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中考备考计划

发布时间:2020-12-02 09:22: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九年级历史全程备考方案

随着初中历史课程被纳入中考,师生和家长对历史学科教学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扎实复习,使学生能够将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有机的融会贯通,形成体系,提高效果,确实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总结。

在当前规范办学的形势要求下,学校不允许历史政治布置课后作业,因此,必须严格遵循向课堂要质量的原则,如何在有效时间内提高效率成为我们年全体同事面临的挑战。所以为了提高成绩,我准备做到以下几点:
  一、深刻钻研课标刚要,明确教学精神,复习有的放矢。
  甘肃省中考历史考试指导刚要2017年中考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能力考查目标、命题依据、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作了明确的规范和界定,2017年中考说明则对今年中考内容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自刚要和说明一公布,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就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只有逐词逐句地学习,才能有效指导我们的历史教学与复习。此外,《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作为历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参考的依据,因为课标明确了历史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历史教学内容以及处理原则。这些都是中考复习中必须遵循的总精神,和把握的根本性问题,只有明确这些,复习才能有正确的指导方针。所以教师不能只凭着对教材的熟悉,而忽视对课标、刚要说明的深入了解。
  二、了解中考导向,深刻把握教材,加强备课和教学反思。
  只有系统的掌握复习内容,才能为复习时处理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做好铺垫,所以在复习中教师首先要做到了解历史复习内容的概貌,掌握复习的基本线索,明确复习的重难点,基础知识,历史概念。同时,还必须及时了解中考导向,将课标和教科书结合起来学习和反思,及时发现自己在理解教材、处理教材方面的偏差,加强备课再反思认识,及时调整教学角度,更准确的把握重难点,对知识考点的细微变化,要具备应有的敏感性,做到周密设计,科学复习。
  三、制定计划行之有效,实施执行扎实稳固
  (一)复习计划复习总内容: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上下册,共6本书22个单元,具体计划因校而异。
  (二)强化措施:一是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动员工作,只有从思想上重视,才能使他们态度上端正起来。二是利用好课堂45分钟,高效高质地完成每一节课的复习任务。三是抓好集体备课,集体研究每一单元的复习内容,分工完成复习内容,保障复习效率。(乡下学校和寄宿学校比城区学校有更加充足的时间保障,缺少的只是开发和努力。)
  四、三轮复习扎实进行,理性细致巩固,提高学生应考能力。
  虽然时间紧,但我们还是细致的划分了三个复习阶段。在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集体备课,研究每一节课的复习内容和复习方法,精心研究历史会考指导纲要,结合历史课程标准,找准复习重难点,突出掌握经典历史人物和时间、事件,搜集当今热点和焦点,并强化专题复习。

第一轮——全面复习,侧重基础,理、背、思、讲、练五步紧密结合。
  理:就是师生共同整理历史线索。注重知识的梳理,注重思维导图的设计和知识框架的构建。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提示出这节课的线索和主要内容,理清史实和概念。主要就是让学生准确无误的了解每一单元、每一课时必须要掌握的基础和重要历史概念
  背:就是背诵基本知识点,是复习的开端和前提,是复习的基础和关键。我们的复习导学单以填空的方式将课文主要知识点展现出来,印发给学生填写记忆。
  思:运用简单的历史材料进行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重点引起学生对重大事件、历史概念的注意。(可惜学生的学习节奏太紧,没有时间反思体会,有时间,也不去更也不会反思整理)
  讲: 的铺垫,的落实,也就是听了,忘了;看了,记住了;讲了,清楚了。针对 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要讲清,讲透,而且要讲的有趣味性,不仅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练:就是紧跟做练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要做到难易适中、基本的知识、概念、观点基本掌握。要通过看、读、写、记等方式强化训练,一章一节的基础知识,尽可能做到大面积过关。
  第一轮复习主要以每单元的每一课时为主,偏重于的掌握(如基本时间标志、重大历史事件)对于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的掌握,不做过高要求,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抓住重点,为下一步复习打下坚固的基础。
  第二轮——纵横比较,构建知识网络,深化思、讲、练。
  在历届历史中考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知识掌握不系统,认识不完整的情况,只知道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却不能将具体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体系化的认识,把知识点孤立起来,而不是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时不能从全局出发,全面的看待问题,因而造成综合答题时思路狭窄,要点不全,这说明教师在复习中具体操作的不到位,所以我们在第二轮复习中,以单元复习为主,侧重于细节和各个单元中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有效提高学生正确认识、把握历史事件的能力。
  经过系统、全面地第一轮复习,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固了,但知识是零碎的、混乱的、孤立的。为了把知识学活,此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结合课本,比较对照,辨其异同,纵横串联地归类知识。在这个复习阶段中,要在全面复习历史教材的前提下,重视重新组合教材,进行知识归类。因此,这就要求师生双边活动,把已掌握的历史知识前后左右贯通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第二轮的复习,具体操作重点强”“ ”“ 三个环节。:指系统的运用教材中文字与图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资料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现象? ,“此时就要结合学生的思考和练习,讲授答题和记忆巩固的思路,让学生能够理清和掌握相关知识间的脉络联系。此时练习题要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巩固练习,查漏补缺。
  第二轮复习时,要做到点、线、面相结合,点、线成面,做到点实,线清,面广,要求师生将已基本掌握的教科书内容前后上下、东西南北贯通起来,构建知识网络,获求规律性的知识。(如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影响都可以归纳为加强了……,促进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即有助于学生把握问题的内在联系,又更加踏实的掌握了知识要点。
  第三轮——全面演练,教授方法,关注热点,提升能力。
  这一轮复习主要是套题模拟,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熟悉中考题型,关注时政热点,全面演练知识、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题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抓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巩固,选用的复习题目要以本地区中考模拟题为主,不宜过多,所选模拟题尽量要回归教材,进行考前查缺补漏和应试能力训练,正所谓考法千变百化,万变不离其踪。每一次做完模拟题后,教师都要认真阅卷,及时发现学生在冲刺阶段存在的问题,借助学生平时的“错题本”,全面分析学生做题中存在的问题,收集素材,整合信息,然后在课堂上把问题集中摆出来,先让做错的学生自己讲解,不会的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只讲解大家都不会做的、共性的问题,不仅要讲评正确答案,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审题、答题的思路与方法,分析错误的原因,以及今后要注意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归纳方法,总结规律,进行答题技巧训练,培养学生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此环节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重视古今中外历史事件的衔接贯通,注重以史为鉴和论从史出,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提升,注意历史演变与现实生活、时事之间的联系,从时政热点入手,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重大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杀猪拉尾巴,各有各拿法,鸡子不尿尿,各有各的窍)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内化。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中考备考是一个系统工程,备考复习应以教材为蓝本,以资料相辅助,切忌本末倒置。所用资料要筛选,题目要典型,切忌全盘照搬。复习一定要把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适度的课堂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导、学、练的有机统一,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从市教育局关于中考方案的调整精神获悉,2018年中考将会适度增加考察难度,因此我们要在立足基础的同时,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从而实现历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重要的历史认识及启示如何作答

一、启示和认识类问题的解答:

首先是说明你认识到什么道理(成功的原因或失败的原因,概括性的结论),然后是说明我们应该怎么做。在此列举几种问题的启示类答题方式:

1、民族关系类问题:加强民族团结,树立民族平等意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才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国家的富强。

2、经济发展和改革类问题:

word/media/image1.gif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改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

改革要切实维护人民利益,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word/media/image2.gif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和守旧势力作斗争。

 3、中外关系、世界大战和国际冲突问题:

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国家之间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冲突尽可能以和平手段协商解决;

中国要重视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发展国防力量,做好事态进一步发展的准备

国家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俱损,要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出发点;

 4、世界大战与维护和平问题:

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

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国家之间要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于国际冲突尽可能以和平手段协商解决;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发展中国家要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才能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

 5、科技类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国家要实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创新能力;

 6、从个人角度谈认识:要刻苦学习,掌握先进的科技知识,为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7.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说明的问题: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我们也要有爱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为国家富强而奋斗。

 8、中共开辟民主革命道路的启示: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勇于改正错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要真正维护人民利益

 9、从两次国共合作中得出的认识: 

国共双方的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但只要从民族和国家利益出发,就能实现合作,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力量,坚持以斗争求团结;

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二、常见问题提示:

1、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失败结果的认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

2、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及历程的感悟: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近代史上国共关系变化的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4、抗日战争的胜利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5、劝戒日本历史不容忘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一个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民族会得到全人类的谅解;违背民意,逆潮流而上,必将遭到世界人民的唾弃;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6、如何才能促进中日之间的世代友好:日本政府应教育国民正视历史,反思历史;中日之间应建立互信机制,加强经济、军事、文化和人员间的交流、对话和协商等。

7、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结论:社会主义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辛的、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符合国情,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要警惕错误思想倾向。

9、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的原则: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制定政策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

10、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是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统一大业必将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发展两岸关系和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符合当前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势力逆历史潮流而动,是不会得逞的;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任重道远,需要我们长期奋斗。

11、如何巩固和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

1)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完整。

2)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3)适应世界潮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迅速发展。

4)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加强同世界各国联系,提高国际影响等。

12、日本学习中国和西方进行改革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应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13、面对战争的悲惨和血腥的启示及人类该如何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人类应当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加强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

14、斯大林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中,直到改革开放前,也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的运行机制,这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就是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也是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15、对历史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并存的局面认识:两种社会制度是可以合作共存的,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应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建设应注意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

16、罗斯福新政的启示:新政是一次创新。它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为当今的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借鉴。

17、罗斯福新政对当今经济活动的启示:国家应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经济的均衡发展。

18、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给我们带来的启迪:

1)结合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

2)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政通人和,经济发展。

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19、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斗争胜利的经验启迪联合国应如何去应对现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国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20、欧盟成立的启示:国家之间的合作将促进和平与发展,实现双赢多赢

21、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1)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国家要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2、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感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树立崇尚科学为荣的思想;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破坏,我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等等。

23、理想中的世界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发展,联合国在世界上真正起到发展经济、促进和平的作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所有国家、民族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相同的地位和权利;世界人民和平共处,谈判成为解决一切争端的唯一方法;人类不再有战争,让世界充满爱。

24、全球化使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市场经济不成熟,加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制约,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25.二战结束至今,未曾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国际合作组织的作用。

2)二战的惨痛的教训。

3)世界经济全球化

4)和平力量的增长。

5)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3bee07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d5.html

《九年级历史中考备考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