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译文及赏析

发布时间:2020-11-28 00:18: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学三年级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译文及赏析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赏析:

这个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 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 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 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 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

“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 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 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 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 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 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不过它又 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 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 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 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 容那一种十分强烈、不过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 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 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个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点不是完 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 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 贪花恋酒的王孙公子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 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 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 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 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 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 人,已经有很多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趨 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 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 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 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 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 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 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 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个句的主语, 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一一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 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 鲜明有力。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 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个指,已经使 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 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 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 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 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里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不过止,再不多费一句话。 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趨上前去,怎样地兴 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 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 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 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 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 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 如在当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 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 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 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 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

“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 “转”,不过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 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 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 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 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

【篇二】

清明

宋代: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

无花无酒的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 一样。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 读书。

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用白描手法再现了古代清贫知识分子 的困顿生活,表达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和以读书为乐的情怀。

前二句开门见山,清明是春回大地、草木萌发的时节,到这个天, 人们不论贫富,都要穿着春装,到郊外去赏花踏青。不过,就在这样 一个观赏大好春光,舒散自己抑郁心情的日子里,我们的诗人却兀坐 家中,既没有花酒助兴,也没有高朋作陪。在这样的情况下“过”清 明,诗人往日的孤寂心情不就更为典型地表现出来了吗 ?所以,诗的第 一句看似平常,实则含义颇深。接下去,诗人进一步扩大,加深这种 沉重感。“兴味萧然”本已经勾画出作者百无聊赖、孤独寂寞的心情 了,更何况他又用“野僧”作比。我们知道,佛家主张“物我两忘, 四大皆空”,作者身居人境自比“野僧”,一种几乎被世人遗忘、自 生自灭的感觉不禁油不过生,作者凄苦冷寂的心情也被表现得更为强 烈了。

后二句是现身说法,自诉人穷志不穷,表明寒士的清明佳节,第 一件事就是刻苦用功,努力读书,主题思想是励志劝学,发愤读书。 昨日诗人向邻家“乞新火”本是为了生活所需(包括烧水煮饭等), 而诗人在这里只说“分与读书灯”,这就使兴味得以转化,是一种寄 托和享受,和先前感到的“萧然”迥然有别:他将痛苦与郁闷化为前 进的动力。这盏伴随他苦读诗书的灯,仿佛点燃了生命的火炬,驱走 了眼前的黑暗,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于是心胸豁然亮堂,情感得以净 化,另有一番“兴味 " 在心头。这种“兴味”的内在涵义就是“有志者 事竟成”,只有立志成才的人,才有这样的毅力,这样的兴味。正因 为如此,诗人的形象才显得生动形象,才能在无花无酒的清晨,专心 致志地在读书中度过清明佳节。

全篇语言朴实,议论明快,叙述简洁。全诗使用衬托、对比的手 法,再现了古代清贫寒士的困顿生活,给人凄凉、清苦之感,寥寥数 语,质朴平实,于小处见大,自然揭露出社会生活真实的一面。

【篇三】

清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译文:

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令 人感到凄凉。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春雨充沛,滋润郊野旷原, 使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 而被大火烧死。

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 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使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 慨叹。

赏析:

首联出句点题:“佳节清明”,似无新意;继而写景,“桃李” 春风“野田荒垅”,意象格调迥异,再对举喜“笑”和悲“愁”,意 境顿出。突兀的情感,鲜明的对比,读来令人悚然。“清明”对于 “桃李”来说,自是“佳节”,因为向前看有一大番好的前程,即便 是眼下,也绽尽春光,引领季节的舞台,缘何不“笑”呢?仅仅这 “笑”越张扬,越能对比出下句的悲凉。“野田荒垅”似乎更适合于 “清明”这个节日本身。累累埋骨,处处荒冢,忠奸贤愚冤怨节烈, 统归于黄土,怎会不“生愁”呢?大地无言,只能却披衰败荒芜的外 衣,由诗人、世人解读它的哀伤。由此看来,首联起笔写景,淡定散 阔,别有境界;感情平抑内敛,为下文的议论人生蓄势张本。

颔联描写清明时节生物的活跃情景。“雷惊天地龙蛇蛰”,写的 是动物的活动。春雷震响,天地惊动,动物于冬眠中被惊醒,雷声告 知它们春天已经到来,于是它们便纷纷走出蛰居之处,活跃于春的气 氛之中。“雨足郊原草木柔”,写的是植物的生长。春雨贵如油,是 说春雨能像乳汁一样,让草木迅速生长。雨足之后,郊原上的草木自 然就萌发柔嫩了。

以上两联写了桃李、荒冢、龙蛇、草木。颈联的两个典故,两种 活法。“人乞祭余骄妾妇”说的是古代那个专靠到坟莹地里乞讨人家 祭祀剩下的供品以饱食终日且炫耀于妻妾的人,“士甘焚死不公侯” 说的是拒官隐居虽被烧死亦不甘心妥协于社会的正直之士。一样人生, 两种境界,不置可否的对比中,暗含着诗人对介之推高蹈品格的肯定 与赞扬。

尾联生发疑问:蓬蒿荒丘,遗骨一土,千载万世,谁知谁是贤愚? 即便是活在当下,谁又辨贤愚? “知谁是”的反问中,浸透着诗人的 满腔愤懑;以景做结的末句里有悟透生死的通达。这种通达,是贬谪 失意的心灰意懒,是不满现实的讽刺反击,是坚守人格操守的格格不 入。

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 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 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 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 实则愤激。

这首诗的景物的描写、感情的抒发,无不得力于对比。不但桃花 与荒冢有对比、齐人与介子推有贤愚之比,而且自然界的蓬勃春景与 人生的无味黯淡也是一组鲜明的对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355a30af7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b.html

《小学三年级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译文及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