人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 重点分析“我”和牧羊人的三次见面,完成课后第一题。

3. 分析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作用。

内容:开篇点题word/media/image1.gif

开头段

结构:总领全文

内容:点明中心word/media/image2.gif

结尾段

结构:总结全文、首尾呼应

(五)人物形象分析

1.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

2.你认为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后习题2

(六)主题分析

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通过对比突出牧羊老人的巨大贡献,赞扬了他具有的顽强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说明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1.本文的主题对你有何启示?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26c99a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1.html

《植树的牧羊人讲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